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充满活力,对自己所热爱事物的执著无人能比。真诚不做作及敢说敢做的冲劲,造就了李想等这批80后创业者的成功。作为泡泡网(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简单,随性,平易,朝气,充满激情这类词语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80后创业比较成功的典范,他更是有着很多同龄人享受不到的荣华。回望自己能够成功的经验,他有着独到的见解。
首先,兴趣点燃创业激情
1998年,还在上高二的李想迷上了互联网,并从此将自己大部分精力投在了互联网上。而在此之前,李想最大的梦想就是大学毕业后做个编辑,“每个月能拿2000元的收入就可以了”。当时,互联网在国内才刚刚兴起,做个人网站比较盛行,由于浓厚的兴趣,使他在上网仅三、四天的时间就开始跟着流行趋势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起初,李想只是将自己的一些使用数字产品的体验写成文章发表在网站上,慢慢地就有了流量和人气。“当时很多企业都通过大大小小的个人网站推广自己的数字产品,并给予相应的广告费用。”李想回忆说,很快“好事”就主动找上门来:每千字10块钱的费用,每个月大概能有六七千的收入。这样在1998年到1999年之间,上着高中、年仅十七岁的李想就用自己的力量淘到了第一桶金,近10万元。这让李想在1999年做出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放弃高考。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放弃高考的李想在互联网上很快就结识了跟自己同样做个人网站的樊铮(现任泡泡网技术副总裁)。于是,在2000年年初,李想拿着自己赚来的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和同伴樊铮一起创建了泡泡网,做数码产品的资讯,依然是靠网络广告赚钱。
但好景不长,随着互联网泡沫的到来,众多企业不再向国内网站投放广告,泡泡网的收入也出现危机。在几近颗粒无收的状态下,李想和他仅有几个人的小团队用“小米加步枪”在老家石家庄艰难度日。李想在偶然间遇到了有着丰富互联网经验的老朋友刘庆华(现任泡泡网架构副总裁),聊得很投机。当即,刘庆华决定帮助李想在北京把公司运作起来,那里发展的机会更多。“你只要每月发我2000块钱的工资,帮我租一个住处就行,到时工资都不用你出,我拉广告进来就可以从那里出。”泡泡网开始迁都北京。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行动派的天才(2)
六年间,泡泡网每年都以成倍的速度增长,2005年收入达到了近两千万。业务及盈利模式虽没有什么创新,但李想坚持把内容做细做精,服务质量提升到让每一位用户满意,这不仅是泡泡网的优势,也是在6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融资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成长为行业前列的制胜所在。
其次,观察自己变成本能
“尽管有时候还是沉浸到处理事务的具体细节中,但是我大部分时间都能够跳出来看待事情。我们太多的时候陷入过程而不能自拔,发现不了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就会迷失,肯定实现不了结果。因此需要自我观察。我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工具,将任何事情的组成简化为:目标-过程-结果,而对于一个有目标的人,问题肯定会出现在过程中,所以一旦感觉不太对劲,马上用这个工具判断自己,我所进行的过程与我要实现的目标是否一致,问题出现在哪里?用目标来判断正在进行的过程是否相符,是否是最佳的过程,能否产生结果?这样,问题就会找出来了。”
最后,学习是人生的财富
“学历不重要,学习能力最重要。”这是李想一直以来的看法,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和信心的来源。李想始终认为自己是很笨的,所以也从来不希望自己走什么捷径,闯什么蓝海,经营这个企业也是一样的,是长跑,不是短跑。过去这么多年,完全是依靠对内学习(通过犯错、改正、反省、总结、再也不犯相同错误、自我改变)和对外学习一路走过来的。
李想走到今天,和普通80后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其实从高一开始就已经赚钱了,大家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了,不同的根本是李想早进入社会磨练了4…7年。凡事有得有失,得到的是创业的机会和社会经验,失去的是人生阅历和体验,以及做员工和做下属的体验。得到的东西让我抓住了不错的机会,失去的东西如果不弥补,将会让自己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弥补这些缺失的根本在于,一方面清楚地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另一面要去学习这些。学习的方法有很多:读书,实践,向人直接学习。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但是代价也最大,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身边的老师。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去学习,会让我们更加懂得尊重和认可对方,对于企业管理这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则。
“50后的老师告诉我‘稳’,60后的老师告诉我‘赢’,70后的老师告诉我‘人’,80后的老师告诉我‘能’,身边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是自己的伙伴,哪怕是一个比自己还要年轻的朋友、同事,也有无数值得去学习的地方,从而让自己更适合企业的发展,更好地来凝聚这只年轻的潜力无限的团队,发挥这只年轻的潜力无限的团队。”
李想对80后的创业者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首先是资本的问题。有钱不一定能发展好,没有钱一定发展不好。80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都是在最近几年才有点微不足道的小成绩,但是普遍拥有现金流的压力,尤其是比起那些有着丰厚积累的前辈们。浮出水面的80后的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资产最好的也不足海鑫钢铁和碧桂园这些有上一代积累的80后企业家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更不要说现金流了,比起80后更熟悉一点的IT行业的前辈,也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差距,在资本层面上80后绝对是弱势群体,这方面不是融资几百万上千万美金就可以解决的。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行动派的天才(3)
第二是行业地位的问题。在大的行业层面来看,80后的企业在行业中只可能是追随者(并不排除是技术和产品的领先者),无论是规模还是利润,而在目前的中国,没有什么行业是可以依靠一个技术去改变行业的。很明显的一个案例,VC更愿意去投资那些可以放一些有“擦边球”的“电视剧”,却能摆平政府关系没人管的视频网站,而没兴趣去投一个技术团队,这是很现实的市场问题。80后创办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被行业领导者所重视,否则,通过并购、恶意竞争等手段,大的拥有规模积累和良好现金流的公司,很容易快速解决掉这样的竞争,只不过目前没有必要。
第三是大环境的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任何可以在短期内让资本极速膨胀的产业,都不会逃过资本的眼球的,很显然,目前国内的资本更喜欢的房地产、能源、金融等行业,而这些行业显然不是白手起家没有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的80后创业者能够进入的领域,而80后更熟悉的IT行业短期内格局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在大环境上而言对于80后是不利的,但是又是公平的。
在自己的博客中,李想不禁这样发问“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创业?”然而这个问题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李想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创业者接二连三的成功后,我们似乎可以从这些创业者的身上去寻找一些共同点,从而奠定成为优秀的优秀创业者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70年代出生的创业者身上去寻找一些相似性,这里所说的成功创业者,指的是那些可以把自己的公司做到十亿美金以上价值的创业者,虽然公司市值不是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但是作为一个相对的衡量标准还是比较可以让人信服的。
李想认为这些人包括,分众的江南春、盛大的陈天桥、网易的丁磊、百度的李彦宏等企业家(创业者),也包括岁数再大一点的史玉柱、俞敏洪等,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盖茨、乔布斯、佩奇等。在李想眼中他们的共同点是:
1他们都是内心充满激情但是又非常理性的人,追求结果的同时享受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享受过程;
2他们做的都是自己最爱的事情,所以早起晚归,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甚至超过15个小时,一周六七天的工作;
3他们始终关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且是产品和服务最好的质检员和改进者;
4国外的最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人生第一次创业,他们可以打破传统,因为他们有很好的法律制度做前提;
5国内最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先有过工作经历,或者二次创业,他们需要尝试中国商业的“潜规则”。
如果作为一个创业者,并且可以具备以上的条件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至少具备了60%的成功的要素了,如果创业者按照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李想坚信想要失败都不太可能。
2爱好电脑的天才
倔强的李想一直按自己的喜好做事。一天,他发现了一本《家用电脑与游戏机》杂志,顿时被杂志的丰富内容吸引住了。当是他每月的零花钱是50元,他将这笔钱全部用来买杂志。由于这本杂志发行量不是很大,为了能买到每期杂志,李想几乎跑遍了石家庄的报摊和邮局。杂志让李想如痴如醉,他突然发觉电脑就是自己的最爱,年少的李想第一次有了自己朦胧的方向。
第二章 行动派的天才(4)
李想恳求妈妈给他买一台电脑,但遭到妈妈的拒绝。妈妈说李想用心不专左一锤子右一榔头。妈妈的话刺激了李想,他决定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从那以后,他一直坚持学习电脑知识,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初中毕业那年,他还在一家电脑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李想的表现终于让父母相信了儿子的决心,他们花了8000多元给李想买了一台电脑,鼓励他说:“你一定行的!”但有了电脑之后,李想一开始竟然是在玩游戏。父母虽然很着急,但并没有立即斥责或制止他,他们装作不知道,暗中观察他是否有自制力。
儿子没有让他们失望,没过多久,李想就不再玩游戏了。其实,玩游戏也是一个学习的必经过程,几个月后,李想对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就非常熟悉了。他还大量投稿,稿费每月有1000多元,比母亲的工资还高。写作让李想有了成就感,但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时候懂电脑的人很少,想要学习新知识,必须到一些专业的电脑网站。李想每天只能拨长途上网,每月辛苦挣来的稿费换来的也只是每天10到20分钟的上网时间,但李想进步神速。
后来,燕赵信息港开通了,李想迷上了做主页。由于他的努力,他在燕赵信息港做的主页访问量一直都在前三名。可年轻的李想并不满足,他开始琢磨建一个网站,那样就可以提供更大的平台,会有更多喜欢IT的网友来交流。
高二时发现赚的钱还不够,就不断的给杂志写稿,像《电脑报》、《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到处有李想发表的文章。那时一个月光写稿就可以赚2000多块钱,一方面自己可以接触很多硬件,另一方面写稿能把钱赚回来,所以他在拼命写。
高三时有了互联网,开始上网。因为自己的产稿量非常大,所以有个人网站时类似现在的博客,每天把他把自己接触到的国外产品信息更新上来。当时李想的个人网站只做了一个月,日访问量就过万。留给李想印象较深的有两点是:电脑3G芯片非常火,很多生产厂家给他寄样品测试,而他自己也经常到市场转。有一家公司叫技嘉,在中国卖的显示卡芯片是假的,李想毫不犹豫地在网站上曝光了。紧接着技嘉便在中国停掉了所有显示卡的销售,他们的人过来找李想时发现他还在上高三。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李想说。
不仅仅是李想对电脑痴迷,说起以网络创业起家的大人物,都不乏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保有对互联网和电脑无比痴狂的爱。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也是其中一位。杨致远和他的搭档在一辆学校拖车上成立了一间小型办公室。恰在这时他们迷上了互联网。每天,他们有数小时泡在网上,分别将自己喜欢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上面有各种东西,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信息等。雅虎就从这里发展起来。开始时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网页,只是偶尔对彼此的内容感兴趣才互相参考,渐渐地他们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他们俩的网页也就放在了一起,统称为“杰里万维网向导”,“杰里”是杨致远的英文名。搜集的网站越来越多,两人就分类。每个目录又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这种核心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传统。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人们纷纷反馈信息,还附上建设性意见,使内容更加完善。“要不是有这么多外来的回应,我们就不会继续下去,更不会有今天的雅虎”。到1994年冬,两人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学业也扔在了一边,他们开始着手网站的商品化。
第二章 行动派的天才(5)
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为他们的“产品”编造的名字。其中“Ya”取自杨致远的姓,他们曾设想过Yauld,Yammer,Yardage,Yang,Yapok,Yardbird,Yataghan,Yawn,Yaxis等一系列可能的名字,突然间,他们想到了Yahoo这种字母组合,然后迅速翻开手边的韦氏英语词典,发现此词出自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指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它具有人的种种恶习。这个词显然不太雅,但仔细一琢磨,“反其义而用之”,在强调平权的因特网上大家都是乡巴佬。为了增加褒义色彩,后面加上了一个感叹号,于是就有了“Yahoo!”。“没错,太好了,就是它了,这简直是神谕!”就这样雅虎诞生了。
杨致远一边维护日益膨胀的网络资源,一边寻找商机,每天只睡4个小时。对网络和电脑的热爱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杨致远回忆说:“这项工作很艰苦,但充满了乐趣。有时我有一种从悬崖上跳下的感觉,有时像置身于电影《塞尔玛与路易斯》,不知结局怎样。我们想用网络做一切,也许什么也做不成。但我们不在乎,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
不论是通过李想还是杨致远,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道理,他们都对电脑和网络有着不可遏制的热爱,但是让他们成功的因素不全是他们的电脑天赋和对网络的热情。让他们取得今天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他们惊人的勤奋。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天才来自勤奋。
也许你不赞成,但是通过一些名人的例子你就会明白天才来源于不懈的奋斗。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