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m。
第四章 入籍
(全本小说网,。)
“我还以为老约翰真是个好人呢。。。人老成精,这老约翰也不是省油的灯。”
周禹走着,一边想。
“不过这也没什么,”他摸了摸兜里的玉印:“我有玉印圆球,再贫瘠的土壤,我也能让它长出最好的果子!”
“不过玉印如今的影响范围,只有四万个平方,换算下来,才不到十英亩。。。太少了!连任意一片果园的一个角落,都比这大。”
想到这里,周禹不由挠头。
玉印圆球是他的依仗,但奈何这玉印的影响范围太小!
整个农场面积八九千英亩,十英亩的影响范围,才只千分之一出头,要凭借玉印将整个农场都改造出来,怎么看怎么不可能!
“难道要每个月换个地方,逐一改造?”周禹心思一转:“玉印改造土壤,最少也要一个月才能完全生效。但一个月才改造十英亩,整个农场就需要近八九百个月!”
“擦,八九百个月,那是多少年?七八十年?!”
“等我把农场挨地改造一遍,我都快老死了!”
“而且,改造一个月,最多最多持续一年就会退化。这样一来,还没等改造多少,前面改造的土地,就又回原样了,就跟猴子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最后得到的还是那么一根玉米棒子!”
他抿着嘴,神色不太好看。
“对了,玉印的改造范围,应该会逐渐增长,只是还不知道规律。不过即便增长,而且是每次都是翻倍增长,要覆盖整个农场,怕也不是短时间能够期待的。”
“怎么办呢?”
“我必须要尽快创造利润,要不然,十年八年的,我手里这点钱完全经不起折腾!”
深深的吸了口气,周禹往生活区西边走去。
先看了红提园,又看了蛇果园,最后回了别墅。
他还没决定是以蛇果为重还是以红提为重。因为他并不清楚,这两种水果的产量。为了最大化利用玉印的能力,他肯定要选择产量更高的一种。毕竟,蛇果和红提的价格,是差不多的。
“等明天晚上跟几个负责人问清楚了,再来安置也不迟。”
回到家里,吃了晚饭,看着老爷子睡下了,周禹这才跟张梅打了个招呼,回了自己的卧室。
这别墅里的家具,都是原本老约翰留下的,气味什么的,总是让周禹不太习惯。
他决定,明天换家具!
一夜无话。
翌日清早起来,早饭喝的是牛奶,吃的是煎蛋。
然后张梅就推着老爷子出去了,周禹便准备置换家具,想跟李静打电话吧,又想到她的律师,家具什么的再麻烦她,就不太合适,干脆就自己出门,开了辆道奇皮卡,就奔西托克而去。
老约翰走的时候,只开走了一辆车,别墅的车库里,还有三辆。不过都是寻常货色,几万美刀就能买个新的,这些已经十年八年的老玩意儿,拿出去处理,两千美刀应该会有人要——要不然,老约翰也不会这么慷慨。
把车开出农场,周禹才恍然想起,自己还没有美国这边的驾照。
听李静说过,在美国这边,驾照就相当于是身份证,如果被查到无证驾驶,那可麻烦的紧,为安全起见,周禹又开回去,甩着两条腿,准备乘十一路公交去镇上。
一边走,一边拿起电话,给李静打了过去:“李姐。”
“老板。”
“李姐,那个,入籍的事,什么时候能办好?”周禹道:“还有驾照,我能现在就去考吗?你知道,没驾照不行。”
“老板不要着急。”那边李静慢条斯理道:“等我电话就是了。”
“行,你说了算。”周禹无奈,只得按捺。
挂了电话,就进了西托克。
西托克这样的小镇,在美国遍地都是。镇子人口不多,才一千多人,这还要加上一些在这里工作的外国人和移民。
美国地广人稀,可不是吹的。即便加州,说是人口爆棚,其实也只是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大城市里,像这样小镇,跟其他州的镇子没任何区别。
不过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如果在大夏,只千把人的小地方,恐怕连个商店都少见。但这里,什么店面都有,只要跟生活有关,就绝对少不了。
街面上行走,看到些黄色的面孔,虽然有点亲切感,但并没打招呼。就跟国内一样,不熟悉的人,是没必要打招呼的。不像那些白人黑人,认识不认识,先哈罗一个再说。
走不久,就看到了一间家私店。打量了一番,信步走了进去。
“您好,需要什么服务?”
店子里,是一个看起来比较年轻的白人女孩,皮肤很白,身材也不错,但近距离一看,脸上的毛孔却清晰可见,还有些雀斑。
“你好,我准备买些家具。”
“你可以叫我露丝,”白人女孩伸出手,跟周禹握了握。
“叫我周就好。”周禹说道。
“你是华裔?”露丝看着周禹,有些好奇道:“刚来西托克吗?我没见过你。”
周禹笑了笑:“我刚来这里。你怎么猜到我是华裔的?”
“很简单啊。”露丝笑嘻嘻道:“往往名字让人称呼李啊,周啊或者唐的亚裔,多半都是华裔。而且镇上叫周的,还有一家人,也是华裔,我跟他们认识。”
“原来是这样。”周禹笑了起来。
这女孩还真是热情,不认识,都能跟人聊得开。
“周,你要买家具的话,可以先跟我说说你的要求。”露丝解释道:“我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向你推荐合适的品牌。”
“当然。”周禹点了点头,组织了一下语言,道:“露丝,你。。。那个,镇子外面的农场你知道么?”
“约翰农场?”露丝好奇道。
“对。不过以后就不叫约翰农场了,应该叫玉印农场。”周禹已经决定改名了,就叫玉印农场。
“玉印农场?”露丝惊奇道:“你。。。”
“你可能没猜错,老约翰把他的农场卖给了我。”周禹笑道。
“哇,你真有钱!”露丝面露惊讶,直白道。
可能美国人都这么直白。
周禹听的有些别扭,连忙转移话题,道:“老约翰走后,他留下的家具我用不惯,所以我准备买一套新的。”
“噢!”露丝嘴巴鼓起来,露出一点小可爱,点了点头:“知道了。约翰,不,玉印农场的小别墅我知道,我跟老约翰的孙子曾经是同学,以前去他家参加过趴体。”
她说着话,想了想,就给周禹推荐了一个家具品牌。
什么沙发、床、椅子、桌子等等等的,乱七八糟的一大套,彩图册子上,有着详细的介绍。
周禹仔细看了一遍,点了点头:“行,就这个吧。”
露丝开心一笑:“又是一笔提成!”
“对了,我看你这店不大,家具在哪儿呢?”周禹问。
“家具在圣玛丽亚呢,”露丝笑起来,一边脸上露出一个酒窝:“这里只是代理店面,我马上打电话,让他们下午就把家具送过来,放心,很快的。”
“那行。”周禹自无不可,点了点头:“让他们直接送到农场。”
“好的。”
“那么,我就走了,拜拜。”
“帅哥,如果有时间,我可以去你的农场玩吗?”露丝笑起来,别有意味的问道。
“这个。。。当然。”
“那么,周,拜拜。”
受不了美国女孩的热情,周禹逃也似的离开了西托克,连枪店、车店之前已经决定要去看看的店面都放弃了,直接就回了农场。
中午吃完饭不久,李静开车到了。
她也不下车,只摆头做了个示意:“可以去宣誓了。”
“宣誓?”周禹眨了眨眼。
“对,你不会以为,加入任何一个国籍,都不需要露面吧?”李静笑了起来。
“那个,我还真不知道。”
说着话,就进屋推着老爷子出来,先把老爷子抱进车里面,把轮椅放在后备箱,这才坐到副驾。
“那什么宣誓,怎么搞?”周禹上车后,李静启动车子,他就问道。
“怎么搞?”李静笑出声来:“你在大夏入党没有?就是那样,在国旗下面——我宣誓,怎样怎样,忠诚什么的,反正就那样。到时候,你跟着人念就好。”
“哦。”周禹松了口气:“入党倒是没有,不过电视上见过。”
然后又道:“那我爷爷呢。他可不会英文,怎么念?”
“没事,一句一句的教,一句一句的念就行。”李静笑道。
“好吧,你说了算。”周禹摊了摊手。
却忽然,手机铃声响起,打开接听,原来是家具要到了,露丝提前打电话来通知周禹。挂了电话,周禹面露无奈:“早知道就先不忙买家具了。”
“你让家具公司的人直接过来安装好就行,放心,他们服务还是很到位的。”李静不以为然:“这里不是大夏,只要你肯付钱,什么事都能给你办的妥妥当当的。”
“了解。”周禹揉了揉额头:“刚来,不习惯。”
李静点了点头。
于是周禹又把电话拨回去,让露丝带人过来,付钱请她帮忙在家里把家具装好,然后又分别给安保小组的吉姆以及保姆张梅打了电话,知会一声。
这才放下心来,跟李静往移民局而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章 两极分化
(全本小说网,。)
其实移民入籍,在美国有很多程序要走。
不过那只是针对普通人,对有钱人来说,宣誓之前的所有程序,都可以略过。
周禹好歹带着近三千万美刀过来,二话不说就买了农场,负担了上百个工作岗位,虽不是什么超级富豪,但也比普通人强了太多。加上李静在中间运作,所以他只需要等待宣誓就好。
宣誓这一环节,移民局办的很庄重,就好像典礼。一个二个面色严谨,说话都沉重了几分,倒是有那么一种庄严肃穆的味道。
这次入籍宣誓典礼,除了周禹和老爷子,还有七八个人也同一时间宣誓入籍。华裔占了半数,其他些都是拉丁裔。
一个移民局的官员站在星条旗下面,缓缓的,庄重的,大声的将要宣誓的内容,一句一句的念出来。要宣誓入籍的人,则站在他面前,举起拳头,跟着一句一句的念。
典礼持续了一个下午,到天黑的时候,总算完了。
过程中,老爷子那儿出了不少的问题。就算跟着念,就算语速放慢到了极点,也出了不少的错,来来回回好几次,才勉强完成宣誓。
走出移民局,已是傍晚。
李静站定,对周禹和老爷子道:“宣誓完成,就代表老板和老爷子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接下来还需要申请社会保障。老板,明天我们去一趟社会安全局,申请后,两到三个星期,就能拿到社保卡。”
“反正都是你说了算。”周禹摸了摸鼻子:“这边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还有。”李静认真的点了点头:“老板不是要考驾照吗,明天去社会安全局之后,回来就可以报名了。”
“行。”
周禹现在是任凭李静安排。
回到农场,已经是晚上七点过后。
进屋,就看到里面的格局摆设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本老约翰留下的家具格式和摆设,显露出一种沉沉暮气。而眼前的新格局摆设,则透露出一股生机活泼的味道。
当然,跟家具的颜色也有很大的关联。之前周禹选择家具的时候,客厅所属家具的颜色,较为鲜明。
“嗨。”露丝一手插在牛仔裤的兜里,一手挽了挽头发,露出一副姣好的身材。
“哈罗露丝。”周禹打了个招呼。
“怎么样,”露丝原地转一圈,示意家具摆设,笑嘻嘻的道:“这都是我的功劳。”
周禹点了点头:“谢谢,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那么,你不表示一下?”露丝笑盈盈的。
“那个,晚上留下来吃饭。”周禹干瘪瘪的回了一句。
露丝闻言,撇了撇嘴,暗骂一声木头,就跟周禹介绍了一下她身旁的人,原来是家具公司的人,一直等着周禹回来结账呢。
周禹也不多说,直接划卡结账,那人给了周禹一张名片,只道是以后有需要,再打他们的电话,然后就走了。
餐厅里,各色菜肴已经几乎摆满了整张长桌,这会儿,保姆张梅正在厨房煲汤。周禹看了看,安德鲁他们还没到,正准备再去叫他们,还没出门,安保小组的负责人吉姆带着他的妻儿就到了。
“我正准备去叫你们呢,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曹操是谁?”
吉姆一脸茫然。
“曹操是个跑的快的,比博尔特都快。。。”周禹开了个玩笑,把吉姆一家三口请进了屋里。
陆续的,安德鲁、利奥、史塔克和欧文也相继到了。
都是拖家带口,一个不少。
周禹看的冷汗直冒,连忙进厨房,跟张梅道:“张姐,来了五家人,一二十个,饭菜够不够?”
张梅听了笑了起来:“老板放心吧,我都准备好了。我来到美国已经一年多了,对这里的一些习俗很清楚。”
“美国这边,邀请人吃饭的时候,如果没有特别的嘱咐,一般都是拖家带口。”
“那个。。。”周禹挠了挠脑门:“我都不知道。。。”
他之前的想法,是让安德鲁等五人单独过来,吃个饭,并对农场的细节方面,做一个了解。却没想到,他们都拖家带口,一起过来了。
只怪自己疏忽了。
不过说起来,农场里的员工,都是常年住在农场,有家人的,也都在一起,并没有在镇上租房子住。
听了张梅的话,周禹总算松了口气。就怕这第一次请人吃饭,还闹出些笑话,那就真是丢脸了。
心下就觉得张梅这个人做事还是挺周全的。
走出厨房,周禹看了看自家的餐桌,还好,够大,稍稍挤着点坐下二十个人应该还是可以的。
就来到客厅,跟吉姆、安德鲁他们聊了起来。
“农场要改名。”
周禹道:“以后就叫玉印农场,农场大门外的招牌,我会换掉。”
首先,周禹就跟他们说了农场改名的事。
几个人没有任何意见。毕竟,之前的农场名字,有着浓重的家族色彩。老约翰都把农场卖掉了,新老板肯定不能沿用以前的名字。
“我以前在大夏,也是做种植养殖的。”周禹道:“不过大夏那边,跟美国这边区别很大。而且我也没种过香蕉菠萝这些水果,不知道这些水果的产量和利润,你们跟我说说吧。”
作为新老板,肯定要对农场各方面的细节,进行了解。他们这五个小组负责人,早就有心理准备。
安德鲁首先开口:“老板,我负责的,是蛇果园的所有事物。”
“三千四百英亩蛇果园,去年的蛇果产量,是七万吨。平均每英亩的产量,是二十吨左右。”
“其中,一级品只有一百吨,优级品二十吨,特优级只有两吨。”
“也就是说,能够上架零售的,只有不到两百吨?这有多少利润?”周禹惊讶道:“那么剩下那些的呢?”
“一级品的批发价格,去年是七美刀一磅,一百吨二十二万磅,价值一百五十四万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