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要的差异,你认为是不是这样?”

    “好像是有那么点意思啊。你对两个人的特色评价得很到位。听了你的话,我突然想起藤泽秀行先生对李石佛的评价,他说普通人的棋谱,他看一遍就能看懂,而李石佛的棋,他需要看好几遍才能明白其中意思。”

    “哦?秀行先生有过这样的评价吗?这个评价相当高啊。那小强呢?作为比李石佛还要厉害的小强,秀行先生又是什么评价?”

    “秀行先生说,李小强的棋,同样属于只看一遍就懂的类型。。。”

    “啊?如此说来,秀行先生是认为小强不如李石佛咯?对了,难怪在前段时间,他对所有棋手进行天赋排名的时候,他会把李石佛排在李小强前面。。。”

    “等会等会,我刚才没说完呢,你急什么。。。秀行先生虽然也认为李小强的棋通俗易懂,不过他后面又说后:李小强的棋,虽然也属于一看就懂的那种,但是看李小强的棋,却经常能够引起他的深思,为什么那些简单明了的手段,只会出自李小强之手,只有李小强才能够经常下出来,而其他人统统都视而不见呢?这是个值得所有职业棋手深思的现象。”

    “这个这个。。。”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你说秀行先生的话是不是有点这个意思?”

    “哈哈哈对对对!你这个点评还是很到位,普通棋手是“见山是山”,李石佛胜出一筹,他达到“见山不是山”的地步,而小强呢,他正在逐渐迈向“见山还是山”的境界。”

    “扯远了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问题吧,刚才你说小强的长处在于深度,李石佛的优势在于广度,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不过话说回来,这和“两日制”的比赛有什么关系吗?”

    “因为长时间的对局,能将李石佛的优势最大化,同时也能将他的弱点隐蔽到极深。”

    “这话怎么说?”

    “大家都知道,李石佛的棋,从来都是以不犯错误为主,别看很多人说他现在下棋也变得积极主动多了,这其实都是被小强逼出来的,但他行棋的核心思路却从未有过改变。因此当他和小强对垒的时候,无论局势怎么千变万化,其实主要都是小强在进攻,李石佛在防守,你认为是不是这样?“

    “对对对,“李石佛的形势本来看上去不错,但李小强一个奇思妙想让他猝不及防,最终李小强赢下了比赛。。。”这差不多都快成为他们两位之间比赛的一个套路了。我就说为什么老是这样呢?听了你的话,这应该和他们的棋风特点不无关系。不过你还没说,这和“两日制”比赛有什么关系呢?”

    “在围棋中,进攻永远是比防守更难,进攻需要主动构思,而防守只需要见招拆招就行。这样一来,长时间的对局对防守者来说就有莫大好处了,一方面他可以将自己的弱点隐蔽得更深,另一方面他在遭受对手进攻时,他有更充足的时间从容应对。”

    “等等,我还没完全理解你的意思,比赛用时这个东西,不是对比赛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吗?李石佛可以更加从容的进行防守,那李小强为什么不能寻找更犀利的进攻手段?”

    “你要知道,围棋中的所谓进攻,其实就是一个寻找对手破绽的过程。假如你的棋毫无破绽,那么对手的进攻就无从谈起。当然不能说因为用时更长,李石佛的棋就没有破绽,只是相比于寻找进攻手段,防守起来更容易而已。这就是为什么说,“两日制”的比赛对李石佛更有利。”

    “哈哈哈,虽然我还是不能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当年赵治勋曾经认为:在“两日制”的比赛中,李石佛应该不是他的对手。如此说来,你应该完全不同意这种看法?”

    “是的,虽然赵治勋先生号称“七番棋魔鬼”,非常擅长下“两日制”,但李石佛只要适应了这种赛制的节奏,赵治勋只会输得更惨。”

    “呵呵。”

    “你“呵呵”是什么意思?”

    “我“呵呵”的意思是说,我虽然很想反驳你的话,不过看到在今天的比赛中,李石佛竟然把李小强折磨成这样,我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首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第一局。作为当今棋坛最重要的比赛,观战室内自然是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决赛首局采用的就是“两日制”,这也是决赛双方第一次体验这种赛制。两人在这种赛制中到底会下成什么样呢?这盘比赛吸引众多眼球。

    以上这段对话,是棋界两位资深人士在观战室内的一段对话。至于对话者是谁?由于观战室里面的人实在太多,现在已经不可考。

    不过这段对话,大致反应了决赛第一局的基本情况。

    当比赛进行到第2天下午4点钟左右的时候。对局室内的李小强苦笑着摇摇头,从记谱员手上接过棋谱,然后在棋谱上签字认输。棋谱上赫然是这样记载:

    首届“世界棋圣战”第一局:

    黑方:李石佛,用时7小时20分。

    白方:李小强,用时6小时50分。对局结果:黑中盘胜。

    “必须承认,这盘棋是黑番的名局啊。。。”同样在观战室内出没的赵治勋先生笑着评价这盘比赛:

    “不能认为李小强这盘棋下得不好,除了一步棋稍微有点冒进外,他也没有出现其他什么失误和错着。不过李石佛的发挥简直是完美啊,他把控制流的精髓诠释得淋漓尽致,这真是一盘控制的名局。。。”

    “那么请问赵先生,有一种论调认为在长时间的比赛中,李小强可能真不是李石佛的对手。包括李小强自己都认为两日制中的李石佛更难对付,请问您同意这种看法吗?”

    “哈哈哈,这你让我怎么回答?你要知道,在围棋界中有一种说法:关于李小强的问题是最难回答的,任何看似客观的分析,理性的推论,在他面前统统无效。你别看他今天发挥不佳,就认为他真的下两日制不行。就拿今天这盘棋来说吧,他那步唯一的“问题手”,如果不是李石佛下出最佳应对的话,当时又有谁觉察出那是“问题手”呢?我认为与其说李小强不擅长下“两日制”,那还不如说他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比赛的节奏。你就瞧着好了,一旦他适应了这种赛制,他同样能够下出非常精彩的棋。”

    “哦?您凭什么认为他还没有适应这种赛制的节奏?”

    赵治勋再次大笑:

    “这个很简单啊,你看他的比赛用时就行,每方8小时的比赛,李小强到认输的时候才花了7小时不到,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这就说明他在比赛用时的分配上还存在很大问题。。。”

    不管老赵如何为李小强寻找客观理由,但比赛输了就是输了。虽然九番棋看似漫长,但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遭遇当头一棒,而且是以一种近乎完败的姿态输掉比赛,除了李小强身上的压力倍增以往,外界的风向也悄然发生一些转变。

    不过李小强毕竟也算是久经沙场。

    “主场作战的效果好像也不佳呀。”

    在输掉首局比赛后,他还有心情这样和梅泽由香里开玩笑。梅泽由香里笑着安慰李小强:

    “这没什么呀,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你和李石佛进行的决赛中,最后虽然都是你赢,但每次的首局比赛,那好像还真是李石佛赢得多。”

    李小强哈哈大笑:“有这种事吗?我自己怎么没注意。。。”

    的确像梅泽由香里说的那样,好在这次的九番棋并非全部都是“两日制”,其中3盘“两日制”也不是同时连着下,这就给了李小强调整时间。

    决赛第2盘,就恢复正常的3小时用时了,再接下来就是1小时的快棋,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进行3个循环。

    休息一天后李小强重新振作精神走进赛场,他将和李石佛展开决赛第2局的较量。(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七二二章 天王山之战

    (全本小说网,。)

    时间来到2001年12月,刚刚结束“世界棋圣战”决赛第2阶段比赛的李小强从韩国返回京城。

    在张大记者的陪同下,李小强翻看着各大媒体关于首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的相关报道:

    “。。。正在进行的世界棋圣战决战引发韩国围棋热潮,在汉城街头,无数人在谈论这场“最聪明人”之间的较量,所有人都在为李石佛加油。“二李”的激战仿佛融化了汉城寒冷的冰雪。。。。”(韩国中央新闻)

    “。。。以前我曾经说,世界上的围棋分两种,一种是李小强的围棋,一种是其他人的围棋,看过世界棋圣战决赛的前6盘比赛后,现在我要更正这个错误,这个世界上的围棋分3种,一种是其他人的围棋,一种是李小强的围棋,还有一种,是李石佛的围棋。。。”(日本棋道杂志)

    “。。。不一样了,这次是真的不一样了!李石佛找到李小强的死穴!虽然比赛还没完全结束,虽然李小强的强大依然毋庸置疑,但如果让我预测本次决赛的前景,我会大胆投李石佛一票。。。”(韩国乌鹭围棋网)

    “。。。正在进行的首届“世界棋圣战”决赛,李小强仿佛遇到了麻烦,如果无法很好的解决,本次夺冠的前景堪忧。。。”(中国围棋天地杂志)

    看着这些唱衰自己的报道,李小强嘴角挂起一丝玩味的微笑。张大记者看到李小强折服表情却很不爽:

    “笑?真是服了你了,你这个时候不去好好想想办法,居然还有心情笑得出来。。。”

    见张大记者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李小强的笑容更盛:

    “现在的情况难道很糟吗?比分是3比3打平,我目前并没有落后呀?我说张大记者,其他人怎么看也就算了,难道你也对我没有信心?”

    是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在结束了日本站和韩国站的比赛后,首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的前6局,李小强和李石佛刚好打成3比3平。

    不过当比赛进行到这个阶段,看好李石佛能够夺冠的居然占了绝大多数。这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不过大家产生这种看法并非没有原因,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两日制”。

    在已经结束的6盘比赛中,李小强赢下2盘3小时的比赛,李石佛赢下2盘“两日制”,而一小时的快棋则是双方各取一盘。

    无论是3小时的棋还是1小时的快棋,,李小强和李石佛两人以前有过很多次交手,而作为两人初次尝试的“两日制”,李小强却两战皆墨。。当然这还不是大家看好李石佛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无论是3小时的棋还是1小时的快棋,都和两人以前的对局没什么两样。

    别看李石佛两盘3小时的棋都输了,但从棋的内容来看李小强赢得非常惊险,最后的胜负也只在毫厘之间。而2盘8小时的超慢棋呢,李小强几乎是以完败的姿态输掉比赛。

    正是因为如此,这才不得不让人为李小强感到担忧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韩国的曹燕子是这样分析:

    “李小强行棋,是一种快速而灵活的风格,这是李小强最鲜明的特点,也可以认为这是李小强最强的地方。可以这样说,李小强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就是因为绝大多数职业棋手都对他这种下法束手无策。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追求快速,强调效率,这的确算是李小强的优点没错,但有何尝不是李小强的缺点呢?他那些游走在积极和过分之间的招法,其实也是有破绽的,只是因为李小强的水平太高,一般人抓不住他这个漏洞而已,就算明知道他有这个破绽,也很容易在李小强的高速运转中迷失方式。而李石佛,恰恰是少数几位能抓住李小强这个破绽的棋手之一。纵观他俩以往的对局,李石佛如果抓住李小强的破绽,那么李石佛赢,反之则李石佛输,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两日制比赛为什么看上去李石佛更强?其中原因就在这里了。在普通时长比赛中,可能明明李石佛感知到李小强的破绽,但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经常让李小强的过分招法变成好棋。而在两日制中的比赛就不同,李石佛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应对李小强这些招法。这就相当于在这种赛制的比赛中,李石佛可以将李小强的缺点最大化。这就是李小强输掉这两盘比赛的原因了。”

    老曹的分析看上去非常有道理,至少在已经结束的这两盘“两日制”比赛中,充分印证了老曹的这种说法。

    “那么曹国手您也认为:这次李石佛夺冠的可能性更大咯?”

    “是的,李小强毕竟是当今棋坛第一人,因此在普通时长比赛中,我们还是必须承认李小强的赢面更大,但他们俩的差距不会太大,我们就算是五成五对四成五吧,这应该是很高看李小强了。而在两日制的比赛中呢?我认为李石佛的胜算能达到六成左右。因此在接下来的3盘棋。。。”

    老曹没有继续再说下去了,不过按照他这种算法,那当然有理由认为李石佛更有可能获得最后的冠军。

    而曹燕子的这种观念,也是目前外界舆论的主流看法。

    九番棋现在变成三番棋,第7盘棋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番棋比赛有“天王山”的说法,五番棋第3盘是“天王山”,七番棋第5局是“天王山”那么在九番棋中,第7局自然就变成“天王山”。

    而接下来即将在中国京城进行的这第7局比赛,恰恰又是一盘“两日制”。

    正是因为如此,向来对李小强最有信心的张大记者,此时此刻未免也有点担心。

    张大记者仔细观察李小强的表情:

    “看你这幅模样,像是信心很足的样子嘛,怎么?难道已经琢磨出点什么?已经找到应对的办法了。”

    “没有,我并没有找到什么办法,这些天一直在连轴转,哪有空去琢磨什么应对手段?”

    “那你是不认同老曹的那种看法咯?”

    “不,应该说老曹的看法还是很有一定道理,两盘比赛下来,我自己也感觉两日制中的李石佛确实更难对付。”

    张大记者一听大怒:“那你还能笑得那样没心没肺?”

    听了张大记者这话,李小强收敛笑容,他望着某个不知所谓的地方出神,一副哲学家在思考的神态,而他这幅痴呆模样,张大记者显然已经司空见惯。

    “张大记者你知道吗,这是一个争夺什么的比赛。。。”

    这一刻的李小强不仅模样像哲学家,说出来的话同样像是哲学家说话:

    “。。。你要知道这可是世界棋圣战,棋圣啊,围棋界的至高荣誉。你刚才问我这几天琢磨些什么,我和你说实话吧,技术上的东西我还真没怎么琢磨,场外的东西我倒想了一些,这几天我就在想啊,如果我真在两日制比赛中拿李石佛毫无办法,那我就根本不配拿这个冠军,更不配被人称为棋圣。凡能被人称为“圣”者,不能说所有都是完美无缺,但至少不能有明显的缺陷啊。”

    对于李小强的神神叨叨,张大记者却毫无感觉:

    “是是是,你李小强没有资格称棋圣,难道李石佛就有资格吗。。。”

    这时李小强好像恢复正常,不再是刚才那副哲学家模样,只见他突然猛一抬头,着实把张大记者吓了一跳:

    “是啊,这就是我这几天的所思所想,如果连我李小强都没有资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