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小强和张大记者打着哑谜。不过这么多年的默契,加上现在张大记者好歹也是别人眼中的“名记”。他只要稍微想一下,很快就理解李小强的意思。

    对于这样的比赛,追求胜利当然是第一要务。但仅仅只是追求胜利就够了吗?不是的,至少对于李小强和李石佛来说,不是的。正如李小强所说的:“总要多一点追求”。那么这个“追求”到底是什么呢?

    最直白的说,由于一直没有多少交手机会,两人又一直视对方为自己的生平大敌。这种较量不在于一时一刻,很可能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两人都想通过本次比赛。好好掂量一下对手的份量。那么要怎么掂量呢?最好的办法,当然就要逼迫对方展现自己的最强项。如果能在对手最强的地方击败对手,那自然是最完美的结果了。如果做不到呢,那至少也可以好好领略一下对手到底强在哪里。

    其实从李石佛第1局的表现,他的意图就可以看的很清楚。那么李小强呢?他又何尝没有这个意思。只不过在对待这个三番棋的时候,两人采取的是不同的策略。李小强采取的是先声夺人的做法。他第一盘就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准备先赢一盘打个底再说,后面两盘再根据具体情况伺机而动,也好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

    而李石佛的做法明显就是想后发制人,他第1盘就想看看李小强最强的地方到底强到什么程度。如果第一盘都赢了呢,那当然是再好不过,那么整个对抗赛可能就没悬念了。即使做不到,自己也还有回旋的余地。

    “唉,我说你们两个真是。搞了半天。不仅这盘是假棋,原来第1盘也是假棋呀。”

    毕竟和李小强混了这么久,这里面的关节,张大记者自然是一点就通。前面2盘比赛,李小强和李石佛好像正好想到一块去了。他们像是形成默契一般,各自下了一盘好棋,各自在一盘棋中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其实也只是巧合。如果双方不存在这个心思,如果双方不是这样相互配合。那么前两盘棋未必就会下成这个样子的。

    “既然铺了一天的地板,那你现在有什么收获吗,感受到李石佛的高妙之处没有。。。咦?只从这盘棋来看,我感觉李石佛的官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厉害嘛。本来都认为你要输不少的棋,最后竟然让你追成只输半目。。。”

    听到张大记者提到今天的具体棋局,李小强只能摇头苦笑。在今天这盘棋当中。李小强最后虽然是只输了半目没错,但前面的形势就一直没有好过。从50多手棋开始,李小强一步略显过分之着被李石佛抓住后,其实就一直没有翻身。

    “唉,他那套组合拳确实精妙啊。那的确是我对局时候没有想到的。归根到底,应付这种铺地板的局面,我还是欠缺他那一点均衡感。。看来以后和他对局的时候,在这方面我真的还要多防着一点。。。”

    见到李小强在那自顾自的自言自语,张大记者决定不再刺激他,他难得的不再和李小强斗嘴:

    “好了好了,你也不用在那里自艾自怜,除了这一点外,你其他地方应该都不会比他差吧。就拿官子来说,那么多人都把李石佛的官子水平吹得神乎其神。不过从今天这盘棋来看,我感觉他的官子水平并不比你强吧。我认为。。。”

    “你认为今天的棋盘如果能够再大一点,我很可能就要逆转是吧?我告诉你吧张大记者,这是没有可能的。这就是他的水平,这就是他的控制力。”

    “啊!?这样啊!不。。。不会吧?”

    见张大记者一副错愕表情,李小强只能继续无言以对。对于这盘棋的具体情况,像张大记者这种水平也许看不清楚,但是作为李石佛本局的对手,李小强自己是再清楚不过。要怎么说呢?虽然很多人都说围棋赢半目是运气,赢1目半才是水平。但是李小强自己清楚,起码具体到今天这盘棋,情况就不是这样的。

    在今天这盘棋中,李石佛一直握有一点优势。这点优势虽然不大,但整个局势其实一直由他掌控。李石佛今天虽然只赢半目,那是因为他在后面的官子阶段有所退让。当然,他的退让并非无原则的退让,而是在他完全看清楚了的情况下退让。

    胜利看似近在咫尺,其实远在天涯。

    这就是李石佛的控制能力。这就是李小强下完这盘棋后的真实感受。

    今天毕竟是李小强输了棋,张大记者决定不再继续纠缠,他转移话题:

    “对了小强,你们赣源队引进外援有进展了吗?”

    听到这个问题,李小强更是哭笑不得。他笑骂道:

    “这帮孙子,我以为我们队的动作算快的了,没想到昨天江教练找到刘昌赫的时候,人家双手一摊,说早就有其他队找过他了,而且基本意向都已经敲定。因此只能对我们表示抱歉。”

    “哈哈哈哈。”张大记者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围棋这个项目和其他项目稍微有点不同,并没有多少地域概念。比如大多数爱好者最多关注某棋手的国别,而不会在乎这位棋手是某省或某市的人。更何况就算有地域观念,张大记者也不会理会,因为他是申城人,而申城围棋队是根本不考虑引进外援的。

    “那李石佛呢?李石佛的情况怎么样?”

    “据说找过李石佛的队伍还更多,不过李石佛都没有答应。他毕竟是韩国的头衔王,一年的赛程差不多都已经排满。看来他确实不怎么愿意参加中国的联赛。”

    “哦?那江教练这次不是白跑一趟。”

    “嘿嘿,不会白跑。你也不看是谁出马。。。”李小强冲张大记者得意的笑笑:

    “别人请不动他李石佛,那你也不看我是什么人,由我李小强亲自出马,他能不给我这个面子吗。”

    “瞧你那嘚瑟样,这么说意向定下来了?”

    “不仅意向定下来了,甚至条件都谈得差不多了,不过他最后能不能成行,这个还不能确定。”

    “哦?具体什么情况你说来听听。”听到李小强这样说。这下张大记者来了兴趣,他兴致勃勃的打听其中细节。

    原来昨天李小强亲自发出邀请后。李石佛果然没好意思拒绝。不过考虑到他国内的赛程确实比较密集。全程参加“围甲”22轮比赛根本没有可能。因此初步定的意向是按照盘数签约,大家约定李石佛最少代表赣源队参加6场“围甲”比赛,但上限就不设。

    而且昨天在谈到对局报酬的时候,李小强突发奇想,他把后世著名的“李石头条款”搬了出来,也就是输棋分文不取。只有赢棋才有对局费用,当然赢棋的价码是要高一点。没想对于这个条款,李石佛也爽快的答应了。现在就等着最后签约。

    “嗬,原来是这样啊。。。”张大记者愈发兴致勃勃:“如果只下6盘棋的话,那你们队想夺冠恐怕也是很困难吧。”

    “是的。”李小强苦笑:“他只参加这么少的盘数。我们队自己想夺冠是很困难,不过我们队很可能可以决定谁夺冠。”

    “哈哈哈哈。”张大记者大笑:“对对对,在今年的联赛赛场,你们队可能就是最大的搅屎棍。而你这个棋盘巫师,就是搅屎棍队队长。。。”

    李小强大怒:“你这家伙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

    不过话说回来,张大记者说的好像真没错。李石佛不能保证全程参赛的话,赣源队想夺冠的希望极其渺茫。对李石佛的使用,那也要看赣源队的实际战绩了。如果一直在保级线上挣扎,那么只能让李石佛用来对付弱队。如果保级无忧呢,那赣源队完全有资格阻击强队。

    “对了。。”张大记者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你刚才说他最后能不能成行现在还没最后确定,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个嘛。。就要看本次对抗赛最后一场比赛了。”

    “怎么说?”

    “我和李石佛约定,最后一场比赛如果我赢了,那么他就履行合同。如果他赢了呢,他就不会来中国参赛。”

    “啊?!那你觉得自己能赢吗?”

    “你说呢?”

    李小强微笑看着张大记者。(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八八章 有惊喜

    (全本小说网,。)

    前两盘比赛结束,首届“中韩国手对抗赛”迎来最终的决胜局。两位对局者在前两局中的表现引起外界热议。

    要说李小强和李石佛的碰撞,在当今世界棋坛当然算的上是重头戏,引来外界评论实属正常。前两局比赛打成1比1,这个结果也不算意外。真正让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这两盘对局的具体内容。有很多人和张大记者的反应一样,都表示对前两盘棋看不懂。

    要怎么说呢?前两局比赛的内容不能说不丰富。当今世界棋坛最杰出的两位青年高手也在比赛中展现了极其高超的技艺。但很多人看过前两局比赛后,却产生了一种不过瘾的感觉。

    是的,就是不过瘾。前面两盘比赛,大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针锋相对,没有看到那种强烈个人风格的展现。当然,这种说法好像也不对,因为在前面两盘棋中,两人也算是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优点,并且以此分别赢了一盘棋。不过呢,大家还是更愿意在同一盘对局中看到那种强烈个人风格的碰撞。以这个标准来看,前面两盘棋好像就不符合要求了。在很多人看来,前面两盘棋明显像是“默契棋”。一个人在表演,另外一个人完全就是在配合。这样的棋看起来一点都不过瘾。

    虽然也有人像张大记者那样,能理解两位对局者的大致用意。但能理解不代表不期待,期待两位对局者展开一场真正针锋相对的较量。比如张大记者,他现在就很期待。

    决胜局对局日,张大记者陪同李小强走向赛场。

    “小强,这最后一盘棋,你们俩应该玩不出其他什么花样了吧?说实话我现在还真期待。想看看你们俩今天到底能下成什么样。”

    “期待什么?是期待我的胜利?还是期待这最后一盘能下出一盘名局?”

    “嗯,首先是期待你获胜,然后在你获胜的基础上,能下出一盘名局最好。”

    “哈哈哈。。。”李小强笑得很开心:“。。。那就借你吉言啦。“

    张大记者见自己的奉承貌似有效,连忙打蛇顺棍上:

    “那你能不能事先给我透露一下,你今天准备怎么来下这盘棋?”

    “你这就外行了吧。真不知道你这种人怎么也会是别人眼中的名记。这种级别的比赛,最重要的当然是随机应变,哪能自己想下成怎样就怎样。”

    “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我就不信你在比赛之前,还不用制定一下比赛策略。这个你也不肯事先透露一下?”

    张大记者说这话时两人已经走到了对局室门口,这时离比赛还有几分钟时间。李小强并没有急着进对局室,而是待在门口继续闲聊。李小强想了想,他对张大记者笑笑:

    “我和他也算是老对手了,因此赛前我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不过呢。看在你刚才那句奉承话的份上,我还是可以给你稍微透露一下。你就等着看吧,这盘比赛很可能有惊喜。”

    “说了等于没说。。。”张大记者对李小强的态度当然不满意:“。。。如果要我自己看的话,那我现在问你做什么。”

    “这次不一样,这次的惊喜你应该很快就能看到。”

    “哦?。。。”张大记者对李小强的话半信半疑:“。。有惊喜?你确定?”

    李小强神神秘秘的对张大记者一笑:“总之等下你好好看吧,出现惊喜的机会呢,大概是一半对一半吧。”

    说到这里正好李石佛出现在对局室门口,大家打过招呼后。李小强和李石佛一起走进了对局室。

    “有惊喜?能有什么惊喜。。。”

    等李小强走进对局室后,张大记者把这句话念叨好几次。

    事实上李小强好像真没骗他。比赛是上午10点开始的,在10点10分左右,也就是比赛才开始不到10分钟。张大记者就看到了所谓的“惊喜”。

    “这。。。这是什么惊喜?我看这是找死还差不多。”

    看过本局的开局后,张大记者同时也了解也李小强说“一半对一半”是什么意思。三番棋的第3局,是需要重新猜先的。因此在赛前你想要有所准备的话,你也必须准备两种策略。一种是自己执黑的准备,一种是自己执白的准备。

    在今天这盘棋中,李小强猜到了黑棋,这和第2盘的情况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点相同的话也没什么。更重要的是,本局开局的前20多步棋,和第2局一模一样!李小强什么意思呢?

    同时张大记者也理解,李小强说“应该很快”是什么意思了。是的,今天这个速度当然很快,第2局是人家李石佛的胜局,人家作为胜利者,你既然愿意重来一遍,那人家当然没有理由主动求变。更何况这样的布局,正是人家所擅长的,前面20多步棋一下后,“铺地板”的格局几乎无法改变。你既然愿意配合,人家当然不介意重新和你练一遍。

    总之当张大记者理解了李小强的“有惊喜”之后,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局室内,李石佛对李小强的选择显然也有点意外。他抬头看了李小强一眼,李小强冲他一笑,两个人的落子速度开始放缓。

    在上午的比赛时间,研究室内一般不会有多少棋手出没的。今天毕竟是决胜局,在研究室进出的棋手比起以往还算多,有很多人本来准备先看一眼,然后去忙其他的事。但今天的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比如常韧圣,他早早来到研究室,他看到这个开局后就再也挪不动窝了。还有就是马小飞,他飘进研究室看了一眼,也在研究室停留了很长时间。

    “嗬嗬,重新练一次?看来小强还真的很重视这个李石佛呀。在小强面前,能拥有这个待遇的棋手可真不多。”

    马小飞瞄了一眼棋盘后,其他倒是没有评论,他先来了一句玩笑话。听到马小飞的话后,常韧圣和张大记者对视一眼,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李小强这种特殊的“重视”方式,在国内棋坛也是有说法的。自从李小强出道以来,李小强的布局就以变化多端而闻名。当然,李小强之所以能给大家留下这个印象。主要是因为他的“套路”非常多,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他的“套路”几乎是不带重复的。到了最近几年,李小强虽然已经不用依赖“套路”了,他布局的时候更多是依靠自己理解在下棋。但是他“多变”的特点依然没有改变。

    因为李小强这个特点,马小飞还曾经说过一句玩笑话。这是有次曹大方俞彬等人谈及李小强的“变化多端”,大家都说为此很头疼,因为要和李小强比赛的时候,赛前根本不知道怎么准备。这是马小飞信心满满的说他有办法。众人大惊,连忙追问,马小飞洋洋得意的说道:

    “要对付小强嘛,他的规律我早掌握了,大家只要看他上一盘下的是什么棋就可以了。只要他上盘用过什么布局,那么他下盘保证不用。因此大家和他下棋的时候,就可以少准备一种布局。。。”

    后来大家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还真是这样。李小强基本很说重复相同的布局。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李小强有时候偶尔也会重复一下的。有心人甚至还发现,只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