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20年时间成为世界首富,然后。。。。。。以上是点娘都市版。

    花30年时间成为省部级高官,然后。。。。。。以上是点娘玄幻版。

    花15年成为天皇巨星,泡尽天下mm,然后。。。。。。以上是点娘娱乐版。

    一个星期以来,李小强就这样快乐的纠结着。一直到新学期快开始时,才慢慢冷静下来。不管心里有多么伟大的理想,多么崇高的目标,你该去读书还是要去读书。不是吗。。。。。

    李小强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发现自己目前还是必须老老实实的来读书,和所有普普通通的孩子一样。这一点,不会因为自己是重生而来有所改变。而今天正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和自己一起来的,就是旁边这个叫赵大宝的同龄人,自己的发小和好朋友,也是自己一生的好兄弟。

    李小强和赵大宝是发小,两人从小学到高中同班11年。也是李小强的好兄弟。李小强心细如发,赵大宝大大咧咧。李小强慢条斯理,赵大宝风风火火。李小强沉默寡言,赵大宝快人快语。两人习惯和性格的差异并没有妨碍两人成为最好的朋友,在李小宝重生前,两人一直是亲如兄弟。

    两人还算是世交。李小强的父亲李威和赵大宝的父亲赵铁柱也是亲如兄弟。李威和赵铁柱是高中同学,两人一块毕业一块参军,又因为邓爷爷的百万大裁军一块转业一块分到翠微县县公安局工作。两家现在还是邻居,都住在公安局宿舍大院内。两人的母亲也是同事,都是翠微中学的老师。李小强的母亲胡萍教语文,赵大宝的母亲林莉华教英语。李小强兄弟三人,哥哥李小刚,比小强大三岁,现在读初三,弟弟李小勇,小两岁,现在小学四年纪。赵大宝姐弟二人,姐姐赵芹芹和李小刚同年,和李小刚是同班同学。

    赵大宝比李小强大两个月,奇怪的是从小到大赵大宝一直很听李小强的话。赵大宝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

    “懒得想得那么多,头疼!小强你拿主意就是。”

    当然绝对的孩子王还是李小强的哥哥李小勇。年长是一回事,关键还是李小勇一直是个好学生,那个年代的好学生没有别的,就是成绩好!无法想象学习成绩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李小勇一直是家长的骄傲,也是其他4个孩子的偶像。比如赵芹芹,一直在小强和大宝面前张牙舞爪,可是在小刚面前,温顺得像个家猫,文静得像个淑女。

    两个孩子走进校门。李小强感慨的看着周围无比熟悉的环境。曾经在这个学校待了六年。翠微中学一直是省重点中学,环境还是很不错的,翠微县虽然很穷,但这里从古至今一直文风很盛。读书人或者说文化人在这个小地方都能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李小强定定神,既来之则安之,欲望和野心可以先藏心里,回到中学时代重温一下亲情和友情也不错。

    李小强的思绪慢慢散开,当他看到“翠微中学”那4个大字时,终于没有了和这个时代的隔阂感!

    现在是八十年代啊!

    八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很多人说是个理想年代,迷茫年代。是个文青和愤青的年代,是个朦胧诗的年代。是“大众电影”能卖100多万本的年代。对了,还是女排年代,更重要的,是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聂旋风时代!

    李小强知道,聂旋风刚刚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赢了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二,请出了日本副帅加藤剑正。他还知道,再过两个月,聂旋风将击败日本主将藤泽秀行名誉棋圣,赢得比赛胜利。并且将不可思议的11连胜,帮助中国队赢得三届比赛的胜利。从而在华夏大地引起一股强劲的围棋热。在中国围棋的发展史上,聂旋风的作用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两人进入学校,报道,开学典礼,分座,领课本,打扫卫生。把开学第一天该做的都做完。两人准备回家。

    “那个廖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比我多两分吗,比小宝你还少7分呢。”

    赵大宝嘴里嘟嘟囔囔,偷看李小强一眼。大宝还在为好朋友没有被老师定为班长打抱不平。李小强微微一笑,小时候女孩子的发育期一般要比男孩早一点,加上由于两人的妈妈推崇早期教育,两人都比正常的入学年龄提早了1年半,所以两人的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

    虽然升学考试的成绩一个第1,一个第3。再加上李小强沉默寡言。所以没有被老师选为班长。本来老师想让李小强当学习委员的,却被李小强无比坚决的拒绝。结果学习委员的帽子落在赵大宝头上。李小强呢,白丁一个,连小组长都没当。单纯的赵大宝只是有点不好意思,也有点迷惑。不知道好朋友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就说你这几天怪怪的、”

    大宝还在继续唠叨,看到好朋友不说话,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两人默默的往家里走去。

    “收废品咯!废报纸废书废杂志。”刚出校门,李小强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吆喝声。李小强嘴角挂起一丝微笑。他和大宝小时候没少拿两家甚至父母两单位的废报纸废杂志去卖钱换冰棒吃。

    “杨爷爷好!”

    两孩子礼貌的和收废品的老头打着招呼。

    “两个淘气鬼都是中学生了!以后可不能再淘气了”。

    老杨头笑咪咪的回应着。老杨头推着这个年代常见的大板车,大概是今天新学期开学,所以板车推到了学校门口。

    “我才不淘气呢,我现在是学习委员!”

    赵大宝蹦蹦跳跳的说着。

    李小强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看着老杨头点点头。

    ‘杨爷爷,下个月我把我爸和我干爸那里的报纸给你拿来”

    赵大宝兴冲冲的拉着李小强来到大板车前。赵大宝嘴里的干爸就是李小强的父亲李威。同样,李小强也叫赵铁柱叫干爸。

    “学生要认真学习,那么礼拜天捆好,我来收就是。”

    一老一少谈好“生意”,“我们要回家了,再见杨爷爷。”

    “走啊,小强,你在做什么?”赵大宝拉了旁边的小伙伴一下,一下没有拉动。

    赵大宝疑惑的看了小伙伴一眼,顺着李小强的眼光向大板车上看去。。。。

    是的,李小强现在完全被板车上的一本破书吸引。正确的说,是被书上五个古色古香的字吸引,这五个字是:

    手批十八局!(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章 手批十八局

    (全本小说网,。)

    李小强在前世的时候,下棋喜欢去一成网。因为一成网经常有很多中韩年轻职业高手出没。而泡围棋论坛,则喜欢去汤姆网的棋圣道场。那里有一帮素质和水平很高的水军。虽然李小强泡坛子也一般是只潜水不冒泡,但是不妨碍其在里面泡得津津有味。李小强认为泡在那比看点娘的小白文有意思多了。

    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论坛,围棋论坛有所谓旺季,淡季之分。每当有重大国际比赛,论坛就到了旺季,开赛前,是各类预测贴,加油鼓力贴。这个时候,各路技术流,预测帝,数据流,纷纷出马,从各个角度发表对比赛的预测和展望。比赛进行时,论坛就到了高峰,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盖楼”。所谓“盖楼”,就是由某位论坛名人开一个看比赛的直播贴,比回复贴的多少,回复1个就称一层楼。基本上楼层的高低可以代表参赛棋手的人气。像古大力和李石头的比赛,轻轻松松可以突破1000层。比赛结束后又是一番热闹,赢了是极尽肉麻的赞美,输了是各类千奇百怪的讽刺。不一而足。。。。。

    论坛还有很多争议性的话题,在围棋论坛,最有代表性的话题,也是最有影响,参加人数最多,也是永远也不可能有结果的争议,就是著名的古今之争。

    中国古代围棋有三个高峰,就是清初的黄龙士,范西屏和施襄夏。日本古代也有三个高峰,就是前圣道策,中圣丈和,后圣秀策。所谓古今之争,就是说古代棋手和现代棋手哪边更厉害。发展到后来,又特指中国古代棋手和现代职业棋手谁厉害。本来对这类“关公战秦琼”的比法是不可能有结果的。那会李小强经常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看着双方论战。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李小强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挺古派和贬古派的你来我往,也随着李小强的水平慢慢提高。李小强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前世李小强刚学棋时,正处在日本围棋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现在看来是最后的余晖)那时的环境是技术上全面学习日本。把日本的围棋理论奉为真理。解放初一位日本老太太能横扫中国旧式棋手深深刺激了中国人,也让当时我们认为日本围棋理论更先进。相应的,中国古棋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虽然其中有中国的一代国手陈超越,和日本一代围棋大师“昭和之棋圣”吴清源挺古。特别是吴清源明确指出“黄龙士有名人之技”。所谓“名人”,在日本棋坛,指的是日本棋坛第一人,这个第一人还不是随随便便说的第一人。要能称“名人”,必须能把第二名甩开很远,才能称“名人”。如果有两个人水平差不多,那么对不起,不好意思了,“名人”就空缺。这在日本棋坛是有先例的。吴清源大师说的名人就是这个意思。和现代每年产生一个的“名人”是两码事。虽然也有名家高手挺古,但是当时的环境,大多数人宁愿相信那是吴大师的客套之词。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流出现,日本理论先进论动摇。但是动摇得不明显,那是因为韩国的一代宗师李石佛也是脱胎于日本理论。李石佛以日本理论为基,吸收很多韩国流的特长,不断创新,发展。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棋风。成为一代宗师。可以说日本围棋理论的最后一个高峰是李石佛。(这是李小强自己的理解,肯定有很多汽油不这样认为)有趣的是近代日本围棋理论,起于中国的吴清源,终于韩国的李石佛。真正的日本人,都只能在里面打酱油。到了21世纪,日本围棋理论终于真正崩塌了。

    有趣的是,推翻日本围棋理论的第一个推手,居然是一个不能称为顶尖高手的年轻人。当李石佛如日中天的时候,各路高手发动轮番冲击,韩国的曹燕子,中国的马小飞,常韧圣。无论是曹燕子的柔风快枪,马小飞的妖刀,还是常韧圣的厚重。都无法动摇李石佛半分。这时,一个刺客般的青年棋手出现了。那就是韩国棋手崔毒。其年崔毒棋艺还未大成,却在韩国的两个番棋赛上连赢李石佛两次,世人震惊。崔毒刺出了第一道缝隙。很快围棋界一种全新理论出现,一种完全不同于日本围棋理论的新围棋下法出现。新理论重全局,重棋子接触,重战斗。其代表人物就是中国的古大力和韩国的李石头,有趣的是两人内功心法一样,外在表现却是两个极端。古大力如修炼九阳神功和降龙十八掌。出手刚猛有力,翻江倒海。李石头如修炼九阴真经和乾坤大挪移,动若鬼魅,阴气森森。

    到李小强重生时,其实新理论还远未成形,还在完善当中。甚至还没有一个比较贴切的名称。不得不说汤姆网的棋友们很有才。有一位棋友,他是一个坚定的挺古派,他认为,进入新世纪,现代棋手下的围棋,是“全局相关联战斗”的围棋。这正好和中国古代的棋风和围棋理论一脉相承!

    好吧,李小强承认,他对这个说法很感兴趣。也认为那位网友说得很有道理。后来李小强也慢慢会去研究一下古棋。

    围棋又被称为“手谈”,意思是下围棋不用说话,你只要看我下的棋就可以了,我下的棋就会说话。其实这给现代人研究古棋带来很大困惑。古人留在棋盘上的棋,一手一手,现代人都有很多解读。但是现代人的解读,是古人的原意吗。古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棋呢?

    静静的看着大板车上的“手批十八局”,李小强知道这本书,这是中国古三圣之一施襄夏的一本棋评。当然这本书的名气不大,比“围棋十决”,“官子谱”,“玄玄棋经”,“当湖十局”,“血泪篇”,等等古代经典名气小多了。但是李小强知道,看懂古人解说他们自己的棋,其实是一种更有效的和古人交流的办法,比光读古人的棋谱强多了。

    “杨爷爷,这本书送给我吧!”

    李小强一点都不会客气,他以前和大宝送废报废纸到这,都是按重量记,两分钱一斤,那时一根冰棒还要5分钱。两人抗一堆废品累个半死,也就能换两根冰棒。一本书如果按废品折价,还真不好算,大不了,下次送点废报纸给杨爷爷。果然,老杨头笑咪咪的说“拿去吧,拿去吧,虽然现在是新时代,古文还是要学的。”

    赵大宝疑惑的看了看李小强,拿起书翻了翻,要说自己的好朋友是为了学古文才要这本书,那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的。

    “那谢谢杨爷爷了,我们要回家了,再见!”

    李小强伸手去拿“手批十八局”,一边和老杨头打着招呼,一边碰碰大宝,准备回家。。。。。

    “原来这本书在这!”

    这时,另一个手也搭在这本书上。

    李小强回头一看,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在那一刻,他愣住了。。。。

    过来的人,李小强认识,当然在原来的时空里,应该是在三年后才认识。

    过来的人矮矮胖胖,留一个这个年代少见的三七分头,带一副宽框眼镜,名字叫鲁帆云。李小强还知道,鲁帆云现在是教育局副局长,一年后,是教育局长,三年后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六年后,是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鲁帆云还有一个身份,是翠微县成立围棋协会后的第一任会长。

    “小朋友会下围棋吗?”

    鲁帆云拍拍那本书,笑咪咪的问道。

    “会。。。。。噢不会。。。。。会,会一点”

    李小强看到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有点手足无措。赵大宝在边上看看李小强,没有说话。

    ‘哈哈,你的棋谁教的?老王还是老谢”。那时整个县城懂棋的很少,另两个人李小强也知道,县交通局的老王和县医院的老谢。都是县里的骨灰级玩家。

    “以。。以前在部队里,我爸的部队。”

    李小强随口撒了个谎。

    “喜欢下围棋吗?,水平怎么样?现在都和谁下”

    鲁帆云完全是一副碰到新棋友的惊喜。

    “喜欢,就是自己看书,没人下”

    李小强慢慢恢复正常。

    “这书上的古文看得懂吗?”

    鲁帆云扬杨手上的书。

    “我干妈是中学的胡老师!”

    这回是赵大宝接腔。做为中学的骨干教师,李小强的妈妈在小县城还是小有名气。

    “噢,是李政委家的小孩,你的棋在闽南学的?”

    李小强的父亲是县公安局的副政委,以前的部队在闽南。没想到鲁帆云都知道。

    ‘是。。。。是的”

    李小强只能继续把谎圆下去。

    “哈哈,喜欢下棋以后来找叔叔下棋,叔叔教你!‘

    鲁帆云爽朗的笑着。

    “好,好的,我们要回家了,叔叔再见。”

    李小强挤出一个很奇怪的表情,和鲁帆云告别。实话实说鲁帆云的水平不错,标准业2,在当时的翠微县是当仁不让的前三。不说县里,在虔城市也是数的着的好手。

    以前李小强因为还是学生,很少和县里的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