《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资本去那些交通很不便利的地方修路修桥。

    不是不能通过陆地打过去,而是从那里打过去,治理也比较麻烦。

    打下这两块地方,都是通过海路过去的。

    陆地上不平坦,但是海面上却是非常的平坦,只要有着大货轮,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都非常的方便。

    以前有些人觉得方浩动用那么大的资源来造船建设码头有一些不值得,现在总算是明白了,这是非常值得的一个策略。

    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方浩会提到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征途为什么是星辰,说实在的,现在他们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征途是大海这一点,他们已经明白了。

    以前给他们感觉就是阻隔这个世界交流的大海,现在变成了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大海。

    北方很多物资就是通过海路运输到南方的。

    现在虽然在努力的修路,但是还没有修成贯穿南北交通的主干道。

    因为贯通南北,需要跨越很很多大山大川,难度非常的大。

    哪怕方浩根据世界物产图鉴的地形画出了最优的修路路线,可是想要将一些横跨大江大河的大桥完成,工程量非常的大,只能够实行局部通车,但是想要全线贯通,那不是一两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

    甚至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就能够完成的。

    哪怕动用再多的人工,技术上的难度就摆在那里。

    路桥集团这些年的成长非常的快速,但是,太低了,成长得再快速,它也有一个限度。

    有一些必要的物资,还必须通过海运,然后通过大江大河的水路运输到内地。

    包括修桥修路所需要的一些材料,比如说大量的钢铁,还有推土机、挖掘机这些机械,以及开动机器所需要的柴油或者是汽油。

    在关于交通方面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方浩画出了三纵三横六条主干线,都是他通过世界物产图鉴这个特别技能,然后结合现在的技术水平,而画出来的。

    一些难度大的施工地方就要绕开,宁可多一些材料都要绕开,因为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十年之内都不可能动工。

    这些路都是按照高速公路的标准来修建。

    但是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并没有要求,他们在五年时间里必须要做到六条路全线贯通。

    能够局部贯通的就局部贯通,是各个地点同时开工,但是必须要遵循同样的质量标准。

    主干道必须要遵循同样的质量标准,是一些支线就没有那么高的标准。

    支线和主要线路承受的运输压力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没必要搞得那么高的标准,可以标准先低一些,等到以后发展起来,再弄一个更高标准的道路出来。

    在永初二年年底的成绩单报上来的时候,根据各地的数据综合在一起,现在汉国境内已经拥有了规格不一的硬化路面几万公里,拥有现代化的钢铁混凝土大桥三百多座。

    其中柏油路有几千公里,而占据多数的就是施工标准比较低的水泥路。

    最高标准的高速公路现在也有了几千公里的路程,有几十座高标准的大桥还在紧张的施工中。

    有的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有的可以在这一两年时间之内就完成施工。

    标准不一样,难度不一样,施工的进度肯定也不一样。

    第二年的成绩单比第一年的要好上很多,特别是粮食方面。

    为土地回购的原因,朝廷已经多出了很多个大农场,那些大农场都是规模化的运作,用上了机耕,也用上了化肥,管理技术也都是非常高明的技术,使得这一年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那些农场这一年收获的粮食,已经将所有的粮仓都装满了。

    根本就不需要那些农民给朝廷上缴粮食。

    那些农民也都在附近的农场那边学到了更好的种植技术,用的也是最好的种子,粮食也都获得了大丰收。

    虽然收获的粮食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财富,因为现在全国都不缺粮食了。

    可是这些粮食的存在,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至少他们不用再愁着吃不饱饭,甚至连野菜树皮都不够吃了。

    这一年,通过“功德续命”,方浩得知了他的死忠属从数量已经激增到了四千多万人。

    很多的老百姓,并没有从他的政策里面受到多大的好处,但是已经成为了他的死忠属从。

    一些当官的,哪怕是从他这里获得了数以万计的财富,也未必就能够从属从变成忠心属从或者是死忠属从。

    因为他们本身就有着足够的财富,有的甚至会认为方浩的到来让他们的财富得到了削减,不但没有任何的感激,反而有着怨恨之心。

    但是那些农民不一样。

    那些农民,每个人从方浩在新政策那里得到的好处少得可怜,但是他们却是从无地变成有地,从吃不饱饭变成有着吃不完的粮食。

    哪怕得到的不多,却关系到他们的温饱,关系到他们的生死。

    所以他们对方浩特别的感激,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好皇帝。

 第一二五章 永初二年

    (全本小说网,HTTPS://。)

    永初二年年底,对方浩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在关外,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条铁路建成并且通车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一条铁路的长度有几百公里,是从关外的一座大煤矿到一座大铁矿。

    这条铁路的通车,使得这两个矿区之间的往来更加的方便,极大的节省了运输力量。

    这条铁路通车的同一天,大汉帝国tiědàobu就成立了。

    有一部分班底就来自于交通部,他们专门负责铁道运输的建设管理。

    铁路,那就是工业发展的大命脉。

    为铁道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是很正常的操作。

    这一条铁路通车之后,tiědàobu就开始规划面向全国的铁路建设。

    现在最主要的是几个矿区的铁路建设,让工业发展的关键物资能够得到更畅通的运输,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至于贯穿全国的铁道建设,现在还没有那样的能力,至少要等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规划来。

    在这个世界修建铁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不需要派出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地质测绘,不需要开工建设之前就那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进行测绘分析来判断具体的线路。

    有世界物产图鉴这个挂,方浩可以很容易的就画出一条最优的路线来。

    这省掉了很多的人工。

    在京城登基为帝之后,方浩并不是一直就住在皇宫中。

    在夏天的时候,他就会在关外碧落城的那座行宫。

    因为那里要相对凉快一些,都已经有了中央空调系统。

    不光是他去那边,整个内阁也会搬到那边。

    碧落城那里的皇宫被称为是夏宫,也就是夏天的皇宫。

    碧落城早已经是全线通电了,而且一些电器也已经走进了关外的千家万户。

    不过目前而言,这个世界的电器,除了电风扇也就是电灯了。

    广播电台在研制中,现在还没有出成果来。

    电视电话这些东西,方浩也只是提出了概念,离产品出现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空调、冰箱也在研制之中,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离产品下线还有着一段距离。

    方浩以前想当皇帝的时候,就想着当上皇帝了,就不需要再努力了,可以好好的过日子,在后宫里面和漂亮的妹子尽情的玩耍。

    可是,等到真正的当上皇帝,发现自己比以前更累了。

    这个国家太大了,而且太落后了。

    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什么都要他来出面。

    一年的时间里,有一多半的时间他都和各个行业的科研人员在一起,指导着他们的科研工作。

    在他以前那个世界,科学非常的发达,但是,能够有那么发达,那是很多个国家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才做到的,其中有很多的投入都浪费掉了。

    在研究一种东西的时候,那种东西究竟能不能够生产出来,有没有效果,一开始未必就知道。

    是经过很多次的试错,才走出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以后也会不断的试错下去。

    而方浩想要快速的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就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用在试错上面。

    每年他会给各个研究部门,下达一个研究的方向,也会要求各个研究部门递交一份研究方向过来。

    发现有什么是研究不出来结果的,及时叫停。

    有什么能够研究出来结果,但是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也让他们暂缓研究。

    最大的精力还是要用在符合目前工艺水平,能够在几年时间内出结果的东西。

    要不然就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被白白的浪费,失去的就是发展的时间。

    现在摊子是越铺越大,需要他管理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政务上面没有太多值得他头疼的问题,他主要是靠着前朝的衬托,现在生产力提升上来了,国家也不需要老百姓交太多的税赋,老百姓只要有着足够的饭吃,政策上面就算是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也能够得到谅解。

    他关心的就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只要这个社会是在往前发展的,那么,哪怕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社会的问题,也完全可以覆盖过去。

    成立卫生部之后,他关心的科技发展,又多了医学科技发展这一项。

    让他更加的忙。

    永初二年,大汉帝国的疆域扩张了差不多两百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方浩手下的人口并没有增加多少,远远的达不到他的预期。

    一方面是因为扩张过程中,将当地的人特别是那些男人杀了不少,实际增加的人员并不多。

    另外一方面,正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医疗卫生水平太过落后,很多人心目中并没有医疗卫生的概念。

    儿童的出生率并不低,但是存活率就比较低。

    这个速度让方浩很不满意。

    要想靠着功德续命的系统来续命,这个世界最起码也需要发展到五六十亿人口才有可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死忠属从来给他续命。

    现在一亿多人口,哪怕每一个都是死忠属从,也只能够给他续上几年的命。

    而且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死忠属从。

    现在粮食够吃了,新生婴儿的存活率必须要提高。

    所以医疗卫生的发展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方浩的推动下,有几座大城都成立了医院,也成立了卫校,要用现代化的医学标准培养新时代的医生和护士。

    全国所有的郎中都被收编,成为在编医生,统一培训,统一管理。

    没有朝廷发放的行医证明,不允许私自行医。

    这个时代的郎中,有一些确实有真本事,但是有一些就是江湖骗子,医死人不偿命。

    这一点方浩清楚得很,必须要进行管理。

    永初二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大书特书的,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座大学终于建成了。

    这一座大学建立在望海城,名称为“幽州理工大学”。

    第一任校长,由现在的教育部长池旭兼任。

    第一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就凭这一点,池旭也可以载入到史册之中。

    这就是千秋万岁之名。

 第一二六章 殖民

    (全本小说网,HTTPS://。)

    永初二年年底传过来的数据,南方诸省的私有土地面积已经比上一年传过来的数据少了五千多万亩。(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也意味着,朝廷要比原计划的少支出两三亿贯。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朝廷派出去的监察队伍给力,打倒了一大批名声非常不好的土豪劣绅,没收了他们的家产。

    另外一方面,则是有不少的大地主将自己的土地提前就卖给了朝廷,得到了金钱来购买专利,然后投入生产。

    这都需要大笔的金钱,所以他们也提前将土地给卖掉了。

    这种事情方浩当然是欢迎的。

    早一年投资,早一年获益。

    虽然现在他对于投资工业方面提出了十年的免税期,减免任何税收。

    但是,只要工业早一点发展起来,带动就业,带动消费,也带动整个社会工艺水平的提升,对于国家来讲就是巨大的好处。

    让一部分人成为暴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他们不作奸犯科,只要他们不把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命脉,方浩不会介意这个。

    让他们将钱投在工业上面,盘活整个社会的经济,比将钱埋在地窖里面,或者将钱用来囤积大量的土地要好得多。

    永初三年将是土地改革的最后一年,也是最难的一年。

    虽然现在的国库里面还有着很多的金银,但是,还不足以将南方各省的私有土地都收为国有。

    这一年的土地回购还是分作两个批次,一个批次在春初,回购一部分土地,然后将那些土地分给当地的农民。

    因为现在是地多人少的局面,回购一部分土地就已经足够分给那些农民了。

    另外一个批次就是秋收之后,将剩余的土地全部回购,完成这个国家所有的土地国有。

    到秋收之后,国库里面又会有着大量的金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了。

    现在在扶桑省那边的采矿队效率非常的高,他们也根本没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追求的就是以最快的时间将这里的金矿和银矿都采光,采矿的速度很快。

    反正有那么多的本地人给他们当免费的劳动力。

    语言都不通的族群,方浩并没有那个时间教他们学说汉语,再给他们xinǎo,让他们变成自己的死忠属从。

    所以,这些异国之人在方浩的眼里,并不属于他的子民,没有收割功德续命的价值。

    矿队怎么处理他们,他并不关心,只要产量能够提上来就可以了。

    那里的女人,除了不能生育的老女人,其余的方浩还是叮嘱他们好生优待,可以和大汉帝国迁移过去的那些光棍们结合,下一代就是汉人,就是培养死忠属从的种子。

    永初二年迁移到扶桑省的汉人已经达到了五十多万,基本上都是那些在老家找不到媳妇的年轻光棍。

    特别是早一年迁移过去的人带着几个扶桑老婆回乡上坟炫耀之后,吸引了大批的光棍申请迁移过去,填充人口。

    这样的策略,不只是在扶桑省如此,便是在汉江省和安南省也是如此。

    当地的男人,要是抵抗的全部都处死,不抵抗的就下矿山挖矿或者开山修路。

    那些女人倒是能够得到比较好的优待,如果她们能够嫁给大汉帝国的男人,还会分给她们土地,给她们粮食。

    几场灭国之战下来,让当地男女比例相当的不平衡,这也解决了方浩头疼的两个国内问题——一个是大龄男青年娶不到媳妇的问题,一个是很多人不愿意迁移到新开拓的疆域的问题。

    汉江和安南两省,也一样的有着大量的人口迁移过去。

    方浩要将这个天下变成汉家天下,让汉人遍布这个世界,成为唯一的帝国。

    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他的对手了。

    或者说他的对手有,对手就是这个交通非常不便利的大自然,他只要有能力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