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更不行。。。”

    接下来曹燕子用开玩笑的口吻说了一句经典评语。在前世的时候,曹燕子这句话是评论李石佛的,可是现在,他把这句话套用在李小强身上:

    “现在的李小强很难战胜,大家也许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他统治世界棋坛。我现在认为想要击败李小强的话只有两种可能,第1:李小强自我管理失败。第2:出现一位天赋比李小强更出众的围棋天才。”

    老曹这句话一说出口,整个世界棋坛又开始热闹了。的确,现在的李小强才23岁,精力,体力各方面都处在巅峰。先不说现在大家公认李小强的围棋水平已经超过了“六超”等前辈棋手。就算没有超过,认为李小强是和前辈棋手一个水准。但现在前辈棋手几乎都已经过了巅峰期。一个已经下降,一个似乎还处在上升棋,至少从棋的内容来看,李小强似乎还在进步,他还有上升的空间。因此指望前辈棋手来击败李小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前辈棋手不行,同辈棋手好像也不行。大家环顾四周,发现有竞争力的同辈棋手以外的少。其中最强的当然是李石佛,接下来一段时期,“二李争霸”很可能是世界棋坛的主题。但除了李石佛之外,其他人好像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比如在70年代出生的这一批棋手中,大家公认第3强的棋手是常韧圣。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和“二李”都不是一个等级。他们也许能赢李小强,也许能在某个比赛中阻击李石佛,但想从根本上动摇“二李”的地位,可以说现在完全看不到这种迹象。

    前辈棋手不行,同辈棋手好像也不行,那就只能看后辈棋手的了。后辈棋手的一个好处在于,由于很多东西都没有定型,这既可以看做他们的上升空间,其实也给大家提供了想象空间。

    因此老曹的话说出口后,整个世界棋坛开始热闹了,所有人都在寻找“将来能打败李小强的那个人。”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韩国人。在最新一期的韩国“围棋”杂志中,除了重点报道刚刚结束的“东洋证券杯”之外,他们推出了一个专题,专门报道当今韩国棋坛的新锐棋手。名字也取得很拉风:

    “这些就是可能在将来击败李小强的人!”

    应该说韩国人的眼光还是有的,在这个专题报道中,杂志上登载了5个年轻棋手的大幅照片,他们列出了5人的候选名单是:李石头,崔毒,朴永训,元大锤和宋泰坤。“牛犊三人帮”加“少年壮士”加小李,这基本就囊括韩国“80后”棋手的全部精英了。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人就基本活跃在世界棋坛的第一线,是中国围棋未来的主要对手。

    候选人的名单是列出来了,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在这5个人当中,又是谁最有希望超越李小强呢?不可能5个人都能超过吧?就算韩国人再狂妄也不可能这样认为,否则李小强这个“世界第一”也太廉价了。

    就此问题韩国“围棋”杂志的记者专门采访了曹燕子。曹燕子沉默良久,给出了他心目中第一候选人名单:李石头!

    必须承认,当曹燕子刚说出李石头这个名字的时候,很多人对老曹这个看法是持有异议的。当然大家不是认为小李的棋不行,也不是大家认为小李的天赋不够,事实上小李的棋才早就得到韩国围棋界的公认。大家质疑李石头的原因只有一个:现在的小李被大家称作“韩国李小强”。

    围棋是一门艺术,任何艺术都有一个共性。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可不是随便说着玩的。这在任何艺术领域都是相通。李小强已经在自己的领域达到很高的水准了,大家普遍认为:如果真出现一位能击败李小强的高手,那么这位高手肯定是和李小强风格迥异。

    而现在大家都认为李石头和李小强的风格相近,因此这也成了大家不看好小李的理由。对此曹燕子也有自己的解释:

    “想真正击败李小强需要和他的风格不同,在通常意义上说应该是这样。例如李石佛,他就和李小强的风格完全不同,所有现在也就石佛能对李小强构成威胁。但是大家要知道,李小强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技术非常全面,正是因为他这个特点,所以我还是最看好李石头。”

    “曹国手的意思是说。。。”

    “是的,想要真正击败李小强的话,必须在他最强的领域击败他!”

    老曹这样一解释谁都听懂了。应该说曹燕子说的也很有道理。李小强是很全面没错,但是他最强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大家公认还是他的中盘战斗能力,这也可以认为是李小强的“核心竞争力”。用其他方法对付李小强………比如说像李石佛的那种下法,现在已经证明不行。那么更好的下法,也可能是最好的思路:就只有在李小强最强的地方击败他了。

    而在老曹看来,李石头显然就具备这种潜质!

    “小强,你认不认同老曹的这种看法啊?”

    在中国棋院,张大记者拿着一本最新的韩国“围棋”杂志询问李小强的意见。

    李小强嘻嘻一笑,其实在他的内心还是比较认同曹燕子这个观点的,所以他是这样回答张大记者:

    “虽然我很想不认同,不过必须承认,我还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不仅韩国人在行动,在寻找“未来能击败李小强的人”。日本围棋界也同样有所动作,他们也在这个时候盘点自己国内的新秀。碰巧的是日本围棋界同样也推出了一个5人名单,他们分别是山下敬吾,张栩,高尾绅路,羽根直树和河野临。也就是日本后世的“平成四天王”加小林光二一位高足。

    应该说这份名单就有点搞笑了,因为在这份名单中,很多人的年龄和李小强相差无几,比如高尾,比如河野,不过考虑到日本棋手的成长周期向来缓慢,李小强也只能勉为其难将他们当成“晚辈”。

    “咦?日本人最看好的原来是山下啊,怎么不是张栩?”,

    “山下目前在日本棋坛风头很劲啊,他刚刚夺得日本的新人王,而且他的棋才被很多人一致看好。怎么?小强你认为他不如张栩?”

    李小强一笑,他对张大记者的话不置与否。在李小强心目中,山下的棋才当然不如张栩。不过由于年龄原因,自己这个“长辈”当得并不名副其实,有些话自己不方便说而已。

    “小强,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份名单的呢?”

    这就是张大记者这次和李小强对话的目的了,别人都在寻找“击败李小强”的人,因此张大记者很想听听李小强这个“当事人”怎么说。

    李小强笑道:“应该说这份名单很不错,基本囊括了日韩两国年轻一代最强手。但我认为这份名单并不全面。我个人的意见:将来对我最构成威胁的并不在这两份名单中。”

    “小强你什么意思?”

    “将来对我最有威胁的,当然是在我们中国,在我们国家围棋少年队。”

    李小强大笑,别人在寻找“击败李小强的人”,但是国内肯定不会进行这方面讨论的。所以这个话还是由李小强自己来说最好。李小强当然并不是认为古大力孔二杰等人就一定比李石头更强。

    但是在这个时候,李小强认为自己必须为国内的年轻棋手站台,他的意思仅此而已。

    “你是说古大龙孔二杰他们。。。”

    “是啊,所以你这次去韩国,好好看一下这些年轻棋手的表现吧。”

    张大记者现在马上又要去韩国的。

    “东洋证券杯”已经是最后一届,今年又没有“应氏杯”。因此今年的世界大赛,就剩下“富士通杯”,“三星杯”和“lg杯”三项。

    “富士通杯”没什么好说,已经举办这么多年,而且没有多少新意了。但是韩国人举办的两项比赛就不同,由于这两个比赛是“公开赛”模式,在“本赛”之前会进行大型综合“预选赛”。

    在李小强和李石佛的“世纪之战”结束后,第2届“三星杯”的预选赛很快打响。正好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讨论“未来能击败李小强的人”,所有本届“三星杯”预选赛备受关注。

    因为在这个比赛中,各国的年青一代高手算是正式登上世界大赛舞台了。

    “呵呵,那是一定要好好看的。”张大记者就这样很随意的回应李小强。

    不过让张大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随后的“三星杯”预选,一股强劲的“初段风暴”正在世界棋坛上演。(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六三六章 隔空观战

    (全本小说网,。)

    “没法下啊,这棋根本没法下啊!我早就进入读秒了,对手还有一大把时间,可最后的对杀还是我慢一气。。。”

    在“三星杯”预选赛的赛场中,张大记者随时能听到类似于这样的声音。发出这种感慨的,自然都是一些成年高段棋手,年轻人的冲击力超乎大家想象。

    “三星杯”的“本赛”由32名棋手组成,其中16名种子选手或者特约棋手,另外16个参赛名额就需要通过预选赛产生。

    能成为种子选手的,当然就是当今世界棋坛最活跃的那群人。韩国的四大天王,日本的头衔保持者。中国这次获得免选资格的分别是李小强,马小飞,常韧圣和俞彬。

    其中李小强是上届冠军,自动获得参赛资格。另外3位正好是中国等级分排名2到4位的棋手。除了这4位种子棋手外,还有陈超越九段获得了特邀。首届“三星杯”获得特邀的棋手是韩国围棋的括荒者**哲先生,这一届他们邀请的陈超越。这样一来,就有5名中国棋手确定进入“本赛”,其他人想参加世界大赛的话,就必须先通过预选赛了。

    本次“三星杯”预选总共有超过300名棋手参加。300多人分成16个小组,在这16个小组中,还有一个业余组,两个女子组,一个国际组。这么多人争夺16个出线名额,差不多是20比1的出线率,竞争其实算蛮激烈的。

    在这300多位棋手中,韩国棋手就有200多位,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还要多,整个韩国棋院所属棋手几乎是倾巢出动。而中国和日本分别只有几十位棋手去参加预选赛。

    由于这是世界棋坛第一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预想赛,因此留在国内的李小强也对这个比赛非常关注。李小强记得在真实历史中,只要举办这种大型预选赛,“中韩对抗”就是赛事的主流。中国队的人数虽少,但每次和韩国对抗的时候基本不落下风,拿到的出线名额经常比韩国队还要多。

    想想这种情况也很正常,韩国棋手反正是在本土作战,因此绝大部分棋手都会参加。而中国队则不同,就算是这样的预选赛,参赛棋手也会经过精挑细选。比如这次出战的棋手,领衔的是周大洋,罗神猪等李小强的同龄人,再辅以刘大锤,曹大方等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最后精挑细选国少队几位最优秀小棋手以及部分地方中坚。这样的参赛阵容在这种预选赛中,那当然算是非常有竞争力。

    中国的参赛人数之所以这么少,这倒不是因为大家不愿意参加。其中最主要的困难,说穿了就是钱闹的。这个时候的预选赛还比后世好点,每轮比赛还有一点对局费,不像后世需要完全自费参加,不过预选赛的对局费实在是少得可怜。

    有人曾经统计过,如果不能在预选赛中出线的话,那基本上就要自己贴钱了,那点可怜的对局费肯定不够支付往返机票钱以及在韩国的住宿费和伙食费。这年头普通棋手在经济上是并不富裕的,如果需要贴钱参赛的话,除非是特别想参赛,可能很多人都需要好好掂量掂量。

    这年头大多数中国棋手都没有“贴钱参赛”习惯的,因此在组织棋手参加这种预选赛的时候,中国棋协也会对参赛阵容进行精挑细选。挑选的标准也很简单,一类是有实力获得出线权的棋手,例如刘大锤,罗神猪等人,另一类是国内的重点培养对象,例如古大力,孔二杰等人,相当于国家花钱让他们去见见世面。

    中国队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这次真正让李小强感到意外的是日本队的参赛阵容。这次有60多名日本棋手去韩国参加“三星杯”预选,参赛人数比中国队还要多,而且在日本队的参赛阵容中,还包括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武宫正树等赫赫有名的老牌超一流棋手。这就是让李小强看到和前世一个很大的不同了。

    “真是奇了怪了,这次大竹他们怎么这么放得下架子?”李小强询问和自己一起关注比赛的华领队。

    “小强你这就不知道了吧,这一切都和加藤先生的一个提议有关。。。”

    经过华领队解释,李小强差不多弄清楚了事情的原由。

    在中日韩三个围棋强国中,日本的职业围棋制度历史最悠久,也最完善,因此在职业棋手的总人数上,日本是比中韩两国都要多的。他们光职业九段就有将近100位,而中韩两国加起来的职业九段现在也没有超过50位。

    那么多职业棋手,为什么去韩国参赛的只有几十位?他们当然不是像中国棋手那样是钱的问题。事实上哪怕后世的日本围棋堕落成那样,他们的棋手都生活得很滋润。当然也不能说日本棋手没有参赛热情。其实真正造成日本棋手不愿去参加预选赛的原因,恰恰是由于日本太过正规的职业围棋制度。

    日本人对的围棋赛事的安排确实比中韩要来得正规一些。除了那些特别活跃的棋手除外,他们基本上是一周一盘棋,比赛日期也相对固定,比赛大多是周三或者周四进行比赛,其中周四被称为“正比赛日”,周三是“副比赛日”。更重要是他们对每位棋手的比赛都会很早做出安排,而已一旦安排好了就不轻易做出更改。

    看过动漫“棋魂”的人应该对一个细节有所印象。进藤光在成为职业棋手以后,哪怕他还是初段,他每个月都能收到日本棋院寄给他的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就是他这个月的赛程安排,其中比赛名称,比赛时间,比赛地点等等都会在信里交代得清清楚楚。

    “棋魂”在细节方面是做得很真实的,“棋魂”中的这个细节,其实就是日本棋院的真实操作模式。

    应该说这种操作模式体现了日本职业围棋规范的一面。但是在国际大赛日趋增多的今天,这种模式的弊病也就突兀出来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某位日本棋手本来很想去参加“三星杯”预选,可是这一周正好有一盘“十段战”的“本赛。那么是参加呢不参加呢还是去参加呢?这位日本棋手就会非常纠结。

    要知道“三星杯”的预选赛肯定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来回折腾的话至少是一个礼拜以上的时间。去参加国际比赛的话,那么日本棋院就会当你在“十段战”中弃权。去参加国际比赛不仅竞争压力更大,而且奖金还少,这自然就造成很多日本棋手不愿意去参加国际比赛。

    在真实历史中,为什么在各种预选赛中日本棋手显得没有什么竞争力?李小强倒不认为日本棋手真有那么差。因为去参加预选赛的日本棋手,除了那些特别喜欢参加国际比赛的棋手以外,只有那些水平不行或者状态不佳的棋手才会出战。

    为什么可以去参加国际预选赛?因为这段时间没有棋下。为什么没有棋下?当然是因为水平不行或者这段时间状态欠佳,最近在所有比赛中都被淘汰了。。。

    “加藤先生就是针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