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名人战”进行的同时,第3届“东洋证券杯”的国内选拔赛也同时进行。到了20号的时候,其中一个名额已经决出来了。他是曹大方九段,他是获得了“胜战组”的冠军,因此获得了这个参赛资格。
而另外一个出线名额,将在刘大锤和俞彬两位棋手之间参赛。他们这盘棋,将在“名人战”决胜局的同一天举行。
的确,当钱于平生病,当江,芮夫妇出走,90年代初的中国棋坛。“人丁”还是显得有的单薄。
1991年10月21日,李小强走进了中国围棋名人战”的决赛赛场,不过他的心,早就飞到了一个星期后的世界赛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三四章 职业七段
(全本小说网,。)
“在咱们中国围棋界内部很多人都知道,每逢真正的关键战役来临之际,小强都喜欢先攒一攒人品。因此可以这样说:我这次能够拿到这个名人战的冠军,其实是非常幸运的。这盘棋的进程大家都看到了吧,开局一直就是我在苦战,在前半盘的时候,我被小强欺负得够呛,他后面只要简单收收的话,我认为我这盘棋多半就是交待了。可是他偏不,他后面还想来欺负我,结果被我发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后面是什么下法呢?在这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小强后面那个就是他独有的“攒人品”下法。。。”
第3届“东洋证券杯”开幕前的一个星期,第3届中国围棋“名人战”五番棋决赛的决胜局在京城打响。这场中国围棋“大小妖怪”的对决也吸引了很多的眼球。
到了下午5点左右,这场比赛也分出了胜负。最终是年龄大一点的“小妖”,战胜了年龄小一点的“妖王”。
看得出来,获胜后的马小飞心情不错。面对记者提问的时候他谈笑风生,同时他也在用一种很另类的方式表示了谦虚。
“名人战”虽然是很重要的国内头衔战。但是在大部分国人心目中,国内头衔战的份量,还是比不上世界大赛的。因此在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无论是记者还是棋手,大家都更愿意提及即将到来的“东洋证券杯”。
当记者的话筒对准李小强以后,李小强也微笑着说道:
“大家不要被马老师带沟里去了。这盘棋真正的胜负关键之处,其实是我中了马老师的计。现在看来,马老师明显很早就设下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他引诱我一步步走进他早就设下的圈套。等我醒悟过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为时已晚。说实话,用这种方式输掉如此重要的一盘比赛,我本来是够郁闷的。不过听了马老师刚才的话以后。我现在的心情好了不少,。因为尽管我赛前根本没有想过什么“攒人品”的问题,但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我也只好把这盘输棋当做自己在“攒人品”了。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世界大赛中,能有更好的表现。。。”
中国棋坛的“大小妖怪”那可不是盖的,他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喜欢云山雾罩。从表面上看,他们都回顾了整个棋局的过程,好像也都指明了本局的胜负关键之处。不过听过这样的言辞之后,很多记者本来就不太清楚整个棋局的流向。而到了现在,大家自然就更迷糊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显然也并没有多少人关心这盘棋的细节了。听过两位对局者的“感想”以后,大家的问题又都集中到一个星期以后的世界大赛中。面对这样的“赛前感想”,两位“妖怪”应对起来自然是更加老练。从表面上看,他们对于任何问题好像都是“有问必答”,这让记者们十分满意。不过等他们过后仔细回想一下才发现,两个人回答的,其实都是一箩筐的废话,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一点新意。
两位对局者在接受过短暂的采访后,两人也并没有马上离开。两人和很多记者一块,来到了另外一个比赛场地。在这个时候,刘大锤vs俞彬的比赛虽然还没有最终结束,但是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胜负很快就能见分晓。
当李小强和马小飞来到观战室的时候,这里已经汇聚了很多棋界人士。像聂旋风和曹大方他们都在这里。大家好像都在等待本次中国代表团最后一名成员的诞生。就在李小强和马小飞还在低头判断这盘棋局形势的时候,昨天刚刚赶到京城的张大记者对李小强询问到:
“小强,这盘棋的形势怎么样?最后谁能夺得最后那个参赛名额?”
听到张大记者这样的问题后。李小强微微一笑。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其实已经看清楚了,这盘棋最后的差距虽然不大。不过刘大锤应该已经赢定了。执黑的刘大锤虽然盘面只领先7到8目棋。不过李小强帮俞彬想了一下,发现他现在连“闹事”的地方都没有,棋盘上绝大多数地方都已经定型,就算有少部分地方还没有定型。不过那些棋的难度都非常低,都是一些业余级别的难度。在这些地方,李小强不认为刘大锤会犯错,因此也不会认为俞彬还有任何机会。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并没有直接回答张大记者的问题,他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马小飞。
马小飞的判断显然是和李小强一致的。不过出乎大家预料的是,马小飞这次罕见的没有出言讽刺和挖苦自己的“老冤家”。他甚至感慨的说道:
“唉,大锤这次也算是不容易啊。。。”
马小飞的感慨,李小强是明白其中意思的。其实在这间观战室中,包括张大记者在内,大家都明白马小飞的意思。
早在前几年的时候,刘大锤其实也进入了自己棋艺的快速成长期。不过从去年开始,他的进步好像也停滞了。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内,刘大锤的婚姻其实也出现了问题,他同样被离婚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这也导致他的竞技状态一落千丈。这也就是马小飞说他“不容易”的原因。
当然,由于刘大锤的名气没有聂旋风的那么大。聂旋风的婚姻问题会闹得沸沸扬扬,而刘大锤的事情就没有多少人知晓了。不仅如此,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就在97;98那几年,马小飞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而且他的那个好像更惨,当马小飞的前妻跑到国外去以后,不仅向马小飞提出了离婚,甚至还提出了家庭财产分割问题。在那段时间里,马小飞其实同样被搞得焦头烂额。不过马小飞一直对自己的**保护得很好,因此他的事情,外界同样没有多少人知晓。
李小强一直认为,在2000年以前的那几年中,世界棋坛和李石佛水平最接近的,也就算是马小飞了。其他曹燕子,常韧圣和刘昌赫他们,可能都要比马小飞差一线。不过让人惋惜的是,历史只会让人记住胜利者。由于李石佛的存在,这让马小飞的“江湖地位”,绝对无法和他的真实实力相匹配。
在这一刻,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李小强突然想起了吴清源先生,他想起了吴先生的妻子中原和子夫人。当吴先生结婚的时候,像吴先生的师傅濑越宪作前辈,以及日本当时的政要犬养毅等人,他们都对和子夫人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是我们围棋界的宝贝,现在一切都拜托你了,今后你一定要照顾好他。。。”
不可否认,中原和子夫人在围棋界其实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她本身也并不懂围棋。用她自己的话说,当吴先生回到家的时候,也从来不跟她说比赛的事情。哪怕是那种“站在悬崖边上格斗”般的“擂争十番棋”,吴先生也从来不在家里说。
不过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和子夫人确实兑现了自己结婚时候的承诺。她在后面的几十年间,的确对吴先生照顾得很好,她至少没有让吴先生因为家庭问题而分心。
不可否认,像中原和子夫人那样的,以及像藤泽秀行夫人那样的,可能才是职业棋手真正最理想的伴侣。只是很可惜的是,到了现代以后,像这种类型的女性,也差不多成了“绝品”。
就在李小强胡思乱想的时候,刘大锤vs俞彬的比赛也已经结束了。比赛结果也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刘大锤最终战胜了俞彬。他获得了最后一个参赛名额。
这样一来,参加第3届“东洋证券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也终于产生了。他们是中国围棋界的“聂,马,刘,曹”加李小强。
可以这样说,在目前的这个年代,这样一个阵容,基本上也就是中国围棋能够派出的最强阵容。当中国队的这份参赛名单对外公布后,同样也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
必须承认,正是由于李小强获得了“富士通杯”的冠军。这让中国的棋迷觉得非常提气,也对即将到来的世界大赛增加了不少信心。
在奔赴韩国参赛以前,中国围棋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棋院正式成立了。在这一天,所有的棋手感觉都不错,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围棋好像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就在中国棋院成立的那一天。对李小强来说好像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就在这一天,他从陈超越的手中接过来一张“职业七段”的段位证书。
从今天开始,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升段赛的李小强,却成了职业围棋界的一名“上手”。当然,对于他的这个“上手”,是没有任何人有异议的,因为按照李小强的成绩,他这个七段名至实归。
在颁发段位的仪式中,陈超越甚至开玩笑似的对李小强说道:
“说实话,我其实根本就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跟你颁发证书。因为我估计啊,这个证书的寿命也不会很长。如果能够一步到位就好了。真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太久。。。”
对于陈超越的话,李小强也笑着回应:
“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希望是。。。明年吧!”
在91年的10月底,李小强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一起,他们奔赴韩国汉城。
在那里,代表世界围棋最高水平的较量即将开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三五章 首次韩国之行
(全本小说网,。)
时间终于来到了1991年的10月底。
在第3届“东洋证券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正式开幕的前一天,李小强和其他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一起,大家飞抵了韩国的首都汉城。
可以这样说,就在目前的这个时候,这个时代最优秀的职业棋手基本都汇聚到这个城市。他们这些人的角逐,也可以代表这个年代的围棋最高水平。
“小强,我突然想起来了,这好像是你第一次来韩国吧,在我的印象中,你也从来就没有和韩国棋手交过手。那么我现在就很想知道,你对韩国围棋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呢?”
其实还在候机的时候,当随行的张大记者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也引起了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的兴趣。包括本次代表团的团长华领队,已经聂,马等人都纷纷围了上来。大家都想聆听一下新晋“世界冠军”对于韩国围棋的看法。
的确,在棋界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李小强虽然从来没有和韩国棋手交过手,但是他对韩国围棋却一直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重视。当然,这种感觉大家平时也是模模糊糊。因为李小强平时的话语并不多,他更不会去喊什么“狼来啦”之类的口号。不过当大家仔细的回忆一下李小强平时的言谈举止,大家还是能够品味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例如在这个年代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日本围棋依然还是理所当然的“老大”,几十年的“累威”下,大家的观念也没有那么快就转变过来。那么自然而然的,当中国围棋提到日本围棋的时候,开口必称“学习”,闭口必喊“追赶”。当然,这也没有什么人会觉得不对。都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是李小强呢?他的态度好像就和别人完全不一样了。李小强对于日本围棋的态度。他好像一直缺乏敬畏之心,他甚至。。。在对待日本围棋的时候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这样一来,大家就很奇怪了,都不知道他这种优越感是哪来的。
当然,李小强的这种态度,也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因为这是他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外人根本无从知晓。而且大家都知道,李小强对于日本的那些围棋巨星,他同样是发至内心的尊重。李小强真正“鄙视”的,好像是“日本围棋”这个整体。
这样当然就会让人觉得奇怪了。因为在目前这个年代,人家日本围棋明明还很强,当中国围棋碰到日本围棋的时候,最多也就只能说“已经快追赶上了”。而不能说“已经超过了”。因此大家都不知道李小强的“优越感”从哪来。
但是在对待韩国围棋的问题上,李小强的态度又不一样了。大家注意到:李小强好像非常重视韩国围棋,平时当大家在一起聊天,当大家谈论到韩国围棋的时候,李小强流露出来的,总给人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大家甚至回忆起几年前首届“应氏杯”的决赛。当大家知道聂旋风的对手是韩国曹燕子的时候。几乎所有人中国人都是一片乐观情绪,认为聂旋风的赢面很大。当时好像也只有李小强不这么想。他甚至在决赛开始以前,煞有其事的弄出了一个“曹燕子专辑”。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聂旋风。
只不过当那个比赛打成2比1以后,大家的信心好像就更足了。至于那个“曹燕子专辑”。那当然也就没人多少人放在心上。而那年又正好是89年,李小强在参加完年初的比赛后,他就跑回老家窝了大半年。等到李小强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那已经是89年年底的事了。
而到那个时候,首届“应氏杯”的决赛已经结束。曹燕子在夺取那个冠军的同时。也让人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柔风快枪”。也就是到了那个时候,圈内很多人才明白了李小强的良苦用心。
“这要怎么说呢?从表面上看,韩国棋手给人最深的印象。好像是他们的作风特别顽强。你说是他们的棋风也好,说是他们的民族性格也好。总之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后半盘功夫普遍更厉害一点。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对手其实是非常难缠的。因为在比赛中,你必须摆正心态,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否则的话,我们就很有可能在比赛中吃大亏。”
“不可能吧,难道因为这个原因,就让你如此重视韩国围棋?”
“当然不是,我之所以如此重视韩国围棋,那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在今后的几十年间,韩国围棋极有可能会取代日本围棋,成为我们最主要的对手。因此我不得不重视他们。”
“哦?小强你为什么会怎么想呢?”
“这还用想吗?就拿这次中日韩三国的参赛阵容来说吧,大家只要分析一下三个代表团的年龄结构,就应该知道我的话还是有点道理的吧。。。”
听到李小强给出了这样一个解释,大家终于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了。的确,李小强的理由貌似很有道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次比赛的阵容,都是各个国家的最强阵容。从纸面上看,当然还是日本队的阵容更豪华一点。但是从年龄结构上看呢?日本队就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了。
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围棋“青黄不接”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他们国内根本就看不到什么像样的新秀。在前几年的时候,大家还对依田纪基寄以厚望。不过当他在第4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被李小强摁住以后。依田纪基好像也没有那么猖狂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