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召唤无双-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山动荡不安,接着献帝年幼无谋,被奸险老贼杨彪、王允挟持,倚为傀儡,寿帝刘虞临危受命,在蓟县登坛称帝,以大宏愿傍身,重开新汉天下,整合破碎飘零的江山,这才是中兴之举,子龙曾有言在先,原为千万百姓先,此时何不弃暗投明?报效我新汉朝廷。”

    赵云低头沉思,半晌后才道:“此前李王对我极好,委以重任,子龙才得以一展生平所学,此时弃他于不顾,投效袁丞相,岂不是成了那反复小人,与那三姓家奴又有何异?”

    袁绍舔了下嘴唇继续道:“瞧子龙这话说的,吕布那种奸佞之人,怎配与你同台而论,我之前也说过了,我与李王之争,不是私利之争,乃是为道义争斗,为重整江山而争斗,但此时的李王已经步入歧途,这才致使我两军对垒,劳民伤财,只消子龙助我收复魏郡、并州等地,我便向寿帝请封李王为王,官职位列三公,享受一世荣华富贵。”

    赵云想了想,知道时机差不多了,也就顺坡而下,对着一脸期待的袁绍道:“我赵子龙并非圣人,但愿以绵薄之力为天下生民立命,今日投效新汉朝廷,敢不效死。”

    袁绍哈哈大笑,将赵云扶起,也没去纠正赵云口中的语病,再说,投效刘虞不就等同于投效我袁本初?岂不知刘虞现在就是我的傀儡,只能在东宫进出。

    众人心情大好,袁绍顺势加封赵云为左将军,赵云推辞不过,只能领了这个军职。

    袁绍留下赵云在中军听调,转身就要离去。

    赵云犹豫了一下,装作为难的叫住袁绍,吞吞吐吐道:“丞相,末将…末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袁绍笑道:“子龙何不直言。”

    赵云索性将心一横,拱手道:“我曾在李王帐下时,多次听闻与公孙瓒有密信往来,丞相可得多加留意。”

    袁绍笑容不变,道:“子龙多虑了,恐怕二人只是普通的信件往来,不用猜疑。”

    赵云点头,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我听闻李王近来会偷袭丞相收复的魏郡馆陶县,肯请丞相早作打算。”

    袁绍惊疑不定的道:“李王竟敢遣孤军深入我大军之后?”

    赵云拱手道:“丞相应该知道,李王曾经素有智谋,也喜好行险,此举定然不会有差错。”

    袁绍皱眉道:“如今我本军将士各有使命,却不知派谁前往为好。”

    郭图突然笑道:“丞相何必忧心,虽然馆陶有我大军一半的粮草囤积,但这不正好赵将军弃暗投明,大好的人才赋闲,何不就此让赵将军挂帅,以正其威武之名。”(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五十二章 栖凤滩

    (全本小说网,。)

    郭图话说的轻巧,但袁绍却不得不谨慎起来,这馆陶县囤积了大军一月的粮草用度,其余粮草全部在平原,赵云可是降将,但毕竟与之前李王的交情匪浅,要是其临阵倒戈,坏了粮草,三军一朝哗变而倾覆也不是没有可能。

    郭图自然知道袁绍所想,笃定道:“为了避免出现纰漏,丞相可以抽调五千甲士给赵将军,不必进馆陶县,只消在城外驻扎,暗中由斥候探明敌情,要是没有偷袭还好,如果真有敌军来犯,赵将军也好平地冲锋,避免敌军诈开城门,误伤了百姓和粮草。”

    袁绍一喜,道:“子龙觉得如何。”

    赵云心头冷笑,但不便表露,拱手道:“合该如此,待我亲自去取下来犯兵卒的人头,献予丞相。”

    第二日,内黄以北的一处地方,距离馆陶不过五十里路,李王和贾诩侧立在马头,身前站立着三千步战甲士,威风凛凛,但无一例外他们眼神中都含有悲壮和坚定。

    “报…前将军,敌营传来密信,还请过目。”

    李王接过密信,其上提到赵云已经成功投效袁绍,但他和麾下将士并未全信赵云,此时已经开赴馆陶外,只等李王的下一步计划展开。

    李王转头看向贾诩,犹豫不下道:“文和,此计是否太过无情,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贾诩冷眼看着处于诡异寂静中的人群,寒声道:“主公,袁绍他们都不傻,如果不依我此计,稍有差池不只是赵将军和张将军会被牵连,甚至我们整个联军都将处于被动,被一步步蚕食。”

    李王直觉得口角干涉,这可是三千条活生生的性命啊。

    贾诩拱手道:“主公,事不宜迟,就此出发吧,时辰再晚些,就怕赵将军那里会出现变故。”

    李王将心横起来,声嘶力竭的喊道:“兄弟们,你们都是有妻儿老小的忠义儿郎,但如今袁绍逆天而行,我李王不得不出此下策。”说着李王翻身下马,竟然放低姿态对他们行礼,久久不肯起身。

    那三千甲士顿时有些慌张,想要躲开李王却又碍于军令,只感觉浑身难受。

    良久后,李王才起身,看着一个个淳朴的面容,心中就是一阵窒息般的肉痛,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兄弟们,此役过后,尔等家人由我李王看养,尔等子女便是我的子女,至于尔等的名字,也将在凌霄阁千古留名,我敬各位。”

    李王说完端起酒碗,一干而尽,只有浓烈的酒,才能一述此情。

    三千甲士同时干了浊酒,整齐的将酒碗砸碎在地上,叫道:“为前将军效死,乃我等自愿,愿有一日,四海清平,再无苟可。”

    李王抹了把热泪,抱拳道:“就此别过,尔等保重。”

    “保重!”

    “保重!”

    “保重!”

    声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但气概却直击人心,可昭日月。

    李王目送他们离去,贾诩在一旁笑道:“主公,为何不舍。”

    李王把脑袋一偏,将泪水擦干,道:“我李王有血有肉,却不似你鬼神贾诩,无心无肺。”

    贾诩不以为意,呵呵一笑而过,对于他来说,只要能达到目的,有足够的利益,别说这三千将士,哪怕三万三十万都不能有丝毫的犹豫。

    三千甲士轰轰烈烈的离开,即将谱写属于自己的终章,但注定这是悲壮的。

    “报…赵将军,西南方向有七束火把亮起,斥候暗中埋伏,从大军后方的脚印看来,少说也得两三千人。”

    赵云精神一怔,传令道:“通知全军,熄灭火光,随我到栖凤滩埋伏。”

    暗中监视赵云的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做好了记录后交给几个兵卒,命其飞马传回阳平和馆陶,分别交到袁绍和馆陶守将的手中。

    赵云的精神焕发自然是做给耳目看的,其实他心里比李王还痛,这件事情是贾诩提出的,他曾经一度反对,但贾诩暗中整合了三千甲士,并且秘密送出内黄,直到赵云和李王看到他们后,才知道这件事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

    这三千人几乎全部都不是独子,而且家境贫寒,贾诩开出了他们不可能拒绝的利益来买他们的命,他们贫穷了一辈子,再也不想家儿妻室跟着自己受苦,所以贾诩几乎毫无阻碍就凑齐了这三千人。

    木已成舟,三千甲士都渴望得到这一笔财富改善家庭条件,所以李王和赵云也就没有在劝,但毕竟是活生生的三千条性命,却因为贾诩一言就要与自己的袍泽兵戈相向,实在是悲痛。

    这个计划持续已有半月了,不能在自己这里出现差池,所以赵云强压住心头的悲鸣,故作振奋的组织军队前去狙击。

    黑夜就像是一只巨兽的大嘴,吞噬着苍茫的大地,这一日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却在深夜来临时压抑起来,滚滚浓云布满天际,似乎在预示着接下来的事情。

    三千甲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就像是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士,栖凤滩是广平通往馆陶的必经之路,未免麻烦,贾诩也将地点选在了此处,这里有利于埋伏,便于赵云行事。

    “赵将军,来了。”

    不用提醒赵云也看到了,那七束火把就像是催命的火光,提醒赵云的同时,也在将自己带入长眠的深渊。

    赵云深吸一口气,声音平淡的就像是鬼魂:“全军出击,一个不留!”

    “轰!”接近五月的气候变化越来越快,虽然之前有过雷声,但这一次无疑是最大最响的一次。

    赵云迈着坚定的步伐缓步走了过去,此时得到授意的袁军已经和三千甲士短兵相接,似乎知道自己的命运,那三千甲士狰狞着面目,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气势,仅仅三千人,一时间竟然阻得五千袁军不得寸进。

    大战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最后一个甲士也倒在地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杀戮结束了,赵云蹲下身子,一个并州军的兵卒没了半边身子,但兀自还有气息,赵云为其将双目合上,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这样对于你来说才是解脱吧,愿来生你的世界再无征战。”

    袁军只剩下了数十人,原本在三千甲士的顽抗下已经有人在奔逃了,但赵云就像索命的无常,只要谁敢逃跑,必定会被赵云一枪斩杀。

    “赵…赵将军,是否可以不用清点战场了?我们离开吧?”

    一个兵卒心有余悸的看着满脸血迹的赵云有些不安,但又着实想逃离这个修罗地狱般的屠宰场。

    赵云木讷的点了点头,那些兵卒如蒙大赦,四散奔逃,直到最后一个兵卒和赵云擦生而过,才听到了赵云微弱的呢喃声,顿时双目紧缩。

    “只有没有生还才能不用打扫战场,我送你们离开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五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全本小说网,。)

    赵云从不沾染血迹的甲胄破例了,几十人四散奔逃,但都被赵云追上灭杀,没有人能在他的手下走过第二个回合。

    回转身形,赵云双目再无神采,雨点毫无征兆的落了下来,冲刷着世间太多的罪孽。

    达达的马蹄声响起,馆陶守将韩猛和副将周昂率领大军前来,却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惊,一些碎裂的人体尸块到处散落,在雨水的浸染下浮肿发白,很是渗人。

    韩猛杀人无数,但也不适应眼前的一幕,心底五味陈杂,令人作呕:“赵将军,为何不见将士生还?”

    赵云悲凄道:“贼军虽然人数少于我军,但自知逃跑无望,背水一战,拼死我军五千人,云仅有一人,最后虽然尽数诛灭敌军,但终究不能挽回我军将士的性命,真是罪孽深重。”

    韩猛心底发寒,一把将赵云疲软的身子搀扶起来,再次扫视了下四周,不愿逗留:“周昂,你留下清理战场,如今天气升温,一定要避免瘟疫发生,其余人随我回返馆陶。”

    赵云双目中闪过一丝痛苦和坚定,索性将双目闭上,任由他们护送自己回去。

    第二天一早,栖凤滩的喋血之战传到了阳平,袁绍拿着文书却并不为五千将士而悲伤,反而一脸的春风得意。

    审配拱手道:“看来赵子龙是真心投效,三千名劫营将士一个不剩,虽然我军也全军覆没,但主公得此虎将,何止获得千军万马。”

    郭图也站出来道喜:“恭喜主公,壮大麾下班底,一扫并州狗贼将指日可待。”

    袁绍哈哈大笑,毫不掩饰喜意道:“方将军、常遇春,可即刻点齐兵马听调,袁谭,你立刻起草一份战书,邀李王明日在内黄东南方五十里外的平牛原一决生死。”

    众人齐声唱诺。

    倒是常遇春突然出列道:“主公,此时我军正是士气大振的好时机,大可遣一骁将,领数千兵马,暗中埋伏在青书丘一地,到时候敌军败逃回撤内黄,必然起到奇效。”

    袁绍欣然允诺:“高干,就由你去设伏,敌军路过青书丘不可妄动,若敌军回撤脚步过急,大可依靠山势打击。”

    高干赶紧拱手道诺,这可算是袁绍送给自己的大功一件,这叔父果真任人唯亲……

    郭图不喜常遇春的相貌,这时候也出列道:“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再分兵数千,即刻走广平境内渡河,绕道劫营,在我军约战的时机烧毁敌军大营,那时候敌军大营空虚,又是无心计较于我军,自然不会有所防备。”

    袁绍高兴到:“我看此计可行,但不知何人能胜任此役。”

    审配知道郭图似有所指,但毕竟自己与郭图也并没有表面上的友好,怎会让他得逞,赶紧一步跨出道:“主公,我见张燕将军新近投效,寸功未立,仅以投名状难以服众,何不遣他领一军劫营,以他对李王大营的熟悉程度,是当仁不让之选。”

    袁绍若有所思的点头,笑道:“张燕将军为我请来一尊大神,本来就是天大的功劳,但未免部下不服,一直任其赋闲在军中,正南此计可行,但张将军毕竟新近投效,未免部下闹情绪,还得一人为副将,不知派遣何人为好。”

    在场的都是精明的人,谁不知道袁绍是担忧张燕临阵倒戈,这是在明着派人监视张燕啊,但张燕武艺不低,众人一时间没有好的人选。

    袁绍虎目扫视一周,皱眉叹息道:“可惜我河北双庭柱暗遇宵小,否则这等差事怎会为难。”

    方腊这次没有举荐手下将士,毕竟袭营的事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身首异处,况且张燕本是降将,变故更是加大。

    至于为什么袁谭不让麾下石宝和邓元觉参与此事,自然是因为大战在即,只有在中军领命,才能谋取更大的利益。

    郭图知道再让常遇春前去必然会被记恨,拱手道:“如今赵子龙脱力重伤,正好可在馆陶值守养伤,何不就此抽调韩猛配合张燕劫营,由周昂配合赵云,馆陶必然不失。”

    袁绍仔细想了想,便答应下来,要是没有韩猛的前线文书确定赵云与李王大军拼死搏杀,必然不会允诺,但此时郭图无心的计谋,反而让李王占了天大的便宜。

    阳平与内黄不过数十里路,李王得到线报时与袁绍也没有相差多少时日。

    深吸一口气,李王沉声道:“文和,可有记下三千将士的性命。”

    贾诩知道李王的本性,出列道:“主公,上到四十岁下到十三岁将士,无一遗漏,全部记录在案。”

    李王点头道:“沮授,将这些人的名字备案,等邺城重建,恢复昔日繁华,我要他们长留凌霄阁,俯视他们挥洒血泪铸就的江山。”

    沮授被李王的豪情感染,拱手应是,智力一流的沮授,此时还是勉强看出了疑点,虽然不知道李王图谋何处,但至少知道李王不是贪恋美色而贻误战机的昏君,这就足够了。

    李王笃定道:“马超,你领三千人马,即刻渡河前往馆陶,一路掩饰身形,不可让敌军察觉,到达馆陶后,将此锦囊拆开,依计行事。”

    说着李王将一枚红布锦囊交给马超,又对侯君集道:“君集,你分兵一万前往济北,只要我军大胜的消息传来,立刻攻伐周边县城,切记不可与敌方大军交战,如果敌军大举进攻,往平原方向撤退,自会有人接应你。”

    说着转向太太史慈道:“子义,我让你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