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方面拿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印刷、零售、运输这些环节的利润了。
也就是说,如果能达到理想状态,每部每本十万册卖完,那么,跃文分部就能拿到税前几千万美刀,而作者方面,总共就能拿到税前两千万美刀左右,平均下来,每个作者两百万美刀,换算成大夏币就是一千二三百万。
如果超出这个数据,也就是说,某些小说,卖出的册数,超过十万,甚至达到二十万、三十万之类的,那么作者的收入,就成倍成倍的增加。
真算起来,利润肯定比大夏国内要强——前提是卖的好。
其实周禹还是有些信心的。
毕竟,维亚康姆的渠道,周禹的关系网络,再怎么也能起到一些保证。毕竟,这些书,不单单会在美国发行,维亚康姆的渠道,遍布北美、欧洲,乃至于南美澳洲,都有渠道。
这么大的市场,十万册应该能卖完吧?
周禹手里拿着一本英文版的《龙蟠》,心里想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一百八十六章 时代浪潮
(全本小说网,。)
手中的这本英文版的《龙蟠》,就是跃文美国分部送过来的样本。
制作的确非常的精良,纸张、色泽、彩图,都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封面就是威严的蟠龙图——大夏的龙,而非西方的蜥蜴!
翻开来看了几章,周禹微微颔首。
就翻译方面来说,基本上达到了他的要求。
至少,看英文版,跟看中文版,其中的味道和意思,差别不是很大。作者要表达出来的种种想法,都没有太大的改变。
当然,要原原本本,也不可能。
语言的不同,真的是一种很大的障碍。
就周禹看来,这本书的翻译,十分的倾向于西方色彩。《龙蟠》虽然是西幻小说,但毕竟是大夏的作者写的,因此,原本只能说是披着西幻皮的大夏小说。其中的道德、感情等方面,都是东方式的。
不过翻译过来之后,阅读起来,这方面的味道,就倾向于西方式。
周禹对此,不太满意。
他运作小说,在西方发行,最大的意图,是让东方式的文化,逐渐渗透改变西方人的看法。
这一翻译,大部分变成了西方式的韵味,那就脱离了他原本的初衷。
不过他能够理解跃文管理层的意图——只是为了卖的更好一些。
初期是能够容忍的。
毕竟,虽然大部分虽然转变成了西方的韵味,但其中仍然蕴含了一些东方文化韵味。先就这么着吧,以后逐渐减少西方韵味的存在,增加东方文化韵味,潜移默化的改变,才是王道。
“希望这一炮能打响,不需要太响,能卖的不错就好。”
周禹放下这本书,靠着椅背,淡淡想到。
“网文毕竟不同于传统文学。快餐式的文学,在人生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深刻方面,绝大多数都远远比不上传统文学。这是硬伤,但也是优势。有的人就不喜欢哔哔什么大道理,就喜欢图个爽快。”
“只等着看结果。”
。。。
猪神放下手机,心里激动,手有些发抖。
战战的拿了根烟点上,就这么坐了好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
振奋了一下精神,点开球球,进入了大神聊天群。
“都得到消息了吧?”
他打出了这几个字。
“刚刚。”老三回话。
“我也是刚刚。”
“什么消息?”没有入选首批大名单的大神作者不太明白。
“海外出版呗。”基神冒泡。
“嚯,出版啦?!艹,羡慕嫉妒恨啊!”
“为毛不是我,为毛不是?!”怒火熊熊的表情。
“嗨,这事。。。”猪神犹豫着,打字道:“谁也说不准会是个什么结果。扑街的可能性极大呀!卖不好,那脸可就丢到海外去啦!”
“。。。”
一阵沉默。
基神打字:“有机会比没机会强。我们求都求不来呢。就算扑街,也光荣。”
“对头。”
“+1。”
“哎,对了,猪神,你那本是《野蛮王》吧?那边给的版税怎么算的?具体情况怎么样?首印多少册?”基神又问。
“猪的是《野蛮王》。”老三接话打字:“版税的话,是这么算的,保底是百分之八,首印十万册,二十万字一册。然后每多十万册的销售量,就增加百分之一的版税,最高百分之十五!”
“十万册百分之八保底?最高百分之十五?啧啧,这真够优厚的。话说大老板还真是大方。”
“谁说不是呢。国内出版行业太乱,盗版横行,没啥念想。而且就版税而言,国内也低一些。要知道,美国那边,图书可比我们这边贵的多。”
“是这个道理。”猪神打字:“编辑告诉我,首批精装本硬皮书的零售价格是二十五美刀。”
“二十五美刀,啧,那就是一百多大夏币一册。这价格。。。我眼红。猪神,啥时候得杀你一块肉!大家伙算算,十万册,猪神的《野蛮王》好像是一百万字出头吧,算作五册,首批卖完就是五十万册,总共就是二五一十。。。一千二百五十万,还是美刀。百分之八就是一百万美刀!擦,版税这么高!要是卖的好,翻个几番也不是问题呀!”
“我看还是老三给力。老三有两本入选,都是都是两三百万字的大本!这收入。。。”
“我说大家伙现在说这些是不是早了?”猪神无奈打字:“这都镜花水月的事,谁知道呢。”
然后转言:“话说老三、大红。。。我刚才接到编辑电话,听他说完,脑子都有些发懵。明知道这事是铁板钉钉,但真实现了,我这心还真有点发抖,现在还在跳呢。”
“大哥别说二哥,咱都一样。要说钱吧,咱也不差。我只是想着,我的书被那些白人黑人捧着,感觉就不一样。就好像。。。跟猫一样,炸毛了!浑身汗毛都竖起了。。。”
“这是名!”基神又冒出来:“名利名利,名在利前。话说几位都是不缺钱的人,现在吧,缺的就是名。咱写网文的,说实话,历来被传统作家们看不上眼,就算现在勉勉强强有几个进了作协,也仍然是边缘人物。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传统作家,有几个书能在海外发行?咱能!”
“对,咱能!”
“咱写网文的,跟世界接轨了,嘿嘿,眼红死他们!”
“也就莫说这位诺贝尔大神的书,能在海外发行,其他的哪儿还有几个?就算有,也是自费。咱呐,得谢谢大老板。没大老板这样的大靠山,网文想要真正走出国门,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话也不能这么说,前段时间,不是就有人说,有几位的书,就被翻译过去,在美国的网站上发表么。”
“那都是虚的,有什么用?一毛钱得不到不说,那种小到令人可笑的规模,随时都能被淹没。”
“现在好了。”老三叹息了一阵,打字道:“跃文分部在美国的网站,已经全都构建完成,完全跟国内的主体挂钩。我听老武说,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跟美国那边的网站同步。你在这边发表章节,那边也会随之不久就显示出来。”
“也就是说,海外渠道,会越来越多的向更多的作者开放。”
“咱写文的,虽然是写网文的,但也勉勉强强的算是一个文人吧。文人著书立说,这是千秋大事。反正我激动过后,是振奋起来了。早前年会的时候,大老板说我近几年在吃老本,没有任何突破,他希望我们能用心的尽心竭力,出一本超越以前任何一本书的大作,扬名立万。我估摸着,可能我这一辈子,只有最后一本书了。好好写,头发写白了,都值,只要能写出超越自我的作品,我就收官封笔。”
。。。
关于运作小说实体出版的事,周禹关注一番,便放在一边了。
说到底,这样的事,最终是好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是他能说了算的。得看那些作品是否能吸引人。
至于周禹,他能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出钱。
十年二十年,一笔一笔钱撒下去,总能收获一些果实。
当然,若是能赚钱,那就更好。不是刻意要求赚钱,而是赚钱就表明,这些作品有市场,自己的初衷,实现的可能性,就大。
虽然说,因为玉印稻的缘故,周禹跟大夏官方,有些龌龊,并不十分融洽。但大夏官方是大夏官方,诸夏民族是诸夏民族。
官方只能代表一个时间段的诸夏民族,只是一个话事的角色,并不是说官方就是诸夏民族。虽然现在大夏的官方,明里暗里,都是这样指代的。
不过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再怎么强盛,也只是过客,会衰落,会灭亡,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不能说现在大夏的官方,就是万年王朝,这不可能。也许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但绝不可能一直存在。
在周禹的心目中,大夏官方是大夏官方,诸夏民族诸夏文明,又是另一个层次。他可以不鸟大夏官方,但却不能不为诸夏民族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要对得起自己的血脉烙印。
这段时间,《帝汉》、玉印稻,炒的如火如荼。
就《帝汉》而言,炒作最为广泛。任何地方,任何一个角落,似乎都有存在。但玉印稻的宣传,则有些诡异。
在美国等西方世界,玉印稻宣传的十分隆重。恐怕绝大部分的欧美人,都知道了玉印稻的存在,并期待着这种粮食作物的普及。
但在某些国家,似乎完全沉默。其中的代表,就是大夏。大夏拿走了三分之一的玉印稻种,能够种植二十万英亩的面积,但拿走之后,就沉默了。
大夏方面的媒体,没有任何一家,报道过玉印稻的存在。
似乎分作两大阵营,西方社会宣传的如火如荼,而东方社会,则都沉默着。
周禹不太清楚其中的道理,不过他也不想理会。
宣传不宣传,玉印稻最终都要普及全世界。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罢了。总归是要成为人们餐桌上最常的常客。
宣传也好,不宣传也罢,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除非某个国家作死,禁止玉印稻的推广,直到全民素质远低于全世界平均水平,然后灭亡。
有点脑子的,都不会这么干。
所以周禹完全没有必要去理会。
而且玉印稻只是第一种,几年之后,还有其他的玉印牌农作物上市,一波接一波,这是时代的浪潮,任何人,都阻止不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一百八十七章 地底行
(全本小说网,。)
二十八号上午,周禹正对着一只翠绿的让人沉醉的大螳螂雕刻摆件的时候,一个星期前在网上下的订单终于到货了。
说起大螳螂,周禹情有独钟。
书房里的螳螂摆件,都有十好几件了,但他仍然兴致勃勃。
说起来因为玉印的缘故,农场的螳螂,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过与一些物种不同,螳螂并未**白化,而是变得更加翠绿。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玉印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蚯蚓在玉印的影响下,变成了**白色的蚯蚓,小湖中的一些鱼类,也变成了**白色的物种。但毕竟有些是不同的。
比如鲶鱼,就成了条纹状黑白相间的家伙。
而螳螂,则变得更加翠绿。个头当然也更大。
周禹眼前的这只,就有约莫十七八厘米的长度,很大个。基本上是前所未见的家伙!要知道,这种螳螂,原本最大的个体,也不过十来厘米而已。
现在几乎大了一倍!
尤其是那种通体绿的让人沉醉的颜色,最是让周禹喜欢。
周禹这会儿坐在马扎上,在试验田边。这只螳螂藏在田边一丛灌木上,已经一动不动至少有一个小时了。
那样的静谧,那样的安详。
但从它那双缓缓开合不定的大刀上可以看出,它并非不能动弹。
就在这只螳螂的不远处,这时候,一只蚂蚱无意识的缓缓靠近。
然后,闪电般,这螳螂一窜,大刀开合之间,蚂蚱落网!
绝杀!
然后安吉就来了。
一惊一乍的,让周禹脑子里刚才闪烁着的灵光一下子就跑了,不得已,只好放下手中只成型一半的雕件,有些无奈道:“怎么啦?”
“呃。。。那个,网上买的东西。。。到了。”安吉发现自己可能打断了一件艺术品的诞生,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她已经等的有些焦急了——周禹可以一个星期安安静静的等着。而她,耐性却要差一些。
周禹很迁就和包容自己的女人,倒是不在乎安吉的打搅。
当下收拾了工具,提了马扎,就跟安吉回家,然后直接拿了各种用具,全身武装起来,直奔蛇谷而去。
正好,两条菩提蛇在巢里。
没二话,前面引路吧。
沿着那条幽深的洞**,直到水域所在。
先各自穿上救生衣,然后便展开折叠起来的橡皮艇,充满气,用绳索吊着,缓缓放了下去。
绳索的一头,拴在洞**边的一块较为结实而突出的石头上,放下橡皮艇之后,周禹拿起电瓶,对安吉道:“我先下去。”
说着话,身姿一蹲,空出的一只手好像插豆腐一样,轻易插进了石头里面。
然后这只手吊着整个身体的重量,轻飘飘的就下去了。
片刻之后,周禹站在橡皮艇里面,昂起头:“下来吧。”
安吉有些纠结的看了看三四米的高度,想要跳下去,又怕一下子把橡皮艇给压翻了,但不跳的话,她又没有周禹那样的本事。
这会儿,菩提蛇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菩提蛇早在两年前被周禹从玉印中抓拿出来的时候,就有五六米长,现在个儿更大,有八米多。
还留在上面的那条菩提蛇在周禹动念之间,十分顺从的,将尾巴缠在突出的石头上,让安吉抱着它的身子,缓缓滑了下来。
橡皮艇的空间不大,不过坐下两个人倒是绰绰有余。
周禹掌控着橡皮艇的平衡,让安吉坐好之后,这才坐下。
特制的安全帽上一百瓦的矿灯照射出的光比上次过来时的手电可强得多。至少,这光在三四十米之外,还隐约可见。
不过三四十米外,仍然是波光粼粼。
也不知道这片地下水域,面积到底有多大!
解开绳索,周禹拿起船桨,缓缓划动开来。他并不担心会迷路,会找不到这个洞口。因为有菩提蛇。
这两个家伙,不知道下来过多少次了,早就熟门熟路。不存在迷路的问题。
安吉也拿了船桨,一边划动,使得橡皮艇逐渐离开了石壁,深入水域。一边四下里张望,观察周遭的情况。
周禹抬头,安全帽上的矿灯,就照射到了头顶的顶壁。一根根石笋从穹顶上垂落,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密密麻麻的,就好像一块钉板倒悬。
顶壁的高度,距离水面差不多可能有十几米,并不算高,但也不低。至少周禹并不觉得十分压抑。
“这里的空气很新鲜,并不腐朽。”安吉的声音,在这空旷漆黑的空间里响起:“说明这里空气流通,并不封闭。”
周禹微微颔首:“而且,这水域是流动的,只是速度不快,不注意还察觉不到。”
说着话,他伸出一只手,浸入水中,却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