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的意图?在这个决胜局中和对手较量一下内功?”
就在比赛还在上午的时候。面对李石佛的主动求变。李小强当然必须花点时间来寻找应对之策。不管怎么说,现在毕竟还是上午,比赛才刚刚开始不久,还远远没到胜负的关键处。那么观战室的气氛就不会那么紧张。就在李小强还没有落子的时候,大家开始猜测起李小强下一步的选择。
可以这样说,尽管现在是李石佛主动求变,尽管大家也认为他比较擅长今天这样的局面。但客观分析棋盘上的形势,也没有人认为李石佛的黑棋现在就已经占据优势了。李小强现在做出的选择,可能只会导致棋盘上出现不同的格局,暂时不会影响棋局的优劣。因此大家探讨起这样的问题,大家还是显得比较轻松。
“这有什么好讨论的?只要是到了棋盘上,小强那就是一个极端主义分子,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他的光荣历史,他就好这一口,在这方面他也是劣迹斑斑。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因此要我说啊,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即便按照普通的进行,小强也没有不好的理由,但他肯定会想办法打破这种均衡。。。”
听到张大记者说出这样的话以后,在场的中方人员都笑了。的确,自从李小强进入职业棋坛一来,特别是他进入职业棋坛的初期,由于李小强非常清楚自己的“功力不足”,因此他总是喜欢把局面导向复杂化。虽然在最近一两年来,李小强下棋没有以往那么“极端”了。但是他留给大家的印象还在。而且李小强的很多胜局,往往都伴随着很多很激烈的变化。那些极端手段给人的印象是如此的深刻。像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类的东西,在李小强以往下的围棋中几乎是难得一见。那么这样一来,不擅长下“功夫棋”,至少是不喜欢下“功夫棋”。是李小强留给很多人的印象。
“呵呵,要说小强不喜欢下功夫棋,这倒是有这种可能。但要说小强不擅长下功夫棋,如果要有谁存在这种想法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发现当小强在国内棋战中碰到马小的时候,或者碰到钱大的时候,他就非常喜欢和他们两位下功夫棋,而且就算是单纯较量内功的话,小强和他们两位也是势均力敌。比如在去年。小强和马小下了2个五番棋,两人各取一个头衔,基本算是平分秋色。在那两个番棋赛中,两人就多次出现比拼功力的场面。这就是一个明证。”
“哦?看来老聂观察得蛮仔细的嘛。那么你认为,小强这盘棋也有可能就这样按部就班的继续下去,和对手泡一泡细棋,是这样吗?”
“我可没这样说,呵呵,要说我的感觉和张记者其实是一样的。小强这个家伙和别人不同,他只要是坐到了棋盘边。向来就喜欢选择一些不落俗套的下法。当然,今天是决胜局,是世界大赛番棋决赛的决胜局。这盘棋事干重大。出于谨慎考虑,也不排除小强选择一些比较安全的下法。这一切只能看对局者的心情。总之我认为现在讨论这样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还是来看他们的实战进行吧。小强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答案很快就能揭晓。。。”
在大家的聊天中,上午2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很快过去。而且同样是在大家的闲聊中,比赛中的另外一个细节大家同样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当李石佛主动变招的时候,是全局的第23手棋,时间是上午11点10分左右。而当12点封盘的时候呢。棋盘上只多了4手棋。也就是说,在上午2个小时的比赛时间中,双方一共只下了27手棋。特别是在后面的50分钟。双方一共只进行了4手棋。
在下午1点钟重新开赛的时候,现在是轮到李小强落子。
下午1点钟。李小强和李石佛两人重新走进对局室继续比赛。而到了下午的时候,来到观战室的棋手和记者也越来越多。
下午1点10分,现在应该是执白一方下棋的李小强迟迟没有落子。
下午1点20分,众人期待的全局第28手棋依然还没有出现在棋盘上。
直到下午1点30分。在观战室的张大记者终于反应过来:
“快,快去查一下记录,本局的第27手棋。大概是什么时候落子的?”
“嗯,按照棋谱的记录,李石佛落下第27手棋的时候,大概是上午11点30左右。。怎么了。。”
“怎么了!”
当听到韩国朴记者传达过来的这个确定的信息后,在观战室的张大记者突然激动起来,他的目光变得炽热,他在那里喃喃自语:
“。。。嗯,上午半个小时,中午休息1个小时。。再加上下午的半个小时。小强一手棋长考了2个小时?!。。。这,这是传说中的“小强长考”啊,奇怪,难道今天的“小强长考”会出现得这么早吗。。。小强,你到底在构思什么样的惊人变化呢。。。”
看到张大记者一脸痴呆装,一旁的朴记者关心的问道:
“张先生,您到底是怎么了?”
“哦!。。呵呵,没什么,朴先生,我现在只是想跟您说,我们现在就准备看一场好戏吧。”
“好戏?”
“是的,好戏,一场发生在棋盘上的好戏!朴先生,我现在无比的确信,从下一手棋开始,一场发生上棋盘上的好戏,即将上演了。。。”
传说中的“小强长考”提早出现,那么张大记者预测的好戏能够上演吗?
下午1点40左右,在对局室内,李小强的手缓缓的伸向了棋盒,他取出了一枚白子,他在棋盘上落下了本局的第28手棋。
当李石佛看到这步棋,他盯这这枚白子足足有1分钟,然后他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随即陷入了长考。
当李小强的这步棋传到对局室。刚才还显得比较沉闷的观战室突然又热闹起来,观战棋手们开始对这步棋展开了热烈的研究。
第3届“东洋证券杯”五番棋决赛的决胜局。随着李小强落下了全局的第28手棋。
一场由李小强主动挑起的战争,开始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八三章 遭遇李石佛的招牌动作
(全本小说网,。)
当李小强落下本局第28手棋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很多人注意到李小强本次长考的时间有点长。就算不把中午休息的那1个小时加进去,李小强这步棋也用去了1个多小时。
要知道,目前世界大赛每方的保留时间是3个小时,现在李小强一步棋就用去了自己保留时间的三分之一,那么在这样的赛制中,这样的思考时间当然算相当长。因此当李小强落下这步棋的时候,大家当然会对这步棋特别关注,研究室的棋手当然会对这步棋进行技术上的探讨。
“哦!小强下在这里?这个交换走得到吗?这步棋给我的第1感觉是有点无理,这明显是有点欺负人嘛。不过话说回来,这步棋也充分展示了小强的技术特点,这也是小强的风格。他经常会下出这种火中取栗的棋,然后将局面导向激烈和复杂。嗯,初看白棋的下法有点无理,不过再进一步深算的话,发现黑棋还真不是那么好对付。再摆摆,大家一起动手都来摆摆。小强这步棋毕竟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来分析分析小强到底是什么构思。。。”
“白棋下在这?在这个地方他居然还想占便宜?我估计就算石佛的脾气再好,他也不可能忍吧?不行不行,要反击,我认为黑棋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进行坚决的反击。哪怕石佛的对手是号称棋盘上的巫师,哪怕白棋在这步棋上花费了1个多小时。。。”
面对李小强长考之后落下的这步棋,研究室的中韩棋手都在议论纷纷。当然,对这步棋发表自己意见的,都是那些职业高段棋手。而像张志东这样的业余高手,他虽然一早就在期待“小强长考”后的成果。不过当他第1眼看到这步棋的时候,他并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小强的这步棋在招法上并不华丽,看上去很像是普普通通的着手。因此他没能很快弄清楚这步棋的意图。
“罗老,小强在这个地方先挤一个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步棋看上去很普通嘛,那么小强到底是什么意图呢?”
“呵呵,小强的这步棋是很普通,他的意图也非常简单,你注意到没有,面对小强的这步棋,如果黑棋跟着应的话,那么小强就能够便宜2目棋,而这个应该就是小强摆在最明面上的意图。”
“2目棋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的棋值得小强花这么长的时间考虑吗,您认为小强刚才到底在思考什么呢?”
“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你仔细看一下这个局面,在这个地方,由于周围黑棋的子力更多,我们可以把这里看出黑棋的势力范围。在正常情况下,小强应该“单跳”一个,向中腹出头,你说是不是?”
“没错。我也认为小强在这个局面应该花一手棋处理自己的弱棋。那么小强先挤一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围棋十决中有一句话,叫做彼强自保。假如白棋就简单“单跳”一个的话,那也无可指责,这符合彼强自保这个棋理。可是小强在这个地方没有这样做。他在处理自己弱棋之前还想便宜一下,他居然在这个地方还想占点便宜。你可以在看看,面对小强的这步“挤”,如果黑棋跟着应的话。不仅白白亏损了2目棋,而且有了这步挤,白棋的眼形是不是更丰富一点?换句话说。有了这个交换以后,白棋是不是更厚一点?因此在这个地方,黑棋绝对没有跟着应的心情。可以预见的是,黑棋肯定会在这个地方断然反击。”
见张大记者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一旁的陈超越继续笑着跟他解释道:
“职业棋手和你们业余棋手不同,相当来说,职业棋手对目数更加敏感,韩国的徐奉洙不是说过吗?对职业棋手来说,1目是地,那2目就是天,更何况这里还关系到棋的厚薄,那么面对小强这种欺负人的下法,黑棋就更没有跟着应的心情。你就看着吧,在这个地方黑棋是必须进行反击的。我们很快就能看到一场好戏。啧啧,不过小强也真是厉害,他总是能够在这种不起眼的地方下出让对手难受的棋。我刚才粗粗算了一下,虽然黑棋反击的话局面会比较复杂,不过白棋好像充分可战,我还真没有帮黑棋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小强这种游走在“积极”和“过分”之间的风格,倒是和吴清源先生是越来越像啊,难怪吴先生会那么看好小强,甚至把小强视作自己的衣钵传人。”
听了陈超越的话以后,张大记者有点无语,心说这都是哪跟哪啊,李小强不就是下了一步想先手便宜的棋吗?这和吴先生又能扯上什么关系呢?
看到张大记者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这回轮到聂旋风开口了:
“小张你还别不服气,小强刚才下的这步棋,还真的和吴先生曾经下出的一步非常有名的棋很像。嗯,没错,真像。。。”
“哦?哪步棋?”
“著名的大雪崩内拐定式,小张,大雪崩内拐定式是吴清源先生首创,关于这一点,我相信你应该是知道的,但吴先生为什么会下出那步内拐,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我估计你就不一定清楚了吧。。。”
趁李石佛还在思考对策,研究室对整个局面后续变化展开深入研究以前,聂旋风向张大记者解释为什么说李小强的这步棋“和吴先生很像”。
大雪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型定式。在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歧点,就是所谓的“内拐”和“外拐”,因此大家又把大雪崩定式分为2个分支,分别称为“大雪崩内拐定式”和“大雪崩外拐定式”。
在吴清源先生以前,那是没有人下过“内拐”的,在当时的围棋界,只要是碰到大雪崩定式,那么无一例外都是外拐,因此当吴先生第1次下出内拐的时候,日本围棋界甚至有“吴清源下错定式”的惊呼。
很多人都知道。由于吴清源先生首创“大雪崩内拐定式”以后,那么“内拐”就成了主流,下“外拐”的棋手渐渐变得少了。
“你可能不知道吧?吴先生当时下内拐的时候,他在事先并没有进行研究。说出来你都不会相信,他当时的想法,应该和小强这步棋的想法是一样的,他先往里面“拐”一下,期待对手应一个,这样就能便宜个1目半左右,然后他再外拐。以完成在当时棋坛已经成型的外拐定式。。。”
“啊?!”
“呵呵,你可能想不到吧,事情其实就是这样简单。现在你也看到了,由于他当时仅仅就是想下得有追求一点,想稍微便宜一点点,这就让这个古老的“大雪崩定式”衍生出无数的新变化,极大的丰富了围棋的内涵。而小强的这步棋呢,虽然这里的外在形式不一样,这步棋是出现在边上。这里也不能称之为定式,但是这步棋的思想内涵,小强对这个局部的追求,他运用的想法。是不是和“大雪崩内拐”刚产生的时候很像?”
“没错没错,真像!像极了!哈哈,听你这么一说,我发现小强和吴大师在很多方面真的很像。他们都充满了创新精神,这应该是小强和吴大师最大的相似之处。。。”
对于张大记者肉麻吹捧李小强的话,李小强现在是听不到的。假如他能听到的话,那么李小强一定会脸红。
没错,现在的李小强经常能下出这种非常积极的棋,这些棋在外在形式上,确实和吴先生的一些棋很像。不过要李小强自我评价的话,那么他认为现在的自己根本和吴先生不能比。人家吴先生那是真创新,而属于李小强自己的东西现在还少得可怜。真要细究起来的话,李小强现在这种积极行棋的棋风,其实和围棋规则的演变关系更多一点。
李小强来自后世,后世盛行的是大贴目。在大贴目的环境中,本来就要求执黑的一方积极行棋。对于那些积极行棋的招法,李小强可是比这个年代的棋手见识得太多了,而且随着李小强对围棋理解的加深,他对一些招法的运用更自如。那么那些来自后世的积极招法,很自然的在李小强的对局中流露出来。
按道理来说,在大贴目的环境下,一般只要求执黑的一方积极主动,执白一方相对可以保守一点。但是说起来好笑,也恰恰由于是大贴目的原因。因此当李小强在这个年代执白棋,他会觉得自己还没有下棋的时候就已经亏了2目。那么这样一来,当李小强在这个年代拿到白棋,他同样会下得非常积极。
执黑的时候是“自然流露”,执白的时候是“主动积极”。因此“李小强行棋非常积极”,这就给外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也几乎成了李小强的标签之一。
比如在今天,在他和李石佛决胜局的较量中,李小强又用一种积极的态度主动求战,整盘棋的局势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
棋局还在继续,面对李小强的“挑衅”,和很多人预料的那样,李石佛当然选择了反击。下午2点差一点的时间,李石佛思考了大约20分钟左右,他开始落子。那么这样一来,从这个时间,从全局的第28手棋开始,整个棋局就提前进入了中盘战。
棋局在一步一步的进行着。从下午2点开始,也许是双方都认为自己已经计算清楚,因此双方的落子速度突然加快。前面不到30手棋,总共花费了双方3个小时。到了下午不到3点钟的时候,整个棋局已经进行了70多手棋。而本局的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