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

    “惭愧,小婿以前家里穷,没读过什么书,就是放牛的时候偷偷听村里的先生讲过一些,略微能够分出一些好歹来。”

    方浩很谦虚的说道。

    裘伯贤点了点头,对这个年轻人很是满意。

    不只是舍己救人,还勤奋好学,而且还有那么高的欣赏品位,可惜了,要不是出生贫寒,说不定还会有一番作为。

    正在惋惜,又听方浩说道:“这几年闲着无事之时,也涂鸦了几首来自娱,只是看到岳父大人的大作,才明白什么叫做云泥之别,实在惭愧。”

    裘伯贤大吃一惊:“你还会作诗?”

    太意外了!

    实在是太意外了!

    这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不光懂得欣赏诗,还懂得写诗,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这可不是方浩原来的那个世界,是个人都敢对外宣称自己写过诗,是一个诗人。

    这个世界,农村能够得到教育的机会非常的少,识字的人都不多,更不用说会写诗的人。

    方浩的话确实惊到了他。

    “也就是乡下小儿随口胡诌,算不得诗。”

    方浩很谦虚的说道。

    他越是谦虚,裘伯贤越有兴趣,说道:“你不妨将你的得意之作念上几首,让我看看功底如何。”

    方浩面露难色,犹豫了很久,才说道:“既然岳父大人有令,那小婿就只有献丑了。”

    在房子里面走了几步,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念出了一首他那个世界的千古名作《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十八章 诗人方浩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念的这首《悯农》是他那个世界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那是一组诗,他念的是其中的第二首。(全本小说网,https://。)

    这首诗描绘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在田里劳作的景象,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之心。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影响,被选入小学教科书中,很多人都会背诵。

    这可是真正的千古名作,又适合方浩的身份背景,他念出这一首,就是想着把裘伯贤给震撼到,为自己谋一个进身之阶。

    可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他把这首诗念完之后,并没有收获到裘伯贤的震惊。

    “这诗……”裘伯贤沉吟了一会儿,道:“也还可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在他看来,这首千古名作也就那样了,既无文采,又无意境,略高于顺口溜,跟打油诗是难兄难弟。

    在方浩那个世界,要不是这一首诗的作者李绅曾身居相位,要是换个农民来作此诗,也不会广为传唱。

    相爷写这样的诗,是怜悯老百姓,表现出了他的仁厚之心,写的这么白,那也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能看得懂。

    农民写这样的诗,那就只是单纯的诉苦,写这么白,不过是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意义一下子就低了很多。

    不过方浩这一个农民的儿子,都没读过什么书,根据自身经历,写出这样通俗的诗来就显得很正常了。

    这首诗虽然没有惊艳到裘伯贤,却也让他对方浩刮目相看——至少读起来不拗口,没有神来之笔,但是也没有败笔。

    不过他对方浩的“诗才”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他可不想听这样的打油诗。

    一般的人得到这样的评价,也就应该知道对方对这样的诗作不感兴趣,也就不会继续献丑了。

    但是方浩是何许人也?

    他就是为了攀上裘伯贤这根高枝而来的,哪里管尴不尴尬,见这首通俗易懂的千古名作打动不了对方,马上又来一首相对文艺的: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贫女》是tángrén秦韬玉的作品,此诗诉说贫女的悲惨处境与难言苦衷,将贫女放入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了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刻画了贫女清高的品行,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反正裘伯贤是让他念上“几首”,那他就念几首呗。

    要是这首也打动不了裘伯贤,只能说明对方欣赏水平太差,那他就没有办法了。

    他读书读得不认真,能够记得住的诗词,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超过裘伯贤写的那些诗词不知道多少个级别,双方差距太大,想要对接并不容易。

    好在裘伯贤作诗的水平不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还是可以的。

    在听到方浩念出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时,脸上神色就变得郑重起来。

    这一听就知道,写的是一个贫穷的大龄单身女,有点意思了!

    待听到颔联“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时,已经被惊艳到了。

    这哪里是在写贫女,分明写的是一个怀才不遇不合时宜的高洁之士啊!

    大多数文人都会有怀才不遇的错觉,裘伯贤这个官二代也不例外,听到这样的诗句,特别的能引起共鸣。

    颈联“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这写的就是一个有真材实学,但是不喜阿谀奉承的人。

    裘伯贤想起自己被贬官的事情,顿时心有戚戚焉,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甚至产生了一种方浩这首诗就是在写他这一生的错觉。

    听到方浩念出尾联“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之后,裘伯贤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走向前去,紧紧的握住了方浩的手,用力的摇动着,说道:

    “贤婿,你这诗写的太好了。我现在正在编写我被贬几个月来的诗词,我要把你的这一首作为附录,录到我的诗集上去,让你名扬文坛!”

    被方浩叫了几次“岳父大人”,每一次都感觉到特别别扭的裘伯贤,终于主动开口叫方浩一声“贤婿”了。

    能写出这等好诗的人,有资格做他的女婿。

    剽窃了两首千古名作,终于轰开了裘伯贤的大门,方浩松了一口气——看来此君诗写得不怎么的,欣赏的眼光还是可以嘛。

    他还是表现得很谦虚的样子,说道:“岳父大人谬赞了,这只是小婿胡诌来的,不敢与岳父大人的佳作并列。”

    “不要这么说,”裘伯贤很认真的说道,“你的诗写得已经和我不相上下了,完全有资格列入我的诗集之中。”

    这话说得方浩目瞪口呆,心忖:“您可要点脸吧,就你写的那些玩意儿,敢说和我这首诗不相上下?”

    他不是文人,自然不知道文人最大的错觉就是——我的文笔已经到了这个世界的巅峰,别人写的都不如我。

    裘伯贤说这首《贫女》可以跟他的诗词不相上下,这已经是他在谦虚了。

    他目瞪口呆的表情,被裘伯贤理解为这是对入选诗集表现出来的受宠若惊,农村的孩子没见过世面,也不奇怪。

    方浩呆了一下,回过神来,连忙道:“岳父大人抬爱,小婿感激不尽。”

    这算是同意了让裘伯贤把这首诗列入他的诗集之中,心里又想:“不知道他会不会给一点稿费,是按字算还是按行算,或者是按篇算。”

    这就是他对这个时代文化出版行业的不了解了。

    在这个时代,出版一本书是很困难的事情,成本很大。

    不是流行诗人,出版诗集没有什么利润可言,基本上都是自费出版,而且收费还很高,一般人都玩不起。

    也就是裘伯贤这样的官二代兼富二代,不会在乎这点钱,才能出版自己的诗集。

    这些年,他用在出版诗集上面的钱就有几千两银子,完全就是赔本生意,还想要稿费,那真的是呵呵了。

    决定了将这首《贫女》收入自己的诗集,裘伯贤又微笑着问方浩:“贤婿,还有什么佳作,也一并念出来,让我欣赏欣赏。”

 第十九章 画眉深浅入时无

    (全本小说网,HTTPS://。)

    抄诗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是说你能背几首千古名作,把它一股脑的砸出来,就可以震惊所有人。全本小说网,HTTPS://。m;

    没有那么简单。

    不是所有的事都适合抄的,必须要和自己的人生挂钩,要不然就显得太假了。

    比如说方浩一直就呆在那个农村,他就不适合抄那首闻名的《静夜思》。

    ——你都没离开过故乡的人,你思的是哪门子的故乡啊?

    也不能抄那首《望庐山瀑布》——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庐山都是两说,就算是有,你去过吗?你是怎么写出来这首诗的?

    方浩他是一个农村人,也不适合写城里的生活,写富贵人家的生活,那显得太假了。

    真要那么做,那就是装逼装成shǎbi了。

    只能抄写农村,写可能发生在他这个农民身上的事情。

    但是鉴于裘伯贤的欣赏能力,又不好拿什么“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或者“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那种有寓意但是无文笔的诗作来充数。

    方浩读书的时候,对诗词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因为经常被家长要求在客人面前表演背诵诗歌,读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样的书,所以还能记住一些,但是记住的也不多,要他弄出更多的符合他人生轨迹的诗词来,还真有一些困难。

    沉吟了一下,他眼珠一转,说道:“前两天小莹嫁过来,给她写了一首诗,岳父大人想听的话,小婿就在这里献丑了。”

    “念来听听。”裘伯贤大感兴趣的说道。

    方浩走了两步,又清了一下嗓子,念起了tángrén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又名《闺意》,写的是新婚之事,倒是可以和方浩的人生轨迹联系起来。

    “这首也不错。”

    裘伯贤点了点头,给予了肯定。

    这首诗确实写得不错,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来写这种比较艳丽的闺阁体,还是显得有些违和。

    不过又觉得这好像不是纯粹的闺阁体,似乎有着别的意味。

    低吟了一遍,又将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画眉深浅入时无”和前面一首“不把双眉斗画长”联系到一起,突然眼睛一亮,冲方浩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好一个画眉深浅入时无,贤婿此诗大妙!”

    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只是一首打着闺阁体幌子的七绝。

    此诗为tángrén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前夕所作,诗名《近试上张水部》,本意也不是写闺阁之事。

    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时任水部郎中的张籍,所以诗题才叫《近试上张水部》,他之前向张籍投过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只是临到要考试了,又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所以才写下此诗,看看是不是投合主考官的心意。

    诗中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字面上看是新娘子问新郎,她的妆容够不够好,会不会让公婆满意。

    实际意思却是在问张籍——我的才华能不能得到主考大人的满意。

    裘伯贤一开始也是将这首诗当作寻常的闺阁体来看待,合格是合格了,但是并没有觉得多出奇的地方。

    甚至有些奇怪,觉得这一首的“画眉深浅入时无”和上一首诗的“不把双眉斗画长”有些自相矛盾,一个是愤世嫉俗,一个则是媚俗,方浩没有道理在《贫女》一诗之后再来这么一首媚俗的诗,这未免显得太过精分了一些。

    就是在思考方浩为什么在《贫女》一诗后再来这么一首诗的时候,他的思维脱离了闺阁体的局限,以“诗以咏志”的要求来解读此诗,突然想明白了方浩的意思。

    那首《贫女》诗是哀叹着怀才不遇,对这个社会日趋浮夸的风气表示了不满,这首诗则是表达着希望得到赏识的意愿。

    《贫女》愤的是这个世道,这首诗则是把希望寄托于像他裘伯贤这样的清流身上,对象不一样,所以也不存在着自相矛盾的问题。

    他甚至怀疑这首诗不是方浩前两天所做,而是现在做出来的,这才更适合他的这份推断。

    画眉深浅是不是入时,自然问的就是《贫女》这首诗在裘伯贤的心目中水平怎么样,问的是裘伯贤对方浩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看法。

    这才符合现实嘛。

    这么一想,裘伯贤对方浩不仅又高看了几分。

    诗才敏捷,寓意深刻,这是位大才呀!

    假以时日,说不定就可以达到他这样炉火纯青的境界了。

    他为自己发现了这位璞玉而兴奋不已,拍着方浩的肩膀,说道:“贤婿,你太让我意外了,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大才。不要气馁,有我在,你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日。”

    这是在为方浩的前途打包票了。

    方浩大喜——剽窃了几首古人诗作,终于撞开了裘伯贤的大门,得到了这样一个承诺,就用不着做一辈子的农民了。

    这几十里路的颠簸值啊!

    要是不来这一趟,裘家和他的恩情已了,以后大概都不会有任何交集,他留在农村,想要过上更好的日子,恐怕很难。

    就算能够从系统那里得到先进的技能又怎样?看着他一个人在那个偏僻落后的农村,能够鼓弄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出来?

    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贵人的赏识提携,能够让他少奋斗很多年。

    他在那个世界,虽然是一个huāhuāgongzi,但是作为巨富之子,离权力很近,耳濡目染之下,知道这个是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就是关系,是人脉。

    这些东西比那什么才华,努力重要得多。

    现在他算是攀上了裘伯贤这棵大树。

    虽然裘伯贤现在只是一个县城的主簿,但是作为尚书之子,官二代,能够动用的人脉,那是非常恐怖的,对他的未来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当然,他还是表现得很谦虚,甚至带一些诚惶诚恐,说道:“小婿只是一个山野村夫,偶尔诌来几首歪诗,哪里当得岳父大人如此夸赞?”

 第二十章 偷窥

    (全本小说网,HTTPS://。)

    “贤婿不要妄自菲薄,”裘伯贤一边挥毫写下方浩刚才所吟的《贫女》和《闺意》二诗,一边对他说道:“我这辈子就没有看错过人,我说你行,你就一定能行!”

    他一手行书写得很是漂亮,不多时就叫那两首诗给录了下来,让方浩确认有没有写错,得到肯定之后,就题上了方浩的名字,把它放倒了那一堆诗稿之中。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不只是要把这两首诗收入他的诗集《南行诗钞》,还要寄给散落在各个地方的诗友,向他们炫耀一下自己在这个小地方发现的人才,也给方浩打出一定的名声来。

    提携后辈,本来就是这些文人雅士热衷做的事情。

    至于那一首“锄禾日当午”的诗,就当它不存在好了。

    一个农夫对种地辛苦的抱怨,宣扬出去,白白的让人笑话。

    除非哪一天方浩成了大官,这首诗才会有它的价值。

    这一点裘伯贤门清。

    录下这两首诗之后,他又对方浩说道:“你还有什么得意之作,都可以读出来,要是质量真的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