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如果朝日不乱来,周禹也不会胡乱动用手中的力量。这是对等的。至于那些研究人员,周禹只能报一声歉。
仅此而已。
报复,杀人,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在没有后患的前提下展示力量,炫出肌肉,以为自保!
经此一事,周禹觉得,应该没有哪些不长眼的家伙,还敢来袭击农场!
只要自己不乱来,那么,就应该是稳如泰山了!
至于日本政府,也许他们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它毕竟是官方,需要考虑的就更多,更加不会乱来。
到这时候,周禹才觉得,自己身上,好像丢掉了一座大山,轻松了太多。
当然,随之也有烦恼。
比如,肯定有人想要找出坎帕斯他们的存在。这些,周禹没办法插手,只能让坎帕斯等人自己好生处理。
这次周禹很高兴,因此,就有奖励。
蛇胆,菩提蛇胆。
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周禹就取了一百枚蛇胆,通过坎帕斯他们自己的途径,发往坎帕斯手中。
至于怎么分配,坎帕斯自己区处。
。。。
周禹很悠闲,但不代表他就没事情干。
关于玉印稻的事,仍有手尾还没处理完毕。主要就在于大夏方面。
自上次跟布莱恩等人商议妥当,距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周禹还没有给简林打电话通知此事。一来此事不急,毕竟,稻种正式面世还有一年的时间。
二来嘛,周禹觉得,多晾晾那边,也是好事。
要是周禹自己太积极了,少不得被人以为有所求,如此攻守之势异位,在交锋中落在下风就不好了。
按照周禹的算计,少说要等到玉印稻面世前夕,才跟大夏那边打招呼。
却不料,周禹不急,那边急了。
简林一个电话就打过来。
“农民周,稻种的事。。。”
“稻种怎么了?”周禹嘿嘿一笑:“等急了?”
“我倒是不急,但上面急呀!”简林直言不讳:“你倒是给我个准信,我好跟上面回话。再说了,农民周,你手下的跃文正打官司打的不可开交,接着《帝汉》又将要上映。。。”
“怎么?我不给准信,就让我官司失败,《帝汉》无法上映?”周禹嗤笑了一声。
简林不说话了。
沉默片刻之后,周禹才叹气道:“我为此甚至跟他们闹翻脸,而你们,还要迫我。。。也罢,谁让我是华裔呢。。。告诉你也无妨。”
简林闻声,精神不由一振。
“你这么急着打电话过来,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半月前,他们齐聚我的农场的事。这并不隐秘,不是么?”
不等简林回答,周禹接着道:“我让他们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量的稻种,将投放在大夏。不会少,但也不会多。但记住,不是免费!什么价,你们跟他们谈,跟我无关。”
“三分之一?”简林斟酌了一下:“是不是太少了?大夏这么大,人口世界第一。。。”
“别跟我说那些有的没的。”周禹哼了一声:“我说了,我跟他们差点翻脸。别说什么翻脸就翻脸,回大夏就是。那都是屁话。老简,你这样的老狐狸难道不知道,我若是抛下这一切回到大夏,还不任人宰割?所以,这不可能。三分之一是最好的结果,你要知道,剩下的稻种,多半也不会完全投在美国,还有欧洲呢!所以,你们是占了便宜,知道么?”
“家国民族大义,也不要拿来压我。该怎么做,我自己心里清楚的紧。我不是玩政治的,我只想安安稳稳,仅此而已。”
“。。。行吧,”简林吸了口气:“我会把你的话原原本本的上报,那么,谈判价格的事,怎么说?”
“你们派人过来,我给你们引荐。”周禹道。
“那就这样?”
“就这样。”周禹挂断了电话。
扔下手机,靠着椅背,周禹揉了揉眉心。
有时候他会想,像玉印稻种这样的东西,从自己手中诞生出来,应该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玉印稻种是某个国家秘密研究出来的,那么,这种稻种的世界性推广,一定会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反而在自己这样的民间大资本家的手中,限制反而更少一些。
如果在自己手中或者在国家手中同时研究出来,以商业手段推广,比参杂了政治因素的推广,至少要快数年,甚至更快!
估摸着,也算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积极促进吧。。。
想到这些,周禹不由失笑。
一股脑儿将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抹掉,周禹转念想起了玉印。
每每以为自己摸透了玉印的功能的时候,都会有新的功能冒出来打脸。周禹估摸着,应该好好研究研究。
得到这个东西已经好几年了,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接受。而没有真正主动去探索。
而现在得知了玉印的很多功能,都以周禹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此,就冒出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就比如在新作物的研究上。玉印稻种,是一种撇开玉印而误打误撞研究出来的成果。那如果将玉印加以主观意志,以这种携着主观意志的神秘元素去影响作物,要研究出新的成果,会不会更简单一些呢?
这是个很大的命题。
一旦这个命题成立,那么就标志着,以后周禹要拿出新的东西,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一旦这个命题成立,也就预示着,周禹将掌握整个世界的生物圈——主要在于农业。一旦掌握了农业,也就等于掌握了人类的命脉!
除非什么时候,人不需要吃饭了,那么,周禹才会失势。
但约莫不太可能。
想起这些,周禹就觉得有些激动。
不过他强自按捺。
周禹非常清楚,如果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他就甚至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拿出所有改变人类饮食结构的新种作物。
但他不会这么做。
就好像前沿高科技一样——再多的高科技,也不会一股脑儿拿出来,只会逐步更新。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人所周知的利益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打个比方。
就比如新能源。
也许某个公司,已经研究出了非常先进的新能源技术,能够完全取代石油甚至电力!但绝不会轻易拿出来。
为什么?
事物都有两面性,利弊兼半。一旦这种新技术突然全面应用,也就代表着石油或者电力这些行业的衰落。随之而来的,不一定是越来越好的生活,而是大量的失业!
失业率一旦上涨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社会动荡!
又比如全自动设备——这一类的设备,其实在美国,已经相当的普遍了。但如果拿到大夏,一旦所有的工厂立刻全面使用全自动设备,那就意味着大量的工人会失业。
全自动设备好不好?好!比人工更快,还不会停歇,长远成本更低,等等好处。但政府绝对不会允许全自动设备的全面应用。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每一代的技术,要逐渐的,缓慢的交替,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如果太急,不但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造成相当的恶果!
周禹如果不间断的推出一种有一种新作物,那么,随之而来的后果就会凸显出来——其实这次是玉印稻种,也免不了会引起这些后果。
玉印稻种毕竟因为数量的缘故,不可能一次性全世界全面推广。一定是选择性的,在某一个两三个地区缓缓推广。一旦玉印稻种的好处显现出来了,那么,其他区域的水稻种植行业,就会受到打击!
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随着玉印稻种种植面积的扩大,这种打击会越来越致命,直到玉印稻种全面取代原有的普通稻种。
但事情,必须要做。只要有个度就好。
但如果三五七八、十几二十种一起来,那么,造成的后果,就是几何倍数的叠加。
不可取!
当然,这都只存在于想法之中。
必须要经过实验,周禹才能知道,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是,那么他这一辈子的轨迹,约莫就能推演出来——三五年推广一种新作物,直到死!
。。。
正在周禹准备收集全世界所有作物物种,准备实验验证的时候,他接到了布莱恩的电话。
请他去参加一个剪彩仪式。
什么剪彩仪式呢?
玉印国际农贸集团成立的剪彩仪式!
玉印稻种,不是以某个人的私人名义进行商业贸易,必须要有一个正规的公司集团。而且以后,还有更多种类的作物要进行推广,成立公司,建立渠道,就势在必行。
而集团其名为玉印,布莱恩等人也有自己的考虑。
第一个,集团的主要生意,都源自于周禹。
第二个,周禹旗下的玉印农场,品牌已经打响,并且深入人心。一听是玉印牌,就知道,这肯定非同寻常。
由此考虑,干脆就将公司命名为玉印——其实,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周禹!
周禹占了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剩下百分之八十,最多的摩根和洛克菲勒还有布莱恩,也才各自拿到百分之十点三。最后的百分之四十九,由其余七人均分,每个人也才百分之七!
所以,命名为玉印,也就理所当然。
虽然周禹言明不管事,公司的一切事物,都有布莱恩等人做主,但实质是,他才是董事长。(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一百七十四章 万亿市场
(全本小说网,。)
玉印农贸集团的剪彩仪式,声势搞得还不小,但同时,又很隐晦。
声势大,在于参与者众多,不但有农贸集团董事会各大董事的之交好友、生意伙伴,还有非常多的媒体记者。
隐晦则在于农贸集团的生意项目并未透露!
其实不论媒体,还是各位董事的生意伙伴,都不明白,这些资本家怎么突发奇想,竟然成立一个农贸公司!
玉印稻种的消息,其实仍然,是一个谜。
除了有限的一些人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就算当初老雷石东将玉印稻种的消息透露出去,但也仅此而已。
就算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其实也不一定会相信。或者说相信了,并没有产生其他的感受。
隐瞒这个消息,一直到全面上市前夕,这是布莱恩等人早就商量好的策略。
怎么说呢,玉印稻种的上市,必定会触及一些人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大农场主!一旦这个消息准确的曝光出去,那么,玉印稻种的上市,必定会提前遇到障碍!
当然,如果稻种的量足够,这种障碍会小很多,但可惜,第一批全面上市的稻种,数量肯定不会太多,只能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关系亲密的农场主,予以售卖。那么,那些关系不够亲近,不可能拿到玉印稻种的,他们会怎么做?
也就是说,一旦消息提前太久曝光,在全面上市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必定会有许多麻烦。为了杜绝这许多麻烦,就不得不如此。
只待玉印稻种全面上市,然后取得了成果,成为了既定的事实之后,农贸集团才会大张旗鼓,掀起玉印狂潮!
这次的剪彩仪式,周禹并没有露面,从抵达设立在洛杉矶的集团总部开始,一直到剪彩仪式结束,周禹一直在办公室,站在窗前,透过窗户,观摩剪彩仪式的进展。
三个小时过后,仪式完毕。
人群三三两两的散开,就听到背后传来敲门声。
“周,会议室。”
是布莱恩的声音。
“马上。”
周禹转身抬步,出门,跟布莱恩并肩往会议室而去。
到了敞亮的会议室,其余股东,已经全数在座。
但让周禹微微皱眉的是,老雷石东竟然也在!
他不由侧脸看了眼布莱恩。
布莱恩跟他点了点头,使了个眼色。
两人在座位上坐好,作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席尔瓦…摩根,站到了前头。
“伙计们,我们应该欢庆!”
他第一句话,就让人振奋。
“美好的未来和绿油油的富兰克林就在前面等着我们,我们会赚到大笔的金钱,甚至青史留名。”
“为了这一天,我们投入太多,但还不够。接下来,我们需要尽快的构建销售渠道,建立销售网络,这是重中之重。”
“而在这之前,我想,大家都希望,有关于玉印稻种的任何消息,都必须要保密!任何一个新的事物的诞生,都会面临旧的事物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反抗。为了削弱这种阻碍,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说到这里,他特意看了卡你面无表情的雷石东一眼。
作为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摩根在展望未来之后,就叙说了他将要执行的种种策略——主要就集中在建立销售网络上面。
非常的详细,仔细听完,只有一个想法——没有任何破绽。
“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定价。”摩根最后道:“玉印稻,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农作物。以往的农作物,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让人饿死。而玉印稻,则旨在使人进化!这是本质的不同。因此,廉价是绝不可能的,我们不允许!”
“尤其是在初期,稻种仍然非常珍惜的情况下,价格必须要非同寻常。”
“一千美刀一磅!这是底线!”
周禹眼中闪过一丝惊诧——一千美刀一磅,够黑!这价格,是普通稻种的几百倍!而且,还只是底线。
也就是说,最便宜的价格,就是一千美刀一磅。真正到了全面上市的时候,恐怕不止这个价。
不过即便如此,周禹觉得,也不算过分。
玉印稻扛的是进化的大旗,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来说,进化,才是最重要的,是关乎于一切的本质所在。
而且,周禹考虑到,因为前期玉印稻种数量的问题,第一批,甚至第二批的种植面积,肯定不会太大。
前期甚至能当做一种奢侈品!
做种植业的农场主,花一千甚至更高价格,来购买玉印稻种。一英亩,大约需要十三磅稻种,也就是一万三千美刀以上的种子成本,但能收获七千到八千公斤的稻谷。
去壳之后,就算作六千公斤稻米。用奢侈品的价格卖出去,一公斤就算五十美刀——其实这个价格并不贵,现在许多的高档稻米,几百美刀一磅也不在少数。
当然不可能只五十美刀,但就这么算,六千公斤,也是三十万美刀了。也就是说,一亩地,产值达到三十万美刀,扣除所有成本,二十万是肯定能赚到的。
因此,一千美刀的稻种底价,着实不高。
毕竟,玉印稻并不是一种娇贵的品种,它能够跟最普通的杂交水稻一样的种植。不像某些娇贵品种,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扩大规模。
而玉印稻,瞄准的目标,就是全世界!
当然了,前期稻种的价格肯定贵,这毋庸置疑。但等到玉印稻逐渐普及,全世界有一定种植规模之后,价格肯定要逐渐下调,逐渐顺应市场的变化。
但到那个时候,因为稻种的量上来了,销量大增,价格降低,利润也不但不会减少,还会增加!
这些想法在周禹的脑海中一闪而逝,随即,就听到有董事开口了。
“我认为,一千太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