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失败,韦续总是坦然接受。他向麦尔讲述了父亲韦蓝对他的教导,韦蓝曾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一个将军除非在战告捷之后就退隐,再也不带兵打仗,否则他必定会尝到战败的滋味。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只要拼尽全力去指挥作战,战败也不是耻辱之事。
韦蓝在上今县周边的地区中,是可以与潇湖腾源比肩的名将。在他执掌上今县军权二十三年的时间里,上今县、里弥神社与二十九村里组成的联军没有在对外战争中没有败过一次。他击败过爱尔特王国的入侵,击败过潇湖家的入侵,击败过厄古斯王国的入侵,也击败过布金共和国的入侵。
人们常说韦蓝一生未尝过战败的滋味,麦尔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韦续却对麦尔说,韦蓝给他讲过自己少年时代带兵打仗的经历。那时的韦蓝因为性格老实,在家族中地位很低。他和哥哥韦林的关系很好,韦林因为机灵懂事,深得家族长老的喜爱。韦林见韦蓝整日习武,阅读兵书,就请求家族长老,让韦蓝成了中级军官。
有一天,韦蓝接到一个任务。上级让他率领本部人马,清剿上今县南部的一处强盗据点。那是韦蓝的初阵,他带了五百人出,回来时只剩下不到六十人,而他连强盗据点的影子都没找到。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大败。家族长老愤怒的撤销了他的职位,让他闭门思过,每日只能吃一餐。韦林每天晚上都偷偷给弟弟送食物,安慰他不要气馁,今后还有翻盘的机会。韦蓝受到哥哥的激励,更加用功的学习兵法,练习武技。
韦蓝讲到这里,顺便给韦续讲了些韦林的事。韦林是家族中最受器重的新生代,在当时的韦家人看来,韦林是个完美的年轻人。他积极上进,一表人才,认真好学,机敏懂事,以至于他还没成年,就被内定为了下一任县丞。
但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完美青年”,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癖好。韦林喜欢赌博,他经常乔装成平民的样子,在上今县城的黑赌坊里赌钱。韦林赌博输赢参半,有时候能大赢,有时候会大输。韦林不在乎赢钱输钱,他只是沉迷于赌博时孤注一掷的快感,仅此而已。
这件事只有韦蓝知道,他在给儿子讲了大伯的糗事之后,立刻一脸严肃的教育韦续说,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宣扬出去。韦续小时候和他父亲小时候一样老实,他一直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直到现在。
如今韦林已死,韦续觉得没必要再隐藏这件事,就顺口把它讲给麦尔听了。
后来当时的县丞在寻花问柳时被杀,由于目击者都被杀死,谁也不知道杀死他的人是谁。当时韦林已经成年,于是家族长老就让他继任了上今县的县丞。韦林继任县丞后,并没有立刻提拔韦蓝,而是等到第二年布金共和国与里弥神社开战时,顺势任命韦蓝为上今县军某部的指挥官。
当时没惹看好韦蓝,因为韦蓝实在是太不起眼了。结果韦蓝率领的部队在会战中大放异彩,风头甚至盖过了奇袭布金军本阵的满云所部。布金军的统帅在战后诚恳的表示,满云的奇袭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是他不是因为满云的奇袭退兵的,而是因为韦蓝的部队从正面击破了布金军的右翼,大大动摇了布金军的士气。为了避免全军溃败,布金军的统帅才让各部有序撤出战场。
那场战争是布金共和国的侵攻战,布金共和国退兵,就意味着伊良人胜利了。在这之后韦林尽全力给韦蓝造势,让他名声大噪,然后顺理成章的掌握了上今县的军权。韦蓝的表现也没有让韦林失望,他在掌握上今县的军权之后,挫败了所有外敌的进攻,没有让伊良人丢失一寸土地。
韦蓝五十岁时因病去世。其实准确说,韦蓝是因为伤口感染才病死的。当时韦蓝在边境巡视防务,手掌不小心被一枚裸露在外的生锈铁钉刮破。韦蓝不觉得这是大事,随便包扎了一下就继续巡查部队去了。没过多久,韦蓝的伤口就开始恶化,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韦林得知此事,立刻请上今神社派祝巫女去给韦蓝诊治。但还没等祝巫女赶到,韦蓝就去世了。
韦蓝去世的时候,韦续还没有成年。韦蓝结婚比较晚,因为妻子体弱,韦续出生的也比较晚。韦续出生之后,韦蓝的妻子的身体状况就一天不如一天,但在祝巫女的调理下还能勉强活着。韦蓝的死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得知消息的当天她就去世了。
韦续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了双亲,这对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韦蓝死后,韦林将韦续接到自己家里,对他比对自己家的孩子还要好。韦林经常抽出时间来教育韦续,想让他成为一个像他父亲那样,正直又可靠的人。
不过韦林对韦续的管教太过严厉,由于韦蓝说过“红颜祸水”之类的话,韦林不许韦续和与他年龄相近的女性接触。照顾韦续的女性下人都比他年长许多,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韦续容易对年长又漂亮的女人产生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谈起童年的话题,韦续的语气中满是抱怨。韦蓝和韦林对韦续都很严格,童年时代的他根本就没像其他同龄人那样自由玩耍过。因为他是上今县名将的儿子,还是独子,所以大家都对他抱有很高的期待。韦续小时候一直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说的,所以他才能安心过着真正意义上的,与众不同的生活。
刚刚会说话就要学习那些难以记忆的文字,一开始是本族文字,后来是外族文字。在这之后,就是一开始读着像天书,等长大后才能理解其中含义的兵书。习武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有专门的人负责监督韦续练习武技。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就要练习马术,与真人格斗,和教师在地图上进行模拟战役,还要应付韦蓝或韦林的抽查。
韦续的经历让麦尔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感。他在山上的生活和韦续差不多,成长环境甚至比韦续更加严酷。他除了家人以外见不到任何人型生物,懂事之后他就一直在学习,还要练习各种技能。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十六岁,在被格瑞赶下山之后,起初麦尔感到很迷茫,但没过多久他就有了一种鸟儿冲出鸟笼的畅快感。
这样的感觉韦续也有过。他永远也忘不了他第一次独自出门时的感觉,那是他刚成年时生的事。他对外界的一切感到无比的陌生,在看到在街头巷口一群群奔跑嬉闹着的孩童时,他惊愕的瞪圆了双眼,完全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为什么在街上乱跑,不在家里学习呢?
韦续无法理解这些孩童的行为。他一边思索一边前行,在上今县城里漫无目的的乱逛。身穿锦衣,容貌俊美的他,在街上无比的惹眼。思春期的少女们都在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有些胆大的还会主动上前搭话。敢和韦续搭话的都是衣着体面的富家女,穷人家的女儿不管长得多漂亮,都是不敢往富家公子哥的身边凑的。
韦续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尊贵与卑微的差距。在他满怀着好奇心向穷人搭话的时候,他们要么一脸惶恐,要么一脸谄媚,给人一种非常不自然的感觉。他在和富人搭话的时候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不过在得知韦续的真实身份之后,和他说话的富人也会变得拘束起来。
麦尔刚下山的时候也有着类似的感觉。别看拜伦斯家隐居山林,人家可一点都不穷。格瑞不给麦尔预备足够的盘缠不是因为缺钱,而是想考验儿子的能力。虽说盘缠带的少,但是麦尔在下山时的穿着相当考究,一看就是富人家的公子哥。再加上他知道很多贵族才知道的事,所以他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两人越聊越投机,相见恨晚。在这之后,韦续对麦尔彻底归心,麦尔也不再怀疑韦续。正因为如此,麦尔才会在9月25日做出一个决定。
他将腾源派来的三万步兵交给韦续指挥,这个决定让撒林很是吃惊,韦续也是感动不已。为了报答麦尔对他的信任,他提出了一套非常大胆的进攻方案。(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一十四章 离间
(全本小说网,。)
新历137年11月15日,一支满载粮食的商队出现在潇湖军的据点附近。商队打着朝昕国的旗帜,他们不紧不慢的穿过联军的包围圈,来到潇湖军的据点前。
这样的商队,大概每隔两周就会出现一次。由于运送的是足够十万人马食用一个月的粮草,运货的马车、牛车有五六千辆,驾车的伙计和随行的护卫加在一起过两万人。这么多人每天消耗的粮食也是个不小的数字,他们从本国风尘仆仆的赶到战场,足足要用半个月的时间,运粮的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
拜伦斯王国可以买天价建材,潇湖连通也可以买天价建材。这批粮食每三十公斤的平均售价高达5oo文泰容钱,是市价的十倍以上。换而言之,这支驻扎在外的潇湖军每天都要烧掉潇湖连通很多钱。
可能有人会问了,潇湖连通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潇湖连通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他需要拖延联军的脚步,能多拖一天就赚一天。他把这十万人撤回本土,只能增强本土的守备,但在这之后麦尔就能安心展,消化战果,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组建一支更强大的联军继续攻打潇湖家。
现在他让这十万人孤军深入,以极大的代价切断两国的联系。他这样做不单是为了断绝泰容王国的外部补给,还能在麦尔的势力腹地埋下一颗钉子。麦尔在没有拔掉这颗钉子之前,是无法对潇湖家展开下一阶段的侵攻的。
击败这十万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联军在运气爆棚的情况下,才在两个月内拔掉了其中一个据点。而第二个据点已经消耗了联军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如果麦尔选择现在强攻,他至少还要等上两个月才能攻下这个据点。
也就是说,麦尔现在至少要在这十万人身上耗费半年时间。在拔掉潇湖连通埋在腹地的钉子之后,麦尔还要面临要给问题,那就是俘虏的处置。这些潇湖军都来自潇湖家本土,只要麦尔把他们放回去,潇湖连通就能再次把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去抵抗外敌;如果麦尔不放他们,那麦尔就得养活这些战俘。
麦尔在遥林城的作为,让他有了“仁慈者”的称号。同时他还打着“解放泰容人”的口号,如果他屠杀泰容人战俘,或是把泰容人战俘卖给厄古斯王国做奴隶,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到时候不用潇湖连通做什么,泰容王国自己就会乱起来了。
如果麦尔让这些战俘给他干活,潇湖连通也可以借此机会大做文章,说麦尔是“打着解放者旗号的奴隶主”。就算麦尔给了战俘们最公正的待遇,潇湖连通也可以混淆视听,让不明真相的泰容人以为麦尔是在骗他们。只要大多数泰容人是这样认为的,麦尔就很难获得泰容人的支持了。
如果麦尔策反这些战俘,潇湖连通就更有文章可做了。他会散布消息,说麦尔一直在挑拨泰容人之间的关系,想让泰容人自相残杀,亡族灭种。就现状而言,泰容人确实面临亡族灭种的危机——至少在泰容贵族统治下的泰容人是这样认为的,而且麦尔确实在让泰容人打内战,所以不了解麦尔的人很容易相信这种流言。
说一千道一万,麦尔的种族是最大的问题。在面临重要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愿意相信关系和他们更近的人。亲族、同乡、同族在所谓的“外人”面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的谎言往往比所谓的外人的实话更容易被人相信。
当然了,例外也是有的。有些时候,比起亲族中的晚辈,长辈们更愿意相信同辈人。这其中有很复杂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所谓的“长辈的尊严”。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也许不是所有人都听长辈说过类似的话,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面对晚辈时是这样想的。在这些人眼中,晚辈的想法永远比自己幼稚,晚辈的思想也永远不及自己成熟,正因为抱着这种“他一定不如我”的想法,他们才会更愿意相信外人的话。就算他们觉自己上当受骗,他们也不会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晚辈的建议,而是会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外人身上。
我这么信任你,你却把我给骗了!这是人干的事吗?!
在抱有类似想法的同时,他们会不动声色的把自己的错误抹去。对于这种人而言,不管生了什么事,错误都在别人身上。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是永远也不会错的。
总而言之,不管麦尔是胜是败,做了什么选择,他都是要吃亏的。这乍一看像是把十万大军送到联军嘴边的行动,实际上是肉里藏着刀,咬上去就得受点伤,放点血。潇湖连通敢这么做,就是因为麦尔是外族人。如果对手是腾源,他肯定会把部队撤回本土,最多在敌后留些散兵游勇,让他们伪装成不法分子扰乱敌占区的治安,给腾源制造些麻烦。
潇湖连通的手段还不止这些。他联系朝昕国买粮,但是朝昕国没有足够的余粮卖给他。于是潇湖连通就鼓动朝昕国去拜伦斯王国或拜伦斯王国周边的国家买粮,他开出的高价可以让朝昕国有足够的资本收购粮食,这样一来他就能抬高拜伦斯王国以及周边国家的粮价,让本来就很缺粮的拜伦斯王国雪上加霜。
在杂交农作物还没有投产之前,拜伦斯王国确实在这方面吃了大亏。别看现在拜伦斯王国的粮价很稳定,每三十公斤小麦的城市售价能稳定在45文泰容钱左右,浮动差在不过2文泰容钱。在杂交农作物没投产的时候,每三十公斤小麦的城市售价始终高于6o文泰容钱,这还是拜伦斯王国高价收粮,赔本卖出的结果。
想要破解这个局,就必须拔掉潇湖连通插在腹地的钉子,这恰好就中了潇湖连通的另一个圈套。在杂交农作物没有投产之前,拜伦斯王国和盟军想要出兵就要面临极大的后勤压力,因为粮价居高不下,国内的厌战情绪也会慢慢滋长起来。就算麦尔拔掉了钉子,他也无法在短期内攻打潇湖家。
不过杂交农作物的投产,让潇湖连通的经济打压彻底失效。拜伦斯王国与周边国家的粮价逐渐趋于稳定,唯一让拜伦斯王国感到不爽的是,那些驻扎在边境的潇湖军现在吃的是拜伦斯王国出产的粮食。明集人以公道的价格从拜伦斯王国收来粮食,然后顺道向北,把粮食高价卖给潇湖军,再用赚来的钱从拜伦斯王国购买别的物资运回国内,大战争财。
不过对于私生活匮乏的明集人而言,他们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物资。巨大的商业利润让朝昕国的百姓越不想工作,既然国家运营的商队只要跑一趟商,就能赚到供全国人使用两三个月的物资,自己为什么还要努力工作呢?
由于在现阶段,本国人确实不需要工作,所以朝昕国的大先知默许了国民们的偷懒行为。物资被按需配给下去,人们每天除了吃喝就是学习,要么就是听先知的讲座,或是唱颂赞歌,这样的日子要多无聊有多无聊。
闲的五脊六兽的朝夕国人,越想要早点事做。几位打做一团的邻居给了他们灵感,他们觉得打仗应该可以打不少时间。从新历137年的年初,就开始有朝昕国人向本地的先知求问,想知道国境周围有没有永生神觉得碍眼的邻居。
这样的问题让先知们感到非常尴尬,他们的求问往往得不到结果,所以他们只能安抚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