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思考的时候,李小强也把自己的思路理清楚了。他继续侃侃而谈:
“由此可见,虽然理论上说围棋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其实棋盘上361个交叉点还是不平等的,起码在开局的时候是不平等的。有些地方的价值就是要比其他地方的高。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开局的时候并不完全是绝对自由的呢。”
“等等,我说小强,你别把我们带沟里去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天元”,你却说什么“二,2”,你干脆说“一,1”得了,这些棋开局的时候价值不大我承认,但是你凭什么认为“天元”的价值没有“星位”大呢?”
“哈哈,我可不敢说“天元”的价值不大,事实上我也分不清“星位”和“天元”的价值到底哪个更大。大家之所以更喜欢选择“星位”或者“小目”,不是因为这些棋价值更大,完全就是因为这些棋更自由!”
“啧啧,小强啊小强,你这完全就是强词夺理吧。你凭什么说我下“天元”就不自由了呢,你有什么依据。”
“我当然有依据,好在今天在坐的都是围棋高手,不会像你张大记者这样浅薄。大家应该还记得我在擂台赛跟依田的那盘棋吧。那盘棋就是依据。”
“哈哈,完了完了,我们的李大天才已经语无伦次了。你那盘棋和“天元”有什么关系。你那盘棋不就是下出了几步还算不错的好手吗?你想吹牛的话,我们改天找个地方让那你吹个够。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天元”。。。”
李小强笑盈盈的看着张志东,没有说话,他在等着看张大记者的笑话。张志东毕竟算个高手,他很快就懂了李小强的意思,所以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那盘棋和今天的话题还是有关系的。这里面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自由”。
围棋的自由!
那盘棋依田选择了两个“超高目”开局。看上去好像非常奔放,非常自由。其实那只是假自由。因为用了那种类型的开局后就比较极端。那种棋是很难取实地的,因此他只有“取势”一条路可以走。这样一来就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三连星”也算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布局,不过毕竟还是很容易转换的。随时都可以从外势转化为实地。而那种布局转换起来更难,想要争胜负的话,只有取势一条路可以走。李小强之所以赢棋,就是抓住了这个弱点,对手行棋“不自由”的弱点!从而击败依田的。
起手下“天元”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天元”最大的特征就是对战斗有利,因此要发挥这步棋的作用,就必须在棋盘上挑起战争。这其实同样也是失去了“自由”。你是“必须作战”。而你的对手是“可战可不战”。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而你的对手可以多一条路,谁更自由呢?
当然不能说下“天元”就一定不好。从一步棋的价值来说,没人说得清“天元”和“星位”的区别。一盘棋胜负的关键也不是在这个地方。只不过大部分人下棋的时候,更喜欢“进退自如”,更喜欢“自由”而已。
这样的道理很简单,大家很容易就能够想通其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张志东再次在李小强那里吃了瘪。
“呵呵,厉害,不亏是我们国家最年轻的国手。能把伶牙俐齿的张记者都说得哑口无言。我看也只有你了,大家说是不是?”
“哈哈哈哈。。”
这些天李小强经常往这个地方跑。他很享受这里的气氛。业余围棋毕竟和职业围棋不同,职业围棋最重要的是胜负。而业余围棋就有意思多了。很多和围棋有关的思考,其实都是从业余围棋界那里发起的。大家和李小强接触的时间长了以后,也都非常喜欢这位“最年轻的国手”,有一些和围棋有关的话题,大家也愿意和李小强交流。
“哈哈,小李国手马上就要和武官比赛了。到时一定要加油啊,如果能够一杆清台就好了。小强有信心赢日本的超一流吗?”
在这个地方混了几天后。李小强获得了一个“小李国手”的称号。大家毕竟还不是很熟。如果是其他职业棋手过来,大家都习惯称某某老师。李小强毕竟年龄摆在那里,熟悉的人会叫小强,开始不熟悉的时候。大家还真的不知道怎么称呼好。后来不知道有谁叫出了“小李国手”这个称呼,居然也就在整个赛场传开了。
“呵呵,我现在赢武宫先生虽然很难,不过信心还是有一点的。大家可能不知道吧。我最大的信心,就是因为那盘棋是武宫先生执黑,如果我执黑的话。我赢棋的希望可能很小。”
“啊?你这个想法有点奇怪吧。武宫的黑棋可是号称“宇宙流”,难道你找到了破解“三连星”的办法吗?”
“呵呵,和他的“宇宙流”相比,我其实更怕他的“自然流”,如果他一定坚持下他的“宇宙流”。那就和我们刚才谈论的一样,他的棋就失去自由了。只要他的棋不够自由,那我的机会就更大一些,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哈哈,到时就让我们看到一出好戏吧。加油!”
一帮棋友围着李小强,在那兴高采烈的研究着打败“宇宙流”的“理论根据”。
“小李国手,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古棋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听到这句话以后,李小强收起了笑容,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沉思。到了后世,著名的“古今之争”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俨然成了围棋界最主要的话题之一。这个话题的发其实就是从业余围棋界开始的。从严格意思来说,“古今之争”的主力,特别是“崇古派”的绝对主力,就是这些业余围棋界的高手们。虽然也有不少职业棋手表达了“挺古”的立场,不过绝大部分职业棋手还是“贬古”的。
如果从绝对水平来说,“贬古派”好像是占据了绝对上风。可真的就是水平高的那一方是对的吗?李小强认为,不一定!
李小强甚至认为,围棋界的“古今之争”是一定会有结果的。不管争论多长的时间,都一定会有结果。而最终胜利的一方,一定会是“崇古派”。李小强之所以会这样认为,这是因为“古今之争”的意义重大。它的重要意义,很可能只有吴清源先生和木谷实前辈发起的“新布局革命”可以媲美。
“古今之争”真的仅仅是给中国古棋“正名”吗?不是的,如果仅仅只是“正名”的话,那根本就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很容易就成为“口水战”。“古今之争”之所以越演越烈,这很可能就是围棋一场新革命的开始。
“新布局革命”的关键词是速度,而这场新革命的关键词,就是融合!将中国古棋的精髓融合在现代围棋中!
在围棋技术的革命中,不要认为水平高的一方就一定是正确的。吴清源发起“革命”的时候,他的水平肯定没有秀哉高。“新布局”出世以后。一些本因坊门的弟子甚至出过一本“打倒新布局”的围棋著作。在我们现在看来,“打倒新布局”就像一个笑话。
实话实说,在若干年以后, “贬古派”会成为一个笑话吗?这里面首当其冲的会是谁呢?当然是职业围棋界。
在围棋的“精细化”方面,现代围棋做得很不错了。而在围棋的战斗方面,说实话,现代围棋并没有超过中国古棋的高度。,甚至可以说,在有些地方远远不如。
在后世,在某一届lg杯中。古大力和李石头相遇。古大力下出了一步非常精妙的“空中镶嵌”。要怎么评价那步棋的?如果把那步棋当成古大力的“代表作之一,”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考虑到他们两位的“江湖地位”,把那步棋当成那个年代的“最高水平代表”,应该也是没有多少疑问的。那步棋确实非常精妙,李小强当时也研究了很长时间才看懂,古大力打入李石头的一块大空里。表面上那步棋像是在“治孤”,其实那块棋活还是活不了的,那步棋真正的作用,是让古大力一个很远的地方“官子便宜”了。让他一个“逆收5目”的官子变成了先手官子。在那个攻防战中。两位高手都计算精准。李石头把打入的棋杀死了,古大力通过那个妙手,该便宜的也便宜了。
不过可惜的是,那步棋可以称得上妙手。说代表那个年代最高水平的妙手都不过分。不过那盘棋称不上“名局”,因为古大力用那个妙手占得官子便宜后,他的局面是领先一点的,不过他好像没有觉察。还是觉得自己落后一点。因此后面行棋有点过分。李石头同样也觉得自己落后了,后面的行棋一样过分。两人一番错进错出以后。最后还是古大力赢了。
说实话,那个时候李小强业5水平。但是能让李小强看不懂的现代棋并不是很多。配合解说,再需要自己研究几个小时的棋更少。那步“空中镶嵌”就算一步。这样的妙手很多吗?在现代对局中不多的,有很多现代职业棋手一辈子都下不出这样的棋。
而在“当湖十局”中呢?就在那10盘棋中,至少有50步那样的棋!让业余5段看不懂的棋,平均1局棋中就有5步。就算是因为规则问题让人看不懂。平均一盘2步妙手看不懂还是有的。
业余高手的道理就是这样简单,你的棋是很不错,我的确下不出来,而人家的棋呢?我看都看不懂。你凭什么说你更厉害呢?你要是用你更“先进的理论”找出更好的下法也就算了,你找出来了吗?
必须承认,当现代职业高手试图用现代围棋理论去解读人家的棋,经常发现人家的下法才是最正确的。就是这种情况,你凭什么说你更厉害呢?最起码很多业余高手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们很容易比较。按照后世的情况,业余顶尖是职业顶尖让2子的水平,但是职业顶尖的棋还是看得懂的。假设业余顶尖坐到黄施范面前,人家很多棋看都看不懂,他会觉得那个更可怕?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职业棋手认为黄施范他们也就业余顶尖水平,而真正的业余顶尖觉得黄施范他们能够让自己3个子。职业的水平当然更高,但是大家更应该相信谁呢?不一定水平高就是正确吧。
“古今之争”由业余围棋界发起其实也是正常的。在那个信息化的年代,业余围棋已经今非昔比。职业围棋虽然专注于胜负,但是对围棋的思考并不一定有业余围棋界那么多。职业围棋的思维很容易僵化。也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就很容易出现“打倒新布局”那种事。而业余围棋界,才可能是将来那场“围棋革命”的真正发源地。
“小强,小强,你在想什么呢?”
李小强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他认真的说道:
“中国古棋的水平很高,非常高。绝不亚于现在的职业高手。”
“到底有多高呢?”
“哈哈,其实我现在跟你一样,我还有很多棋也是看不懂!是真正的看不懂,等我完全看得懂的时候,我再来告诉你吧。。。”
说完这句话,李小强转身离开了。
“那个将中国古棋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围棋中的人,会是我吗?”
ps: 昨天终于断更了。现在发个大章吧,算是补昨天的。今天手上的工作比较多,今天晚上可能没有更新了。我明后两天尽量补起来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三六章 寻找知音
(全本小说网,。)
在首届“晚报杯”接近尾声的时候,李小强也迎来了自己这个月唯一一盘正式的职业对局。这就是中国围棋“十强战”的最终排位赛,他和俞彬进行了中国围棋“十强”第7;第8位的排名争夺。
“哈哈,我说小强,你这个小妖王这次总跑不了了吧。。。”
“我这叫攒人品,懂吗,攒人品。虽然捡你那点人品实在是少得可怜,不过蚊子再少也是肉嘛。。。”
比赛结束后,两人一边复盘一边不忘记斗嘴。对于两位对局者来说,这盘比赛也就算一盘正式一点的训练对局而已。因此复盘时候的气氛非常轻松。这盘棋是李小强执黑,他采用了自己正式比赛中从来没有用过的“三连星”布局。最后被人家打破了中腹的大空,真正让俞彬“先捞后洗”了一盘。
在这段时间内,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正式比赛。李小强总会碰到“三连星”。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不用说的。如果李小强执白,他的对手不管擅不擅长,都会运用“三连星”布局。以帮助李小强备战擂台赛。李小强执黑也是一样,在平时训练的时候,用这种“换位思考”的方法备战,也是中国围棋队经常采用的。
围棋比赛虽然主要是看实力,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总不是什么坏事。这盘棋输了以后,李小强在本次中国“十强战”中最终排名第8;。这个名次当然拿不出手,不过这个名次和李小强获得的选票顺序是一样的,总算不是很丢人。
李小强自己的比赛结束后,他有事没事还是喜欢往“晚报杯”的赛场跑。这种业余比赛的总体水平当然不能和职业比赛相比,不过胜在激烈啊,好玩啊。比赛进行到现在这个时候,团体冠军已经是没有什么悬念了。申城业余围棋体现了他们深厚的围棋底蕴,参赛的3位棋手都有希望进入全国业余十强。他们获得团体冠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如果让这3位棋手重新回申城参加预选赛的话。还真的没有谁就一定有把握出线。
这也是这种比赛的特点,在“晚报杯”,“黄河杯”这种全国性业余大赛上。在赛前你根本就看不到多少预测文章。大家的实力都是半斤八两,有实力夺冠的棋手实在是太多了。这次比赛同样是这样的。团体冠军没有悬念,个人冠军花落谁家依然显得扑朔迷离。
这天李小强再次来到“晚报杯”赛场的时候,比赛已经全部结束了。不过个人比赛的最后名次还没有完全排定。很多棋手的积分都是相同的,最终名次要通过计算“小分”才能够完全排定。在等待结果出来的时候,李小强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几位熟悉的棋友聊天。
“张大记者,你今天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看你有点魂不守舍的。我就奇怪了,别人紧张一点没什么。你在那神经兮兮的做什么?团体冠军你也拿了,个人冠军那是肯定没有你的份。。。嗯,别紧张,我刚才帮你看了,你进全国十强还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张志东开始几轮倒是势如破竹,一度成为赛场的夺冠热门人选。不过在第6轮的时候输了一盘,赢他的是国内另一位业余好手王麟翼。要说人家老王的实力并不比他张志东差,不过那盘棋张大记者确实输得有点冤枉。棋到终局的时候,张志东有无数次一锤定音的机会。都被他自己一一放过了。最后以微弱差距败北,为此李小强当时还狠狠的鄙视了张大记者一番。
受到打击的张志东明显没有调整好比赛心情,在第7轮再输一场。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他立马退出了争冠的行列。已经不可能成为本次比赛的个人冠军了。好在他后面终于稳住阵脚,把后面的几盘棋赢了下来。李小强已经帮他看过,虽然还不知道他的最终名次,不过全国十强的位置还是保住了。
张志东依然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样。支支吾吾没有接李小强的话。他用一种很奇怪的目光看了李小强一眼后,神色反而显得更加不自然。
“哈哈哈,真是巧了。你和老王的大分小分都是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