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强的棋,那才是真正的“妖”。。。”

    张志东刚听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据说他很八卦的找到时任围棋队总教练的聂旋风。让他来评价一下自己手下的两个“妖怪”:

    “只要你和马小交手,你就能感觉到他的才气扑面而来,他的灵气。。。呵呵,也就是你们说的“妖气”无处不在,充塞了整个棋盘。特别是他那一身辗转腾挪的小巧功夫,更是充分的展示了他的围棋才华。”

    “那小强呢?”

    “小强的妖气,和马小又是不同的。刚才说了,马小的才气,具体体现在他那一身小巧功夫上。占了一个“小”字。这也就是大家叫他“小妖”的原因。而小强的特点完全不同。。。嗯,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家之所以叫他“妖王”,恐怕是因为他的妖气。占了一个“大”字吧。”

    “哦?您能具体说说吗?”

    “大家知道,小强的棋风很独特,常常有很多奇思妙想。日本人叫他“巫师”,国内棋手叫他“妖怪”。大致就说明了他的这个特点。但是你仔细观察的话,你就能够发现,小强的棋。大部分还是中规中矩的。至少从表面上的招法来看,他不像马小飞那样的才气横溢。但是如果你细细品味一下他那些奇思妙想。你就能够发现,他的很多下法,无论是从思考方法上,还是从他坚持的围棋理念上。和我们这些正常人都有所不同。。。”

    “哈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每当小强下出了出人意料的好手,往往都是放出了“大招”。。。”

    “对对对,就是“大招”这个词,我觉得非常形象。大家知道,当我们仔细解剖小强那些“大招”的时候,就能很清晰的感觉到:他的围棋理念,是如此的与众不同,他运用的思考方法,也和我们这些人不太一样。这样说吧,看他的棋,好像让我们隐隐看到了另一种围棋。他的一些思路,好像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大门。你可以想象一下,对于我们这些内行人来说,带来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哈哈,就是因为小强的“妖”,那是真正带有思想性和颠覆性的“大妖”,所以大家才会称他为“妖王”。你也知道,在我们围棋队,马小也算是心高气傲之辈吧?但是对于这一点,他的内心还是服气的。所以他也会承认小强比他更“妖”。”

    和才气外溢的马小飞相比,钱于平好像就显得有点黯然失色了。当然,这只是外界的看法。在围棋界内部,可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小看钱于平。有很多圈内人士甚至认为。在马小飞他们这一代围棋国手中,也只有钱于平的围棋天赋,才可以和马小飞抗衡。因此他们两位棋手,也被中国围棋界寄以厚望。他们被称为中国围棋的青年“双壁”。是继聂旋风之后,中国围棋“新一代领军人物”的最有力争夺者。

    在整个80年代,由于马小飞要比钱于平年长几岁。因此钱于平一直扮演一个“追赶者”的角色。而马小飞一直稳居国内的第2把交椅。在马小飞的眼中,估计他一直只盯着聂旋风吧?可是到了最近1;2年,特别是从去年开始,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的:那个经常拿来和自己相提并论的人,好像真的已经赶上了了!

    对于钱于平的成长速度,就连“熟知历史”的李小强都感到有些奇怪。在真实的历史中,钱于平要到91年才赢来自己的“爆发期”。他应该是在90以后,才进入了自己成长的快车道。在整个80年代,钱于平的棋力,还是要比马小飞,刘大锤他们差一线的。

    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李小强突然发现,由于自己这个“小蝴蝶”的乱入,受自己影响最大的,好像就是钱于平了。他现在的实力和水平。真真切切威胁到了马小飞的地位。

    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据有心人统计,钱于平和马小飞在“十强战”,“新体育杯”等等国内赛事中交手5次,钱于平以4比1的成绩占据了绝对优势。当李小强打他们这些棋谱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错觉,他仿佛看到了7;8年以后,巅峰时期的马小飞,在国际赛场苦斗李石佛的影子。当然,现在的他们还远未成熟。都还没有达到“超一流”的境界。李小强现在看到的,也是弱化版的“马李争霸”。

    钱于平外号“钝刀”,他走的路子,其实就和小林光二,李石佛他们的路子一样。是一种极其高深的“控制流”。行棋厚重,看上去很缓慢,但根本让人抓不到破绽。一旦让他们领先之后,留给别人的只有绝望。。。

    围棋就是有这么奇怪,看上去才气横溢的马小飞。看上去无比潇洒的马小飞。他真正的劲敌,还真的就是这样的“木讷型”棋手。无论是国内的“钝刀”,还是日本的“地铁流”,一直到后来的李石佛。都曾经给马小飞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今天的这场半决赛中好像也是这样。马小飞一把“妖刀”上下飞舞,依然无法奈何对手半分。当棋到中盘的时候,钱于平抓住对手一个细小的破绽一击得手。然后依靠自己“控制流”的功夫,再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这样一来。钱于平就击败马小飞,顺利的获得了一个决赛席位。

    “双壁”之争以钱于平的胜利而告终。李小强vs江祝久的比赛,就被媒体冠上了“擂台赛新旧英雄之争”的称号。

    的确。这两位棋手,都曾经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有过出色表现。他们能够被广大棋迷熟知和喜爱,都和擂台赛有很大的关系。两人都是赖以成名的。特别是李小强,他现在在国内的知名度,绝对不会亚于聂旋风。

    比如新一年的“十强战”,目前棋迷投票环节已经结束。李小强再次高票当选中国围棋的“十强”,名次更是窜进了前5名。这个排名还不真正说明问题。据“可靠人士”透露:如果单论选票的话,李小强获得的选票,居然和聂旋风的相差无几,甚至还超过了马小飞获得的选票。把其他人更是抛得远远的。

    之所以选票数量多,名次反而靠后,那是因为计算名次的方法不一样。例如棋迷拿到一张选票,他需要挑选出他心目中的“十强”。在这个过程中,他除了要挑选棋手之外,选票也是不能乱填的。比如他把聂旋风排在第1位,那么聂旋风就在这张选票中获得10分,排名第2就得9分。。。以此类推,假如排名第10的话,这位棋手就获得1分。最后计算排名的时候,是以最后的得分来进行排名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棋迷拿到1张选票的时候。由于大家都非常喜欢对日成绩特别好的李小强,因此在这张选票中,绝对不会遗漏他的名字。但涉及到具体排名呢?大多数棋迷还是非常理性的,他们不会认为李小强的水平已经超过了马刘曹钱他们,他们会把李小强放在一个他们认为合适的位置。这样一来,但论总票数,李小强可以和聂旋风抗衡。以最后得分排定名次,李小强就会回落到一个相当合理的位置。

    李小强和江祝久这场比赛,也确实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战。单比“人气”的话,的确可以把另外一场半决赛爆出几条大街。当然,这也和棋局的内容有关。马小飞他们的比赛,两人完全就是在那比拼功力。表面上看上去平平淡淡,如果不细细品味的话,的确会看得人昏昏欲睡。

    而李小强他们这盘棋就不一样了。“对局质量”什么的先不去管它。至少内容非常火爆,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江祝久的棋风特点,本来就是非常擅长近身肉搏。再加上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喜欢“抢攻”,喜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下好了,李小强也正好非常喜欢这个调调。因为他在这3年多的时间以来,碰到的大多都是功力比自己深厚的棋手。这样一来,在很多情况下,“主动出击”就成了李小强比较多的选择。说穿了,围棋中所谓的“主动出击”,不就是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种思路吗?

    两位棋手都喜欢下这样的棋,那么场面想不火爆都不行。这样一场比赛,也让周围的棋手看得非常过瘾。

    这场比赛,最终还是李小强获得了胜利。

    比赛在开局后不久,可能是因为江祝久杀得兴起,他有两步棋稍显过分了。被李小强抓住机会后一通猛攻。在中盘的时候,李小强就建立了一定的优势。等江祝久施展自己的独门绝学,准备和李小强贴身纠缠的时候。李小强也豪不手软,没有让对手“搅局”成功。

    “我们这一代棋手,从小就是在“搅局”中张大的。从我们走上围棋道路开始,和那些成名高手比赛,都需要不停的“搅局”。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这些更年轻的棋手来搅我们的局,我们根本不怕。。。”

    当李小强赢下这盘棋以后,他突然想起另一个“小强”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后辈棋手陈耀烨说的。这是他在达成“天元”六连霸之后说的话。到了那个时候,20多岁的陈小强,已经开始接受更年轻棋手的挑战了。

    就是在这一刻,李小强突然觉得,虽然自己面对的对手不同。但至少在这一刻,自己的心境,和另一个“小强”是一样的。

    当李小强赢下这盘棋以后,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好。他在刚刚获得“名人”头衔的情况下,再次进入到“天元战”本赛的决赛。只要再赢下一盘棋,他就能再次登上“挑战赛”的舞台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张大记者也显得异常的兴奋。他甚至已经开始憧憬,李小强再次和刘大锤来一个五番棋的样子。

    这不,这两位棋手刚刚下过一个五番棋。假如李小强夺得挑战权的话,不是又要来一个五番棋吗?那么两个五番棋相加。。。

    张大记者甚至连标题都想好了:某某vs某某的十番棋大战。。。

    李小强看着不远处的钱于平:

    “自己能过他这一关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七六章 心比天高马小飞

    (全本小说网,。)

    “天元赛”半决赛结束后,照例有2天的休息时间,然后才会进行最后的挑战者争夺战。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其实离一年一度的春节已经不远了。很多没有比赛的棋手已经启程回家。

    还在“天元赛”虽然即将告一段落,但继续留在申城的棋手也不少。在这个年代,申城籍的国手本来就不少。无论是成年组还是少年组,说申城棋手撑起了“半壁江山”可能有点夸张。但申城围棋的底蕴,在国内还是首屈一指的。

    很多棋手继续留在申城,他们倒也不是仅仅为了观看最后的决赛。特别是那些有资格参加“富士通杯”选拔赛的棋手。很多人已经提前“操练”开了。

    类似于这样的选拔赛,其实不算什么正式比赛。不仅没有对局费,在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灵活。这就有点像国家围棋队在平时训练的样子。队里不会特意为你安排对手。反正有资格参加选拔的棋手,每位都必须和其他棋手碰两次面。只要两位棋手都愿意下,下完之后把胜负结果报上去就行。

    考虑到要下的盘数其实很多,再加上中间有一个春节。很多棋手都愿意趁这个机会,多完成几盘比赛。

    要完成这样的选拔比赛,唯一的难度,其实还在人手方面。

    按照选拔赛的惯例,是什么比赛的选拔赛,就按照那个比赛的规矩来。“富士通杯”是3小时的慢棋赛,那就按照慢棋赛的规矩。如果是后来“三国擂台赛”的那种快棋比赛规则,就按照那种比赛规则来进行选拔。

    选拔赛的时间安排可以灵活,但比赛裁判,读秒员,记谱员等等比赛工作人员还是不能少的。如果在其他城市进行比赛的话,可能人手的确会不够。但是在申城,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有资格参加选拔赛的。还有好几个地方棋手。这些棋手一合计,干脆就趁这个机会,在申城多完成几盘比赛算了。省得过完年后,又要匆匆忙忙跑到京城去比赛。虽然年前是肯定下不完的,但现在多下几盘的话,年后至少能从容点。

    李小强和钱于平都是需要参加这个选拔赛的。但是在“天元赛”结束之前,他们俩肯定不会去下选拔赛的对局。再怎么来说,“挑战者决定战”,也算一盘非常重要的正式对局。没人会那么不知轻重。

    “哈哈,我说小妖。你现在天元战也输了,这个选拔赛呢,你又没资格下。你还留在申城做什么?我看啊,你干脆还是跑回家过年算了。。。”

    “刘天元”也是要下预选赛的。在“天元赛”的间隙期间,他也抽空下了几盘。这天,他又和申城的曹大方九段在下选拔赛的对局。远远看到马小飞溜达进来。

    “老冤家”碰面,那肯定是要先损他几句的。马小飞和刘大锤的斗嘴,是围棋队的“保留节目”之一。刘大锤虽然自己在下比赛,但这样的对局没那么多讲究。周围一溜的观战棋手。也乐呵呵的等着马小飞的反击。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马小飞这次罕见的没有回击刘大锤的“挑衅”。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随便和大家开了两句玩笑之后,再次飘然而去。

    “奇怪呀。按照马小那特立独行的性子,这个时候他应该待不住啊?这要是换到以前,按照他的脾气,他应该早就离开申城了吧。”

    “呵呵。放心,没有看完明天的比赛,他是不会走的。”

    “为什么?”

    这里面还有很多地方棋手。在这一刻,很多人都在打听国家围棋队内部的“八卦”。

    “为什么?哈哈,还能为什么,你不要忘了,明天可是小强的比赛,这个才是国家队真正的妖王啊!有这么好的学习和偷师机会,马小这个小妖舍得放过吗?”

    必须承认,刘大锤这人有时还是不厚道的。人家马小飞虽然已经离开了,但刘大锤依然不肯放过任何“埋汰”他的机会。

    “哦?”

    刘大锤的话,大家都当他是在开玩笑,在座没有什么人会当真。这是当然的,马小飞是什么人啊?骄傲如他,会去学习一个低手的下法吗?如果说他对最后的那盘比赛感兴趣,留下来是准备看热闹。这可能还差不多。说他准备“学习”?都是一个圈子内的人,谁不知道谁啊!这话当然没有人信。

    “你们还别不信,大锤的话,虽然开玩笑的成分居多。但是明天的比赛,的确值得马小学习。”

    “哦!”

    大家扭头看去,这次开口的是曹大方。很显然,在大家心目中,单论人品,曹大方的话好像要靠谱得多。既然是他开口,于是大家都准备听听他是怎么说。

    “说起来,这还是因为小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小强的话?”

    “没错,就是小强的话,当然,他不是当面和我们这些人说的。他当时是说给常韧圣他们听。这话传到我们耳朵里就是。。。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超级棋手,并不是说这个人不能输棋。但有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这位棋手,他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苦手!”

    “苦手?”

    “哈哈哈哈,看来小强的眼界还真高啊。原来在他的眼中,就连坂田先生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超级棋手。。。”

    “呵呵,小强的话看起来有点狂妄,仔细想一下的话,其实也是有他的道理。苦手这种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是无法解释的。比如说坂田先生,虽然林海峰先生是他的苦手,但恐怕没有什么人会认为:林先生一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