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因是自5月19日起,至5月21日,全国各地开展了悼念川大地震罹难者的“全国哀悼日”活动。

    在此期间,全g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b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金盛集团不想在这个全国人民悲痛的时候,搞什么庆典和复产活动,这个多少有点不合时宜。

    于是将复产的日子调整到了5月22日。

    同时取消原定的庆典活动,并在此期间,组织全公司上下进行捐款,d员交纳“特殊d费”,支援灾后重建工作。

    5月19日中午14分28时,张小北在自己的办公室,默默起立,默哀三分钟,非常自觉。

    另外,张小北还听到了离集团不远处,太行火车站火车的嘶吼和路上汽车的哀嚎。

    就连防空警报都含带这一丝悲恸。

    事情过后,张小北坐在办公室,默默地点了一根烟,他知道,煤炭可能又要涨价了。

    不过这次涨价,张小北的内心并不是充满了喜悦的,而是有那么一丝无奈和落寞。

    因为这次的煤炭涨价,可能意味着要和灾后重建联系起来……

    5月22日,金盛集团下属八矿全面复产。

    煤矿行情按照张小北的预料,短期之内迅速升温了。

    但张小北最关心的,还是灾区的建设工作。

    所以这一段时间,一直是盯在电视机旁边,收看抗震救灾的节目。

    节目主持人也是说着说着就哭了,张小北也是听着听着就哭了。

    这一段时间,似乎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之中。

    但是这种痛苦,并没有影响全国人民灾后重建的决心和与灾难抗争的强大毅力。

    伟大的人民jiěfàngjun在灾后第一时间就进入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和感人的场景让张小北感到了这个民族的强大和团结。

    这一次,张小北再次看到了人性的升华和追求高尚的不断演绎。

    张小北又想到了赵洪贵,如果赵洪贵还在的话,这小子说不定也会出现在这地震救援的画面里吧。

    赵洪贵,老同学,你在那边还好吗?

    除此之外,2008年,还有一件牵动全国人民梦想的大事要发生,那边是2008年奥运会,要在首府举行。

    张小北知道,煤炭形势至少在9月份之前,是没有任何波动了。

    积极向上的态势会延续下去了。

    因为奥运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材料,这对煤炭也是一种ciji。

    当然了,举行期间,说不定得停产几天。

    毕竟这样的盛会期间,安全稳定才是第一要素。

    张小北也计划去凑凑热闹,看两场比赛呢。

    张小北知道,现在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好,我们这个时候举办奥运会,第一是国家j强大了,要向全世界展示国j的新成果和新面貌。

    另外一点,也是g家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

    领导人们,始终在为这个国j和民族的发展殚精竭虑着。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值得说一下。

    那就是:

    小煤矿的退出。

    之前提到的中马煤矿,也就是北省老板承包的那家煤矿,年产只有0万吨,而且2007年年中的时候,资源就已经面临枯竭了。

    现在采挖的是金盛集团三和煤矿的资源。

    属于偷采。

    但是鉴于周边关系和影响,金盛集团并没有作声。

    毕竟是一个村庄几百口子的生存问题在那里摆着呢,有些事情能忍就忍,能让就让了。

    算啦,生不起这闲气。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啊。

    唐省已经chutái了政策,低于0万吨的矿井要彻底关闭了,这你就是想保留也保留不住了啊。

    但是这个事情,你得先整合,然后才能关闭。

    最起码,对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一个暂时的保障吧。

    整合就意味着补偿,补偿就是为了让农村经济在寻找新的出路。

    唐省的煤炭经济,不能再以私挖滥采和生态破坏再作为代价了。

    所以这段时间,金盛集团忙活什么事情呢,就是忙活对周边的一些落后的小煤矿产能进行兼并重组。

    刚才说过了么,毕竟金盛集团在地方煤炭企业当中,属于大个头了。

    兼并的这七家小煤矿当中,其中有五家的资源已经枯竭了。

    说白了吧,就是金盛集团出了补偿之后,直接把井口就给关闭了。

    还有两座小煤矿,尚有一点资源,能够和金盛的两个煤矿进行资源续接。

    完后也是井口一关,通过井下作业,把这部分资源给消化了。

    不过剩余的资源量也已经是少的可怜了。

    说白了吧,金盛集团在这次资源整合当中,并没有占到便宜。

    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最起码是保护了现有资源吧。

    要不然这些小煤矿私挖滥采,金盛集团还说不得嘴,这不也是一种亏损嘛。

    另外,金盛集团对于国j政策这一块,向来是执行到位的,倒不是胆子小。

    只是金盛要做一个法治企业,就必须以遵循政策要求为前提。

 第447章 北省老板大撤退

    (全本小说网,HTTPS://。)

    小煤矿的退出,带来的是什么呢?

    直接的结果是承包制从此走向终结。(全本小说网,https://。)

    唐省从此再没有煤矿承包制这么一说了。

    而导致的一个直接现象,便是“北省老板大撤退”。

    北省老板承包煤矿,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叫“炒煤团”。

    是的,北省商人的触角伸的很广很深,并不仅仅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炒房团”。

    还有“炒煤团”、“炒油团”、“炒电团”……

    什么挣钱炒什么。

    “炒房团”都是后来的事儿了。

    说北省老板“炒煤团”有多厉害,下面的这组数据完全可以说明一切。

    据说是在2005年的时候,北省老板在唐省共计投资超过400亿元,承包了大大小小400多座煤矿。

    3万吨、9万吨、15万吨、30万吨的都有。

    少到几百万,多到几个亿的单笔投资,也同样都有。

    这些小煤矿的产能总体加起来有多少呢?

    超过了8000万吨。

    唐身境内60%的中小煤矿都被北省老板承包掉了。

    每年挖走了唐省将近五分之一的煤炭。

    而唐省的煤炭总产量当时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

    也就意味着,北省老板每年挖走全国煤炭产量的二十分之一。

    据说晋州市有个县,全县64座煤矿,北省老板承包了59座,占到了80%以上。

    而北省老板承包煤矿之后,又是怎么干的呢?

    首先是漠视公共政策,唯利是图。

    先是形成买方垄断,人家虽然没有成立协会,可是私底下有商会啊。

    煤炭价格大家统一步调,明面上说是共同抵御煤炭市场风险,实际上是囤货居奇,哄抬煤价。

    和政府的政策与物价管理部门进行“软抵抗”。

    第二是冷眼安全,漠视生命。

    为了节约成本,对于安全投资是能节省就节省。

    同时利用农民工的知识缺陷,以各种理由推卸缴纳工伤医疗和劳动保险。

    另外,北省老板一般不雇佣本地人作为井下职工,出了事儿太麻烦。

    直接雇佣外籍农民工,出了事儿,给一笔钱封了口拉倒。

    还有就是之前提到的,人家根本不干矿长,矿长都是村委会的人兼任。

    人家只干经营副矿长,也就是管管花钱挣钱。

    这样一旦有安全事故,人家是沾不上边儿的,花点钱让煤矿早点复产。

    甚至根本就让直接mánbào,花钱把矿工家属一打发完事儿。

    然后就开始逼矿长。

    逼到什么份儿上,老华矿长就是例子。

    这样,北省老板承包的煤矿极具不安全因素,再加上在利益驱动下的超产十分严重,所以这唐省煤炭事故的频发,和北省老板的干法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掠夺开采,漠视生态。

    承包的煤矿产能较小,但是超产的现象十分严重。

    刚才说了,那个中马煤矿,自己的挖完了,还挖人家金盛集团的资源。

    但是生态补偿方面却是一点儿不负责任。

    不是说交什么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吗?那是金盛集团这种守规矩的合法企业才交。

    人家直接卖的都是现金,根本都不给你上账。

    你汽车来了,交上一堆现金,人家当天晚上就拉走了。

    钱拉哪里去了都不知道,你能知道人家产了多少煤?卖了多少煤?

    因为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每年将近1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遭到破坏,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采空区。

    这些都和北省老板的干法脱不了干系。

    当然了,人家来的时候,怀揣的就是“一夜暴富”的梦想,干的就是“玩一票就走”的买卖,还想什么生态补偿?

    可别想了。

    另外,资源浪费现象也很严重,“猴子吃香蕉,咬一口就扔”的现象十分普遍,哪里资源好采哪里,谁的资源好我采谁的。

    你说着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率能好到哪里去!

    而唐省要恢复目前的生态,初步预计要花费2000y以上的资金。

    第四,扰乱zz生态,漠视权威。

    比如一个村办9万吨的小煤矿,你得花个百十来万先把村委会主任给“拿下”,然后让村委会主任给你去做其他的工作。

    有个北省老板曾经说过,一年花个四五百万的公关费用根本不多,但是自己得到的更多。

    这样,很多村级干部都成了北省老板的“合作者”。

    也成为了这种“承包制”能够持续和火热下去的因素之一。

    其他的不再多说了,四个“漠视”足以能够说明问题了。

    至于什么社会责任之类的,咱们就不要再谈了。

    跟上面四条比起来,社会责任在他们眼里就显得更加无足轻重了。

    这次的资源整合过程之中,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要全部关闭退出,也就意味这北省老板要彻底退出唐省煤炭市场的圈子了。

    没办法,这种制度已经走向了没落,不可否认先期曾经起到过一点带动市场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根本就不是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为走到现在,这个办法已经违背了公共权力的让渡论原则。

    洛克曾经在《政府论》中提到,在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之前存在着一种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过着理想自由的生活。

    但是由于缺乏权威的公共裁判者,当发生争端或者成员受到伤害时,就出现了无法进行申诉和解决争端的种种不便之处。

    于是人们通过定力公共契约,让渡出一部分基本权力,共同形成政府的公共权力。

    这个论述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只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必须以全社会的公共目标为基础,以社会共享的公平公义为标准。

    公共政策,不应该成为个别少数人,或者少数群体谋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这个叫做“公共政策价值的非公共化”。

    所以,目前来说,煤矿承包制已经违背了公共权力的让渡论原则,违背了“公共政策价值”,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应当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所以,当张小北看到这个《办法》的时候,内心也是欣喜的。

    虽然金盛集团并没有在这次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资源。

    但是首先保护了自己的资源,第二获得了更加公平公义的竞争环境。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金盛获得的,已经足够丰厚了。

 第448章 Z船哪那么好下

    (全本小说网,HTTPS://。)

    但是北省老板就这样认输了吗?

    没有。(全本小说网,https://。)

    北省老板的资金大部分都是民间rongzi借贷,指望银行贷款,哪里来的这么快对不对。

    这种民间rongzi,是很多老百姓把房子财产都抵押给银行贷出来的款。

    而且北省那边的人头脑灵活,兜儿里本身也有钱,所以说,要是一家子拿出个几百万来也不稀罕。

    可是500多亿的资金啊,这得涉及多少个家庭啊。

    更何况,有些老板是刚刚拿了钱,刚刚承包了煤矿,干了还没有一个月呢,这政策就下来了,这不是血本无归了吗?

    哪里能轻易认输呢?不行!坚决不行。所以呢,这不先是商会找唐省z府了么。

    唐省z府的政策是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来的合理政策,哪里能那么轻易改动呢。

    这可是一个省的政策啊,可又不是一个村民小组的政策,你改改无所谓,就那么几十口子上百口子人。

    更何况,看看山西的生态环境,还有煤矿产业,看看唐省的老百姓和政治生态,都被你们弄了什么样子了。

    你们的钱是钱,你们的人是人,唐省的人民呢?唐省的发展呢?都不要了吗?

    不改变能行吗?更何况是你们有问题在先,这个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这没有结果,商会就去了首府的有关部门反映。

    首府的部门同样支持唐省z府,说人家这个政策是报请过上级的,经过上会研究,并且批准之后才执行的。

    所以这次同样也没有任何结果。

    再后来,北省老板求助北省z府。

    北省z府也和唐省政z府进行了很多方位的磋商。

    但是什么都不能动摇唐省煤炭产业整合发展之路的决心。

    随后,听说北省老板甚至计划组织“gyi。

    但是被北省方面给适时劝阻了。

    你干什么事情都得有程序,不能动不动就搞这些事情,惯出这个毛病来,可是不得了。

    中间的细节不多讲了,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来,唐省的煤炭产业整合之路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所以,再后来吧,不管北省老板又做了多少工作,找了多少路子吧,但是一个硬生生的结果是摆在他们面前了。

    那就是四个字:不退不行。

    咱们说说北省老板的干法,首先是坑了煤矿当地的村庄和老百姓,第二是坑了自己家乡的街坊邻居。

    你说当初要是好好经营,按照政策来,就当时的煤价来讲,你也不会少挣钱。

    可是没办法,太想挣大钱了,总想着一夜暴富,总想着坐拥金山……

    对不起,您这不是搞企业,您这是挖命根子。

    所以,你都要挖别人命根子了,别人还可怜你吗?

    不会了,真的不会了。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吧,北省老板含泪也好,愤恨也好,最终的结果是无果,最终的结局是出局。

    一时间,北省老板老板大撤退的消息风靡网络,各种声音也是随之而来。

    但是,经得起质疑,受得起考验,并最终能够被事实检验的政策,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换句话说,唐省这次资源整合运动也是在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之后,最后才尘埃落定的。

    从此,唐省的煤炭产业政策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踏步前进开来。

    当然了,你说北省老板从唐省撤退之后,就消停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