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你最棒!”张敏朝着项云海大声喊道!
张敏的叫喊声打断了记者的提问,所有人都朝张敏这个方向望过来,包括项云海。
张敏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她眼里只有项云海。
项云海朝张敏微笑:“谢谢。”
张敏顿时羞的脸都红了。
不过,项云海的视线没有在张敏身上停留,他和张敏说话,纯粹是不想让吸引了所有人视线的张敏难堪,毕竟他们是同班同学。
项云海的采访结束后,又被校长叫去办公室谈话,再出来时已经是1个小时后了。
在这期间,张敏一直在校门口的树下等着,她为了不错过项云海,连去厕所都是憋着的。
“班长!”张敏看到项云海出来,连忙跑了过去。
“张敏,你怎么还没有走?”项云海微笑着问。
“我……我有事儿想跟你说!”张敏的脸涨得通红,扭扭捏捏的说道。
“什么事儿?”
“我、我、我喜欢你!”
项云海微愣,不过很快就换了上了一副笑颜,他抬起手摸了摸张敏的头,声音柔和的说:“我们还是学生,该以学习为重,我要去京城上大学了,咱们以后有缘再见。”
张敏抬起那张涨得通红的脸,飞快的说道:“我知道你报了华清大学,我也报了京城的大学,咱们、咱们还是可以在一起的!”
“我们是学生,要以学习为重。”项云海委婉的拒绝道。
张敏不明白项云海为什么不答应,她每次找他问问题,他都会特别仔细的教她,从没有拒绝过她,有次她肚子疼,项云海还特意把她背到医务室,这难道不是喜欢她吗?!
张敏情急之下,也顾不得什么叫腼腆了,直接问:“你为什么不喜欢我?你不喜欢我为什么还对我那么好?!”
项云海的眉毛微微皱起,道:“我是班长,理应和同学们互帮互助,如果让你误会了,我表示道歉。张敏同学,我还有事,先走了。”
张敏的领错情、会错意让项云海产生了困扰,学校门口还有不少没离开的同学,项云海不想再次让别人误会,说完就想离开。
张敏觉得项云海需要给她交代,拽住项云海的手臂不让他走,非要他给出一个不喜欢自己的理由。
这时,一位梳着大背头,穿着花衬衫和大花裤衩的男子走了过来,他嘴里叼着一根彩蝶烟,在项云海面前站定后,先朝项云海的脸“噗”了一个烟圈。
张敏把花衬衫男子当成了小流氓,吓得赶紧藏到了项云海的身后。
“干啥呢?老子为了等你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个小时,你却在这里泡妞?!”
项云海瞥一眼头上一滴汗都没有的项长生,语气冷淡的说道:“你可以站树荫底下,自己傻怪不得别人。”
项长生朝项云海翻了个白眼,很不耐烦的说:“赶紧走吧,一家子都在等你回去表功呢!不就是考个理科省状元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是就你一个!”
项云海内心微微一动,想起了那名卖他刻字钢笔的女孩子。
初见时就觉得她口齿伶俐、会做生意,第二次再见才知道,原来预考第一名就是她。
她也是理科状元,是不是也会被采访?
项云海想到他们两个的采访片段会放在一起放,心情忽然变好了一些。
“走吧。”项云海说。
项长生朝项云海的身后努努嘴,项云海朝他轻摇头。
项长生又翻了个白眼,并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项云海,在心底骂道:又找老子帮你解决麻烦!
“他有未婚妻了,你要是看上他长得好看,就跟我吧,我是他亲弟弟,双胞胎的那种。”项长生说着,就把手伸向了张敏。
张敏吓得尖叫一声,飞快的跑了。
项云海微笑着问:“请问我未婚妻是谁?”
项长生甩给项云海一个眼刀:“老子怎么知道!”
项云海拍一拍项长生的头,说:“哥给你买套新衣服,换了衣服再回去。”
项长生低头看一眼自己的花衬衫和花裤衩,觉得是有点儿不像话,勉为其难的说:“至少两套,我得换洗啊。”
“行,给你买3套,这样下雨了衣服不干,你也不会裸着。”
马上就要见项家的阖家老小,项长生的心情是负一百分的差,项云海知道他的脾气,这才哄着他说,给他缓解缓解心情。
第二天,果然是个雨天。
清晨六点就开始下暴雨,一直到下午一点雨势才转为中雨。
这个年代高速还没有普及,从商都到安县有好几段坑坑巴巴的泥巴路,夏小芹估摸着今天来采访的人可能不会来了。
但孙校长不这么想,他极度挽留夏小芹继续在学校等。
夏小芹想了想说:“让我哥在这儿等吧,我哥的故事更励志!”
“不能明天再去淮县吗?”孙校长惋惜的问。
“王教授说采访的人今天下午就会到淮县,我需要先过去对一下采访稿。孙校长,这次采访关乎着我能不能找到我的亲人,对我来说特别特别的重要!请您理解!”
“好好,我理解。你去淮县吧,省台的人来了我让他们采访你哥。”
“谢谢孙校长!”
因为雨大,去淮县的小巴车上只坐了俩人,司机又等了1个小时,确定拉不着客后,就坐地起价,每个人涨了1块钱,收了钱才出发。
淮县的雨下的更大,尽管夏小芹撑着伞,还是被潲雨打湿了衣裳。
招待所里,王教授正在和国家总台的记者沟通采访内容,知道夏小芹来了,赶紧让魏冬心去接待。
魏冬心给夏小芹开了一间房,让她把湿掉的衣服换下,还给她沏了一杯红糖水。
“你淋了雨,赶紧喝口热水,别再病了!”
第184章 人人有责的事
国家总台的采访团队专业素质极高,暴雨也无法阻拦他们的脚步,说是下午到,一定是下午。(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次的主要采访目标有4个,分别是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队领队王教授、重要成员魏冬心以及推动这场文物保护战的夏小芹。
王教授的采访稿对完,就轮到夏小芹了。
负责采访的记者叫吴华,年纪约莫30岁,短发齐肩、白衣黑裤,模样十分干练。
“小芹同学你好,这是我们准备的采访稿,你先看一遍,有问题就提出来。”
采访稿只有一页,列有六个提纲,夏小芹很快就看了一遍,里面不仅提及了沈舒的事情,还特意说了夏小芹是高考理科状元的事情。
吴华把夏小芹的诧异看在眼中,她微笑着说:“我们昨天在商都,见证了公布高考成绩。”
夏小芹了然的点头。
吴华又问:“省台说要采访省状元,你们见过了吗?”
“我出发时他们还没到。”
“那可能要错过了。”吴华略惋惜的说。
夏小芹对省台的采访没有任何向往,如果不是要借国家总台的采访寻亲,夏小芹连明天的采访也要推掉。
因为宋广建提前和吴华打过招呼,采访稿的侧重点全部在寻亲上,夏小芹没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
吴华除了采访,还要拍摄一些古墓葬的镜头,20号虽然不再下雨了,但天空阴沉的厉害。
吴华想趁着不下雨赶紧把外景拍了,就把采访挪到了下午。
给吴华带队拍摄外景的是周市文物研究所的所长,本来王教授要随行,但他昨晚吹了雨夜的冷风,有感冒迹象,就留在招待所休息。
夏小芹带着那半幅绢本画找到了王教授。
“这是真品!”王教授只一眼就认可了绢本画的身份。
王教授立即在桌上铺上一层软布,并取来自己的放大镜,细细地观察这半幅绢本画。
“这是唐代的作品!你看这画上的人物穿戴,还有这牡丹,都是唐时期的风格。可惜啊可惜!一副好好地绢本,怎么糟蹋成了这个样子!”
王教授痛心疾首的模样,令夏小芹再一次感受到了他对文物的爱护之心。
夏小芹把唐晓月的笔记本拿出来,说:“这半幅绢本画,是我在这本笔记里找到的。”
“唐晓月?这个名字……我有点儿耳熟。”
夏小芹赶紧解释:“她是83年京城的理科状元,志愿填报的是京师大学考古系,可是……她已经因为意外去世了。”
“我想起来了。”王教授的神情更加惋惜了,“英才早逝啊!”
王教授惋惜过后,又想起一个重要的问题,他问:“你怎么会有唐晓月的笔记本?”
夏小芹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在废品收购站里收的。”
王教授的眼睛瞪圆了,如此珍贵的文物,竟然被人当做废品卖了!
夏小芹趁机给王教授讲了一遍普通民众对文物的认识,并说:“在乡下,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家腌菜的瓷罐是宋代的,屋顶上堵漏洞的陶片是战国时期的,每天用来喝口小酒的酒杯是价值连城的鸡缸杯。”
“现在的文物贩卖大都是盗墓得来的,如今严查盗墓,倒卖文物的贩子就会把目光转移到乡下人手中。”
“乡下人文化程度有限,不明白什么叫文物,如果有人告诉他,家里的这个没太大用处的小物件能换钱,就算只给10块钱,他都可能会卖。”
“我们对国家宝藏的保护不该只放到各个古墓葬中,华国五千年的文明渗透了每一寸土地,对文物的保护,应该从把紧国门开始,杜绝国家宝藏流落到他国!”
“说得好!”
吴华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她鼓着掌进屋,拍着夏小芹的肩膀说:“我特别赞同你的说法,你说的这些,在正式采访的时候一定要再说一遍!”
王教授也说:“你的思维很对,对文物的保护确实要从长计议。”
吴华道:“保护国家宝藏、人人有责,什么时候人人都有这样的觉悟,我们就不再担心国宝流落到他国了。”
“这很难。”夏小芹毫不留情的说道,“盗墓和贩卖文物屡禁不止,除了和惩罚力度有关,还和利益有关。”
“所以,我们还需要努力!我一定要把这次采访做成宣传保护文物的范本,现在,我们开始采访吧!”
周市文物研究所的所长是一个采访对象,他会对淮县的古墓葬情况做一个概述,再讲一遍政府对古墓葬的保护,以及打击盗墓的决心。
夏小芹的采访安排在最后一个,采访稿中的她受妈妈沈舒的教导下,成绩优秀、热爱文物还有一颗炙热的爱国心,是全国人民都要学习的对象。
夏小芹在最后一段采访中拿出了那枚白玉佩:“这是我姥姥传给我妈妈的玉佩,它是传家宝,也是文物,更是精神寄托、是家族对后辈的期望!如果你家里也有三代以上用过的东西,请一定收好它,不要让千金不换的传家宝断送在你的手里!”
夏小芹这段话不止暗示沈家人通过玉佩认亲,一样在暗示家里有老物件的人,让他们不要轻易把家里的“宝物”卖出去。
同样,夏小芹也知道白玉佩的出现,会让廖家人知道沈舒的存在,还可能会因此招惹到麻烦。
但夏小芹别无他法。
沈舒把沈家的破败全记在了她头上,知道沈家人流落出京城,丢了音讯之后,沈舒就没有再睡过好觉。
沈舒天天说夏小芹瘦了,而她自己呢。
夏小芹每次和她分开几天,回来就发现她又瘦了几斤,人很疲惫,眼圈也乌黑的。
夏小芹必须尽快找到沈家人,帮沈舒解开心结!
一场采访结束,夏小芹就想赶紧回安县,和沈舒分享这个好消息。
她正和王教授道别呢,招待所忽然来了一拨人,带头的是夏修学。
“小芹,他们是省台的记者,要采访你。”
夏小芹愣了,省台的记者怎么追到淮县了?
带着黑框眼镜的男记者一看到夏小芹,就抛出了一个问题:“有人说你以前是精神病,这是真的吗?”
第185章 他尾随我!
省台记者的话音刚落,就被夏修学推了一把。全本小说网;HTTPS://。m;
“任志!这就是你说的采访内容?!”
任志被一旁的同事扶住了,他把歪斜的眼镜扶正,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是记者,求证事实是我的本职!”
夏修学知道自己被任志骗了!
任志说他想采访夏小芹作为理科状元的感想,想让她分享一些学习技巧。
被孙校长提起夏小芹还是个体户后,又说,想采访夏小芹是怎么一边做生意一边复习的。
但事实呢!
任志问的问题和这些毫无关系!
他问的问题根本就是羞辱人!
夏修学从来不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但这一刻,他非常想用拳头教任志做人!
夏小芹拉住在暴怒边缘的夏修学,把他与任志隔开。
夏小芹神态平和的问任志:“你想听到什么答案?”
“真实的答案。”
“不是。”
任志立即拿出他的证据:“我这里有豫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例,你的家族有遗传精神病,还有人向我们举报,说你小时候是个傻子!”
这一刻不止夏修学想揍人了,王教授、魏冬心都想揍人,就连吴华都觉得拳头痒痒。
夏小芹的心情平和的很,她以极快的速度把任志举在手里的纸抽过来,准备打开看看内容。
任志慌忙想抢回去,却被魏冬心和夏修学拦住了。
他们俩已经有了默契,如果任志敢再上前一步,他们就有正当理由揍人了!
夏小芹把那两张纸摊开,第一张是夏丹红被篡改成“家族遗传性精神病”的病例,第二张是一封举报信,举报人的字写的歪歪扭扭的,还有好些个错字。
但举报信的内容写的很详细,甚至还列举了两段夏小芹的“傻子行为”。
夏小芹看完这两页证据,内心毫无波动,甚至产生了任志是傻子的想法。
任志口口声声说要求证事实,行为却和后世那些只懂得用噱头吸引目光和流量,把事实和当事人踩在脚下当垫脚石,只为自己谋利的人一模一样!
高考的成绩刚公布,各地都要采访高考状元,怎么脱颖出众呢?
如果任志写一篇《震惊!高考状元竟是傻子!》的报道,是不是会引起全国的关注?
这要是在后世,任志可能真会出名,但现在嘛……
夏小芹看向任志的眼神变成了怜悯!
夏小芹把证据还给任志,道:“我拒绝你的采访。”
任志立即追问:“证据是真的对不对?”
夏小芹已经说了拒绝采访,任志的问题她都不会再回答。
“王教授、吴姨、魏学长,大家再见,我先回去了!”
“路上小心。”大家一致忽略任志的存在,和夏小芹道别。
夏修学来的时候坐的省台的车,回去他和夏小芹坐班车走的。
任志的采访团队就像狗皮膏药一样,一直跟着夏小芹坐的班车。
夏小芹下车了,他们也下车,拿着笔和本子,与夏小芹保持着几步的距离,盯梢夏小芹,像是非要抓到夏小芹是傻子的具体证据。
夏修学想把他们赶走,却被夏小芹拦住了。
夏小芹和夏修学到了十字街后没有回家,而是去了安县公安局。
曹清羽见到夏小芹就说:“我正要通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