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传奇-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富人出事,多半是因为在金钱和利益方面存在某种矛盾,叶冬青也想帮忙查清楚。

    只不过他没在这里久留,让两位保镖留下帮忙,就搭乘飞机回美国去了,还有事情等着他处理。

    想不到的是刚落地,就接到玛希发来的消息,说她父亲的那两位朋友竟然以影响公司运营为理由,拒绝让会计事务所的人审核公司账目。

    这种做法简直是在明摆着告诉别人公司有问题,都是些手眼通天的人物,叶冬青想了想之后,打电话给《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的两位主编,请他们帮忙将消息刊登出去,直接将盖子撕开来,利用国际舆论逼迫当局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几条小地头蛇,他还没放在心里,随即又打电话给安保公司,让他们多派几位去保护玛希小姐,生怕会有人被逼到狗急跳墙。

    要说之前还只是怀疑,现在差不多已经肯定肯定那个地产开发公司的账目有问题,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能跟玛希父亲失踪的事情联系起来,实在不行花点人情,让华府那边帮忙盯着一些也可惜,小国最担心闹出丑闻,因为会影响到国际贸易,必须要给个交代才可以。

    *********

    飞机落地,不是落在纽约,而是旧金山。

    车队直接开到停机坪,接他前往脸书和其他几家公司的总部,刚巧顺路,有段时间没过来了,准备突击一下,探查公司的日常状况怎么样,这些事情从一行行数据中可看不出来。

    西海岸早上的十点多钟,从文莱离开时候是晚上十点多钟,也就是说一趟航行花掉了差不多十二个小时,在飞机上时候睡了觉,乳胶床垫相当舒服,此刻精力好得很。

    中途打电话问了对冲基金公司这几天的经营情况,柯达公司的股价小幅上涨了,这一块稍微损失了点小钱,但总体上还算不错,大头部分的谷歌公司恰巧要收购一家互联网广告运营企业,用以正对脸书策划的“精准广告”投放项目,又从中赚了些钱。

    谷歌公司的总部也在硅谷,叶冬青从没去拜访过,由于他看好谷歌,却没有投资雅虎的意思,这让杨致远产生了些小脾气,还专门打来电话跟叶冬青探讨过雅虎的发展问题。

    由此,也使得叶冬青意识到,谷歌已经不是那个一家独大的谷歌了,雅虎也不再是臃肿的雅虎,不少项目被剥离之后轻装上阵,未来谁输谁赢还很难预料。

    有这么个直接的竞争对手在一旁虎视眈眈,使得谷歌在他心目中的估值大幅跳水,短期内多半没问题,可一旦出现发展瓶颈的苗头,他必然毫不犹豫地清空谷歌股,只是想要赚快钱而已,从没想过认真帮助谷歌去发展,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fb、youtube这些才是亲生的。

    提到叶冬青在硅谷的产业。

    最近又多出一家试运营的网站,名字叫做“全球热闻”,让每位通过审核的用户,都能成为自媒体撰稿人,并且可以通过自主接广告、平台广告等方式赚钱。

    里面还包含着问答版块,叶冬青曾发布过一个问题,题目是“二十一世纪,世界会变成怎样?”,截止他上次登陆这个网站,已经吸引到一万两千多个答案,按照回答时间和点赞数量进行排序显示,后者占了更重的比例,也就是说回答得越好,显示时候也就更靠前。

    至于新闻,现如今还只是试运营,从facebook上面发送了一万份邀请函,各行各业的专家都有,建筑师、律师、医生、警察什么的都有,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在fb上发布的那些公众消息,文字思路都比较清晰,至少不是什么满篇都是脏话的偏激神经病,陆陆续续还在邀请更多人加入进来,许多都是专业的新闻编辑,用户可以主动选择关注他们,接受其他消息。

    在2004年,这还是个新模式……t21902181t21902181

 第366章 日常

    (全本小说网,HTTPS://。)

    叶冬青喜欢将各种成熟的互联网理念融合起来,而不是专精于某个市场,“全球热闻”网站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被构想出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首批用户的反馈似乎还不错。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直接就能从其他几个项目的主页上,跳转到这家刚创建不久的新闻知识网站,由此带来不少流量和关注度,但目前只能吸引到一小部分用户,因为里面的内容还少,才刚刚起步不久。

    想过要去收购维基百科网站,为用户们提供更加丰富的互联网资源。

    问题是,维基百科的创始人早在2002年时候,就对公众宣布说它会是一家永久性的免收费公益网站,这样一想又觉得花钱买它不太划算,更何况维基百科的创始人根本不打算卖掉它,近期正准备进行合作,提供专业信息搜索。

    总而言之,这家新公司从刚开始就涵盖得比较全面,定位比市面上现在的网络新闻平台高出一大截,是骡子是马已经拉出来遛了,目前还存在不少小问题,会在未来不断加以改进。

    很难给叶冬青一个准备的身份标签。

    身为硅谷创业者,却也是华尔街新兴金融势力中的一员,跨界跨领域发展,却都还搞得蛮不错。

    早就有人跳出来说沉重的债务负担会把他压垮,然而事实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成功,财富的增值速度远远超过债务扩大规模,无论是在硅谷,还是在曼哈顿,都获得了挺不错的成就,这也是不少人去研究他,试图复制成功模式的原因。

    可惜即使他们搞懂了也没用,因为不可能像叶冬青一样精准地抓住每次机会,并且在无序中挑选出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就比如苹果公司,在2002年那会儿一直被当成垃圾股对待,能赚点小钱,却又不是很赚钱的那种。

    另外还有亚马逊,当时有不少人做空它,后来被不断攀高的股价虐成傻狗,为此损失惨重的小机构可不少。

    哪怕只有少数人相信他还能继续幸运下去,也足够让那家对冲基金在极短时间内拿到几十亿美元投资款,这就是他现在影响力的最好证明,直到目前为止,还没人对这笔投资感到后悔,因为对冲基金已经奇迹般地挣钱了……

    和头一次来到硅谷那会儿相比,心情俨然天差地别。

    当时想的是成为这些大企业中的一员,如今则觉得微软这些也没什么,未来总能在市值上干掉它和甲骨文之类,信心简直爆表,一览众山小。

    路边的树木挺多,叶子黄了之后掉落下来,一栋栋办公楼就隐藏在树木后面,不像狭小的曼哈顿那样,许多办公楼终日看不见阳光。

    叶冬青也在进行地产项目,目前有两处。

    一个是准备明年年初动工的眼镜蛇大厦,另一处就在他前面几公里外的地方,靠近圣克拉拉镇,位于旧金山湾旁边,总共买下三十五公顷荒废土地,价格不算高,施工图有现成的,建筑团队也联系好了,又不是眼镜蛇大厦,只要资金到位其他的几乎没难度。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逐渐复苏,写字楼的租金价格也慢慢上涨,他暂时没有在硅谷也建造总部大厦的想法,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发展企业,将钱用在刀刃上,未来有的是时间慢慢建造总部大楼,估计得弄个建筑群才能将手底下的企业全都安置进去。

    只要给予租金补贴,降低买房价格,再把学校什么的搞起来,苹果公司的员工们多半也会跟过来,等到手头上的闲置资金多了,他会联合富达投资集团,以及其他几位有实力的股东,逼着董事会通过增派新股融资的决议,到那时他还能拥有这家公司的更多股份,这个计划已经停留在他脑海中。

    坐在车里抽着雪茄,听歌哼小曲,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那叫一个享受。

    来到facebook总部所在的写字楼,最近经过一轮扩招,多出两百多位新员工,以前的人手已经忙不过来,等到明年还有上百位斯坦福实习生将会加入这家公司,至于究竟有多少能留下,这个不好估计。

    分房子的事早已散播出去,招聘也因此变得顺利起来,硅谷大公司之间有个“反挖人协议”,不过员工主动离职,那可怪不到叶冬青头上。

    一路和熟悉的老员工打着招呼。

    从上楼到现在,看见他的人几乎都在跟他问好,来到办公室之后拍拍手,对一位助理说:“好了,先帮我把最近的后台数据拿给我看,你们的ceo呢?还在欧洲那边忙着呢?”

    “是的,欧盟方面出台了一项关于用户数据利用计划的新规则,主要涉及到欧盟公民的网络数据隐私,他去跟那帮制定规则的官员们协商去了,条约里有些不合适的规定。

    我现在就去帮你调出来,只有后台数据吗?我们的产品在全球都发展得不错,只有几个国家限制进入,无论怎么协商都没用,还有就是互联网欠发达地区……”

    刚来的新员工,头一回跟叶冬青见面,语气十分紧张。

    叶冬青知道“几个国家”主要是指哪些,印度还没批准进入,已经让公关去帮忙处理了,该花钱的花钱,该修改的修改,迟早能进入,另外就是华夏,这个他真没办法改变,不过发展腾讯也一样。

    他最近改了主意,已经不打算去压腾讯上市的事,原因在于比起上市时候缩水的那点股份,mih集团手里拥有的那些显然更诱人一些。

    目前腾讯的业绩还不是太好,假如快点上市,或许能引诱mih集团将手里的股份转手,营造出已经没有太多发展潜力的假象,这是叶冬青的小计谋,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成功。

    先不找那帮高管们谈,等资料拿来后,叶冬青查看起目前的用户规模数据,今年上半年以及去年下半年的数据一起,想知道脸书在海外市场以及美国的扩张情况,结果喜人,规模正在逐月递增,发现在海外市场搞得蛮不错,也就放心了。

    又去索要youtube、全球在线、以及sapp的用户数据,以便更直观地了解发展情况,这将决定明天推广力度的大小,免得花了冤枉钱……t21902181t21902181

 第367章 3G

    (全本小说网,HTTPS://。)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2005年,不少计划现在就要提上日程。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比如资金安排等等,需要提早做好准备,手里的“子弹”还是有点不够多,主要是先前过于贪心了,想要将每一分钱都花出去进行投资。

    这帮互联网公司现在主要是靠淡水投资集团输血发展,脸书的盈利能力还算不错,可花钱的地方也不少,下面养着一大帮人,又需要不停地扩张抢占市场,能够保持低盈利已经蛮不错,暂时还是别压榨过狠比较好,扩张被放在了第一位。

    至于youtube、sapp等公司,目前所带来的收入压根不够看,只能靠脸书以及淡水投资集团帮持着发展。

    手里头缺少现金奶牛,目前不融资,也不出售股份,偶尔也会为钱产生些小烦恼,有那么几次叶冬青甚至想过去银行贷款,后来觉得还能再憋憋,又放弃了,再撑一段时间问题不大。

    这就是他想让绿山咖啡退市,也鼓捣起了对冲基金的原因之一,在找乐趣的同时又能多赚点钱。幸好淡水投资集团那边的大客户们,大多数是瞄准复利来的,只要叶冬青的生意不出问题,肯定就有人敢一直将钱放在他这,每年九个点、十个点的回报率,到哪找这种好项目。

    所以尽管不继续吸纳资金,只出不进,偶尔会出现些试图撤资的投资者,但只是最初的那些小投资者,对公司资金流造成不了压力。

    2002年那会儿创办的黄金岛理财公司,所有项目早在今年八月份时候就被叶冬青全部砍掉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员工都带着赔偿金离职,剩下的那部分精英被留下来处理其他事。

    卡耐克如今在对冲基金部门那边帮忙,这家伙很早就跟着叶冬青,后来被派到加州这边来开拓市场,光是抽成就拿到大几百万美金,算上投资赚到的钱,身家可能有上千万美元了,现如今到对冲基金项目上工作,薪资肯定没有帮黄金岛理财公司干推销时候高,不过也有上百万美金一年。

    跟叶冬青一样,有钱了也不愿闲着,其实拥有这么多财富,无论在哪个国家都能下半辈子不愁吃喝,还很骚包地买了辆白色法拉利。

    只要是淡水基金刚被他收购那会儿选择留下的老员工,叶冬青都没有亏待,当时吹过了牛13早已经实现,最差的也从他手上得到上百万美金了。

    谈到这帮人,就不得不说起维戈女士,他当初管理着淡水基金却选择离职,出去跟别人自主创业,如今已经听不到消息,多半混得很一般。又不是自家亲人,离开就是离开了,叶冬青差不多已经快要忘记这么个人,从没主动打电话联系过,当初维戈女士离开时候可没有任何犹豫。

    回过头来看看,当时叶冬青没挽留,这大概也是个正确的决定,麦考德先生接手之后干得挺不错,几乎不用他操心……

    有曾经的记忆帮忙,开发出来的产品都比较成熟,同时又准确抓住了用户需求,填补了缺口。

    如果这样还能失败,那不如一头撞死在墙上,各家公司的数据叶冬青陆陆续续都看了,除去youtube视频分享平台眼下遭遇的不可抗力之外,其他几家的数据很漂亮。

    尤其是sapp,全球用户数量以惊人的速度破亿,已经干掉了不断出错的icq程序,美国在线公司确实已经回天无力,近期时代华纳貌似还有抛售它的想法,开价四十亿美金,估计不会有哪个冤大头原意接手。

    本世纪初,时代华纳集团和美国在线的合并,可以说是损失最为惨痛的教训之一,好几年时间过去,时代华纳仍然一蹶不振,当时促成合并的那几位高管早已灰溜溜地离职,没人愿意雇佣他们,担心染上霉运。

    看完资料后略微琢磨会儿,打电话跟麦考德先生商量完之后,打算近期从账户上再挤五亿美金出来,作为后续的运营推广资金。

    这年头不是拼命做宣传就可以,也得看看全球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最好的结果是同步发展,再略微超过一些,脸书和聊天程序sapp做到了,用户增速比网民增速高,但已经快触碰到天花板。

    想到这点之后,叶冬青用电脑查起了网民规模、以及下一代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情况。

    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制式手机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比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自从《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问世,3g和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全球范围内大面积的3g网络部署开始于去年,和记电讯公司在于去年在欧洲开通了欧洲第一个3g网络,同年威瑞森电信也在美国开通了3g服务,今年则是则是3g发展的飞速期,不少运营商相继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主要国家开通了3g服务。

    开通是一回事,大规模商用又是另一回事,要没有网络传输速度较差的限制,youtube也不会发展得那么慢了。

    随着3g的开通,微软公司方面觉得从叶冬青手上捡到个大便宜,这是指skype,他们觉得等到不久之后,skype即时语音程序将会拥有更广的市场,却没想到视频通话技术早已在叶冬青手底下的小组里开发出来,只等着网速变快之后第一时间投入市场。

    了解得越多,叶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