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我爸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我爸也希望村子能发展起来。回家这段时间,我跟我哥走遍村子几个无人岛,拍了不少照片,网上关注度还是蛮高的。”
关于资金的事,徐清雅也没好告诉徐海星实情。毕竟,从徐海宝那里她已经知道,沉船打捞这种事在国内比较敏感。知道的人越多,越有可能走漏风声。
而此刻在陈东华的办公室,徐海宝也将自己的一些看法,跟陈东华做了一个简单交流。按徐海宝的意思,这种事最好跟官方提前打好招呼。
考虑到伍家在宝海人脉也不错,徐海宝也担心提前走漏消息。因此,这种事陈东华必须先跟交好的政府人员达成协议,对伍家渔场进行突击检查跟查封。
听完徐海宝的话,陈东华忍不住苦笑道:“我怎么觉得接了个烫手山芋啊!听你这样一说,这事处理不好的话,还容易惹祸上身?”
“叔,凡事都有两面性!只要操作好的话,好处还是多过坏处!其实这事你换个情况考虑一下,这事若是让别人曝光出来,又会是什么后果呢?”
徐海宝假设的这种情况,两年后便会真实上演。那个时候,来不及应对的政府还有宝海养殖户,也被这篇报道所连累。现在提前揭开这个丑闻,在徐海宝看来还是利大于弊。
其次提前两年端掉这个养殖场,也能让很多家庭避免吃到这种有问题的鱼。这在徐海宝看来,也算积德行善了。至于由此引发的后果,那就不关他什么事了!
第五十七章 好久不见!
处理完进城需要办的事,徐海宝带着刚接到的堂弟,下午准时抵达东岭轮渡码头。看到前来接船的父亲,徐海星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回家的路上,从徐清雅那里已经得知家中今年装修了的徐海星,也知道父母肯掏钱装修,更多也是为了方便他回来住。毕竟,在城里待惯了,回家确实有些不习惯。
那怕父母知道他过年回来,在家也待不了多久,可还是满心欢喜期盼着他的归来。想到这些的徐海星,也觉得往后有时间,真要常回家看看才好。
当渔船停靠在村子的码头,看着终于修缮一新的渔船码头,徐海宝也笑着道:“三叔,动作蛮快嘛!我才进城两天,这码头就完工了?”
“再过两天就要过年了,很多人连年货都没准备呢!村长说,这码头等过年后,再平整一下。反正砌的这些石墙,也需要晾段时间。剩下的工程,等过完年再做也不迟!”
相比往年这个时候,村子很多人都待在家打牌吹牛,又或者进城逛街消费。今年村子比往年忙碌了许多,剩下这两天,村委会也打算让村民休息一下。
毕竟,一年到头的忙碌,难得春节这段时间可以休息一下。要是天天待在工地搞工程,多少有些不近人情。更何况,村干部也要时间开始采购年货嘛!
回家的路上,看着不时笑着打招呼的村民,刚回家的徐海星也觉得,今年村子似乎比往年热闹一些。相比徐海宝五年没回家,他每年春节都会回来的。
走进自家院子,看着正在忙碌的母亲,徐海星也很想念般道:“妈,我回来了!”
“星娃,回来了!回来就好,吃饭了没?要不要我现在给你热点饭菜?”
那怕心里有些埋怨儿子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家两次。可儿子真回来,三婶还是打心里高兴。随着儿子长大,三婶也知道每年只有这几天能跟儿子朝夕相处。
其它的时间,儿子也要打拼事业,为自己的人生而努力!
帮忙拎行李进屋的徐海宝,看着久别重逢的母子,也没过多打扰的道:“三婶,星娃,东西我放这了。我先回家了,晚上记得来我家吃饭啊!”
“宝娃,晚上还是来我家吃吧!”
“三婶,这个你也跟我争啊!这次在城里,我买了不少疏菜,要赶紧吃掉才行。三婶要请客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我爸妈也有段时间没见星娃,晚上一起聚一下嘛!”
虽说村子有些村民,也在村里开垦了菜地。可时值冬季,村民吃的疏菜都必须去镇上买。这也导致有时候,在岛上吃海鲜很正常,疏菜反倒显得有些珍贵。
把剩下的空间交给三叔一家后,徐海宝也回到了自家。看着正在打扫屋子的母亲,徐海宝也赶着上前道:“妈,这事还是我来做吧!对了,晚上我叫了三叔他们来家吃饭!”
“行,你帮着把蜘蛛网清理一下吧!这两年春节都没在村子过,家里蜘蛛网到处都是。明年翻修的时候,把这些墙角都刷一下,看着也舒服点!”
“行!”
年二八、洗邋遢,类似这种为迎接春节而做的准备,徐海宝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帮着母亲打扫屋子时,徐海宝也问道:“爸呢?”
“串门去了!难得回村子过年,你爸忙着呢!今天东家喝,明天西家喝,天天都有人请他喝酒。真不知道,这酒有什么好喝的!”
“这说明爸的人缘好嘛!”
关于喝酒的事,似乎每个当妻子的都反感。但对徐海宝而言,他倒觉得没什么。虽然酒喝多了伤身,可徐海宝能明显感觉到,他回来后父母身体明显好了许多。
甚至前次父亲还有些意外般,说他的白头发正在减少,有些甚至又重新变黑。在徐海宝看来,父母身体渐渐变好,跟他不时让父母补充无名珠水也有很大关系。
随着对无名珠水了解的更多,徐海宝已然知道无名珠水,跟小说中的灵水很相似。普通人经常饮用这种灵水,也能起到调理身体滋补的作用。
就在徐海宝替母亲打扫屋子,感叹一起回来的妹妹,又不知道跑那疯时。看着踏进家门的两个女孩,徐海宝稍稍愣了愣道:“阿珠?”
“海宝哥,好久不见!”
带着女孩进来的徐清雅却显得有些无语的道:“哥,五年不见,你怎么知道她是阿珠啊?”
听到这话的徐海宝满脸无语的道:“谁规定的,五年没见就认不出她了?虽然阿珠也女大十八变,可再变也变不到那去,只是比五年前更漂亮了嘛!什么时候回来的?”
眼前这个被妹妹拉到自家的女孩,也是村子里的人。年龄比徐清雅大两岁,比徐海宝小一岁。只不过,徐海宝跟眼前的女孩小学初中都在一起读过书。
“昨天刚回来的!五年没见,海宝哥比以前更高更壮了嘛!”
“那是自然!在部队没事天天锻炼,吃的伙食也不错,就变成这样了。对了,你现在应该毕业了吧?你爸妈今年也回来了?”
“去年就毕业了,工作都一年多了。我爸妈跟我一样,昨天才回来。听我爷说,你明年不打算进城,打算待在村里搞旅游?”
“嗯!有这个打算!怎么?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我能有什么建议!我只是想着,要是海宝哥开公司招财务的话,往后可不可以考虑我一下啊!我爷跟奶他们年龄大了,我也打算在村里多陪陪他们。”
听着女孩说出的话,徐海宝多少有些意外的道:“你不打算回海州上班吗?”
面对徐海宝的询问,女孩笑了笑道:“如果在老家能找到工作,我打算辞了在海州的工作。我爸妈工作的厂子效益不好,他们也打算辞职不做了。
如果他们回来的话,我肯定也要回来。而且我哥去年刚谈了个女朋友,就是我们市里的,打算明年开春办结婚酒。最重要的,我哥的女朋友怀孩子了,我妈也不能不管吧!”
“虎子动作够快嘛!那他回来了吗?”
“没呢!今年在他女朋友家过年呢!他女朋友是个独生女,为了结这个婚,我爸妈心都快操碎了。又是给他买房又是买车,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聊着这些话的时候,徐海宝的母亲也笑着端出一些水果跟茶道:“阿珠,你这丫头变化蛮大嘛!往后没事,多来家里坐坐啊!”
“嗯,谢谢婶子!”
从母亲那略带深意的笑容中,徐海宝多少有些无语。真要说起来,眼前这个女孩跟他还真称的上青梅竹马。只不过,两家人自初中后便很少见面。
一个基本待在海州过年,一个经常待在宝海过年。平时的话,也没太多交际。可以前两家都在村子里,女孩倒经常来自家找妹妹玩。
杜玉珠,一个跟徐海宝当年一起参加高考,最后却考取江南财大的女孩。姿色虽然称不上太好,可身材品性在徐海宝看来还是非常不错。
就在落座之后不久,身为母亲的朱芬也适时道:“丫头,你哥跟阿珠难得见面,你待在这做什么?走,去厨房陪我摘菜,晚上还要请客吃饭呢!阿珠,等下不要走啊!”
“婶子,不要了!晚上我叔请吃饭,都说好了!”
“啊!这样啊!那行,那等下次有机会,记得来婶家吃顿饭。”
“好哦!”
面对自家这个看那个女孩都象儿媳妇的老妈,徐海宝是真心无语。好在杜玉珠也很开朗大方,那怕感受到朱芬那种别有用意的热情,却也没多说什么。
毕竟,大学毕业之后,她父母也开始操心她的事情。虽然尚未出现被催着相亲的情况,可杜玉珠也知道,等大哥结完婚,父母的重心也会转移到她身上。
至于今天来找徐海宝,更多也是有些年头没见,想看看退伍回来的徐海宝竟然变成什么样。尤其得知徐海宝打算在村里搞旅游开发,杜玉珠也充满好奇。
但她必须承认,那怕徐海宝没能读大学。可在杜玉珠看来,徐海宝的品性跟魄力,还是令她很欣赏的。毕竟,这年头有几个年青人,肯踏实待在这越来越荒废的渔村呢?
第五十八章 新年快乐!
做为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春节,每个炎黄子孙都非常在意。相比待在城里的很多人,渐渐感觉到年味越来越淡,而农村一些过年的传统依旧保留。
以往都在城里工作的村民,在春节这样的时间基本都回来了。人一多,村子自然变得热闹了许多。偶尔出门的话,也总能看到一些平时见不到的村民。
到了三十这一天,徐海宝两父子也开始强罗着贴春联。至于厨房的事,则交给徐清雅跟母亲负责。全家总动员各司其职,为年夜饭而忙碌起来。
相比去年徐海宝父母没回村子过春节,老屋的对联是三叔帮忙贴的。今年又回村子过年,两父子也难得重温早年全家齐动员的滋味,把老屋里里外外装扮一新。
跟很多地方过春节习俗差不多,初一基本不动刀不杀生的渔家人,三十这一天都会多做些饭菜。剩到大年初一再吃,也讨个‘年年有余’的吉利。
除了自家人吃的饭菜,三十晚也要准备祭祖的东西。这些渔村的旧习俗,再次重温起来也令徐海宝倍感新奇。而有些规矩,徐父也不忘叮嘱跟教导徐海宝。
毕竟,渔村的一些习俗需要传承下去,而徐海宝无疑是未来徐家的顶梁柱嘛!
刚刚贴好春联,忙完自家事的徐海星,也笑着走进院子道:“大伯,宝哥,你们还没贴好春联啊!要不要帮忙?”
“星娃,你们家春联贴好了?”
“贴好了!我妈晚饭都快做好了,午饭刚吃完就开始忙乎起来了!”
“抢春头嘛!我妈也一样,等春联贴好,也差不多可以开饭了!”
“行,那你们忙,等吃完饭我再过来玩!”
虽然徐海宝有提议两家一起过年,可最后三叔还是决定一家三口过年。毕竟,今年徐海宝刚退伍回来,他们一家加进来过年,多少有些不合适。
刚准备离开的徐海星,很快便听到村里传来鞭炮声。听到这声音,徐海星也很惊讶的道:“握了个草,这才四点钟不到,谁家这么早就吃年夜饭啊!”
“你管是谁家呢!赶紧回去,要是做好饭,你也准备放鞭炮吧!抢不到头春鞭,比别家早也讨个喜头啊!爸,我们也赶紧把鞭炮拿出来,准备放吧!”
对很多渔村人而言,年三十抢放鞭炮,也是一种传统。一般情况下,放过鞭炮便开始吃年夜饭。很多时候,天还没黑,很多村民的年夜饭便吃完了。
而这个时候,村子很多小孩也开始串门讨压岁钱。至于大人们,大多都不会待在家里,都会趁着时间还早串门聊天。有些爱打牌的人,也开始召集牌友准备开战。
随着第一挂年夜饭的鞭炮声响起,渔村也变得热闹了起来,不时响起的鞭炮声,也令整个村子变得分外热闹。只是相比城里,渔村的夜晚则相对安静一些。
虽说第二天要打开门的鞭炮,可基本上都会等天亮的时候。毕竟,太早放鞭炮的话,也会影响其它人休息。在这种事情上,村子要比城里更安静些。
至少对徐海宝而言,他对于在城里过年的记忆,基本上都是三十晚根本别想睡。整个小区跟城里,不时传来的鞭炮跟烟花的声音,让人根本无心睡眠。
“爸,哥,菜都烧好了,可以开饭了!”
今天难得待在厨房帮忙的徐清雅,似乎知道村子有这个抢放鞭炮的习俗。看到最后一个菜即将出锅,也赶紧把碗筷摆好,立刻通知自家老爸可以放鞭炮了。
听到这话的徐立言也笑着道:“好,我知道了!宝娃,今年的鞭炮你来放吧!”
“好!准备放鞭炮了!新年快乐!新年大吉!”
拿着准备好的香,将已经拆开铺好的鞭炮点燃。噼哩叭啦的声音响起过后,整个院子也开始被浓烟所笼罩。而此刻的徐海宝,也已经走进了自家客厅。
尽管鞭炮产生的烟雾,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呛。可一年到头,渔家放鞭炮的次数也不多。难得这样喜庆的日子,放点鞭炮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好。
虽说眼下很多城市,都在推行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可在徐海宝看来,大年三十晚放鞭炮是传统,任何一个城市想全面禁止,几乎都不太可能。
至于说放鞭炮污染空气,在徐海宝看来不放其实也没多大影响。至少对生活在福临岛的村民而言,放鞭炮产生的烟雾,过不了几分钟便消散的干干净净。
而此刻端着最后一盘菜走出厨房的徐母,多少有些意外的道:“我还想着今天抢个头春,没想到村里这帮人,家家都这么早。这些人不吃中午饭的啊!”
“妈,我们家也挺早的啊!这个点吃晚饭,已经够早了!”
笑着安慰忙碌一下午的母亲一番,徐海宝也将从省城带回来的好酒,给自家父亲给倒上。至于母亲的话,还是喝温热好的黄酒,妹妹自然还是饮料。
给父母倒好酒后,徐海宝也笑着举杯道:“爸,妈,借这杯酒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希望新的一年,你们依旧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些年,辛苦你们了!”
“嗯,我们全家干一杯,祝我们家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
加入祝酒行例的徐清雅,那怕没喝酒却也端着饮料举杯。这种一家团聚的春节,对徐清雅而言也显得有些陌生。毕竟,之前五个春节徐海宝都不在。
尽管父母年龄不算太大,可徐海宝兄妹对于爷爷奶奶的记忆并不多。可以说,他们记忆最清楚的春节,都是陪着父母过的。而现在,他们长大了,父母却老了。
端着酒坐在主位的父亲,也很欣慰般道:“嗯,这杯酒该喝,一起干了吧!”
“那能一口干,你那小杯子才多少,我可是一碗黄酒呢!自家人喝酒,那么客气做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