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必须实事求是的说,日本围棋的这些底蕴。是目前的中国围棋界暂时做不到的。但是不管怎样,中国围棋现在也开始做了!这个诞生于中国的名词,现在被中国围棋人请回了它的故乡。

    李小强的“场面话”交代完以后,话筒被递到了刘大锤的面前。他先是看了李小强一眼。然后嘴角含笑:

    “我以前只知道小强的围棋下得好,是一位非常难对付的对手。真是没有想到,原来我们小强的口才也这么好。呵呵,小强真不亏是天才。看来还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啊。不过话要说回来,小强刚才的话,我内心是非常同意的。我现在也决定按照小强说的那样去做。在比赛中尽我所能,希望和小强共同努力,争取能够留下一张对得起“名人”称号的棋谱。”

    “哈哈,不行不行。小强那就是个小滑头我们早知道了。大锤你怎么能和他一样呢?说话尽来些虚的,你的话听是很好听,可没点实质性的内容。好吧,我也不绕弯了,我就直接问吧。大锤,你回答我,你对这最后一场比赛的胜负。你是怎么看的?记住,不许说谎,要说你的真心话。”

    比赛是在申城举行,那么这样的场合,当然少不了张志东张大记者。张志东算是“围棋”杂志的人,而“围棋”杂志算是中国“天元战”的主办方之一。但中国围棋媒体和日本围棋媒体的规矩不同。假如是在日本,按张志东的身份,是不适合出现在这个场合的。但中国媒体就无所谓。例如“围棋”杂志,他们虽然会重点报道“天元赛”,对于“名人战”这样重大的决赛,同样会重点报道。而作为“名人战”主办方的“群众日报”。对于其他媒体的报道,是持欢迎态度的。

    张大记者仗着自己和国家围棋队关系不错。和两位参赛棋手更是很熟。因此在这个场合,他没想过要“放过”刘大锤。因此他率先发难,非要刘大锤说说“真心话”不可。

    在一帮围棋记者的起哄声中,刘大锤只好无奈的再次举起了话筒:

    “嘿嘿,我也不怕告诉你们,本来到申城以前,我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对于这场比赛,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准备好了放手一搏。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要一看到小强本人,就觉得心里没底,就会心里发毛。因为我不知道,这次又有多少奇思妙想在等着我。大家知道,日本围棋界把小强称为“棋盘上的巫师”。没有真正领教,大家是不会知道他的“巫术”有多么厉害。他的“巫术”,不是一般的凡人能够抵挡得住的。我刘大锤当然只是一个凡人,但是为了让比赛激烈一点,我也只好勉为其难,希望自己能够抵挡住他的巫术吧。怎么样?到时候还希望大家为我好好加油吧。。。”

    这场比赛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或者说,中国围棋的首位“名人”。会在什么情况下诞生呢?随着对局者双方赛前的“表态”,所有人愈发兴致勃勃。

    这样一场比赛,在中国棋迷中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是在围棋界内部,关注的人还是很多。更让人意外的是,就连日本围棋界,也首次派出记者现场采访中国国内的这盘新闻棋战。在申城,张志东怎么也算是半个东道主,因此由他来出面接待自己的同行。

    “呵呵,山田先生,真是没想到啊。居然在这个场合见到你。”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哈哈,我也是一名围棋记者啊,到现场来采访一盘重要比赛。这不正是我的本职工作吗?”

    “可是。。。可是。。。”

    “呵呵,张先生可能不知道吧。贵国的李桑,目前在我们日本国围棋爱好者的心中,现在可是明星一般的存在啊。有很多的棋迷,都非常关注李桑的动向。我们作为一本专业的围棋杂志。哪怕就是为了销量,也必须来报道这场比赛。”

    “哈哈哈,小强在日本的名气。真的有您说的那样大吗?”

    “这是当然的!李桑作为一名不世出的围棋天才,这点不仅在日本职业围棋圈得到承认,就是普通的棋迷,现在也有这样的共识。对于一名真正喜欢围棋的人来说。他当然会关注李桑在棋盘上的表现,大家都想见证一名绝世天才的成长,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您说得没错,作为一名围棋爱好者。可能确实会非常关注小强在棋盘上的表现。比如说我吧,对他在棋盘上的表现就特别感兴趣。只要一有他的比赛,我就特别来精神。就想看看他在棋盘上。又会展现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呵呵,正如您所说,李桑的这盘比赛,可以算是当下世界围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除了李桑的个人魅力外,还有一个名称是永远都绕不开的。这个名称就是,“围棋名人”!我来中国之前,也采访了很多日本围棋界的知名人士。我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我就是问大家:在中国的围棋界,可能即将产生一位13岁的围棋名人,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而这其中,又以坂田先生的回答最有意思,您想知道坂田先生是怎么回答的吗?”

    “哦,坂田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这下张大记者来了兴趣,在这一刻,他的八卦之火再次熊熊燃烧。因为在围棋界,关于“名人”,坂田先生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在棋界流传:

    “决不可能出现20多岁的名人!”

    这是林海峰先生在23岁获得日本“名人战”挑战权的时候。作为当时日本的在位“名人”,坂田先生用这样一句话作为自己的战斗宣言。用这样一句话来迎接后辈的挑战。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大家谁都知道的。因此山田记者问人家这样一个问题,更过分的是,当年林海峰先生是23岁,而现在的李小强,是13岁!

    这样一来,难怪张志东会非常想知道坂田先生是怎样回答的。。。

    “哪怕是到了现在,我依然无法相信围棋界会产生13岁的名人!是的,你可以叫我老顽固,可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哦,坂田先生当时就是这样回答的吗?看来他不看好小强在这场比赛中能获胜啊。”

    山田履面子看来张志东一眼,笑嘻嘻的说道:

    “您别急,坂田先生的话还没说完呢,我还是将他的话完整复述一遍吧。”

    山田记者学着坂田荣男的神态和语气,一字一句的复述道:

    “哪怕是到了现在,我依然无法相信围棋界会产生13岁的名人!是的,你可以叫我老顽固,可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但是中国的李桑真的不一样,他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也许。。也许,他就是一个例外吧。”

    “哦,坂田先生这次的原话是这个样子的吗?哈哈哈哈。。。”

    和张志东不同,两位记者在交谈了一会之后。山田记者像是陷入了沉思,良久。他长叹一口气,他幽幽的说道:

    “哎!名人。。。名人!在我们日本围棋界,才什么时候。。。”

    的确,只要了解日本围棋的历史,就会知道“名人”对日本围棋界意味着什么。日本古代围棋先不去说他,就拿现代围棋来说吧,只要简单说几位棋手对“名人”的态度,大家就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触。

    “坦率他讲,既然说了以我为中心,就该相应地给我以适当的待遇。即使不愿施舍给我“第一期名人”的头衔,也不应将我视为十三人中的普通一员啊!对此,我至今还耿耿于怀。”

    说这话的,是吴清源先生。大家想不到的是,看上去对很多东西都看得很淡的吴先生,会对这样一件事耿耿于怀,以至于专门记录在自己的自传里。

    吴先生谈到的事,就是日本刚刚创办“名人战”时候的往事。在当时,吴先生以读卖新闻主办的“十番棋”为舞台。称霸日本棋坛20年。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在这期间,日本棋院虽然成立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吴清源先生不是日本棋院的一员。如果要说吴先生的身份。他当时就相当于读卖新闻这个大报社的雇员之一。他用这样的身份,和整个日本棋院对抗。在那之前,日本棋院已经有了一些新闻棋战,例如“本因坊战”等等。但吴先生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而当吴先生将日本棋院所属的高手逐一降级,让日本棋院再也找不出任何一个人与之对抗的时候。自然而然,让整个日本围棋界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因为吴清源先生作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日本棋院应该授予他“名人”称号的。但同样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方面没有这样做。也就在这个时候,读卖新闻开始举办“名人战”,第1届日本“名人战”,就是由包括吴先生在内的13名顶尖棋手,组成一个大循环圈,以决出日本的新“名人”。

    而吴先生说的,就是这样一段往事。再后来,由于“车祸事件”,吴先生的竞技状态下降明显。因此他后来虽然被称为“昭和之棋圣”,可惜他终其一生,都和“名人”这个称号无缘。

    由吴先生上面一段话,可以感觉到他的“怨念”很深。李小强认为,与其说别的,不如说“名人”这个称号,在一位棋手心目中的地位。

    吴先生都如此,那么对坂田先生等后辈棋手就更不用说了。

    “赵治勋这种几近自虐的强迫意识把他抛入了一个无底孤寂的沼泽,赵治勋的对局就是从绝望的沼泽中一点一点爬了出来。。。如果比赛输了,赵治勋就变成孩子,眼泪哗啦啦流出来。他深夜不归,酗酒在街上彷徨。后来坂田荣男实在看不过去,捉住赵治勋劝戒说:“名人”怎么能哭?“名人”是棋界的代表,“名人”也是公众人士啊。。。”

    是的,在日本围棋界,“名人”就有这样重要,“名人”就是棋界的代表!

    再往后,当小林光二先生和马小飞在“中日名人对抗赛”中相遇:

    “作为日本围棋界的代表,这个比赛我一定不能输。。。”

    当小林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很多中国人听得不舒服。甚至觉得小林光二不怎么会说“场面话”,认为他的性格中带点“二愣子”的成分。

    大家不知道的是,小林先生说的,只是他的真心话而已。

    而现在,李小强即将参加的,就是角逐中国“名人”的比赛。在比赛当天,李小强和往常一样,提前进入对局室,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他静静的等待对手的到来。

    这盘棋会发生什么呢?所有人都默默关注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六一章 后发制人

    (全本小说网,。)

    比赛开始之前,李小强坐在“下手”的位置上静静等待。随着刘大锤进入对局室,随着记谱员等等其他工作人员进入对局室,随着裁判长陈超越宣布比赛开始。这样在众人的期待中,本年度中国棋坛的压轴大戏终于开始了。

    本局是这个五番棋决战的最终局。按照惯例,最终局是需要重新猜先的。重新猜先的结果,是李小强执黑先行。这样也避免了双方互换位置的麻烦。

    在正式的职业比赛中,其实是有一套比较正式礼仪的。当然,随着围棋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有很多围棋礼仪并没有正式行成文,而是类似于“潜规则”一样在棋界存在着。

    例如棋手的座位,其实就很有讲究。有所谓的“上手方”和“下手方”。在早些时候,这个座位不会有什么问题,大致都是地位尊者或者年长者坐“上手方”。但是随着国际比赛的增多,特别是一些看上去各方面都势均力敌的比赛,这样让棋手自己来选择座位就比较为难。你抢先选择“上手方”,这当然不好,这会让人感觉没教养。但是你主动选择“下手方”,在有的时候其实也不好。特别是在国际比赛中,你毕竟是代表国家在比赛,个人可以谦虚一点,礼貌一点,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话,“示弱”总是不好的。就是因为种种原因,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潜规则”,大致都是执黑者坐“下手方”,而执白者坐“上手方”。

    因此在后来很多的国际比赛中,就常常能够见到棋手互换座位的场面。就像李小强现在做的这样,因为他年龄小,段位低,因此他提前进入对局室,他做好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他首先坐在“下手方”等待。假设他猜到白棋的话,他就必须和刘大锤交换位置。

    对于这盘决胜局的比赛,主办方还是比较重视的。请来了陈超越九段担任比赛的裁判长。现在已经是88年年底,等这盘比赛结束后,89年的元旦很快就要到来。到那个时候,第3届中国围棋“天元”赛也马上要在申城开幕了。因此有部分国家队成员也提前来到申城。他们在现场观战的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天元赛”做准备。

    在这其中,就有刘大锤的“老冤家”马小飞九段。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正式比赛开始后,比赛现场的观战室虽然缺少国际比赛特意的紧张感。却也算是热闹非凡。大家自然而然就以马小飞九段为中心,对棋局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真要说起来,李小强和刘大锤也算是比较有缘分的。到目前为止,李小强参加的职业比赛并不算很多。但是这盘对局,已经是他和刘大锤第8次碰面了。在前面7盘棋中,李小强3胜4负。按李小强的实际水平,这个成绩虽然还说得过去,但是内容就有点对不起观众。

    李小强赢的棋,都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赢下来的。有的棋甚至是依靠“掏茅坑”才幸运的逆转。但李小强输的棋呢?那基本都是毫无例外的“脆败”。

    特别是本届“名人赛”。李小强第1盘就是惨败,被刘大锤打入了“败战组”。后来他一路跌跌撞撞,这其中还包括淘汰了聂旋风九段,最后居然神奇的“复活”了。让他争取到了这个下五番棋的机会。

    “仅仅是打谱的话。你会觉得他的棋没什么了不起,你只有真正坐到他的面前,才能感觉他的厉害。”

    这是武官正树评价林海峰先生说的一番话。其实真要较真的话,武官先生的这番话。套在任何一位棋手身上都是合适的。想要真正了解一位棋手,仅仅依靠打棋谱是远远不够的。那种体会,永远比不上正式比赛来得深刻。

    因此李小强在准备这盘比赛的时候就清楚。自己面对的对手,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清楚自己“底细”的棋手之一。李小强甚至认为,现在自己和别的棋手下棋,自己的“奇思妙想”也许还能发挥一点点意想不到的作用。而面对刘大锤的时候,这种效果将会最低。

    同样的,李小强认为自己对刘大锤的棋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样的认识,绝不是依靠别人的评价,或者打他的棋谱就能获得。而是必须依靠一盘一盘的比赛,一局一局的对抗才能用心感悟到。

    就说刘大锤的棋,他的棋风特点非常鲜明,是这个年代公认的大力士,号称“力战之雄”。这点别说现在的李小强了,就算很多棋迷都知道他的棋风特点。但是围棋中的“力量”有很多种。刘大锤的“力量大”,到底大在什么地方呢?李小强以前并不是很清楚的,他也是通过这一盘盘的对局,才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感受。

    刘大锤的强,强在他计算的深度上!

    围棋中的“力量”,其实是衡量一位棋手水平高低最最基本的标准。例如职业围棋和业余围棋的本质区别,无非就是职业围棋算得更多,算得更深而已。首先是因为“量变”,后来才产生“质变”。让人觉得职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