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麦尔?拜伦斯,格瑞?拜伦斯之子!”
民众们听见麦尔和格瑞的名字,立刻安静下来,认真聆听麦尔的讲话。麦尔放下右手,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将肺中的浊气呼出,然后继续说道。
“我能清楚的感受到你们的热情,它像燃烧起来的风一般迎面而来,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对我说,如果有一个种族能够改变世界,那这个种族一定是伊利比,因为伊利比人肯改变自己。”
麦尔对伊利比人的称赞,让人群再次爆出掌声和欢呼声。麦尔不得不再次平举起右臂,示意人们安静,这样他才能继续讲话。
“能接受改变是伊利比人优秀的品质,我相信伊利比人都愿意朝着好的方向改变,而不是朝着不好的方向改变。在几十年前,我的父亲为伊利比人带来了新思想,使伊利比人开始进行‘大改革’。那是一场血与火的改革,有数以万计的伊利比人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牺牲让伊利比人推翻了王政制度,建立了民主的共和制度,还让伊利比人变得团结,且富有包容心,因此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是充满荣耀的。”
“但是诸位,上一次的‘大改革’之所以付出了那么多牺牲,是因为伊利比人要面对的是自私自利的国王,以及他们的支持者。他们是改革的敌人,为了让伊利比人获得新生,你们必须消灭他们。我看到你们之中有不少人带了武器,还有人带了火枪——诸位,请收好你们的武器,然后擦亮你们的眼睛。”
“聚集在这个会场中的人,都是你们推选出来的人民领袖,肩上承载着你们的信任。他们是改革的支持者,不是改革的敌人。你们可曾记得,在国王和他的支持者们被全部肃清之后,伊利比诸国用了多久才建立起现在的共和制度?五年,你们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摸索、改进,最终才确立了现在的共和制度。”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能一蹴而就。婴孩尚且需要时间成长,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种族呢?既然改革的浪潮已经掀起,那么你们需要做的事就再简单不过了。在这场改革中你们没有敌人,所以不必再有人流血。你们只需要像上一次那样,耐心的摸索、改进,你们的改革就会成功。在那之后,你们就会成为新世界的解放者,给新世界人带来新生!”
麦尔在结束了讲话之后,就直接回到了伊利比同盟会议的会场当中。在他转过身去的瞬间,现场就爆出惊天动地的掌声和欢呼声。没过多久,会场外的人就开始有节奏的呼喊起麦尔的名字,这让走回会场的麦尔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七章 满载而归
(全本小说网,。)
麦尔的那番话,对撒林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过去的他一直致力于让布金共和国变得更强大,但在那之后的事,撒林从未考虑过。他觉得只要伊利比人按部就班的展壮大,最终一定会统一世界。
在听说了刘秀的事之后,撒林便开始憧憬世界统一后的生活。他听别人说,刘秀所在的世界里人们可以乘坐一种飞在天上的载具旅行,平日里要走几个月的路程,几个小时就能飞到。还有就是刘秀不止一次提到过的,只要扣住扳机就能在几个呼吸的时间射出三十子弹的火器。撒林认为伊利比人只要有了这样的火器,就能轻而易举的统一世界。
然而麦尔的一番话却让他现,世界上存在这样的武器并非是一件好事。戎马半生的撒林对武器非常了解,他知道武器只是作战的工具,一旦世上没有了战争,武器也就失去了作用。如果这种武器落到恶人手中,就会变成杀戮和作恶的工具,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撒林突然觉得自己是个目光短浅的人。他想做出改变,却又不知从何做起。思来想去,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成为麦尔的随从,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改变。
殊不知实际上麦尔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目光短浅的人。他虽然能讲出那番大道理,但真正做事的时候他也无法保证面面俱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有时候甚至只能顺其自然。
新历134年9月22日,已经与布金共和国签订了盟约的麦尔准备启程返回拜伦斯堡。由于伊利比人要进行改革,所以伊利比同盟会议延长了几天。在麦尔与布金共和国签订盟约的时候,伊利比同盟的诸国脑都在现场。他们看向麦尔的目光十分微妙,就好像在打量即将迎娶自家女儿的准女婿。
麦尔从麦格涅城出的时候,队伍扩充了两万多人。布金共和国为麦尔提供了充足的物资,还给他送了很多礼物。最贵重的礼物不是伊利比人送给麦尔的五百支伊利比火枪,而是大量的技术人才。有了这些人才,麦尔在拜伦斯堡就能生产伊利比火枪。也就是说,伊利比人不但送了麦尔一筐鱼,还把钓鱼的技术送给他了。
在出前,和言欣夜说她想在麦格涅多玩几天,让和言志恒陪她。和言志恒拗不过妹妹,只能跟着她一起留下。麦尔担心两人的安全,想给他们留一支护卫队,但和言欣夜却坚决不要。无奈之下麦尔只能去和布金共和国的脑们打了声招呼,希望他们能照顾一下和言家兄妹,布金共和国的脑们欣然应允。
1o月5日,麦尔返回拜伦斯堡。在返回之前,麦尔已经派人把伊利比移民的事告知了拜伦斯堡的决策委员会。这些伊利比移民中,有五千人左右是伊利比诸国脑和精英的子女,他们是奔着麦尔来的,所以他们肯定要住在拜伦斯堡。剩下的人中有一部分是科研人员,需要重点保护,所以他们也得来拜伦斯堡。
南怡居士沿着希望河给这些伊利比移民划出一块区域,让他们在这里建立聚落。至于那些必须到拜伦斯堡居住的人,南怡居士本想在拜伦斯堡南边再建一个聚落,但她现拜伦斯周围的可用空间已经变得很少了,计划中的区域根本就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这时南怡居士总算注意到了拜伦斯堡的木制围墙。这些木制围墙的防御能力很低,目前它在拜伦斯堡中的唯一作用就是将拜伦斯堡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开。一开始拜伦斯堡的劳动力不足,想推倒这些木制围墙要消耗很长的时间,所以南怡居士才保留了城墙。
现在拜伦斯堡已经有了充足的劳动力,想要把这些城墙拆毁,只要半个月就能轻松搞定。在得到麦尔的许可之后,南怡居士就开始拆除木制城墙,并且将可用的木料运往需要的地方,进行二次利用。
麦尔返回拜伦斯堡的时候,城墙已经被全部拆毁。这样一来拜伦斯堡就和西门集市连在了一起,南怡居士趁机在拜伦斯堡与西门集市之间建设房屋,将西门集市正式纳入拜伦斯堡的城区范围。
由于各种防御设施已经被拆除,在失去了城墙之后,拜伦斯堡在外观上已经彻底和“城堡”这个词语无缘了。决策委员会的成员认为拜伦斯堡目前已经拥有了一座城镇级聚落,和一座准城镇级聚落,拥有六十多万人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势力名称还叫拜伦斯堡,会给人一种特别弱小的感觉。
况且从一开始拜伦斯堡就不是正式的势力名称,麦尔和布金共和国签订盟约的时候,并非没有使用拜伦斯堡这一势力名称,而是单纯以个人名义和布金共和国签订了盟约。与共和制的布金共和国不同,麦尔身为拜伦斯堡势力的实际统治者,他自己就可以代表整个势力,没必要特意说明势力名称。
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弊病,那就是一旦麦尔不是该势力的实际统治者了,那么该势力与布金共和国的盟约就会终止。不过布金共和国本来就是看在麦尔的面子上才和拜伦斯堡势力结盟的,如果麦尔因为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失去了拜伦斯堡,他们就会开开心心的把麦尔接到自己的国家来,给他安排一个合适的职务——比如席执政官之类的。
在麦尔回到拜伦斯堡之后,决策委员会立刻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将正式的势力名确定下来。“拜伦斯”这一家族姓氏肯定是要作为势力名的前缀沿用的,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确定后缀了。
麦尔是个莱汀人,目前拜伦斯堡势力人口最多的种族也是莱汀人。在莱汀魔法师协会制度没有建立之前,莱汀人的政体和神权政体的明集人很相似。只不过莱汀人没有先知,莱汀魔法师被当成神的代言人统治平民。莱汀魔法师们会组成议会,议会的实际掌权者是“议会主席”,莱汀魔法师协会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莱汀魔法师们沿用了“主席”的称号。
议会时代的莱汀人势力的势力名称没有后缀,例如布莱特魔法师协会在议会时代时就叫“布莱特”。如果麦尔想以议会时代的方式给势力命名,那么“拜伦斯”就会称为势力的正式名称。这样一来,人们在提到麦尔的势力时就会说“拜伦斯如何如何”,麦尔觉得这实在是太羞耻了,所以否决了这个提案。
由于麦尔的领地并非是共和制,目前人民不希望改变政体,所以人口总数列居第二的伊利比人的政体用不了,“拜伦斯共和国”肯定是无法诞生了。
麦尔的领地虽然建在原里弥神社的领土中,而原里弥神社是伊良人势力。伊良人的高级行政单位有两个,分别是县和国。但是县也好,国也好,都是有数的,得按照法理相互统属。想要设立新国或新县,必须得经过伊良皇帝同意,变更统属也是如此。
麦尔的实力虽然暴涨了一大截,但还远不及伊良的国级行政单位,充其量是个县。与麦尔的领地接壤的上今县虽然是自治势力,但在韦林向潇湖家本家效忠之前,上今县是永山国的法理领土,是受到永山国庇护的。所以说上今县只是自治,并非是独立。而麦尔的势力是个独立势力,在隔壁已经有个上今县的情况下,麦尔肯定不能给势力命名为“拜伦斯县”,这样还不如继续叫“拜伦斯堡”呢。
泰容人以家族命名势力,例如“潇湖家”,“莱茏家”。如果麦尔按照泰容人的方式给自己的势力命名,那他的势力就是“拜伦斯家”。但这种命名方式会给人一种贵族专权的感觉,而麦尔的领地并非是贵族专权,所以这个名字也不能用。
最后只剩下都古人的命名方式。都古人的独立势力,不论实力强弱,都会自称“王国”。众人思来想去,觉得也只能这样命名了。但这样一来麦尔就成了国王,称呼一下就变得高大上了。麦尔有点接受不了这种改变,所以他暂时搁置了这个议题,准备今后再议。
由于领地内一下子又多了两万多人,拜伦斯堡的展计划不得不做出调整。南怡居士见麦尔出门一次就带一大票移民回来,觉得自己在给拜伦斯堡进行展规划时,有必要给大量移民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从那以后,南怡居士对拜伦斯堡势力的展规划都是以“今后可能会出现大批移民”为前提条件制定的。
南怡居士担心的事很快就出现了。1o月中旬,大批的伊良人从上今县各聚落逃到拜伦斯堡的控制区。截止11月初,伊良难民的总数已经过了三万人。
韦林虽然投靠了潇湖家,但是上今县欠布金共和国的债却不会因此而抹去。上今县的伊良人本来就对韦林投靠异族人的事极为不满,再加上韦林为了还债横征暴敛,让县内的伊良人苦不堪言。
在1o月中旬以前,也有零零散散的伊良人来投靠拜伦斯堡,但他们的总数也不过三四千人。这些人来投靠拜伦斯堡的目的很简单,他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如今韦林已经投靠了异族人,上今县也变成了潇湖家的地盘。反正都是要被异族人统治,与其在上今县受苦,不如来刚刚展起来的拜伦斯堡看一看,也许在这里还能吃上饱饭。
南怡居士将他们安置在移民营地,让他们与莱汀人混居——顺便一提,在7月初的时候移民营地就取消了配给制,不干活又没有存款的人就没有饭吃。他们中的一些人觉得这里的生活比在上今县时好的多,就悄悄回到上今县,想把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拉过来。人们一听拜伦斯堡不收税,只要肯干活就有饭吃,立刻动了心。
然后上今县就出现了大规模的难民潮,韦林出动军队都拦不住。一些几个月没拿过军饷的士兵甚至直接跟着难民潮逃到了拜伦斯堡的控制区,这让韦林大为恼火。他写信让韦续出兵,杀死那些想逃跑的难民,韦续却没有听从他的命令。
韦林投靠潇湖家的事让韦续十分寒心,他觉得韦林已经抛弃了上今县,便暗下决心,与韦林决裂。在那之后,韦续就开始暗中联络爱尔特王国,希望在爱尔特王国的帮助下让上今县脱离潇湖家,重新回归永山国治下。
爱尔特王国很快就给了韦续回复,爱尔特国王表示,只要韦续有能力击败韦林,成为韦家的实际掌权者,爱尔特王国可以在政治上威慑潇湖家。如果潇湖家执意与上今县开战,那么爱尔特王国就会对潇湖家宣战。
爱尔特国王的回信给了韦续极大的信心。韦林虽然已经失了人心,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韦续的实力还不足以与他抗衡,所以他必须要蛰伏一段时间,在展壮大之后才能和韦林正面较量。
在韦林给韦续下达了屠杀难民的指令后,韦续就给韦林回信说,里弥城也有很多难民,他现在自顾不暇,无法出兵帮他屠杀难民。无奈之下,韦林只能自己动手。
11月初,韦林下令全境戒严。他将自己的嫡系部队部署在拜伦斯堡控制区之外,只要见到奔着拜伦斯堡去的伊良人就会当场斩杀,哪怕是去做生意的商人也是如此。在韦林屠刀的威慑之下,上今县的难民潮总算是止住了。
不过上今县的人民心中已经埋下的仇恨的种子,等种子生根芽,破土而出的时候,韦林这个上今县县丞也就做到头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八章 小鸟的决定
(全本小说网,。)
新历134年11月9日,拜伦斯堡中心区。
尤丽丝的居所中,宜姗和爱丽丝正和居所的主人一起享受亲卫女仆的全身按摩。麦尔的四个未婚妻有三个在这里,只有笑笑不在。
“麦尔最近陪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尤丽丝趴在最右边的床上,中间的床上趴着的是爱丽丝,知晓尤丽丝弱点的宜姗趴在最左边的床上。爱丽丝听了尤丽丝的话没有吭声,将红苹果一样的脸蛋藏进了双臂之间。
早在四个月前,爱丽丝就在笑笑的帮助下服侍过麦尔了。因为经验不足且太过紧张,爱丽丝也犯了和琪琪同样的错误。但是后来的几次爱丽丝就熟练了起来,1o月2o日的时候,爱丽丝还单独服侍过麦尔。
不得不说,这种服侍确实能够拉近男女之间的距离。在爱丽丝服侍过麦尔之后,麦尔看向她的目光温柔了很多,已然将她当成真正的未婚妻看待了。麦尔的投桃报李也让爱丽丝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使她越期待婚后的生活了。
不过至今为止,服侍过麦尔的女性只有三人,分别是笑笑、琪琪和爱丽丝。对于喜欢自己的女孩子,麦尔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在麦尔彻底接受了一个女孩之后,笑笑才会带下一个女孩来服侍麦尔。
其实最近笑笑一直在主动接触尤丽丝,想给尤丽丝创造服侍麦尔的机会。只可惜尤丽丝对笑笑有着很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