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过狗的都知道,小狗抱回来第一天,会嗷嗷乱叫。
二十四只狗一块叫,夜里唐菲菲可以说不用睡觉了。
“没事,我也养过狗,叫两天就不叫了。”唐菲菲也极喜欢小狗,跪在炕上逗弄着小狗。
张狼突然想起白天娘说的,唐菲菲的屁股又圆又大,忍不住看了一眼。
真的好大好圆,像十五的月亮,张狼的眼睛不听使唤了,盯着唐菲菲的屁股看的出神。
女人的神体都很敏感,张狼盯着她的屁股,唐菲菲很快就发觉有些不对。
回头一看,张狼正盯着她的屁股咽口水,脸腾的一下红了起来,心里又是害羞又是高兴,这呆子终于注意到自己了。
“看什么呢?”
“好大好圆!”张狼下意识的说道。
“哎呀……流氓!”唐菲菲的脸红的快要滴出血来了。
“对不起啊,嫂子!”张狼清醒过来,慌乱的解释道。
“不理你了,你就是个大坏蛋,大色狼!”唐菲菲白了张狼一眼。
“唉,嫂子!”张狼还想解释,可是唐菲菲不给他机会,一扭腰,跑出去了。
“这……这事弄得!”张狼尴尬的抓抓头皮,不知道如何时候。
前世张狼有过许多女人,可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和女人只谈钱不谈感情。
真正说起过,两世加起来快八十岁的人了,还是情场上的雏。
根本没谈过恋爱。
晚上的饭桌上,气氛非常的古怪,唐菲菲红着脸,张狼低着头不敢看她,偶尔鼓起勇气抬头想对唐菲菲说什么,却总是被唐菲菲一瞪又不知道说什么了,赶紧低头继续往嘴里塞饭。
连有些迟钝的张父都看出张狼和唐菲菲之间有事。
张母和干娘两个人精,更是了然,两个人神秘的相视而笑,也不说话,安静的吃着饭。
“爹,娘,干娘,嫂……嫂子我吃好饱了,我上山了。”说完张狼拿起张母准备好的油烟盐大米等东西,逃似的离开家。
至于怎么照顾小狗崽,根本不用张狼操心,张母可是从小就在狗堆里长大的,怎么照顾狗,比张狼有经验。
…………
“师傅您吃饭了吗?”张狼把东西放到偏房里,向师傅问道。
看着张狼拿来的东西,清源道长点点头,没有回答,直接说道:“开始吧!”
“是,师傅!”张狼答应一声,学着师傅盘膝坐在蒲团上,面对三清殿的三清神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清源道长继续说道。
张狼点点头,闭目跟着师傅一块开始诵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打坐诵经一整晚,第二天张狼却感觉不到一点疲惫。
清晨跟着师傅迎着朝霞,打了一遍道家养生拳。
道家养生拳又名道家养生功,有人说道家养生功和太极同出一源,这种说法没错。
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太极、八卦、形意等诸多内家拳都师出道门,是结合了道家养生拳才演变而成的。
在山上吃过早饭,张狼对清源道长恳求道:“师傅,我爹寒气入体,身子垮了,出不了力,一到阴雨天就彻夜难眠,还请师傅出手相救!”
“嗯!你去忙吧,我过会下山去看看。”清源道长点点头说道。
“谢谢师傅!”
第三十六章生态养猪
早晨薄薄的雾气弥漫了群山,萧瑟的秋风吹得树叶“唰唰”作响,在阵阵风中带着离伤的愁绪恋恋不舍的与枝头分别。
张狼一点都没有体会到秋天对大地的眷恋,他心里有的只有春天般的朝气蓬勃。
回到村里,齐家窝铺和柳家的都已经到了,齐家窝铺是齐东山带队,柳家也是村长带队。
张狼忙上前和二人打招呼,“东山舅舅,海峰大哥,感谢二位带人来支援。”
齐东山还没说话,柳海峰先抗义道:“我说狼崽兄弟,咱能不能不叫辈分啊?你这一叫,我凭空比老齐矮了一辈。”
“哈哈!这你可怨不得别人,谁让你们柳家的闺女生不出村长呢?”齐东山大笑着说道。
“哈哈!”大家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柳海峰也笑了起来,“得,这事我不和你争,我们柳家的闺女生不出村长,可是我们的闺女可以嫁给村长。狼崽还没订亲吧?回头我就让你嫂子给学摸几个,让五婶去挑。”
“这你可失望了,人家狼崽家里有个仙女似的嫂子,你们柳家的闺女人家可相不中。”不等张狼拒绝,三姑父笑着说道。
“一群为老不尊的家伙。”张狼心中腹诽,脸上还得陪着笑脸。
“行了……行了,年轻人脸皮薄,都别拿狼崽开玩笑了,我可告诉你们,要是把狼崽和他嫂子的好事搅和了,老五家的能和你们拼命!”
张狼差点一口血喷出来,四大爷你这是帮我说话吗?
…………
昨天张狼不在,三姑父把人分成两部分,西龙庄的人继续打孔,民兵连的人清理前天爆破出来的碎石块。
张狼的野猪肉高粱酒没白费,大家干活都很卖力气,一天的功夫,两千多方碎石清理了差不多有三分之一了,在村里堆成了一座青石山。
说笑完张狼开始分派任务,董家的人和民兵连继续打孔,这活他们熟悉了。
新来的齐家窝铺和柳家的壮劳力们,则负责把碎石块运回村里集中堆放。
“我说狼崽,咱这旮瘩还缺石头啊?要我说直接把石头掀到山崖下,还省工还省力。”柳海峰抱怨道。
无奈张狼只好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狼崽你爹给你起这个名字还真没起差,你还真和狼一样狡猾。”柳海峰开着玩笑。
“这和名字有啥关系?这是经济头脑懂不懂?”张狼白了柳海峰一眼威胁道,“以后等我们村发展起来了,把周围村的闺女都娶走,让你们的小伙子都打光棍去。”
“你这话真狠!还把周边的闺女都娶走,你以为你是地主老财啊!小心我发动群众斗地主。”柳海峰搞怪似的叫着。
“行了,都几十岁的人了,还整天瞎胡闹,赶紧的招呼人开工了。”三姑父开口说话了。
这里面属他年龄最大,三姑父一开口说话,大家也不再开玩笑了,转身开始招呼自己村的人,按照分工开始忙活起来。
…………
张狼先到开山修路的工地上转了一圈,看看一切正常,转身又回到村子里,来到大棚基地。
刚到大棚基地,张建军就迎了上来,使劲摇晃着一根立柱向张狼表功,“狼叔你看看,立的够结实吧,绝对纹丝不动。”
“我试试……”张狼说着抬腿往身边一个立柱蹬去。
张狼虽然不是专业拳击运动员什么的,这一蹬的力量也有三百多公斤。
“嗯!不错,就是要这样,这大棚是咱们西龙庄的起飞的基石,容不得半点马虎。”张狼满意的点点头。
“放心吧狼叔,这道理我懂。”受到表扬,张建军像孩子一样,咧着嘴笑了起来。
“弄完多少了?”张狼看着周围载满立柱的大棚,向张建军询问道。
“这个大棚载完了,另外一个大棚也栽了一半了。”
“速度挺快,一定要多检查一遍,要速度也要保证质量。”张狼很满意现在的速度,临走还是又再交待了一边。
“狼叔,你就放心吧,我保证办的敞亮的。”张建军拍着胸脯保证道。
来到加工玻璃木框的地方,进度也不慢,做好的玻璃木框已经镶嵌好了玻璃,一摞一摞的码的齐整整的。
张狼看了很满意,没有打搅忙的一头汗的张成功,默默的走开了。
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能吃苦耐劳的老百姓,只要给他们一个希望,他们爆发出来的力量能把泰山掀个跟斗。
到了养猪场,还没走近,张狼就被眼前漂亮的房子给吸引住了。
青色的石头墙已经起了一米多高,太漂亮了。
干砌的石头墙没有用一点砂浆水泥,但是一眼看上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看过后就知道绝对的牢固。
一块块青石,被修正的四四方方,细心的董家工匠,还在石头上用錾子打出了风摆柳的条纹。
错缝搭接的石块,摆放在一起,那风摆柳的条纹也似乎连接到了一起,猛一看是,好像是真正的柳条在随风摆动。
“唉!这样的手艺窝在山里真是极大的浪费。”张狼喃喃自语道。
张狼不禁想起了祖师爷鲁班,据传鲁班祖师曾经用木头修建过一座房子,没有用一根铁定,没有用一点胶水,(古代有一种树胶)那房子牢固的可以抵抗十二级大风。
张狼刚到,刘教授就满脸兴奋,两眼通红的迎了上来,昨天他就兴奋的一夜没睡。
“张支书,我看了你写的养猪场规划太好,你是怎么想到的?”一见面刘教授就紧紧握住张狼的手不松开。
“刘教室,昨天因为有事没能亲自迎接您的到来,还请见谅。”张狼客气的和刘教授说着话。
刘教授是昨天才到的,张狼去了齐家窝铺没在家。
“不碍事,不碍事,我知道张支书工作忙,我这里怎么都行,只要有口饭吃有个窝睡觉,就行了。”刘教授也是一个务实的学者。
刘教授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养猪上,“我看了你写的生态养猪的规划书,一夜没睡,仔细琢磨了一些,可行性非常的高,你这是为我国养猪事业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呵呵!我自己瞎琢磨的,也不知道对不对,还需要您这样的专家进行指导。”张狼谦虚道。
“你这可不是瞎琢磨,这是大学问,大智慧!无论是从经济性上,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是一套非常完美的养猪技术。”刘教授摇晃着张狼的手认真的说道。
“什么指导不指导的就不要说了,我就是来学习的。这样的技术应该在全国推广。”
。
第三十七章生态养猪(2)
也不怪刘教授这么激动,生态绿色养猪这是后世非常完善的一套养猪技术。
张狼设计的猪舍坐北朝南,宽6米,长20米,顶高3米,里面又用隔墙分成了四个小的养猪池,南侧还专门留了一个宽五米的户外活动场。
农村养过猪的都知道,养猪场的那个气味真的是非常的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挺大。
张狼设计使用的生态发孝床,是后世非常好的一种生态养殖技术。
在猪舍内,把土挖掉八十公分,然后用
苞米秆、锯末屑、和粪便或黄土进行微生物发酵繁殖形成一个微生态发酵床工厂,并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
再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作为机器加工,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发酵床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
随着猪粪尿的处理,臭味也就没有了,
而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无机物营养和菌体蛋白质被猪食用,从而相辅相成将猪舍垫料发酵床演变成微生态饲料加工厂,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新型环保生态养猪技术。
发酵床就是在养殖过程中给牲畜一个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存环境,发酵床过程中主要包括的改善居住环境及喂养两方面。
“刘教授,其实我也就是提了个思路,里面还有好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刘教授这样的专家来解决。”张狼很清楚知道自己提出的规划书里面存在的问题。
这套技术说白了其实是张狼后世无聊的时候看中央七套的农业节目,看来的,他也没有实际操作过。
说的话也许能说出个一二三了,但是具体的该怎么操作,怎么才能控制发孝床发孝产生的是有益菌,张狼就不知道了。
当初要不是李镇长许诺派专家来指导生产,张狼也不会选择这样养猪方案。
最多是像饲养狍子一样,围起一座山头,进行放养。
“这些都是小事,我昨天就思考过了,关于怎么控制生态床的发孝也有了一定的思路。”谈到自己的专业,刘教授立刻变的自信起来。
滔滔不绝的向张狼灌输着自己的一些想法。
张狼听了大喜,自己提出来的思路基本上都被刘教授给完善了,而且又在张狼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至于说因为实验这些新思路新技术造成的浪费,根本不叫事,相对于第一个吃螃蟹所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源比,这些都是九牛一毛。
“张支书,我听说你打算用野猪王做种猪,这个想法太好了,野猪抗病害的能力强,生命力顽强,而且和家猪进行杂交还能很好的解决野猪繁殖力不强的缺点。”
刘教授说的繁殖力不强是和家猪相比,野猪在大自然中繁殖力还是比较强的物种之一。
“刘教授,您叫我狼崽就行,张支书…张支书的叫,我还真有点不适应,您说的太好了,这样养猪场的事就拜托刘教授了,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说话,我一定服从命令听指挥。”张狼高兴的握着刘教授的手说道。
张狼都有些不太真实的感觉,这一切太顺利了,真是想要什么来什么,自己想种大棚,来了个植物学专家文教授;自己想养猪,李镇长给派来一个生物方面的专家大能来。
“好,那我就叫你狼崽了,我听村里老人都这么叫你。”刘教授也不懂得客气,笑着答应下来。
老的知识分子都这样,性子耿直,不会拐弯,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在各自的专业有所建树。
后世张狼曾经听一个官二代评价这些搞技术的专家学者,“好的技术人员都有中二病,不二的专家不是好专家。”
张狼认为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不太好听,但是很形象的描述了专家学者们的性格特点。
“狼崽我建议你把纯野猪养殖也一块搞起来,野猪肉要比家猪肉香,虽然大山里不缺野猪,可是野猪也不是无穷尽的,总有捕杀完的时候。”刘教授又给张狼提了一个建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