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你的意思是说,这棋应该算是纳入小强擅长的轨道?”

    “应该算是吧,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那你是不是认为这盘棋小强的胜算更大?”张大记者在打破砂锅问到底。

    对于这个问题,马小飞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再次微微一笑:

    “反正我和小强下棋的时候,我一定会竭力避免出现这样的场面。”

    “那你认为这种大场面什么时候会出现?”

    “很快,这种大模样攻防战不可能等多久,我估计小强很快就要动手了。”

    事实上没有出乎马小飞的预料。比赛还在上午时候,棋局进行要30多步棋。随着李小强落下一枚子,一场激烈的大型攻防战马上开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八四章 技高一筹

    (全本小说网,。)

    首局比赛,在李小强有意为之下,棋盘上早早出现了一个大模样攻防战。

    围棋中的所谓“大模样”,并非只有像武宫正树那种强围中腹大空的棋才能称为大模样。一般来说,棋盘上如果出现某一方棋子连片,看上去有成大空的趋势。那么围绕这个地方发生的攻防战,就可以称作“大模样攻防战”。

    这种大模样攻防战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每手棋的价值看上去特别“大”,每个不同的选择,或者在棋盘上形成某个转换,动堪就是几十目的出入。这就和那种棋盘上形成小块割据,看上去下每步棋需要很精细,好像每步棋都需要斤斤计较其官子价值的棋不同。

    不同的格局需要不同的下法,而不同的下法又需要棋手不同的才能。很显然,当形成今天这种格局后,大家普遍认为李小强应付“大场面”的能力要高于李石佛。因此30手棋刚过,虽然棋盘上的攻防战其实还没有正式开始,现在就说形势谁好谁坏也明显还早。但研究室不少人还是认为现在应该算是李小强“布局成功”。

    “大家要注意了,对付这种模样棋,尤其是以“无忧角”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模样棋。你让他连片没关系,但是最忌讳让他“两翼张开”。只是单边连片,由于存在各种打入和浅消手段,只要你选点合适,棋子效率高不到哪去。如果你让对手“两翼张开”呢?就算你打破一边的模样,对手在另外一边就很可能自然成空。这样的效率就高,这也就是不能让对手“两翼张开”的道理。。。”

    研究室内,作为国家围棋队总教练的聂旋风也算相当尽职,他在给古大力等人分析为什么算是李小强“布局成功”。

    “。。。大家看今天的白棋就下得非常好,他的行棋步调虽然看上去没有黑棋那么快。但是并没有让黑棋形成两翼张开之势。而且大家注意看一下,白棋的每个子好像都下得正是地方。虽然步调缓慢,但棋形坚实,并且极好的抑制了黑棋模样的发展。这样一来,在即将到来的作战中,白棋就处在相对有利的位置了。因为白棋的脚跟占得很稳。除了在黑棋模样中大闹天宫的那枚棋子外,其他地方并不容易受到冲击。。。”

    “。。。反观黑棋呢?黑棋现在其实有点为难,虽然从表面看,黑棋现在是处于攻势,但这块棋并没有那么好攻的。大家都知道,所谓孤棋不死,只处理一块孤棋的话,问题其实相当容易。攻又不好攻,但现在不攻又不行。这就是目前黑棋的为难之处。因此你们要好好学习一下白棋今天的下法。。。”

    “。。你们经常问我什么叫力量大,有些人认为算路深就是力量大,也有人认为力量大就是经常能在实战中下出很多手筋。我告诉你们吧,这些统统不是主要的。真正力量大的棋手,就应该是今天的白棋这样,他总能够在棋盘中营造出对自己作战有利的形势。这才是真正的力量大。。。”

    老聂在那滔滔不绝,把一帮小孩唬得一惊一乍的。在研究室的另一边,张大记者却向马小飞询问起李小强具体的选点问题。

    “马小。我发现小强一直很喜欢下这步“碰”啊。直接就碰在人家的“无忧角”上。虽说我也知道“腾挪要碰”,但这么早就“碰”上去。以前不是认为这是“损着”吗?你说小强为什么要这样下?”

    听了张大记者的疑问,马小飞却显得有点诧异:

    “我刚才不是说过,这就是小强的新功夫吗?至于这步“碰”,我记得小强在你们杂志开的专栏中,还特意解释过其中的棋理,怎么你不知道?”

    张大记者老脸一红。随即又有点惊喜:“怎么,我们杂志那些面对普通爱好者开的技术专栏,原来马小你也看呀。”

    马小飞笑道:“小强开的专栏,有时间我当然要看。你要知道,围棋虽然很复杂。但大道至简,越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理念其实反而最简单。比如说小强喜欢下的这步“碰”。。。”

    接下来马小飞向张大记者详细阐述了其中的棋理:

    “对于这样的碰,具体手法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关键还是在于你的判断。以前的理论认为,这样直接碰上去容易让对手加固,因此算“损着”,在这么早的时候下不出手。但小强他们的理论就认为呢,对方已经是“无忧角”了,这种棋形结实是结实,但效率并不算高,和腾挪相比,碰上去的损失并不大。“敌既已厚,何妨使其再固”,因此这步棋完全可以下。”

    “你的意思是说,关键在于对“无忧角”的认识?”

    “你说得没错,你知道现代围棋理论是从日本发展起来的,而日本围棋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所谓的“小目围棋”,或者说是“无忧角围棋”。按照传统的日本围棋理论,认为“无忧角”是好形,效率高,而小强这一派则认为“无忧角”好形是好形,但效率并不算高。这就是颠覆性的,这就是不同的围棋理念。。。”

    说到这里,马小飞顺手又摆了一个棋形:“你在看看这个,这个你应该非常熟悉吧。这是吴先生提倡的“尖冲无忧角”,其实无论是这步“尖冲”也好,还是小强下的这步“碰”也好,运用的都是同一个棋理。假如你坚持认为传统的日本围棋理论正确,那么这步“尖冲”或者这步“碰”你是无论如何下不出手。如果你认可小强他们的理念呢,那么你就不妨多学着下下这样的棋。”

    “那么马小你认为那种观点正确呢?”

    见张大记者又是一副逼着自己表态的架势,马小飞哈哈大笑:

    “围棋中的道理,是没有那么容易分清对错的。至于我嘛,我就跟你实话实说,我还是先看看,我是标准的实用主义者。假如小强采用这种下法效果不错,那我肯定要拿来用用。如果连小强都用不好呢?那我自然就不敢学了。”

    马小飞说得没错,围棋中的很多棋理,有的时候确实很难分清楚对错。例如后世某位职业棋手,那位说黄,范,施这些古代棋圣只有现代业5水平的那位申城职业棋手。他就曾经说过,他是怎么都不理解那步“尖冲无忧角”是什么意思。拥有他那种想法,那他说出什么话都是可以理解。

    听到马小飞不肯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张大记者也没有继续纠缠。

    “好好好,我们还是继续来看今天这盘棋吧。我相信如果小强用这种下法赢得越多,那么跟风的棋手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上午2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并没有下多少手棋。当李小强揭开模样攻防战的序幕后,李石佛清楚棋局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因此他长时间没有落子。

    到了下午,整个大型攻防战才算正式开始。正如聂旋风分析的那样,对于这样的局势,李石佛攻起来很难攻,但是不攻又不行。因此李石佛从下午续弈开始就频频长考,他的比赛用时已经比李小强多用了一大截。

    但李石佛毕竟是李石佛,他在这种局面下还是找到了一种算得上是最合适的攻击方法。那就是缓攻!拉长战线的攻!

    归根到底,这其实也体现了李石佛的一个棋风特点。一个“化整为零”的特点。

    当个比方,当白棋跑到黑棋模样中大闹天宫的时候,李石佛知道这棋不好杀,但是他会先做一个“量化”。比如他先假设这里白棋能破掉自己20目,那么这20目要到哪里补偿呢?那就只能化整为零了。这就是“缓攻”的特点,首先不能让对手完全安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拉长战线。期待在漫长的战线中把损失的目数零敲细抠的扳回来。

    这就是李石佛的如意算盘,在今天的实战中,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很可惜,面对复杂局势,面对这样的大型攻防战,好像确实是李小强技高一筹。

    到了下午3点左右,棋局一共进行了将近100手,攻防战进行了70手左右。大家的判断是双方实空差不多,李石佛还差一个贴目。

    到了下午4点左右,棋局一共进行了将近130手,攻防战进行了100手左右。大家判断双方的实空对比依然差不多,李石佛还是差一个贴目。

    到了下午5点,棋局一共进行了160多手棋,这时候漫长的攻防战好像终于结束。结束的标志,就是李小强所有的棋都已经安定。

    而这个时候,李石佛依然要差一个贴目左右!

    眼见局势已经无力回天,下午5点多一点,这个时候李石佛早就进入读秒,而李小强还有半个多小时的固定用时。李石佛爽快的选择了投子认负。

    首届“中韩国手对抗赛”,李小强以1比0的比分领先。

    在个人之见的交手记录中,目前两人下成4比3,李小强夺回领先优势。

    ps:  前天晚上开始家里莫名其妙断网,今天才修好。

    晚上还有一章。(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八五章 李石佛输在哪里

    (全本小说网,。)

    首届“中韩国手对抗赛”第1局比赛结束,李小强算是比较顺利的拿下李石佛,这样的结果符合大多数人的预期。

    没错,虽然李石佛是目前韩国棋坛名副其实的第1人,他在国内棋坛中表现出让人惊讶的统治力。但是拿他和李小强相比较的话,现在无疑是李小强的名气更大,大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李小强的实力要稍微强一点。因此对于今天的结果,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意外。

    比赛刚一结束,张大记者第1时间堵住本次带领李石佛来中国参赛的刘昌赫,请他发表对首局比赛的感想。

    “了不起啊,棋盘上的巫师!本局比赛赢得相当漂亮。虽然不怎么情愿,但是还是必须承认,仅从这盘棋两人的表现来看,我们想赢下整个对抗赛已经非常困难了。我不知道石佛今天为什么会发挥的这么差。不过我还是认为石佛是值得信赖的,希望他在后面的比赛中能够尽快调整吧。。。”

    刘昌赫一边巴拉巴拉说着客套话,一边和张大记者一同向对局室走去,他想和两位对局者一起参加赛后的复盘。

    比赛刚一结束的时候,李小强就发现李石佛的情绪比想象中的平复得多,他主动邀请李小强复盘。不是那种客套敷衍般的邀请,而是看上去很诚恳的邀请。李小强先是一愣,随即释然。能和自己这位同龄人展开深入交流,李小强当然也很愿意。因此两人在赛后展开了长时间的复盘。

    要说两人已经也算是老对手。在不知不觉中,两人的对局已经达到7次,这个对局次数已经很多了,在所有日韩棋手中,李小强也就和李石佛的对局次数最多。不过到目前为止。两人之间还真没什么过多的交流,平时连话都很少说。

    两人第1次交手,就出现在世界大赛的决赛,在那种比赛的气氛中,每盘棋都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无论谁输谁赢。赛后都没有什么心情复盘。去年那盘棋差不多也是同一个道理,那是世界大赛的淘汰赛,当时李小强正在低谷中苦苦挣扎,而且在那盘棋当中,李小强感觉对方用“瞒天过海”的招数摆了自己一道,因此李小强很不爽,赛后自然也没有心情详细复盘。

    可这次不一样的,这次仅仅是对抗赛,而且是三番棋的第一局。输棋虽然郁闷。但不会像淘汰赛那样火急火燎。见李石佛主动提出复盘,李小强当然很愿意和对方交流。

    双方的复盘很详细,从第1步棋就开始摆起,而且复盘的时间相当长。复盘刚开始的时候,对局室内还挤满了人,不过过了一会后,留下的只剩下常韧圣,罗神猪等同龄人。李小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多的时候,李石佛的话真不多。大多时间都在闷头摆棋,偶尔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要通过刘昌赫传话。不过等房间里只剩下同龄人的时候,他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而且主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也明显增多。

    “这小子,看来也不是一块完全真正的木头嘛。。。”李小强心里这样想道。

    李小强前世曾听说过一则逸闻。就说李石佛很不习惯和前辈棋手交往,每次和前辈棋手聚在一起,他都会显得坐立不安。据说这是因为韩国人的一个规矩,要说韩国人还是比较讲究长幼有序,例如碰到一群不同年龄段的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个饭,喝个酒什么的,通常都是由年龄最长的那个人买单。

    可想而知,这事要发生在李石佛身上,就可见他的为难了。要知道韩国不像日本,韩国围棋的好日子也没过几年。像徐奉洙这样的,以前还要只揣2碗炸酱面的钱去棋院参加比赛。那就更别说其他大多数韩国职业棋手了。而李石佛呢,他16;7岁的时候就开始成为韩国棋届的头衔王,奖金王。因此当他和其他年长棋手凑在一块的时候,他的为难可想而知。有心买单吧,就担心别人说他不懂礼貌,不懂得什么叫做长幼有序。不去买单吧,偏偏他又是韩国围棋界最大的土豪,容易被人说成小气。据说就是这个原因,造就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

    不过只和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李石佛看上去就开朗多了。比如像今天,尽管他输了棋,尽管他和常韧圣等人不算熟悉,可能只是听说过名字。不过现在的李石佛,看上去倒也没有平时那么拘谨。

    大家的复盘很详细,用的时间很长。其实类似于今天这种大模样的攻防很复杂,各种分歧点太多,真要想找到双方的最佳应对,李小强也认为不太可能。见大家的兴趣这么浓厚,李小强中途的时候就和张大记者悄悄打招呼,说复完盘后想请大家吃饭。张大记者把李小强的意思转达给韩国随行的朴记者,朴记者又告诉刘昌赫,刘昌赫再征询李石佛的意见,李石佛欣然同意。

    结果大家的复盘一直持续到晚上将近8点多,这才暂时告一段落。几个小时复盘下来,其实大家依然没有得出什么明确结论。不过两位对局者以及刘昌赫常韧圣等人摆的大量参考图,倒是让张大记者和韩国的朴记者等人大开眼界。要知道,这可是扎扎实实的干货,是他们赛后写棋评的绝好素材。

    比如今天这盘棋,如果只从表面看上去,李小强好像赢得异常轻松。但见识了李石佛摆的参考图后,张大记者等人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这里面摆的很多变化,其实就是李石佛在对局时候的所思所想。见识了这些东西,张大记者才知道李小强赢得并不轻松。

    当然,如果说张大记者觉得吃惊,那么韩国朴记者等人就更觉得吃惊。因为李小强摆出来的变化更让他们震撼不已。李石佛刚才摆的变化,自然有一些是李小强在实战中没想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