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重楼和天麻种子我都要,怎么卖?”
啰里吧嗦好一会儿,又买到重楼、天麻种子各两百粒,总共才花几十块钱。周禹早前以为这些种子十分贵重,还专门跑了一趟银行,没想到这么便宜。
喜滋滋的把种子放进包里,就准备离开种子公司。
那老头又叫道:“老头我给你提个醒,天麻要伴生蜜环菌才能生长,小伙子你注意着点。”
周禹一愣,好哇,早不说,晚不说,等买了你再说,这是坑我呀!
立刻就来气了:“你怎么不早说!?”
“呵呵。。。”老头笑呵呵的:“忘了。”
周禹发现自己无言以对,然后道:“那可不可以退货?”
“不行。”老头嘿嘿一笑:“我们种子公司概不退货。”
“那你们这里有没有那个什么蜜环菌种子卖?”
“没有。”
“算你狠!”
周禹狠狠的咬了咬牙,转身就走。
他气呼呼的出了种子公司,心里很是不爽。没想到买点种子,都被人骗了。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被欺骗的滋味,总是不太好的。
“也怪我没有经验。。。早知道就先问清楚了再买,也不会闹得心里不爽快了。。。这个教训要记着,以后不能上同样的当!”
至于天麻种子。。。周禹掏出来看了看,想扔掉,又忍住了:“扔了可惜。。。管他的,先种下再说。我有玉印圆球,万一不要蜜环菌也能种活呢?”
想到这里,又将种子收了起来。
离开种子公司,周禹到菜市场逛了一圈,尤其是水产区。他养殖的黄鳝,总是要拿来卖的,但他没有门路,只能先到水产区看看,以后会来这里卖也说不定。
因此,他还专门打听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从菜市场出来,周禹买了两斤牛肉,又到镇上最大的药房问了问天麻人参等药材的相关信息,心里有数了,这才坐车回家。
回到家,正是中午。张婶正在家里做饭,周禹连忙进厨房帮忙,把牛肉切一半下来炒了,另一半和萝卜一块炖。
午饭留张婶一起吃,周禹一边服侍着爷爷吃炖烂的牛肉,一边和张婶聊一些家常。
下午,待爷爷睡下之后,周禹便开始种植药材种子。
将三种药材的种子,都洒在了后山的松林中。
对于种植药材,周禹并不在行,不知道这些药材要怎么种植,种在怎样的环境下。只知道应该是山里。他没有其他的依仗,靠的就是玉印圆球。
洒下种子,周禹忽然发现自己考虑欠妥。
先不说这些种子能不能成活,能不能产出贵重的药材。单说这些药材要成长起来,需要的时间,恐怕就不短。
等到这些药材都成熟的时候,黄鳝恐怕都卖了好些茬了。
抓了抓头发,周禹愈发觉得自己太年轻。
“以后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清楚,不知道的,还是要问问明白。不能像这样想什么就是什么,左一锄头右一耙,空中楼阁一样,分薄了精力,到头来什么都捞不到。”
打定主意,周禹便不再去管这些药材,任其自生自灭。
“我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把黄鳝养殖的事业做起来。”他自省道:“这是我一早就决定好的,是重中之重,不能马虎。”
“现在渠里的黄鳝数量不多,虽然产崽了,但要等幼苗长大,又要不少的时间。”
“这样等着它自己繁衍,速度太慢,要成规模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我需要主动一些。”
心里想着这些,周禹下了山,回到家,在猪圈里又扒拉出一簸箕蚯蚓,投入了水渠里。
肥堆里的蚯蚓似乎有了些变化。
泛白的蚯蚓数量多了一些,原本乳白色尚未褪去的蚯蚓,又逐渐恢复乳白原貌,想来玉印的功效,已经开始发挥。
喂养了黄鳝,周禹又回到了猪圈。
要扩大黄鳝的养殖规模,那么蚯蚓的饲养规模,也要相应的扩大。
虽然可能因为玉印的缘故,使得其笼罩的区域内,地里的蚯蚓会越来越多,但并不集中,不能每每需要的时候,就到处去挖,仍然要集中养殖才更方便。
考虑了片刻,周禹就决定将整个猪圈,都变成蚯蚓池!
当即不再犹豫,先弄了砖石水泥沙子,准备将整个猪圈都砌起来,做成一个大池子模样。
这个工程,花了周禹三天的功夫。
三天之后,猪圈中不必要的一些墙面都被拆掉了,沿着外面,就砌了一圈水泥砖石的围墙。
整个猪圈,就变成了一个长六米,宽三米的大池子。又在外面砌了阶梯,在墙面上砌了可以打开封上的窗口,然后就准备把这个池子做成一个蚯蚓池。(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章 我娶你
(全本小说网,。)
(昨晚上忘了,少传了一章,今天补上)
接下来的半个月,周禹都在忙活蚯蚓池的事。
他先去天井,一小筐一小筐的把天井中被玉印改造了无数年的泥土运出来,作为蚯蚓池的根基。
也亏得他被圆球玉印滋养身体,力气变大,身体更加强壮,否则要从天井中把泥土运出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换个人来,累都得累死。
而周禹,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强壮了!
他才发现,圆球的滋养,是持续性的,并非一次性的。通过剧烈的劳动,这种滋养的能力,就迅速转化,使得自己更加强壮。
半个月下来,他的力气,至少又增加了三分之一,一双膀子,少说也有五百斤力气!
整个一个大力士!
人看他文质彬彬的,以为是个读书人,谁能想到,他看起来不算壮硕的身躯中,有着堪比超级大力士的神力!?
要是去参加什么体育项目,少不得拿块金牌回来呢!
周禹用天井中的泥土做蚯蚓池的根基,然后又投入一些人畜粪便、枯枝烂叶,将整个池子填满了一半,这才算是完工。
而在周禹做蚯蚓池的这段时间里,高考悄然就过去了。
一些同学在高考过后,还专门来他家看他。都是几个要好的,比如罗长征。
他们见周禹似乎真的变成了一个农民,一些人的态度,在细微之处,就开始变化。只有罗长征这小子,仍然是那副模样,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
周禹也不在意。
就像当初他跟罗长征说的,今后他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有了隔阂,也是应该的。
高考的事,周禹一直死死的瞒着爷爷,连同学到家里来,周禹都专门打过招呼。爷爷虽然连续问了好几次,也都被周禹糊弄过去了。
只道是自己参加了高考,现在正在放假,等着高考成绩出来呢。
老爷子也就放心了。
但周禹却忧虑起来。
这事能瞒得了一天,瞒得了一个月,却不能一直瞒下去。等到八月底开学之后,他仍然留在家里,到时候怎么也瞒不住了。
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跟爷爷解释,他深深的知道,这事一旦被爷爷查知,肯定要出大麻烦。
无法可想之下,只能得过且过,打定主意瞒着一阵算一阵。
抛开这些烦恼,周禹就将心思都集中在黄鳝养殖事业上来。
蚯蚓池做好了,那么接下来,就该是扩大黄鳝的养殖规模。
按照周禹估计,总长四五百米、宽一米的水渠,在食物充足的前提下,不说养出千八百斤,四五百斤该能行。
而现在,水渠中的黄鳝,即便加上那些还未长大的幼苗,有没有二十斤都要另说。规模实在太小。
因此,在将蚯蚓池做好之后,周禹便将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抓黄鳝。
要让他去市场上买黄鳝来养殖,他本钱不够。只能自己动手,到处去抓野生黄鳝来填补空缺。
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幅度节省本钱——虽然扩大养殖规模的速度慢了点。
八月初,周禹就挎着竹篓,四处出击,到周边村子的池塘、到小溪中,烂泥沟里,到处去抓黄鳝。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人们看到这个原本的大学苗子,竟然成了抓黄鳝的,惋惜的同时,又把他当做反面教材——你看人家周禹,不上大学,就只能在老家抓黄鳝养家糊口,多可怜!
用这些话,来教育他们的子女。
却不曾想,当初也是用周禹,作为正面教材,来教育他们的子女,告诉他们好好学习,要跟周禹一样,每次都是第一!
人是会变得,周禹已经变得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了。
但没人知道,他一直秉持本心,毫不动摇。
这天,周禹抓黄鳝一路抓到了小王村。
小王村有很多池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鱼。这些池塘,尤其是那些有很多年的老池塘,其中就藏着许多大黄鳝。
周禹挎着竹篓,裤腿捞到大腿处,却仍然被塘子里的水淹没到腰杆。他佝偻着,沿着池塘的坎子一路摸过去,有时候摸的太深,脸都浸在了水里。
但收获也不小,时不时就能摸出一条黄鳝。
“哈哈,这条够大!”
周禹哈哈一笑,双手从水里提出一条硕大的黄鳝。滑腻腻的身躯上斑斑点点,近两尺长,手腕粗,近乎半斤重!
扣着黄鳝的鳃部,将其小心翼翼的放进竹篓,周禹站直了身子。
揉了揉腰杆,有些发酸。
半天忙下来,一直佝偻着,就是超人,腰杆也酸。
这个池塘已经走了一遍,周禹就准备上岸换地方,抬头,就看到一抹身影,正站在池塘边。
周禹脸色一僵,变得有些手足无措。
“周禹。”
柔柔的声音传来,周禹低了低头,又抬起来:“王小艺,你也在这里。。。”
他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王小艺是周禹的同班同学,从初中开始,就是同班。
在班里,往往周禹是学习委员,而王小艺是班长。
别看这个女孩子长得柔柔弱弱文文静静的,但其实内里十分刚强。可谓外柔内刚的典型。
而且不服输,每次考试落在周禹下风,之后都会更加努力。
反过来又促使周禹不得不努力一些,以免被一个女孩子压在头上。
平时两个人交流不多,但往往很能明白对方。
两人的关系十分奇特,不像是一般的同学,但又不是情侣。但周禹对这个文静而又刚强的女孩子,确实有着好感。
但他从来没说。
他知道,王小艺对他,也有好感。但王小艺也从来不说。
如果周禹能够像其他的同学那样,顺顺利利的去读大学,那么在毕业的时候,他一定会向这个女孩子表白,但这不可能了。
他现在是个农民,而王小艺,作为年级成绩仅次于他的三好生,考上重点那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现在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还不上来。”王小艺白净的带着些婴儿肥的脸蛋上,露出一抹红晕:“水里很凉快吗?”
“哦,哦。”周禹连滚带爬上了岸,站在王小艺身前,手也不知道放哪儿,脚也不知道该怎么站,脸有些红。
王小艺看他这副模样,不由噗嗤一声,掩嘴而笑。
周禹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这一笑过后,气氛就变得不那么尴尬了。
“一个多月没见了,你还好吧。”周禹放下竹篓,率先开口道:“成绩下来没有?准备上哪个学校?”
王小艺微弯着眼眉,指了指不远处的树下:“去那里聊吧。”
两人一前一后,到了树下,就地并排坐了下来。
“成绩已经下来了。”王小艺拢了拢鬓间的发丝,露出白皙的耳朵:“669分,我准备去人大。”
要知道,他们读的是文科,六百六十九分的高考分数,已经很高了。
“669,少说也是市级状元吧?”周禹开玩笑道:“以后到了人大,满地都是帅哥,看的你眼花缭乱,可别忘了我这老同学呀。”
王小艺眉头轻撇,嗔道:“说什么呢。”
然后话音一转:“你呢?就准备抓黄鳝吗?”
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紧紧的盯着周禹,让周禹有些不习惯。
他摸了摸鼻子,笑道:“你也认为我以后就以抓黄鳝为生?”
王小艺摇了摇头:“你很聪明,很有想法,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周禹笑了,竖起大拇指:“知我者,王小艺是也!”
王小艺脸蛋一红,打了周禹一下:“快说。”
周禹呵呵道:“我现在还在做准备工作呢。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不能去上大学,要不然我爷爷一个人在家里,我不放心。所以我从半年前,就在做准备了。”
他正色道:“在农村,要走出一条路,只有做农业。但我们这里,很难做大规模的种植,地形不允许,因此,我想先从养殖入手。”
“养殖黄鳝?”王小艺很聪明。
“当然。”周禹点了点头:“我早就做好了准备,现在出来抓黄鳝,只是为了尽快扩大规模。你知道,要购买黄鳝作为种子,需要一笔不小的花销。倒不如我自己来抓,不但能省去这一笔花销,抓到的黄鳝,还都是野生的,以后卖的价钱,一定更高。”
“按照我的估计,今年年底,过年之前,就可以出售第一批黄鳝了。数量嘛,可能不多,毕竟是第一批,可能不超过两百斤。但到明年!”他伸出手指,满脸信心,作强调状:“至少能翻几番!”
“最多三年,我就能发展起来!”
王小艺看着周禹眉眼飞扬信心满满的样子,心都快融化了。
“他还是那样,永远都是信心满满,永远都勇于担当。。。”
“爷爷瘫痪,打不倒他,不能上大学,也打不倒他,他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
王小艺看着周禹宽阔的肩膀,发现这双肩膀,已经犹如钢铁,仿佛能够承担起任何重任一般!
周禹没发现王小艺的心思,只滔滔不绝的说自己的计划,展望自己的未来。
在王小艺面前,他才能敞开心扉。
“等我黄鳝养殖做大之后,就会逐步涉猎其他的养殖项目,然后种植项目。我不但要自己发展起来,我还能带着村里的叔伯们,一起发展!”
。。。
两人并排着坐着,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一直快到天黑的时候,周禹才回过神来,有些歉意道:“让你听了我半天的废话,真是不好意思。”
王小艺目光晶莹,摇头道:“没有,我很喜欢。。。我觉得你说的很好。很实际,又很有计划。”
她站起身来:“虽然你不上大学了,但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周禹也站起来,脸上展露出笑容:“谢谢。”
“天黑了,我要回去了。。。”王小艺看着周禹,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终于转身,袅袅婷婷的走。
周禹伸了伸手,忽然大声道:“王小艺,你去上大学,一定不要忘了我!等我发达了,我娶你!”
王小艺脚步一顿,隐约传来一个声音:“好。”
周禹裂开嘴,无声的笑了起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章 摘果子
(全本小说网,。)
自那次之后,第二天,周禹又去了小王村,但没能见到王小艺。
但他并不感到沮丧。
王小艺既然答应了他,那么就绝对不会反悔!
这个女孩子,有着跟大树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