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返人生-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数的阴谋论者用极富攻击性的言辞去针对这部电影。

    “听说有人要拍一部关于神父猥亵儿童的电影,我只想说:不要把自己的卑鄙包装的那么冠冕堂皇,你们只不过是利用别人的伤疤,制造自己的话题。你们这样的做法没有丝毫的正面作用,我保证,这部电影必将是一部卖弄那些肮脏事件以制造话题的恶劣电影。”一位专栏记者毫不客气的在报纸上如是评论道。

    和这篇文章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一位电台主持人公开在自己的电台节目中评论道:“听说有人要把2002年发生在波士顿的一个真实故事搬上银幕,起初我曾以为这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行为。然而当我得知拍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之后,我就全然没了这种想法,如果你不信,那我就列举一番他的作品给你们听听,限制级成人喜剧片《宿醉》,限制级动作片《突袭》,唯一一部稍稍主流的电影也大量参杂着黑色元素。试问,这样一个导演能够导出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呢?限制级宗教轮礼片?得了吧,让这个人滚出美国吧!”

    这名电台主持人一向以见解独到深刻著称,因为其本身就是一名女性,因而有着一大票的女性粉丝。当她这段评论出来之后,一时间得到很多听众的支持。

    有不少粉丝给她写信,阐述了自己对这件事相似的担忧。而这位电台主持人也不时在自己的节目中读一些写得比较好的信件。

    其中有一份引发了很多听众的共鸣。

    “亲爱的艾玛,前几天听了你的节目,我对你说得那部电影同样很是担心。我是一名虔诚的教徒,我对自己的信仰坚定而又骄傲。我深信主和我们同在,只是总有人试图用一些孤立的事件来抹黑教会的形象,可是我现实中遇到的教徒,他们大多和蔼,善良,乐于奉献。他们对社会充满了爱心。总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处伸出援助之手。我承认,教会确实有做错的地方,但即便是圣徒之中也出了犹大这样的人,我们这些凡人又如何保证自己不会犯错,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犹大就忽略了整个教会为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

    不得不说,这一名听众的来信代表了很多教会人士的想法,也有很多当初看了波士顿环球报后心里产生错乱的人,因为这一封来信而有了自欺欺人的借口。

    面对诸如此类的攻击,那些陈学谦的粉丝们许多都选择了沉默。虽然他们大多并不相信陈学谦会是一个贩卖他人悲惨遭遇,为自己牟利的人。但面对沉重的信仰问题,他们还是充满敬畏的选择了沉默。

    而这一切,在11月底,顶峰娱乐公布电影将于圣诞节上映之后达到了高峰。

    一时间舆论四起,无数教会人士纷纷表达强烈抗议。

    “这样一部亵渎神明的电影不应该被安排在这样一个神圣的节日上映!甚至这样的电影就不应该被允许上映。”

    对于这样的声音,顶峰娱乐公司予以了回应。

    “我们从未质疑过圣父耶稣的伟大,从不曾冒犯过耶和华神的圣洁。相反,我们的本意便是让这个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的群体能够更佳纯粹,我们所揭露的事情恰恰是神明所憎恶的。我们的行为针对的绝不是信仰,而是一些破坏信仰的蛀虫。”

    对于顶峰娱乐的这番反驳,很多宗教人士都愤怒不已,他们很不满意顶峰娱乐将崇高而圣洁的神父说成是蛀虫。

    为此,一位教廷主教引用圣经强烈批判陈学谦是一个异教徒,是阴谋的煽动者。

    只是对于这样的控诉,陈学谦直接一纸诉状将这位主教告上了法庭。虽然陈学谦很清楚自己绝不可能胜诉,但他无疑向外界传达了自己的意志。

    或许神明的圣洁不可冒犯,但,陈学谦的名誉同样不容亵渎!

    此时在整个美国舆论之中,几乎很少有人主动站出来支持陈学谦,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陈学谦的电影,他们并不确定陈学谦到底拍了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就想电台主持人艾玛所说,以陈学谦的一贯作风,他即有可能会拍出一部限制级的宗教轮礼片,如果是那样,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对天主教的构陷了。

    加上在美国,信教徒为数众多,当真没什么人敢于惹怒这个群体。

    就在这样的一种一边倒的舆论之中,2006年的圣诞节终于来临,而陈学谦也丝毫不受影响的如期推出了这部电影。

    鉴于美国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陈学谦果断取消了这部电影的首映礼,直接将其放到了电影院里,经过这段时间的争论不休,陈学谦已经厌倦了再和那些人做无谓的口舌之争。

    电影正式上映的第一天,整个美国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无数影评人都自发走进电影,准备好了笔墨,想要写上一篇批判这部电影的文章。

    而那位电台主持人艾玛也早早在自己的电台节目中宣布了自己将会在第一时间去观看这部电影。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谈论了太多关于这部即将上映的电影的话题。明天我就将带着所有疑问,所有担忧走进电影院,去一一验证我们的对于这部电影的种种猜测。”

    艾玛的这番话被她发在了自己的facebook上,顺便说一句,此时的facebook已然完全开放注册。

    艾玛的这条动态一经发布,瞬间就引来了为数众多的听众回复。

    “支持艾玛,静等艾玛战斗!”

    “最爱看艾玛教训人了!”

    “就等着看艾玛的影评了,感觉肯定比电影要精彩!”

    ······

    就这样,艾玛带着诸多听众的嘱托,心怀着质疑走进了电影院,她预计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会很难熬,或者说她已经做好了被污了眼睛的准备。她可谓是抱着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前来观看这部电影的。

    在涌进电影院的影评人中,绝大多数都持着和艾玛一样的想法。

    其实依造这种情形,一部电影在还没上映前就引来了如此众多的找茬者,那么它基本上也就没法翻身了,要知道,任何的东西都不可能做得无懈可击。要想让一大群等着找茬的人无话可说,这种难度不亚于让20个妇女共同保守一个秘密。

    在满心恶意中,陈学谦的这部新电影终于开始了!

    电影的一开始是在一个警局里,一对警察在对话,从警察谈论的内容来看,隐隐提到了一系列的关键词,神父,孩子,没有爸爸,主教。

    艾玛看到这里忍不住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果然,这个导演一如既往的恶劣,说是还原波士顿环球报的真实事件,事实上根本就是以此为幌子,兜售神父猥亵男童的禁忌话题,从而引发议论。

    看完第一幕,艾玛极为笃定的预测到,接下来定然是记者采访这位受害人,然后开始无休止的重复那些令人极度不适的限制级画面。

    只是让她微微意外的是,这部电影居然并不是限制级的。不过这依然没有让艾玛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她坚信陈学谦根本就是一个人渣!

    第一幕很快过去,镜头转到了一家公司当中,一群人站在中间,环球报的主编退休,新的主编还没人,众人为这位领导送行,这时观众第一次看到了淡出人们视线许久的迈克尔基顿。

    这位曾经的蝙蝠侠,如今已然成为一个中年大叔,花白的头发,气质内敛,充满了老牌的学院派记者的沉稳气度。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场景,但却让所有观众看着都心中一阵舒畅。

    只是当这种感觉在艾玛这样带着偏见的人心中升起时,她第一反应就是诧异,她有些想不通自己怎么会生出这样的一种感觉的。

    然而不及细想,电影的剧情在继续推进,作为电影标题的《聚焦》小组第一次完整出现在镜头前,他们像是真实的记者小组一样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上司。

    到此为止,这部影片似乎都很阳光,很平缓,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不适的地方,但艾玛乃至其他影评人,甚至是那些这段时间看过太多争论的观众,都觉得下面的剧情必定会打破这种平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80 未完之战

    (全本小说网,。)

    280未完之战

    电影在继续,基顿扮演的罗比来到一家餐厅和自己的新上司见面,对于这位新上司,给人的感觉是不善交际,谦逊,但有着极强的工作能力。

    随即,新上司到报社上任了,在第一次碰头会上,这位新上司点出了神父猥亵男童案。然后又特意将罗比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当面沟通。

    看到这里,艾玛的嘴角再次泛起一抹冷笑,“终于按耐不住了么?就知道这个导演肯定死性不改!看看他以前的那些电影,哪一个不是为了票房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再次让艾玛有些意外的是,电影中依旧没有受害者出现。倒是通过聚焦小组成员的对话,众人感觉明显感觉到了案子的棘手。所有的调查组成员无一例外的都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法庭的,有来自家庭的,即便是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都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那种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被教徒包围的社会。

    而这一点让很多信教的教徒看了心中忍不住一阵不舒服。只是他们却又没有任何可辩驳的,因为这根本就是事实,即便是最虔诚的教徒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电影中的聚焦小组成员们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只是他们依旧没有如艾玛所预料的那样直接前去采访受害者,而是从其他方面入手。

    他们中的一名成员由鲁法洛所扮演的记者麦克前往采访为诸多受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米奇,而罗比和萨夏则前往拜访了教会的辩护律师埃里克。

    从埃里克那里,罗比两人得知原来侵犯一个儿童仅仅只需要赔偿两万美金就可以逍遥无事,甚至这类案件的法律时效仅仅只有三年时间。

    随着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聚焦小组终于开始采访受害者。然而再次让艾玛意外的是,这名受害者是一个成年男子,他也没有扯到什么不堪的细节之处,更没有所谓的回忆片段。

    这一次的采访完完全全就是一场正常的采访,只是当这名受害者说出自己五年前就曾经将收集到的证据寄给了环球报时,所有人都是一愣。无论是电影中的聚焦小组成员,还是看着电影的观众们都是。

    谁也没想到,这件事情原来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人揭露过。

    而当这位受害者说出仅仅波士顿地区就有13名神父侵犯过儿童。聚焦小组的成员们都有些坐不住了,观众们都能感觉到,他们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一如此时坐在电影银幕前的观众乃至教徒们。他们都不敢相信。

    此时的艾玛已然没有闲暇再去推测电影的走向了,她此刻只想知道,这名受害者所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而这些记者们又该如何继续追查下去。

    不管艾玛的想法如果转变,电影依旧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麦克继续缠着代理律师米奇,当对方听说了麦克是《聚焦》的成员后,终于松口同意让麦克和受害者们见面。

    另一方面萨夏也和一位受害者约好了见面。这一次的受害者同样是一个成年男子,而且这名男子还有些不同,他是一个同性恋者。

    在这里,萨夏终于追问了当初所发生的一些细节,然而这一段被陈学谦处理的丝毫没有阴暗之感,只有一种沉重。当这名男子告诉萨夏,当年的这件事情完全毁掉了他的人生,甚至扭曲了他的取向问题时,艾玛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件事的可怕。

    而在另一边麦克也在采访一位受害者,这名已为人父的受害者提起那段过往时依旧脆弱无助。

    当最后萨夏询问受害者:“你有将这件事告诉别人吗?”

    对方回答道:“告诉谁?神父么?”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真切的说出了这名受害者当时是多么无助,多么绝望,甚至他曾经虔诚的信仰都为之动摇。

    看到这里,无数最初抱着和艾玛差不多心态的人都变得神色严肃起来。

    是的,波士顿环球报曾经将这一切都公之于众,但要知道,文字的震撼性和影像是完全无法相比的。

    此时艾玛已经完全不及思考其他,她此刻内心只有震撼。

    然而事实证明,事情的可怕远远不止如此,此时调查组的成员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线索,其中一位精神病研究专家通过电话向麦克透露了更多的消息。

    随即他们就在天主教的神父名册中发现了另一个线索,那些犯下这种罪行的神父通常会被用一个因病调离的官方说辞所掩盖。

    而后那位精神病研究专家再次打来电话,在电话中,对方提出了一个猥亵儿童的犯罪比例,这个比例高达6%。

    这个数据真正震撼到了聚焦小组,以至于他们在电话前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当他们将这个消息告知负责人后,他们开始使用反推法,从花名册入手,反推出所有有嫌疑的问题神父。

    在一连串的剪辑镜头后,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份高达87人的名单。

    当他们再次找上辩护律师埃里克时,这位律师面对咄咄紧逼的罗比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早在多年前他便将一份20人的名单寄给了波士顿环球报。

    面对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罗比再一次惊住了。

    随即聚焦小组和两位上司进行了讨论,这里巴伦提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指出教会对于这一切完全知情,并且为掩盖这一切提供了帮助。

    为此,聚焦小组再次根据自己的受害者名单开始大面积采访涉案人员。

    在这些人当中有些接受了采访,有些则完全激动的将他们赶走,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位神父,这位神父极其自然的坦诚自己曾经猥亵过儿童,但他又表示自己并没有侵犯过他们,这有着明显的区别。

    当萨夏追问他是如何知道其中的区别时,这位神父说道:“我被侵犯过!”

    这个回答完全震撼到了萨夏,然而这次采访却被神父的姐姐阻止了。

    另一方面,环球报在法庭上动议解封一些文件,然而在这里他们却清楚的感觉到天主教对法庭的影响力之强。

    不过米奇此时给了麦克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原来在法院中有着一份材料是公开的,其中清楚的记录着米奇调查到的许多关键证据。

    可是米奇却告诉麦克,这份文件并不在法院内,他公开,却并不在法院内,因为它被天主教的人带走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彻底感受到天主教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干涉司法。可以阻碍任何想要揭露真相的行动。

    就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美国911事件爆发,所有的记者都必须转移注意到这件事情上。

    而这很可能将他们之前的一切努力搞砸。

    他们有着各种无奈,不过好在他们挺了过来。

    当他们拿到了那些被教会私藏起来的公开资料,他们确切得知大主教区的主教劳对于这一切都知情,并且包庇了这些事件。

    至此,麦克想要将这一切报道出来,然而罗比却不同意。为此麦克在办公室里暴跳如雷。

    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事件在继续,各种说客出现,情况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罗比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一名为许多神父处理过此类案件的律师。

    在圣诞夜这天,罗比和这位朋友谈起这件事情,他们彼此坦诚在此之前,他们对于这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