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宝典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MBA宝典1-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矫枉过正也很正常
  韩尚节(广东先驱实业有限公司):MBA教育就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知识而言非常需要,但不是每个人每个时段都有这种需要。 
  已经有现代管理基础、事业发展正面临机遇的经理更需要在磨练中提高和发展。正要走出社会的青年是最需要MBA的群体。他们需要新知识,从功利角度来说,也需要学历。目前唯学历论还有很大的市场。不过矫枉过正,也很正常。 

三、MBA教育重在塑造思维
  伞庆荣(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培训中心主任):MBA教育没有感受到来自网络经济的冲击,相反,从MBA招生情况来看,来报名的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实际上,MBA教育塑造和提升的是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方法,而不是教人去做某一件很具体的事,如果不能正确取舍、独立判断,总是盲目跟在热潮后面去追,只能永远被动,这就譬如在股市上,你总是盲目跟在别人后面去追涨,你就总是被套一样。对如今这个知识更新周期急剧缩短的时代就更是如此。
  最近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连连下挫,人们又开始怀疑网络股的前景,年轻人此时又该看好什么?如果不具备独立思维思辩能力,你就永远摆脱不了被动的局面。 

四、对传统产业MBA人才更重要
  李斌兵(广州市中联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网络经济发展初期的这种现象,反映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它只能说明在这个阶段网络经济更机不可失。而MBA体现价值却需要更缓慢和长远的时间。 
  虽然MBA在美国的院校中招生人数有降低,但中国需求量远远大于产出量。现在不管是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国有企业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中国入世后更是如此。相信MBA同样吃香。 
  这两种人才只是阶段性地哪个更热一些的问题,实际上现在任何企业都要两条腿走路。对于传统产业来说,面临如何向现代公司转换的过程,MBA的观念和操作技巧显得就更重要。
五、目前MBA并不很适应需要
  李志芳(远东皮业集团公司国际部经理):美国是比较成熟的市场,讲实效、理性思考是他们的优点,对MBA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会有网络人才热过MBA人才的现象。这会迫使管理教育进行改革,去适应市场。也就是说,目前的MBA并不很适应实际需要。在美国、在中国都是这样,中国尤甚,因为教师缺乏从商经验。

我们需要MBA的EQ

  贵都举办的一场中欧MBA招聘专场,让许多业内人士刮目相看。面对人才市场的不景气,MBA已不如往年抢手,但中欧出来的的MBA却依然热门。专家们分析,这是因为他们有着符合企业特别是跨国名企要求的EQ(情商)。 

  据有关部门调查,平均月薪在一万一千元以上的MBA,影响他们去留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升迁前景、职权范围、人际关系、监督方式,最后才是工资待遇。他们本身都将职业发展机会看得比眼前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这样的素养让许多老板赞不绝口。 

  “事业发展与公司环境的完美结合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而薪金的多少是次要的。这是一个优秀的MBA所应具有的EQ。”德国汉高市场部的周伟先生这样说。上个月刚从中欧国际商学院毕业,这个月周先生就在公司上班了。对于目前的公司和现任的职位。他非常的满意。能让在中欧所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这是他最感到充实的地方。这位经历稍稍与众不同的MBA学员,原供职于集体企业,并属于极少数的公费生。对原来的企业,周先生一言以蔽之:“管理太中国化了。”因此,他选择了一家有较好西方管理传统的大公司,看中的是能在 其中培养自己尚不成熟的管理技术,以便积累足够的经验。 

  在巴斯夫工作的Pierer则认为他的新同事王小姐综合能力相当强,对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资本结构,都研究得十分到位,其中让他感受最深的是王小姐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我们要的人才。”P1erer由衷地高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当然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MBA学员而感到自豪。一位负责人认为,的MBA教育在西方国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像闻名的哈佛商学院就是培养年薪10万美金MBA的摇篮。但是薪金并不是区别MBA和一般管理人员的唯一标准。要让社会认可,一名MBA通常要有超常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广阔的视野,以及百折不挠的毅力和自信心。具有这样的EQ之后,才是企业真正所需的MBA。

虚拟公司考验MBA决策能力

  诞生于葡萄牙的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进入中国已有4年的时间,它是一项以动态模拟软件为依托支持的赛事活动。参赛者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对一“虚拟公司”进行决策经营,其经营水平的高低将以“公司”股票价格的形式体现出来。在决策期间,参赛者会面临现实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 

  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国内许多企业已经感觉到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掌握更先进、更完善的管理方法,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环境。 

  目前,此赛事以其逼真的经营模拟环境、复杂庞大的变量参数,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科学的MBA培训方式之一,受到国际众多知名公司的青睐,纷纷以其作为公司员工的培训工具。 

  挑战赛进入中国以来,受到国家、企业及MBA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国内培训管理人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有关人士称,随着挑战赛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和深入,挑战赛国际组委会已决定,2001年第二十一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的国际总决赛在中国北京举办。

中国MBA含金量被打折扣?

  在采访中,一些供职于跨国公司的MBA学员反映,国内所拿的MBA学位在很多跨国公司里并不被承认,对加薪提职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但拿到国外的MBA则大不相同。一般国内MBA应聘中低层位置尚可,再高层次不具明显优势。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开展MBA教育的时间尚短,影响力不足;另一方面,由此导致国内培养出的MBA在知识与能力上的有所欠缺也是重要原因。国内MBA在跨国公司应聘时,对一些国外MBA基础知识不知如何做答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中国的MBA缺什么?

  MBA在中国出现已近10年了,但真正兴旺起来是从1997年全国统考之后开始的,尽管各校在课程设置、师资、案例教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中国的MBA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还相差很远。 
  麻省理工(MIT)斯隆管理学院自97年起与复旦大学、清华联合培养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院长RichardSchmaiensee(斯默兰)教授认为,中国的MBA学员在与工商界的沟通联系方面十分欠缺。 
他介绍说,在美国,顶级商学院的MBA学员入学后,往往自愿成立小组,或干脆注册公司,到外面去招徕咨询项目。规模小一点的项目,学生们自己就能应付。万一学生们力不能及,相关老师再助一臂之力。这样,MBA学生对工商界就有了深切的感受。
  另外,MBA学员以年级为单位和外界公司保持着密切联系。学员们对公司的相关背景、招聘计划、对候选人的要求,以及实习机会都了如指掌,往往是毕业前半年就能确定就职去向。而在中国,由于条件所限,在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是中国的MBA学员不能消极坐等,必须自己行动起来以求改观。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讲授《中国经济》课程多年。在他看来,中国的MBA学员目前最需改进的是敬业精神。中国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不尽完善。人们对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清醒认识,尚有待时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未来管理兴国希望所在的MBA学员们,必须绷紧敬业精神这根弦。未来一定要摆准自己在公司中的位置。切不可认为MBA学位在手就无所不能;公司就应该围着你转。同时,在公司工作一天,就必须为公司着想,维护公司的利益,做一个在敬业精神上可圈可点的管理者。如果中国培养出来的MBA学员只热衷于赚钱,那无论对谁都将是个失败。 
  另外,目前的MBA教学在课程设计方面也有欠缺。首先是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许多课程仿佛是为专业研究管理学的人士开设的。其次是教材缺乏,中国的MBA教材大多来自国外,且多为英文版,有的学校虽有自编教材,但与实际商战有距离。其三是案例缺乏,特别是反映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案例少之又少,当哈佛大学认真讨论海尔“休克鱼”案例时,国内却鲜有教师组织这个案例。 

 
 
目 录下一页 

□ E书时空编辑整理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