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碧海黄沙间的心灵版图-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主人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羞涩温和地对我笑。她一定是那种非常传统的阿拉伯女子,因为当我拿起相机,她很本能地迅速回过头去,镜头里只留下了她那画着美丽图案的双手。
  就在此时,一个美丽的小天使闯进了我的镜头。她水汪汪的蓝眼睛吸引了庭院里所有人的注意,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蹲下来逗她。这个叫做Livia的法国意大利混血小女孩,只有18个月大,是跟着爸爸妈妈来这消暑的。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不得不将她一人留在家中,然而无论走多远,心中却没有一刻不挂念。
  庭院的南边种着几株高大罕见的仙人掌树,像一个个绿色的大脚板。沿着仙人掌生长的方向,有一排楼梯通往二楼,红棕色的木门旁,静静地靠着一支水烟,仿佛也在悠闲地打盹。
  这个夏天里的老宅子啊,有种让人说不出的安逸。它每一块瓷砖上的花纹,每一块地毯上的色彩,都在展示着突尼斯传统文化的美,却并不张扬。这个地方并没有寻常博物馆那样一副让人学习的姿态,而让你觉得无需仰视。这让我想起巴塞罗那那著名的高帝公寓,即使那以人性化著称的西班牙公寓,与这宅子相比,也缺少了一股人性的温暖,因为在这个被称为“博物馆”的宅子里,所有的生物都仍然在生命的进程中,它们鲜活地存在在历史里。
  从二楼爬上屋顶,站在天台上,整个蓝白小镇就在脚下,却又不同于刚才的景致。
  天空微微发蓝,脚底下是镶着蓝色花边的瓷砖地板,围栏边种满了绿色的植物,邻居家的花顺着栏杆那镂空图纹伸了进来,有种淡淡的香。外墙上挂着一些弧形水罐作为装饰。有邻居还在自家的窗户上盖上了蓝绿相间的琉璃瓦。一只懒猫爬上了屋顶晒太阳,出奇地安静。远处的云渐渐贴近了,风吹动着天台上晾晒的白色床单,透过轻轻飞舞的白色缝隙,能看到远处邻居家正在玩耍的三个金发小女孩,在阳台上骑着滑板车相互追逐。耳里有不断的鸟鸣,夹杂着低低的阿拉伯细语。街脚竖着的art café 招牌下,几个红脸的阿拉伯男人正在闲聊,不时冒出几句法语,或是发出一阵笑声。
  我躺下来,背紧贴着这些可人的小碎花瓷砖,眼睛里只有天,没有边界的天,以及那些轻轻飘来的云,一朵,两朵,一片,两片……
  一种幸福的眩晕感冲击着我的身体,在这样一个安逸得不知道如何打发时光的午后。静静躺在小镇的怀抱里,轻轻哼着幼年时代那些不知名的歌。第一次,终日忙碌的我,突然没有无休止的电话,没有回不完的短信,不用赶任何时间,就这样,悠闲地躺着。
  几丝雨水敲醒了我,懒懒地睁开眼,低低的云飘在头顶,看看远处的海面,正在变换着色彩,从黄到绿,从绿到蓝,再从蓝到白。风渐起,推走了云,而后,下起了细细的太阳雨,金子一样颜色的太阳光,星星一般的雨。海面上的船只在远处轻轻挥舞着白帆。整个下午仿佛只是为了等候这阵风,这场雨……
  在飞行了16个小时之后,我在地中海岸,非洲北边的一个小镇天台的蓝色水罐旁,睡着了。
  名:小镇
  灵感来源:小镇的闲适,蓝白小镇的各色盘子
  面料和装饰:真丝雪纺
  亮点:盘子印花
  设计阐释:白色中礼服 ,用白色表现洁净,用真丝雪纺的质感体现飘逸、空灵的特质。刻意加大的裙摆是该礼服的最大特点,将蓝白小镇的盘子图案不规则的印染在裙摆之上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梦回撒哈拉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撒哈拉。
  它是不断变化的,即使你回到原点;它又是永恒的,无论你从哪里进入。
  6年前,我从埃及走进撒哈拉,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6年中,我经历了许多变故,这些变故让我成长,让我学会坦然面对各样的挫折和磨难,也让我学会如何去承受,如何去包容,更让我学会如何去珍惜,如何去爱。我感谢所有的经历,它让我变得更强大。6年后,在突尼斯的土地上,我再次看到了那片沙海,起伏的沙丘掩埋了逝去的一切,在我眼中,它已然不再是那时的它。
  这里有一家沙漠酒店。建在峭壁对面,砂石之上。据说是电影《英国病人》的一个拍摄点。酒店对面是一座山,说是山,不如说是无数巨石的侧面,没有树,没有草,只有砂石。正午的太阳火一样烤灼着大地,对岸砂石金黄,衬托着酒店的露天游泳池宝石一样湛蓝的波光。
  酒店的经理Martine Laberge,一位年轻漂亮的加拿大女孩,酒店继承人的未婚妻,带我们参观了房间。在幽静清雅的走廊尽头,有一间小巧精致的房间,墙上挂了一些简单的抽象画,窗外摆满了“沙漠玫瑰”(一种沙漠中的石头),这是法国现任总统萨科奇曾住过的房间。二楼面向沙丘的房间的所有窗户都采用了落地玻璃,为的是更好地欣赏窗外的景色,室内主色是砂石灰色,让客人完全融入内外和谐统一的氛围里,感到放松,进而找到内心的宁静。将心理因素引入创作,是一种时尚的设计理念,这在服装设计领域里也同样适用。细心观察客户的需求,为他们设计穿着自然舒服的时装,胜过单纯追求外观的设计。我们追求温情的舒适,而非冷冰冰的华美。
  我仔细地观察房间的每一个细节,正如我意料中的,独特而周到。突尼斯人天生就善于营造视觉奇观,而这种独到的想象力正源于他们对于自然万物和人类天性的超出常人包容度的推崇。奢侈不是明亮到耀眼的装璜,而是在自然怀抱里平静地享受现代科技化的舒适。
  落地玻璃外,还有一些若有若无的城墙痕迹,似乎那里曾经繁衍过一个城邦。侍者告诉我们,的确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只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一场灾难毁掉了。这里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然而现在只留下一些遗迹。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我们希望从这些遗迹中看到什么呢?是人类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还是我们如何在教训中成长,在历史上创造了新的奇迹?
  然而我的心思已经不在这里了。那连绵起伏的沙丘,那细而柔软的沙粒,那夹杂着沙土的风……撒哈拉,你在我的记忆里熟悉又生疏,但是无论如何,我回来了。
  赶在太阳落山前冲进《星球大战》的拍摄地看落日余辉,似乎是所有来突尼斯的游客最浪漫的遐想。然而一路的美景总是让我们驻足,眼看傍晚就快到了,我着急地问司机是否还来得及。司机看着我,很有把握地让我放心,然后开足马力在并不平坦的戈壁上一路狂奔,每个人仿佛在瞬间接了电源,在吉普车狭窄的空隙里颠簸抖动,一个急转弯,所有人又一个压一个地被甩在角落里。
  在北部突尼斯市时,我们曾有一个很英俊的司机Karim,驾驶着“阳光撒哈拉”巴士;总是很友善的和大家一起观光、吃饭、蹦迪,还常常在凌晨两点开飞车载我们回酒店。每次巴士在高速路上飞起来时,昏睡中的我们总会一下子被吓醒,这一路惊吓中,还伴随着兴奋刺激。来到南部,由于要换成吉普车,我们不得不告别了Karim。导游突突却让我们不用伤心,他从南部找了两个最好的司机带我们进撒哈拉,现在我算明白他的“好意”了。
  吉普车在戈壁上一路颠簸,渐渐感到地下的起伏变大,而我们也终于踏在了真正的沙漠上。傍晚时分的风有些狂野,有时眼前的路会变得模糊。我们的车在一个个小山丘上滚动,有一次冲上一个山坡顶,却突然在下坡的瞬间停了下来,前面是一个接近90度的坡面,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了嗓子眼,坐在我身边的化妆师石头紧紧抓着我的手,“啊!不是要翻车了吧”,司机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车里的惶惶不安的我们,嘴角露出一丝坏笑,一踩油门,我们几乎是跟着车子“掉”了下去,一阵失重后,却发现所有人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毫发未损,这才爆发出一阵狂叫。回头看看另一辆车里的同伴,脸上也挂着惊恐与兴奋混杂的表情。此后,他们频频秀起了车技,在起伏的山丘间和呼呼的暖风里,响起了我们此起彼伏的惊恐或欢叫声。这该是我们本次突尼斯之旅最刺激、最让人难忘的一次经历了。
  很多熟悉的电影画面一帧帧从眼前滑过。有贝纳多?贝尔托鲁镜头里那孤独的女人背影,有拉尔夫?费因斯驾驶的飞机,在金色的夕阳下载着爱人在撒哈拉起伏的皮肤表面滑翔……而就在眼前的土地上,还诞生了外星人的达度尼星球(The planet Tatooine),眼前这些奇形怪状的砂石建筑就是30多年前“星球大战”后留下的痕迹。
  我们终究没有拍摄到落日下绚烂的沙漠,也没有看到被夕阳余晖染红的天际,这天的太阳落下时出奇的平静,在风沙中渐渐没了影,月亮倒是爬得特别高,皎洁而明亮,就在“星球飞船”的头顶。“飞船”构成了一个沙漠小镇,我像一个外乡人,背着包袱在每个角落里寻找当年“圣战”的痕迹,镇里的“居民”早已不再,游客也屈指可数,只是在小镇中心的广场上,有一个坐在地上的阿拉伯人看守着这片“外星人家园”,我们给了他一大瓶水作为帮我们看守物品的回报。这位忠诚的看守者将大半生的生命就这样献给了撒哈拉。游客来来去去,朝夕之间,已经过了三十年。乔治?卢卡斯还会记得这片他建立起来的家园吗?他曾经回来看望过这片土地吗?
  夜色降临,我们不得不在匆忙中离开,即使是熟悉沙漠习性的司机,也会在夜色中产生迷失的恐惧。我心里是不甘心的,就这样匆匆和它告别了吗?
  第二日,我们坚持再一次在烈日中进入了撒哈拉。白日里的沙漠,没有浪漫迷情,只有酷热,却更真实地印证了我记忆中的它的模样,燥热的酷暑,发白的沙土,温驯的骆驼,心里偶尔会泛起一种莫名的疼痛,随即又被新生的平和取代。
  离开撒哈拉前,恰好是正午时分,旅店的大堂像一个避暑的客厅,红色窗帘让室内的光线有些暗,前台没有了服务生的踪影,一个十八英寸的电视里,播报着阿拉伯语新闻。远处角落里睡着两个疲倦的异乡客,十来只苍蝇在空气里聒噪地飞舞。
  而我,趴在电视机前的茶几上,写下给朋友们的明信片。
  名:梦回撒哈拉
  灵感来源:沙丘沟壑曲线
  面料与装饰:真丝缎或高科技面料 茶色水晶
  亮点:水晶、抽褶
  设计阐释:沙漠色中礼服。用褶皱的形式来演绎沙漠的曲线,展现沙漠的柔美,设计上凸显简约性感主义的风格。沙漠色让人心宁,而用茶色水晶点缀,使本款设计高贵而独特。
  

圣城、地毯和我的棉花树 ——凯鲁万(1)
本篇的主题是凯鲁万圣城,我想大部分的人会认为我会说说圣城里的清真寺或者###教文化,但是有时候,面对主题,我会有一种难以强迫的专心,或者说是一种难以强迫的不专心,这种意念会让我把那些看似重要的主题放在一边,而去说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其实,只是看似。
  我时常会莫名地被一些细节所吸引,比如一件衣服别致的衣领,或者一个特别的袖口,我会长时间注视着它们,这种专注感让我沉迷,感到满足,因为常常是在无心中发现有趣的东西。就像现在,我一定要停下来看看路边的“棉花树”。
  这些“棉花树”是在去往凯鲁万的途中发现的,在一些深绿色的灌木丛里,沿着枝条,密密地长着一些白色的半圆形小苞,很像是棉花球。然而,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这些白色的小苞不是什么“棉花”,是白色的蜗牛。我的心里涌出难以形容的感受,像是有一点恐惧,又像不是。不知道为什么,但这就是我将要进入凯鲁万圣城前的感受。
  据我所知,这座“圣城”的显赫地位源于阿拉伯帝国,在征服了突尼斯土地上的柏柏尔人之后,强大的###教文化进入了这片土地,同化了柏柏尔人,使整个民族从语言、信仰、文化都归化了阿拉伯民族。城内寺庙星罗棋布,有“三百清真寺之城”之称。
  还未谋面,沉重的历史故事已经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再加上原本炎热的空气在高压中转化为焦躁,看到“棉花”变成蜗牛时的那种不安又开始涌上心头。
  然而进入到凯鲁万,心一下子释然了,它就像我们见过的所有突尼斯老城,平和而宁静,带着一种夏日里的闲适。即使是在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奥克巴清真寺里,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凝重气氛。这座又称“大清真寺”的寺庙,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的清真寺并称为世界四大清真寺。但是,它却并无张扬的神情。门口守卫的老人很宽容地允许我们在清真寺内的长廊里自由拍摄,引来不少围观游客。住在清真寺旁边的阿拉伯小男孩也大方地迎上前来,主动担当起副导演的工作,帮我们调度游人。服装助理燕子和一个阿拉伯小男孩聊得投机,分别在对方的手臂上留下各自祖国的文字。骑着摩托车的警察在寺庙门口与商贩闲聊。寺外空地上有几个小男孩在踢球,足球拍打着墙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谁也不曾受到他人的干扰。
  这些让我完全忘记了进城前的那份忐忑,也再次印证了我对突尼斯文化的理解,那就是一种被称为包容的品质。即使在一种强势文化(阿拉伯文化)的语境中,也不给环境中的成员或是外来者增添压力,这恐怕是它与许多国家强势文化的最大区别,正如我反复提到的,它对于人、物的自然天性有种超出平常的尊重,并积极吸纳各种文明中的精华,而这种平和的态度反而使外来者更容易接受它原本的文化。当有朋友在担心是否要蒙面去突尼斯的时候,我的大使朋友哈哈大笑,说开什么玩笑,你去的是突尼斯,是去度假的,没有人会管你穿什么。我因此想,所谓文化征服,或许不是那么简单的,又或许并非是阿拉伯文化同化了当初的柏柏尔人,而是突尼斯人吸纳了阿拉伯文化,由之诞生了自己的突尼斯文化。
  ###文明的影响在手工地毯工业可以窥见。除了旅游,凯鲁万另一项引以为豪的产业是它的手工地毯编织业。有意思的是,这里有一些不成文的传统,例如地毯都是由女人编织的,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麦地那老城里终日坐在地毯上缝衣服的全是男人,不知是不是这个社会达成的一种默契,让男人和女人在手工业生产中自然分了工。
  我们参观了一家最富盛名的地毯店。我在一位编织地毯的妇女身边坐下,她温和地对我笑,并侧身让我也试着织一下,让人惊讶的是,身边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设计图文。老板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这里的手工地毯都是没有设计图的,全部图案都是这些妇女去清真寺做礼拜时,从寺庙的壁画或雕塑上得到灵感,默记于心,再凭着记忆织出来。没有复杂的设计流程,不需要任何高科技设备,全凭借大脑和双手。这样的创作注定需要一颗细致而专注的心,它要求编织者在众多清真寺图文中找到灵感,并在一缕缕毛线中还原脑子里的图案。任何一缕毛线都可能是一道花纹,任何一道花纹里都饱含着创作者的心血,这才是手工艺术的精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圣城、地毯和我的棉花树 ——凯鲁万(2)
这些手工地毯通常没有复杂的图纹,都是一些简单图案的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