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冬青觉得功能还比较单调,屏幕太小、清晰度也不够,然而在这个时代的其他人眼中,这款产品简直酷到爆炸!
他们已经能够想象出,自己躺在床上利用itouch跟朋友们通过sapp聊天,收看新闻并且听歌等等场景,这在之前是难以想象的,之前只能坐在电脑前登陆互联网,那些据说可以上网的手机,网速慢到让人怀疑人生,而且费用相当高。
市场热度惊人,包括叶冬青、乔布斯、库克等人在那,担心都是多余的,实际上今天早上七点钟,亚马逊网络商城开放预售时候,首批两万部货源就已经销售一空,时间只花了短短三分钟,这还是在西海岸处于凌晨四点的情况下,要不然多半卖得更快!
此刻此刻。
像普通人一样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叶冬青戴着帽子和口罩站在路对面观望着。
早晨有点冷,纽约的空气质量也糟糕,所以没人觉得奇怪,某些正在排队的家伙们对他指指点点,见叶冬青一直站在那,以为又是一位起床迟了的可怜虫。
熟悉的黑白色苹果直营店招牌,现如今这些店里的产品数量少到可怜,不过几乎每家店都在赚钱,因为无论是maac,亦或是眼瞧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的ipod,近年来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量,从当初投资苹果公司到现在,已经为叶冬青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喝着咖啡,瞧瞧差不多有两百多人的队伍。
叶冬青明白,销量目前多半不用愁了,他已经试用过两个多月,这款量产后的itouch非常有诚意……t21902181t21902181
第393章 发售(三)
(全本小说网,HTTPS://。)
叶冬青戴了口罩,保镖们也穿上便装作为伪装。全本小说网https://。
越有钱越惜命,做生意难免惹到些对手,所以如今他身边的保镖数量已经增加到十二位,如果出国、去事先泄露行程的活动时候,还得再增加几位,甚至是翻一倍。
光是安保的开销,去年就将近一千六百万美金,这部分钱由淡水投资集团支付,算上抵税的钱,实际上并没有这么高,一支人数多达四十几人的队伍,专门负责他的安全工作,二十四小时跟随着。
这时候也不例外。
他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实地考察销售情况,周围的保镖们四处张望着,注视每位从老板身边路过的行人的动静。
有位年轻人忽然凑到叶冬青身边,有位保镖刚想制止,见对方没什么动作,瞬间又淡定下来,只是稍微凑近些,以防出现意外。
这位陌生白人小声说道:“别看了,你买不到的,队伍里有十多位都是我朋友,给我一百美金就能让你插队,再多给一百美金,我保证你待会儿就能拿到itouch,估计销路不用愁,从我这里错过机会估计还要再等两周,我想你不会错过第一批拿到它的机会吧?”
纽约版黄牛啊。
语气淡定,毕竟既没偷也没抢,即使有人想买也都是自愿的,别人却是付出了时间去排队,并且承担了东西可能砸在自己手里的风险。
尽管不高,但确实有砸在手里的风险。
叶冬青很想来句这东西就是自己公司生产的,而且早在两个多月前他就拿到第一批样机了。
出于好奇,此刻叶冬青询问说:“我确实感兴趣,不过我想先了解一些情况,很多人都在关注苹果公司这次的产品?”
“那当然!我们宿舍,还有隔壁宿舍,为了它专门去安装无线设备,现在只等拿到这款新产品,笔记本电脑也能用到无线网络,不过传输速度不如接网线快!”
这位年纪轻轻的白人黄牛党边说边观望,可能是想寻找跟叶冬青一样的潜在顾客,他和朋友们在东部时间凌晨五点就站在这了,连上厕所都不敢,位置相当靠前,肯定能买到。
身为大股东,听说自己公司的产品被别人关注,自然很高兴。
在销售环节叶冬青没多过问,旁敲侧击继续来了句:“你确定你们能买到对吧,每个人可以买多少部?”
“……十部。”
对方听到这个问题后眼神带着警惕,大概是担心叶冬青跟他们一样做起中间商贩,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低配版售价都高达七百九十九美金,一次买十部代价可不小,觉得几乎不可能对他们的“大生意”造成影响。
见叶冬青只是点了点头,不知在想什么,年轻白人有点不耐烦,再次追问说:“那么你买还是不买?别浪费我时间啊!”
从口袋里掏出部itouch在对方面前晃晃,按键后屏幕亮起来,图标造型跟mac…os桌面操作系统上的那些如出一辙,年轻黄牛见到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脱口而出:“有哪里已经提前发售了!?难道你在苹果零售店有亲戚?”
已经看得差不多。
叶冬青笑着摘开口罩,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后迅速戴好,双手插在口袋里跟随人群往前走,一帮人迅速围上去,试图将他跟周围的人群隔开。
年轻黄牛傻傻站在原地,一时半会儿没缓过神来,满脑子都在想着自己竟然跟利奥·叶——世界第三富豪,纽约首富说了话。
一直等到叶冬青走远,这才激动地跑到同伴们那边,告诉说刚刚他来过,接着差点被揍,因为竟然没叫上他们一起聊聊,如果拍张合照什么的,以后吹牛底气都能足些……
**********
时间一到,全球同步开始发售。
不出预料的是没过半个小时,整整二十万台itouch就全部卖光了。
之前还没什么信心,在考察完两家直营店之后,这个结果叶冬青差不多已经猜到,打了个电话给乔布斯先生,商量起下一次发售的具体细节,比如限定每位用户只能买一两部、增加发售数量等等。
先前保守地对生产数量作出计划,觉得一年卖出八百万部就已经很不错,现在看情况说不定能再有野心一些,乔布斯也激动坏了,丢下句催促富士康公司抓紧时间组装生产,随即便挂了叶冬青的电话。
怎么说呢,算是个比较不错的成绩。
更让叶冬青开心的是从今天之后,傻瓜式操作系统大概就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被他往前推动了一小步,同时也高兴于提前投资了那么多公司,接下来多半可以发一笔小财。
昨晚睡得晚,今天起得早。
打着瞌睡在麦当劳凑合完早餐,先赶回普川大厦的闲置公寓补觉,直到十二点钟出头才再次醒来。
开机时候发现未接电话不少,最近随着生意扩大,跟华尔街金融机构方面的联系也在增多,忙碌时候一天能接到七八十个电话,这让他怀疑自己会不会年纪轻轻就累到猝死,已经开始策划着逐步退居二线,给助理团队那边多派些任务,并且安排位贴身助理什么的,将自己从繁杂事务中解救出来。
意外在一堆电话中,发现哈佛商学院院长的号码,回电话过去被接通之后,他笑着询问说:“嘿,史密斯先生,找我有事么?”
“难道你已经忘记了现在是几月份,毕业论文什么时候交过来?该走的程序不能少,不然别会以为你走了捷径,你的那帮同学们已经在准备离校了。”
“……还得写论文?”
叶冬青有点愁,事先根本没准备。
小日子过得太舒坦了,经常忘记自己还是学生这件事,前年在学校里过过瘾,弥补上人生遗憾之后,觉得再待下去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因此一直都没回去过,眨眼一年多都过去了。
“当然要写,不过……很难想象我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只要有一篇不错的论文就可以了,我不会问究竟是你自己写的,还是别人给了你参考意见,那些常规对你没用不是么……”t21902181t21902181
第394章 格格不入
(全本小说网,HTTPS://。)
说起哈佛商学院院长的宽容,就要说起学习的目的。(全本小说网,HTTPS://。)
人们进入一所学校,主要是为了学习各种能够让人们在未来立足于社会的技能,很显然,叶冬青已经合格了。
他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三的超级富豪,连续两年从哈佛招募了总共五百多位优秀毕业生为自己打工,成就不比当年的老洛克菲勒,或是现如今的哈佛辍学生比尔·盖茨差多少,成就有目共睹,绝对是哈佛大学最杰出毕业生之一。
当然了,这跟叶冬青的慷慨捐赠也有关系,去年叶冬青捐赠给哈佛大学一座停车场,外加三千万美金的支票,不规定具体用途。
对于一帮老师和学生们而言,停车场的作用可比图书馆或是实验设备强多了,有车就能用得上它,先前停车是件麻烦事。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不过条件宽松许多,叶冬青一听立马乐了,显然是指自己就算找枪手帮忙也没问题。
这倒也正常,没有哪位脑袋被门夹过的校长会让他不能毕业,随便应付一下,表面上说得过去也就行了,
回答说:“好的先生,两三天时间内我就会弄好,我还不清楚毕业典礼的时间是几号?”
老史密斯校长闻言,语气诧异来了句:“就在这个月的二十七号,难道没人联系你来当这次毕业典礼上的优秀学生代表?我甚至以为你已经准备好了演讲稿。”
“……这样的么,我并不清楚具体情况,可能哪里搞错了吧,我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请稍等一会儿,利奥,我去问问校长。”
史密斯院长说完挂断电话,几分钟之后就又打了过来,告诉说两边闹岔了,校长那边以为商学院已经通知,商学院这边以为校长那边已经通知,并没有协调好。
不过幸好提前发现了问题,还有时间去准备演讲稿,叶冬青绝对是今年各所名校中的“最强毕业生”,在哈佛内部更是无人能敌,去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讲话是种荣耀,他并没有任何推辞的意思,满口答应下来。
瞧瞧淡水投资集团和对冲基金这边,金融系的学霸高材生多如狗,公关部门也有不少能人。
没有自己去耗费脑细胞,将论文和演讲稿的事都交给秘书处那边去处理,其实叶冬青自己也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而且含金量还挺高的那种,他可以直接研究自己或者自己的公司,谁有资格说写得不行?
如果真有,那就站出来比比身价,看谁更成功。
虽说个人的价值不能单单用金钱来衡量,但对于一位商学院的学生而言,能不能赚钱确实是衡量成就的重要因素,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会成为经理人、又或者是创业公司老板之类的角色。
相比而言,耶鲁那边似乎更容易出搞宏观经济的智囊角色,这是由校园氛围而决定,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等知名院校中富二代比较多,例如最具代表性的小爱德华·约翰逊、理查德·洛克菲勒,这两位都是哈佛商学院出身,埋头搞钱,更适合利己主义者。
代写论文这种“脏活”只能交给信任的人去干,叶冬青手底下有合适的人选——威廉助理,取得工商管理和经济学双博士的超级学霸,通过电话交代完,私下约定从下个月开始将他的工资再上调一千五百美金,算是封口费了。
这位能干的助理已经跟叶冬青挺久,几乎被敲定为未来的主管之一,可能近两年就要被外放出去主管一家公司,利益跟叶冬青捆绑在一起,多半不会昏了头到处乱说。
即使泄露出去其实也没什么影响,只不过终究是丑闻,很容易被闹大,所以还是小心点比较好。
穷人家的学生靠天赋和努力,又或者是靠种族平权法案,富人家的孩子只要花钱就行了,这在美国高校中几乎已经成为潜规则,没人们想象中公平……
接下来一连三天,叶冬青都很忙。
主要是在忙投资的事,淡水基金刚贷款获得三十亿美金,再加上投资股票带来的分红、账面上的部分流动资金,以及平仓所回笼的大约十四亿美元资金,他需要在近期将这笔钱花出去,顺便处理了分红事宜。
原先往淡水投资集团注资购买理财产品的那些个人和机构,所投的资产陆陆续续又满一年,有人试图拿回分红以及部分本金,将鸡蛋装到不同的篮子里,也有人过来了解情况,随即表示愿意将利息也投入进来,继续持有这部分证券资产。
大多是些大客户,例如劳力士公司的基金会主席,以及黑石集团的一位高级副总裁,叶冬青亲自露面跟这帮人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谈了谈发展现状。
现如今他已经可以从银行方面,以更低的利息拿到资金,所以实际上并不用继续笼络这帮投资人,却也不用得罪,有人想撤资那就带着钱离开,无所谓的事,因为分红导致客户资产增加,实际上债务方面还多了不少。
这倒是没关系,等到未来哪天手里资金足够多,他完全可以在合约到期后强行进行清算,连本带息一起将钱还给投资者们,不必要担心因为利滚利滚利滚利……最后将淡水投资集团拖垮,在这件事情上叶冬青占据着主动权。
陆陆续续和持有三星电子、曰本夏普株式会社、索尼电子等公司的华尔街券商进行谈判,叶冬青试图以较低价格,持有一批移动智能产品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的股份,美国的英伟达、高通公司也没放过,事实证明花钱真的比赚钱容易,谈判进行得挺顺利,五十多亿美金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便投了出去。
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告诉人们,人的需求从下至上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这几大类,叶冬青目前就处于“自我实现”阶段,有时候他会羡慕像乔布斯、贝索斯、以及埃隆·马斯克等人,因为他们都有可追求的目标,比如埃隆·马斯克,这家伙希望死在火星上,也希望将燃油车都换成电动汽车,有梦想,日子多半不会太无聊。
而叶冬青常常因为觉得自己来钱太容易,而跟这帮人格格不入,生意布局差不多快要完成,他已经不知道接下来该追求点什么……t21902181t21902181
第395章 成长
(全本小说网,HTTPS://。)
才二十一岁,理想是要有的,要不然未来的人生得多无聊。(全本小说网,https://。)
最近,叶冬青抽空去思考了,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并且尝试着去做出一些长远规划,已经有了点眉目。
主要是以慈善为主,并且确保持久发展性,涵盖的项目主要包括医药研发、科技创新、人文慈善以及环境和动物植物保护这几个大类,几乎都是超级富豪们做慈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却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都比较重要。
想做出点成绩,往里面砸钱是必须的,这些目标对于普通人而言太过于遥远,可他不同。
在可以预料的未来,叶冬青可能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现在相当富裕,未来多半还能变得更加有钱。
最初时候,他跟普通人一样只渴望着成功,成为一辈子不用为钱再发愁的超级富豪,原以为这辈子都会在此类心态下度过,可并没有人告诉过叶冬青,当摆脱了物质方面的烦恼之后,新的烦恼也会随之而来。
填补金钱缺口后,内心中的空虚和茫然需要用其他方式去解决,享受做生意的乐趣只是一方面,还能做到更多。
最近。
就在他名下的慈善信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