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其乐融融的吃着饺子,唐古拉山口下,有一个队伍在除夕时节依然忙碌着。
工程带队经理林建军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嗓音嘶哑地对大家吼道:“兄弟们,先吃早饭。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却依然在这里工作。
你们想家,我也想家。我妻子还挺着大肚子等我回去。
但我不能走,我走了这个工程怎么办。
公司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大家加把劲,短时间内把它保质保量的干完。
现在请大家吃饺子,庆祝过年的喜悦。
我们争取留下一个完美的工程,我们安能建设总公司的威名,不能在我们手中丢下。”
林建军快速吃完手中的饺子,他立刻走到工地的指挥部。与工程师开始研究建设方案。
指挥部是由速干水泥建设的房间,这是他们亲手在短时间内建造出的工厂。
这是质量加速器施工的工地,工地平整与地基建设早已经完成,其他的附属设施也已经建设号。
只差把质量加速器的轨道建设完成,它就可以正式使用。
林建军走到指挥部,这里是整个工程的指挥中心。
整个工程的负责人是工信部副部长冯涛。
林建军看到冯涛这种级别的人,亲自来这个工地指挥。他就知道国家对这个工程的关注程度。
指挥室中还有一个看上去比较死板的人。
他手中一个工人也没有,但却控制着七个智能工程机甲。
这是清瓷科技派到这个工程的监理万方。
林建军在前几天可见识过工程机甲的威力。
需要平整一个凸起的小山头,用于建设微型核电站。
如果是他们接下这个任务,需要数台挖掘机才能清理干净的小山。
但智能工程机甲一个拳头下去,厚重的山岩立刻变成粉碎。
它在拿一个庞大的铁锹清理,很快就把小山包清理成平整的土地。
林建军来到房间后,立刻向冯涛汇报道:“冯部长,工人的情绪良好。不会耽搁我们接下来的工作。”
冯涛听到之后,满意的点点头。
冲着林建军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不愧是由武警水电部队转业的安能建筑总公司。你们这个工程队的纪律真是很好。没有给退伍军人丢脸。”
他又向万方问道:“万监理,你们的智能工程机甲能否使用,到时候安装质量加速器的磁悬浮轨道,还需要你的辅助。”
“这是我的工作,冯部长请放心。我一定会配合好你们的安排。”万方立刻保证道。
冯涛的智能眼镜亮起,他看了一眼发送过来的信息。
立刻起身,对他们二人说道:“航天飞机运载设备即将到达,请你们立刻进入到指定位置。”
“保证完成任务。”林建军习惯的敬个礼后回答道。
“放心吧,我们公司的智能工程机甲还没有失手的时候。”万方轻松的说道。
林建军走出指挥部,他立刻就来工程队的小队长。
表情严肃的对他们吩咐道:“这是我们这个工程最后一道工序。只要完成这道工序,公司明天买票让大家回家。还能过一个晚年。
如果这次工序安装出现问题,大家也只能一个正月里,都陪着这个工程。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工程队的小队长向他恭敬地敬个礼,保证道:“请林经理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好既定的任务。”
小队长返回工程后,立刻按照各自分配的任务。乘坐山地车向各自的目标驶去。
工人们手中都拿着一个特制的机械,这种从来没有在市面上见过的机械,应该是专门为这个工程开发。
看工人对他们熟悉的眼神,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使用这种机械。
万方则立刻启动,在旁边等待着智能工程机甲。
这种智能工程机甲是工程机甲的第二代产品。
他现在完全不需要人为操作,有超导发动机组成的动力系统。让它的动力更加强劲。
冯涛在指挥室中等待着,很快就听到离子发动机在空气中的轰鸣声。
远处立刻飞过来,有两架航天飞机组成的机队。
航天飞机的腹部下方,有纳米管编织而成的一公分粗细绳索。
这个绳索的另一头锁紧在一个7公里长的圆形管。
冯涛看着两架航天飞机吊装的圆形管。
这就是质量加速器最核心的部件。
它外围是硅金晶组成的钢圈,钢圈中部署超导材料制成的磁芯。
只需要通过航天飞机吊装一百次,长达700公里的质量加速器隧道就建设完成。
航天飞机在智能计算机的控制下,很快飞临到指定地点。
他们用绳索缓慢的下放轨道,当下放一定高度后,由智能工程机甲用双手拖着轨道。
把它缓缓地放置在已经提前建设好的基座上。
整个基座的角度呈35度向上延伸。
轨道必须要保证,绝对直线。不允许有一丝弯折。
基座的角度和位置是保证轨道直线的基础。
他们建设基座时,那是遇山开山,遇沟搭塔。
当智能工程机甲稳稳地接住轨道后,把它轻轻地放置在轨道上。
早已准备好的工人爬上基座,他们通过特殊的锁定工具。
用星型的螺丝按照预留的接口,把轨道固定在基座上。
紧接着航天飞机又运来第二架轨道。
它通过特制的卡口,紧密的连接在第一节轨道上。
工人们这次不仅需要把这个轨道固定在基座上。
还需要固定两个轨道之间的接口。让他们严丝合缝,绝对不会漏气。
在工人们安装轨道的过程中,林建军也带着另一组工人。
把已经提前安装好的脉冲电源和微型核反应堆,还有控制中心的线路接口都找出来。
都与轨道预留出来的接口相连接。
林建军亲自把超导电线,通过特制的工具连接在预留的接口。
这一道工序也只能由它完成,因为他是工地唯一一个掌握连接超导导线连接的技术人员。
第470章 快舟飞天
袁定方乘坐车队向唐古拉山口驶去。
他主要是带着设备去验证质量加速器的可行性。
工程队在除夕的夜晚,正式完成质量加速器的建造工作。
经过工程师连续四天的调试,发现质量加速器整体构造没有丝毫问题。
各个模块的运行数据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但没有试验过,谁也不知道质量加速器的具体能力。
袁定方以前申请的太空工厂获得批准,正好在近期准备用航天飞机或是航天飞船运输到近地轨道上。
集团了解到他制造的设备,可以承受住质量加速器运行时的100g过载。
立刻让他把太空工厂各个部件的发射任务,转移给质量加速器。
同时用太空工厂发射任务,验证一下质量加速器是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袁定方查看一下自己所在的位置,他现在已经快要到达质量加速器的位置。
他看了一眼车队旁边,跟随的是央视媒体采访车。
估计这次如果发射成功,国家就要公布质量加速器的存在。
用以提振国民信心,让他们把闲置的资本都投入到航天产业当中。
袁定方带着车队,携带设备来到质量加速器的场地。
他们经过细致的安检后,走进这里。
袁定方知道他们公司也在这里占有一定的股份。
但谁来到这里,都必须经过细致的安检。
因为质量加速器建造价格太高昂,毁坏它却只需要把两根导线接反。
袁定方看到工信部副部长冯涛从办公室里迎了出来。
冯涛走到袁定方身边,和他握了握手,感谢的说道:“欢迎袁经理到来,谢谢你们第一时间支持我们的工作。
用你们的宝贵设备来验证质量加速器的可行性。”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公司也有质量加速器的股份。
让他发展得越来越好,是每个人的希望。”袁定方客气地回复道。
他有些奇怪的向冯涛问道:“冯部长怎么一直在这里,过年都没有回去吗?”
冯涛摆了摆手道:“质量加速器没有确认建设成功,我怎么能离开这里。
当然是陪着工程师们一起共度难关。我虽然不懂技术,但做一些后勤协调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
袁定方看了一眼,在一旁焦急等待的车队。
他向冯涛询问道:“冯部长,我们多久可以使用质量加速器。”
“现在就可以,我们也已经等不及了。”
冯涛说着的同时,它带着袁定方来到质量加速器的入口。
这里面停着一台长50米,直径为3米的圆柱形物体。
冯涛指着这个设备,向袁定方介绍道:“这是质量加速器的运转核心,快舟运输船。
这是标准型号的快舟运输船,还有加长型和袖珍型快舟运输船。
设备尽可能的填满快舟运输船内部空间,防止它脱落磕碰。”
“好的冯部长,我们的设备使用这个标准型号就可以完成运输工作。”袁定方仔细观察了一下,说道。
他说完之后,立刻把太空工厂组成的部件交给质量加速器的员工。
他们小心翼翼的把太空工厂部件运输进快舟运输船内部。
整理好所有物品,员工拿出了一个喷雾剂。
他们对这整个快舟运输船的空间仔细喷涂了30秒。
袁定芳看到这种情况,他脸色微微一变,向冯涛质问道:“冯部长,这是什么情况?
我们的太空工厂部件十分娇贵,怎么可能用未知的产品在它上面喷涂。
有些纳米结构处理十分复杂,要是这种喷雾剂渗透进去,会影响我们的加工精度。”
冯涛笑眯眯地回应道:“这个不需要担心,这个喷雾剂起到激活一种特殊材料。
它是一种特殊的缓冲泡沫,它们分子之间紧密联系。
绝不会掉渣,或是附着在机械设备上。
它会覆盖在运输物品表面。如果快舟运输船发生故障,它起到缓冲作用。”
冯涛看袁定方没有再说什么,他向工作人员吩咐道:“现在开始准备启动质量加速器,我们验证一下这个设备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冯涛吩咐完,工作人员用设备把快舟运输船推送到磁悬浮轨道内。
他们之后撤离这个房间,同时观上厚达一米多的超合金钢门。
袁定方看到他们这么谨慎,他了解这么做的原因,是他们怕快舟运输船掉下来。
真要掉下来,那可是等于一发电磁炮,直接击打在这个工厂。
核聚变装置产生的电量,立刻从电网切换到脉冲电源上。
当脉冲电源蓄电完成,它立刻通过超导线路传输电脑。
把电能分级分批传输到磁悬浮轨道周围的超导线圈上。
当第一级超导线圈通电后,快舟运输受到电磁力的作用。立刻向前方快速飞去。
超导线圈一段接一段的提供电磁力。
快舟运输船,很快加速度就达到100g。速度在高速的增长。
几个呼吸之间,它冲出质量加速器的磁悬浮轨道。
当快舟一付款,刚冲出轨道口时。
高速的快舟立刻撞击到稠密的空气中。激起一阵阵空爆和冲击波。
快舟运输船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外太空飞行。
飞行在大气层中,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壳体都产生炽红色。
只是时不时的通过转动尾部,调整他的前进方向。
快舟运输船很快来到预定的轨道。
它前盖突然打开,由于受到宇宙中的真空环境。
快舟运输船内有一个标准大气压,他向外面直接把产品挤出去。
快舟内部只留下一个像气球似的囊状物体。
释放物资后,快舟运输船收起囊状物体。
它合上盖子之后开始进入到重返地球轨道。
当快舟重新进入大气层之后,壳体很快发红。但有炎金和温差发电机这个组合。可以快速的吸收快舟运输船的热量。
当快速运输船快接近地面时,它的上盖再次打开。囊状物体从里面弹开。
它好像降落伞一般,极大地减低了快舟运输船的速度。
当快舟即将下落到质量加速器旁边时。
它的速度已经变得很低,稳稳地停在质量加速器旁边。
完美的完成了一次太空飞行任务。
第471章 太空工厂
快舟运输船返回地球,独自留下太空工厂在地球轨道上飘荡。
当太空工厂稳定的停留,它开始等待激活指令。
在距离地球一千公里的卫星轨道上,太空工厂高速的围绕地球运动。
当它接收到地面指挥中心传来的命令,开始缓缓的展开。
本来已经高度折叠压缩的太空工厂。它内部所有零件都开始运转,像一朵盛开的花儿。
太空工厂完全展开后,体积立刻膨大了上百倍。
它的实体部分只是扩大了八九倍而已。但太空工厂极大部分都是由各种磁场复合组成。
现在太空工厂已经被完全激活,电源开始给相应的模块输送电能。
机械齿轮开始飞速运转,带动着机械构件发生变化。各种加工构造和符合电磁场开始逐步展开。
完全展开的太空工厂,很像一朵大蘑菇。
包括通信加工能源等各种实体物质就是蘑菇杆
超微型核电站的体积,就占据了太空工厂蘑菇杆部分50%的位置。
超微型核电站庞大的发电功率,开始为太空工厂提供充足的能源。
蘑菇的伞盖儿是整个太空工厂最核心的加工区域。
它是由各种复合电场组成,形成复杂的电磁场材料加工中心。
它上不时有电弧闪过,不是因为太空工厂漏电。而是加工区域采用超强磁场作为加工手段。
部署在太空的设备,周围没有人员,也不会影响到地球的环境。
它的电磁场没有做任何屏蔽处理,直接暴露在外面。
当太空工厂启动时,这些电磁场也随之充电工作。
宇宙粒子击打在太空工厂复合电磁场加工中心,受到超强电磁场影响,会发生放电现象。
太空工厂完全展开,各个功能模块自检已经完成。它的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开始工作。
它就向外面发送一条信息,开始联系给它送原料的设备。
等了不长时间,只看到它的远方有一台蓝鲸形状的航天器正在接近。
这是星海探索者二号,他主要的任务是捕捉小行星带上的特殊小行星。
它把捕获的样品运送到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以求找到有价值的材料。
但扫描设备再先进,也不可能把每种小行星内部情况都扫描清楚。
捕捉到仓储空间内的小行星,肯定会有一些判断错误的。
这些小行星根本没有蕴含一丁点特殊的材料。都是由极为普通的硅铁等常见化合物组成。
以前星海探索者二号,会把这些东西直接抛在宇宙当中。
现在有太空工厂之后,它可以在每次回返途中,把以前需要抛弃的材料运送给太空工厂。
让太空工厂用这些富含多种元素的小行星材料,加工合适的物品。
省得还需要从地球运送原料让它加工。这样做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