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村主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村主任-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狼拿着书,心头火热,他想到了自己家里的二十四条小狗崽。

    按照书上说的,这狗粮,可以促进骨骼发育,强壮筋骨。

    张狼有种立刻开始熬制狗粮的冲动。

    第二天清晨的白雾笼罩着整个西龙山,张狼跟着师傅,迎着冲破白雾洒向山顶的朝霞,做完早课。

    吃过早饭后,张狼没有急着下山,拿着《犬经》找到清源道长,激动的说道:“师傅,您看看我找到这个,这里面有个狗粮配方,您看看可以强壮狗的筋骨,促进骨骼发育……是不是很厉害。”

    清源撇了一眼,笑着骂道:“以前教你医术总是不肯用功,现在拿出来丢人现眼,这样的东西也就你这不学无术的人拿了来当宝。”

    “啊?”

    “啊什么?这样的狗粮你随便找个老中医就能配出了,有什么稀奇?”清源道长不屑一顾的说道。

    说完又接着训斥道:“今天晚课不许在看哪些杂书了,把千金方背熟!”

    “知道了师傅。”上一世张狼贪玩,师傅教授医术,总是不肯用功,再后来后悔也晚了。

    “多大的人了,还弄一屋子狗,回头把狗送到山上来,再弄一只野猪,两袋面粉上来。”清源道长交代到。

    “知道了……谢谢师傅!”张狼知道师傅是要帮自己熬制狗粮和训练小狗崽,兴奋的答应一声。

    狗在道家地位还是很高的,道家杂项里就有驭兽之术,清源道长训狗也是行家。

    拿着师傅给爹还有娘和干娘配好的药,张狼踏着清晨的薄雾下山去了。

    张狼先回了趟家,把药交给爹娘,“爹,这是你的药,回头让嫂子帮你煎药。娘,这是你和干娘的药,师傅给你们开的是药膳,用纱布包上和老母鸡一块炖了,每天喝一碗就行。”

    其实不用张狼交代,隔过去农村里谁不会煎药啊。

    “我这身体没事,吃什么药啊!”张母有些心疼家里的老母鸡,不愿意吃药膳。

    “是啊……狼崽,干娘这身体也没事了,现在生活好了,心情也好了,你要是再给我们生个孙子,我和你娘不用吃药也能好起来。”干娘笑眯眯的对张狼说道,不时还看一眼唐菲菲。

    张狼有些无语,“得,这俩老太太现在没事,见天琢磨他的婚事了。”

    “爹、娘、干娘、嫂子,你们忙着,我先走了,村里还有一摊子事呢。”张狼赶紧败退。

    “这孩子,脸皮怎么这么薄……一说就跑。”干娘看着张狼的背影笑着摇摇晃晃说道。

    “别看狼崽在村里挺威风,可是他十五就去当兵了,和一群大男人在一起,那懂这事啊!”张母看看有些伤心的唐菲菲,解释了一句。

    “说的也是……菲菲啊,要不你主动点?”干娘跟着来了一句。

    “娘……我去村里帮忙做饭了!”唐菲菲也红着脸败退了。

    …………

    进了村子,由于张狼坐早课讲究的是迎接第一缕朝霞,所以起的比较早。

    回家转了一圈,村里的劳力们才开始上工。

    “山柱,今天继续打村口这一段的爆破孔。”张狼叫住准备上工的董山柱交待道。

    “知道了,狼叔!”董山柱点头答应一声。

    “告诉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张狼又交待一句才放董山柱离开。

    “三姑父、四大爷,村里的事你们盯着点,我上午去趟齐家窝铺。”张狼又找到三姑父和四大爷。

    “怎么?去你姥家有事?”

    “嗯,我师傅给我爹瞧了病,说最好能有老山参!我去我姥家看看!能不能找到老山参。”张狼解释道。

    “那快去吧!这些年老五可是受苦了,说起来老五的病还是因为村里修水库落下的。”一听是为了给张父找药,三姑父催促着张狼赶紧去。

    “嗯,那我去了。”

    “快去吧!村里的事有我们两个老家伙呢。”四大爷挥着手让张狼赶紧去。

    这些年看着弟弟受罪,他这个当哥哥的心里也不好受。

    …………

    来到姥家,把给自己父亲治病需要老山参的事和姥爷一说,姥爷吸着烟开始琢磨起来。

    自己这女婿原来也是这十里八村有名的汉子,那年冬天修水库,落下这么一身病,只可惜了自己的老闺女也跟着吃苦受罪。

    如今有机会治好了,张狼姥爷当然上心。

    “这老山参还好说,我们村的几个老参客家里应该都藏着几根。”张狼姥爷吸着烟琢磨半天,才开口说道:“只是这虎骨,要是早些年,还可以进林子里打一只。现在国家不让打了,还真没处找去。”

    “姥爷,有老山参就行,虎骨的事我回头想别的办法,你快去帮我问问,只有有……多少钱都行。”本来对虎骨也没抱希望,现在能有老山参就不错了,张狼兴奋的催促着姥爷赶紧去问。

    “别急别急,姥爷这就给你去问。”说着张狼姥爷站起来,在鞋底上磕磕烟锅子,出门去找人问山参了。

    “唉!神仙保佑,神仙保佑,我可怜的孩子总算有救了。”张狼姥姥冲着天空拜着说道。

    “姥,这可不是神仙保佑的,是我师傅。”张狼笑着说道。

    “呸!呸!别胡说,你师傅就是神仙派来的。小孩子不懂事,神仙莫怪!神仙莫怪!”张狼姥姥轻轻打了张狼一下,怪他乱说话,万一得罪了神仙,光怪罪他。

    “好好!姥姥说的对,是神仙保佑,让我师傅来救苦救难。”张狼只好随着姥姥的话说道。

    国家破四旧,破除封建迷信这么多年,依然挡不住老人们对神佛的敬畏。

    没让张狼就等,姥爷拿着个红布包回来了。

    “喏,都在这里了,让你师傅看看这些合不合用。”张狼姥爷把红布包放到桌子上。

    “我看看!”张狼也好奇,这么郑重用红布包着的老山参长什么样。

    老话说人参,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说的就是人参能长到8两以上很少见,比较宝贵,8两以上的都称为宝,7两以下的人参较常见,7两以下的都称为参。

    老话说的八两可不是不是现代的称重,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

    用现在的称重算,半斤以上的就算是宝,参宝,也叫人参娃娃。

    说到人参娃娃,在东北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人参娃娃的故事。

    说在很久以前,长白山中有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一户人家,家中只有奶奶和小孙子,小孙子名叫小虎子,两人相依为命。

    有一年,年迈的奶奶得了重病,小虎子非常着急。

    他听说,如果能在深山老林中找到生长百年以上的人参,可以治好奶奶的病。于是,他就进入深山老林,四处寻找人参。

    可他一连找了三天,连人参的影都没有见到。

    第四天,小虎子看到了一棵非常大的树,他也累得走不动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不想一坐竟睡着了。

    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胖乎乎的娃娃向他走来,胖娃娃肚上系着一个红兜肚,脖子上挂着红绳子。

    他对小虎子说,他就是人参娃娃,已经生长了一百多年。

    小虎子一下惊醒了,再一低头,发现树根的不远处,生长着一枝人参花,他惊喜得跳了起来。

    他知道,他终于找到了百年人参了。他马上按老人们说的方法,拿出随身携带的红绳子,小心翼翼地把人参花系住。因为老人说,如果不用红绳子系住,人参就会从地底下钻跑的。

    小虎子非常兴奋,马上赶回去,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奶奶,并带工具来挖人参。

    可当他兴冲冲地赶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奶奶的病也非常严重了。

    当天晚上,小虎子在睡梦中,又看见那个胖乎乎的人参娃娃来到他面前。人参娃娃说:“小虎子,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为了救你奶奶,你到处找我,我现在来了。

    明天你醒来时,你奶奶的病就好了,请你把我脖子上的红绳子解开吧,让我走,我还要去救其他需要我的人。”

    第二天早上,小虎子醒来后,发现他奶奶的病真的好了,他非常高兴,并把梦中的事告诉了奶奶,奶奶说,好孩子,我的病已经治好了,你快去把人参花上的红绳子解开吧。

    小虎子说,好,我马上去。

    他很快就赶到那棵大树下,把人参花上系的红绳子解开,放走了人参娃娃。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很久以前,相传在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的鲁东南沂蒙山区的蒙山上,生长着许多人参。

    其中两棵活了上千年有了灵性,变成了人参娃娃,夜晚经常在山中玩耍。

    睛朗的月夜,有人在山上见过他俩的身影——一男一女,白生生、胖乎乎的,腰里围着耀目的红兜兜,蹦蹦跳跳,十分可爱。

    有一天,远处来化缘的一位黑心和尚得知此事,便想抓到人参娃娃,于是就骑着一头毛驴,带着清风、明月两个小和尚来到蒙山上,建了一座不大的寺,起名叫明山寺。

    他来后无心念经,白天睡觉,夜晚在山上东游西逛到处寻找。

    这两个小和尚白天为他砍柴、做饭、割草、喂驴,晚上舂米到深夜,吃剩饭、穿破衣,还经常挨打受骂。

    有天晚上,黑心和尚又外出寻找去了,清风、明月正在舂米,只见门外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围着红兜兜的白胖娃娃,他俩怯生生地说:“我俩帮你们舂米好吗?”

    清风、明月正愁舂不完呢,就答应了,他们四人一会就把稻谷舂完了。

    从此以后,每当黑心和尚外出的夜晚,俩娃娃就来帮忙干活,然后一块玩耍,有说有笑,快活极了。

    有天夜晚,黑心和尚回来特别早,发现了人参娃娃在屋里玩耍,就轻轻地推开门,猫腰去抓,但人参娃娃立刻不见了。

    黑心和尚眼睛贼溜溜地转了几转,对清风、明月说:“我给你俩每人一根带着一绺红线的针,等胖娃娃再来的时候,偷偷把针别到他们的红兜兜上,松开线,到时候,你俩就可以常跟他们玩了。”

    清风、明月信以为真,高兴了大半夜。又到了晚上,两个胖娃娃来了,他俩留着胖娃娃玩了一会,依照吩咐别了针,松了线。

    第二天早晨,黑心和尚早早起来,顺着弯弯曲曲的红线向前寻去,直到傍晚才在大山树丛深处挖出人参娃娃。

    黑心和尚暗自高兴:“嘿嘿,我就要脱胎换骨立地成仙了……”他悄悄来到厨房,把人参娃娃放到锅里,搬来一块大石头压在锅盖上。

    叫来清风、明月说:“你俩只管烧火,不许打开,否则就要你俩的小命。”说完就沐浴更衣去了。

    清风、明月刚点着了火,忽然一股异香从锅里飘出来,就听里面喊:“救救我们。”

    他俩互相看了一眼,壮着胆子掀掉石块打开锅盖一看:“啊?是那俩个胖娃娃。”

    清风、明月知道上了当,他俩不顾一切把两个好朋友抱出来,让他们从后院逃走了。

    临走时,俩娃娃感激地塞给每人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果,并告诉他们:“遇到危险,把它放到嘴里”,身子一闪不见了。

    一会,黑心和尚回来,发现清风明月放走了参娃娃,就拿着荆条去抽他俩。

    清风、明月赶紧把小山果含到口里,只觉浑身发轻,双脚离地。

    他们赶忙抓住拴在桂树上的毛驴缰绳,没想到毛驴和桂树也拔地而起,向天上升去,树根上夹带的石块、泥土落下来,正巧砸到黑心和尚的头上,顿时他脑浆涂地,一命呜呼。

    清风、明月升到九重天上,被王母娘娘派给万寿山五庄观的镇元子仙人,做了看守“人参果”的仙童。

    那头毛驴在天上东游西逛,正巧被张果老碰上,收留当了坐骑。

    那棵桂树被月宫里的嫦娥拦住,栽到了月宫门前,睛朗的月夜,我们还能看到月亮上桂树的影子呢。

    逃出虎口的参娃娃,不愿继续在蒙山上久住,便带着他们的家族,离开了沂蒙山区,迁到我国东北大森林,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第四十一章要懂得惜福

    张狼眼前有五只山参,其中四只人参,干参有二两多。

    最让张狼吃惊的是最后一只人参,已经不能说是参了,绝对是稀世珍宝。

    在人民大会堂jl厅珍藏着一只“人参之王”重285克,张狼参观大会堂的时候见过,眼前这只人参不比大会堂那只小。

    “这……姥爷,这些参多少钱?”张狼惊的长大了嘴巴,半天才回过神来。

    “不要钱,你八姥爷听说你给你爹用,才把他珍藏的宝贝拿出来的。”

    “姥爷这……这不合适。不说其他的光这一只参宝,有钱都买不到!”

    “你也知道有钱也买不到!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不是用金钱去衡量的。”张狼姥爷吸着烟语重心长的说道,“狼崽,姥爷知道你开山修路,种大棚搞养猪场是想带着乡亲们赚钱致富,可是姥爷想提醒你,要谨守本心,不要把所有心思都用到赚钱上。”

    “我明白了姥爷!”张狼重重的点点头。

    他太明白这个道理了,后世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可是还有句话,叫做钱不是万能的。

    后世他拼命赚钱,可是始终买不会那失去的亲人。

    张狼不再提钱的事情,八姥爷的这份恩情他深深记在心里。

    “明白就好,资本主义社会什么都好,可就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缺少人情味,姥爷不希望你将来也变成没有人情味的资本家。”张狼姥爷欣慰的笑着说道。

    “姥爷怎么会呢,咱们这是社会主义,中央提出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也不是说要走资本主义路线,咱们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张狼姥爷叹了口气,吸着烟不再说话。

    张狼姥爷的这种思想,代表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老人的思想。

    既渴望发家致富,可是对将来的社会发展又充满了恐惧感。

    到了八十年代,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大学教授不如修电风扇的,各种用金钱衡量社会地位的思想,也证明老人们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好在国家很快就发现了这种一切往钱看的现象,邓公提出了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紧经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方针。

    “姥爷,您叹什么气啊,国家怎么发展是中央领导决定的,咱们小老百姓,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给国家拖后腿,就是对国家做出贡献了。”张狼笑着劝解了一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狼崽将来有能力了还是要多做善事,你是有福之人,要懂得惜福。”

    老山参找到了,而且是上百年的参宝,张狼的早就飞回山上,一刻都不想呆了,拒绝了姥姥留他吃饭,马不停蹄的往家走。

    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就走,张狼虽然没吃饱就走,可是也差不多了,怀里揣着参宝,肩上还扛着一头大舅刚打的野猪。

    “好厉害的汉子,劲真大,这是谁家的?”

    一路上齐家窝铺的大姑娘们,看着张狼扛着二百多斤的大野猪健步如飞,偷偷打听这是谁家的后生,有对象了没。

    山里姑娘,就稀罕这种强壮的汉子,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