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女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身女学霸-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笛三国系列小说中的貂蝉出生在边境,饱受胡人翻边的困扰,这便自小让貂蝉养成了坚韧的性格,然后被吕布所救,记忆深处便刻下了吕布的身影,这是一个伏笔。

    不过导致貂蝉改变的契机,是她在偶然间救了一个名叫“贾诩”的人之后。

    当时贾诩尚未出名,因病辞官,上遇见胡人,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抓获。机智的贾诩这样说道:“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的外孙来唬人,胡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

    后来胡人发现自己上当受骗,自然怒而搜捕贾诩,因为貂蝉,贾诩躲过一劫。

    pp4209051

 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一次众多读者的差评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三国这段天才谋士辈出的时代中,总有人喜欢争论哪位谋士是天下第一谋士,其中贾诩的支持率肯定很高,因为这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仅获得了善终,最终还位列三公。

    当然,他的“毒士”之名,同样响彻天下,甚至可以说,他的一计,直接导致了乱世的开端,那也是整个长安的噩梦。

    在吴笛的三国系列小说第一部中,贾诩已经出场过了,第一部中刻画比较出彩的谋士便是李儒,而他却非常推崇贾诩此人,与贾诩关系极好,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印象贾诩这个人,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若是纯正的pov写法,用完吕布的视角再用另一个视角的话,一定要保持时间轴的推进,但是伪pov写法就比较宽松了,吴笛将貂蝉的成长环境大概写了写,这在时间轴上当然便有重叠的部分了。

    为了给貂蝉开金手指,吴笛自然又牺牲了文章的合理性,历史上貂蝉与贾诩根本就没有交集,而以贾诩那绝对满值的保命手段,哪里轮得到貂蝉来救命但是吴笛却写了貂蝉女扮男装,然后接受了贾诩这只老狐狸的教导,然后发现这“少年”竟然天赋异禀。

    之后甚至在贾诩的推荐下,进入了水镜山庄,再接受了司马徽的教导,甚至还在山庄中与诸多名人有了交集,比如周瑜、庞统、诸葛亮

    这就是“水镜八奇”的噱头,就跟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五虎上将差不多,这八人便是荀彧、贾诩、郭嘉、周瑜、庞统、诸葛亮、司马懿、貂蝉。

    当然,如同火凤燎原的作者喜欢卖关子那样,吴笛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揭露所有八奇的人选,而是一步步揭露。

    由于这个世界的读者没有三国演义的熏陶,就是想猜也很难猜。

    吴笛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自然独享大权,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此计为众人采纳。

    这一计,可谓真正的佘毒天下,在这之后,贾诩也有了一个“毒士”的外号,而文章中为了体现贾诩的智计超绝,重点描绘了他如何以策略大败长安城中的吕布的,他使用了自己最擅长的黑暗兵法,然后还用了绝技“公子献头”,即说服牛辅牺牲以引吕布全军尽出,用一成兵力,在五天内败吕布于长安;后来又让西凉太守董越坦然受吕布刺客即张辽的刺杀,令吕布在长安中被围剿。贾诩两次大败吕布亦令其甘拜下风,贾诩因此闻名天下。

    表面上贾诩只是惜命自保,但他内心深处却是这样想的天下越乱,我这样的人,才越有施展抱负的空间。

    pp4209051

 第四百六十七章 吴笛一生黑

    (全本小说网,HTTPS://。)

    可以说,贾诩这人简直厚黑到了极点,为了一己之私,一计祸害整个苍生,怎么看都应该是反派人物,还是boss级的。

    然而读者们毕竟不是生活在三国乱世时的苦难百姓,他们反而觉得“毒士”贾诩实在是太帅了,不是哪个人,一个计策便能祸害苍生的

    而贾诩堂堂正正用兵法谋略击败吕布,更是让不少男读者直接认定他就是第二部三国系列小说中的主角了,至于那个玛丽苏光环笼罩全身的貂蝉,有多远滚多远

    有读者甚至直接脑补,其实貂蝉也是贾诩的一颗棋子,他为了让天下更乱一些,便暗中布局让貂蝉使用了美人计,没有别人的运作,貂蝉能混进司徒王允家中当歌女文中就是貂蝉自己理所当然地进了王允府中,吴笛自己都没解释她怎么混进去的这被认为是一个很大的败笔。

    男读者不喜欢貂蝉也是情有可原,表面上自然是合理性的缘故,觉得三国这个时代不可能有这么牛叉的女性,本质上则是大男子主义作祟,觉得貂蝉将第一部的重要的主角、配角玩弄于鼓掌之中,实在让男读者们不爽。

    权臣董卓虽然残暴,但还是有人喜欢他,觉得董卓非常霸气,甚至敢于直面自己的欲望,发泄自己的欲望,有读者甚至还表示如果自己有董卓那样的地位的话,或许同样也会随心所欲,想杀人放火就杀人放火,想强奸谁就强奸谁,皇后、公主、民女多多益善

    当然这样“三观不正”的读者还是很少的,不过喜欢吕布的读者确实很多,简单的来说,第一部三国系列小说的中吕布,有些像热血漫画的主角,一是能打。二是特别重情,三是很帅,总之很有魅力。

    而且吕布当初还是貂蝉的救命恩人,但你貂蝉却为了什么国家大义而欺骗对方这是恩将仇报啊实在没有任何萌点。黑化也不带这样的

    大部分女读者讨厌貂蝉的地方,正是因为她在吕布与国家大义之间选择了后者,女读者都是比较感性的,一般女性向小说中,都是爱情至上,可你貂蝉却背叛了爱情,这怎么让人喜欢得起来

    因此,这三国系列第二部小说采取貂蝉作为主要视角可以说是重大的失败,而吴笛也犯了作家的致命错误,那就是将自己代入到了文章中的角色中去。成了典型的自high文,或者说是玛丽苏文。

    总而言之,若非有贾诩这个人气智者存在的话,第二部三国系列小说的销量还要更差

    当然,一小部分自恋型的女读者表示三国系列小说第二部写得非常棒。尤其是美人计的那部分这充分体现了,玛丽苏文也是有人喜欢的。

    貂蝉这个完美女性刻画的失败是第二部三国系列小说遭到冷遇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则是超有魅力的才女蔡琰前期经历非常幸福,后期完全被虐得可以当里番女主角了这绝对不能忍啊

    与貂蝉的刻画失败不同因为吴笛太想刻画一个完美女性了,导致人物失真,又破坏了整个三国时代的大背景。甚至说貂蝉部分的小说完全崩了都行,太过yy了,而蔡琰这个才女的刻画,那是相当的成功。

    其实蔡琰这个才女,在三国系列小说开始写之前,已经积累了很多人气。毕竟在梁祝中,蔡琰曾经出现过,还有她的那些诗歌,有人甚至将蔡琰当作古代版的吴笛,都是才女嘛。

    话又说回来。在读者们看来,蔡琰这个人物本就是吴笛原创的

    吴笛在写蔡琰视角时,主要是通过蔡琰的生活环境来勾勒东汉末年的民俗风情,让这个小说世界更加逼真,与之前的各种阴谋诡计、战场对抗不同,这是比较舒缓的生活流内容。

    这其实也是一个节奏的调整,能够让文章更富有变化,让读者觉得不那么单调。

    吴笛那典型的温馨甜蜜的文风又出现了,这正适合前期蔡琰的幸福生活。

    没错,蔡琰可是大儒蔡邕的掌上明珠,从小锦衣玉食,而且自幼博学能文,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品行温良,又美貌过人。

    吴笛写文戏还是很出彩的,因为她的积累足够,她还为蔡琰原创了一些自己的诗词,毕竟要称为才女,除了那些成名作以外,在一些聚会上,肯定也要有所表现。

    前期无疑是才女在某些聚会上作出一些质量上乘的诗歌,然后众文人钦佩不已,这样带有商业性质的爽文戏路,不论是男读者还是女读者,都看得比较痛快。

    蔡琰虽然有才,却只是单纯的有才而已,她没有任何心机,她的个性是阳光明媚的,这样的女孩其实很讨喜,她的才华与她的懵懂所形成的反差萌,是读者们最喜欢的地方,而蔡琰因为颇有才华,自然有些傲气,因此她身上也有傲娇的萌点,算是非典型傲娇大小姐的角色。

    而且,吴笛言情小说的写法,又用到了蔡琰与卫仲道身上,她将两人之间的结识、相爱、成亲写得十分甜蜜。

    毕竟卫仲道可是出身河东卫氏的名门公子,与蔡琰门当户对,他本身也是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假以时日,必然又是一方大儒,足以庇护蔡琰。

    很多三国穿越小说中喜欢黑卫仲道,然后再收蔡琰,其实卫仲道本身没有什么好被黑的,除了他的身体,在与蔡琰成亲一年后,他便因为咯血而死,而蔡琰的悲惨命运终于开启。

    只要卫仲道不死,蔡琰安心在河东卫氏,哪里会有后来悲惨的遭遇

    而蔡琰因为卫仲道的死,卫家认为她克死丈夫,当时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琰,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

    有女读者看到这个情节,二话不说直接弃书,从此吴笛一生黑

    虽然前面有铺垫说卫仲道身体不好,但是瞬间来了个一年后,卫仲道咯血而死,蔡琰被各种白眼,愤而回家,这他妈的玩我们啊

    不仅是女读者,有男读者可是代入出身名门、风度翩翩的卫仲道的,毕竟他确实得到了蔡琰的芳心,能够享受与才女之间的温存,结果还没享受够呢,瞬间就被写死了

    这显然也是三国系列小说第二部遭受各种恶评的原因之一,吴笛自己是根据史实来写,历史上蔡琰就是这么惨,但是在读者们看来,这个情节未免太过突兀,为了虐而虐,简直就是在玩读者,没有秒速五厘米那种一步步发展下来的合理性。

    因为醉卧x伊人太想刻画一个完美女性了,导致人物失真,又破坏了整个女学霸的大背景,甚至说xx部分的小说完全崩了都行,太过yy了~~~我这是在吐槽自己么

    向被坑的读者道个歉,再次保证,不会写什么修真的之前纯粹是脑子一热。

    好久不求票了,求推荐票、月票~~~

    pp4209051

 第四百六十八章 没有想象中的坚强

    (全本小说网,HTTPS://。)

    然而,虐心的还不只是如此,吴笛在三国系列小说第一部中已经埋下了伏笔,蔡邕是被董卓强召的大儒,却在过程中,因为学识广博、道德高尚,而让董卓所敬重,这其实也能证明他的人格魅力。

    实际上在读者反馈中,蔡琰的父亲蔡邕确实比较受人欢迎,毕竟他是真正的君子,德行操守皆是当世楷模。

    因此,在董卓死后,他在王允的面前,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并为之叹息,他能有如今这么高的地位,与董卓的提拔不无关系,这其实也是知遇之恩。

    然而这当然让王允勃然大怒,直接喝斥蔡邕:“董卓就是国家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

    在诛杀董卓后,大权在握的王允直接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

    蔡邕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没有成功。

    实际上蔡邕就是因为要写汉史而被王允所忌惮,王允怕自己的名声被抹黑,毕竟他铲除董卓,其实广义上来说也是政变,还是靠美人计,这事传出去也不光彩。

    最终蔡邕死在了监狱之中,他的女儿蔡琰彻底失去了依靠。

    当然,王允的结局也很悲剧,他其实也可以说是丧命在贾诩的计策下,不是贾诩劝李傕、郭汜聚拢兵马反攻长安为董卓报仇的话,也许他作为一个贤臣,能够重整汉室,当然这种概率太小了。

    长安爆发内乱,使得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曾经的大汉有无数精兵能够抵抗这些异族。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威势早已消失殆尽

    能坚持看到这里的读者,承受能力已经算非常强悍了,他们自然也感受了吴笛那深深的恶意,前一部吕布还在边境虐胡人。第二部他却完全陷入到了争权夺利的漩涡中去,再也没有“龙城飞将”了。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便是第二部结尾最虐心的内容,吴笛用冷酷的笔锋将蔡琰的遭遇写了出来,这就是让读者们知道三国时期的残酷她也不过是无数人的缩影。在这豪杰辈出的时代中,更多的人是苦痛的,有客死异乡者,有失却亲友者,有国破家亡者。

    这种已经上升到国家层次的“致郁”。读者们哪里肯买账

    有激愤的读者直接向无敌文化公司寄了刀片,以及那撕烂的三国系列第二部小说,表示再也不想看吴笛所写的小说了。

    天净沙的度娘吧中更是一片谩骂之声,认为吴笛的文青病越来越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吴笛的米分丝为她洗地,说是第二部小说也是有亮点的。不仅仅是智者贾诩的人物塑造,还有整体上的结构,非常的完整,基本上将前作的埋下的坑填上了,整个第二部小说,通过蔡琰的视角。真正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与残酷

    大部分读者才不管什么伏笔、内涵,他们就知道,看这第二部三国系列小说非常郁闷,时常看得无比憋屈,一点也没有第一部那样酣畅淋漓。反正就是不好看虐心又虐身

    蔡琰这么好的一个萌妹子,居然真的这样往死了虐,不,根本就是让蔡琰生不如死,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而这三国系列的第二部小说,也像是一个导火索一样,将之前忍吴笛忍了很久的普通读者激怒了,谁希望花钱买不自在,这样不断地虐我们,你就开心了

    那好,我们不买账了你就继续犯病犯下去吧

    因此,这三国系列小说的第二部的销量,出现一个极大的滑坡,本来媒体还在观望,可能之后会出现反弹,毕竟吴笛的小说口碑还是可以的

    然而这一次,销量却持续低迷,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媒体纷纷跳了出来,对此大肆报导,语气中包含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这是吴笛在文学领域遭受到的最大挫折,在读者中的口碑与销量都非常差

    看来,吴笛天才美少女作家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也会写出读者不买账的作品。

    不过,文坛上学院派的人士,却对这第二部三国系列赞不绝口,尤其是以蔡琰为主视角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才是有文章有深度的体现

    甚至又有著名文艺片导演看上了小说中蔡琰为主视角的部分,决定将其改编成剧本,然后拍成电影,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深度的悲剧故事

    这个时候,已经是深秋季节,吴笛已经在中都大学学习了接近两个月了,她在大学中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甚至连一个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