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的轰炸,为什么无法摧毁塔拉瓦日军构筑的工事而导致美军有如此大的伤亡。
于是,尼米兹特地在太平洋找了一个与比托岛差不多地形、地质的岛,造着比托岛的样子构筑了工事并进行火炮试验和观察,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炮弹会在岛上弹起并跳到另一面的海上爆炸。
再进一步试验,才使美军知道要摧毁类似比托岛这样的防御工事,必须用大口径火炮使用延时引信并大角度开火。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陆
由此似乎也可以说明美军作战的一个优点……美国佬打仗更讲究科学和实验。
就比如他们在塔拉瓦进行的一场并不满意的惨胜,他们就会这其中寻找问题,甚至还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重建一个类似的小岛进行轰炸实验。(注:这个小岛是夏威夷的卡胡拉瓦岛)
可以想像的是,接着他们就会从这些实验中找到他们轰炸失败的原因,并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总的来看,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犯了很多错,比如在航母大战,再比如瓜岛,尤其是塔拉瓦的战斗……但美国海军都能很好的总结这些战斗的经验,并尽量避免错误再一次在战斗中发生。
也正是在塔拉瓦战斗之后,美国就进一步加强了登陆部队的火力,在登陆作战中使用了水陆两用坦克;同样也正是在塔拉瓦战斗之后,美国海军陆战队才刚始使用时潜水员(蛙人)侦察水文甚至登陆侦察。
正因为如此,尼米兹才说:“即使不在塔拉瓦岛取得上述经验,也不免要用同样的甚至更大的代价,在其他地方去获取。”
这意思就是在塔拉瓦付出的惨重代价是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一仗,美国海军在其它地方可能还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因此,塔拉瓦岛战斗就被美国海军战史学家形象地誉为“胜利的摇篮”。
当然,此时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二十几分钟后,希金斯登陆艇就载着第二批远征军战士到达指定海域。
这时同乡人不由松了一口气,并小声的发出了朝比托岛靠近的信号,于是第二批战士也纷纷跳下船与第一批战士汇合,然后朝比托岛的方向游去。
之所以要武装泅渡而不是乘着希金斯船靠近比托岛,是因为担心希金斯船的马达声会惊动日军,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所以远征军没有使用lvt登陆车,虽然登陆车拥有比希金斯船更强的火力也有更厚的装甲,但它m3坦克的传动装置显然会给远征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虽然在黑暗中完全看不见比托岛,但同乡人及远征军战士都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那方向有隆隆的炮声,还有炮弹爆炸时所产生的亮光,那就像是一个个航标灯,指引着战士们前进。
没过多久,战士们就无声无息的泅渡到了比托岛岛礁。
一支部队,尤其还是一支上千人的部队,在黑暗中是很难指挥的,因为各部队都不知道友军甚至自己的部下在什么方位,又不能高声喊叫,于是也就无法协同。
但对此远征军却早有准备……类似这样的夜战,他们早就在训练中不知道演练过多少回了。
首先登陆的是各部队派出的小分队,人数大慨只有一个班。
这么做目的,一方面是在尽可能不惊动敌人的情况下侦察,另一方面则是为大部队登陆提供必要的掩护。
接着在这支小分队发出信号后,大部队跟着一批批的登陆岸礁,上岸后他们首先做的事就是在小分队的掩护下打开雨布取出装备将自己武装起来。
这时连级战斗单位都会以步话机与上峰联系并命令部下做好战斗准备。
“一连准备完毕!”
“二连准备完毕!”
……
一声声的报告传到同乡人那里,而此时的日军甚至还没有察觉到敌人已经在北岸及东北岸登陆了。
“上!”同乡人下令道。
接着同乡人就转身对身旁的一名通讯兵说道:“你留在这,直到打枪时你再打信号弹!”
“是!”通讯兵应了声,眼里有些意外。
因为计划不是这样的,原计划是中国部队一旦成功登岛就该打信号弹,这信号弹就是通知美军陆战2团中**队已经来了,可以对日军发起两面夹击了,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美**舰……让他们停止开炮,否则炮弹有可能会误伤自己人。
但是现在……
这又是同乡人所做的临时决定,因为同乡人认为最好偷袭应该是乘着敌人没有察觉时尽可能的迫近,尤其是对拥有坚固防御工事的敌人。
否则的话,此时要是一打信号弹等炮声停……美国人是知道中国人来了,同时日本人也会因为炮声乍停而提高警觉,这也就意味着中国部队要被日军发现。
当然,同乡人这么做会不可避免的使一部份战士被美军炮火误伤,毕竟炮弹不长眼,但相比起面对日本人坚固的碉堡来,这种伤亡或许会小得多。
于是同乡人宁愿选择在炮火下冲锋。
战事果然不出同乡人所料,因为美军的炮火没有停止,所以日军个个都在坑道和工事里躲炮,直到有一名远征军战士在黑暗中摸到一个日军的坑道口,然后将拉燃的炸药包塞了进去,里头的日军才惊叫起来:“敌人上来了!”
虽然这叫声很快就被爆炸声打断,虽然日本人甚至都不知道来的敌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也不知道这些敌人是怎么过来的,但情报还是传了出去……日本人在坑道里布下了电话线,这使他们的情报可以快速方便的传达到其它地方。
于是日军很快就警觉起来,并朝阵地前打出了几发照明弹。
原本他们还以为这“敌人上来了”只不过是几个美军陆战队的士兵乘乱、乘黑摸了过来,没想到照明弹往空中一打,就见烟雾中到处都是端着枪的中国士兵的身影……这情景不由让他们目瞪口呆,这么多的敌人突然就出现在原以为不可能进攻的北面和东北面,这几乎就判了日军的死刑。
但日军终归是日军,而且他们还是海军特别陆战队的精锐,在一愣之后马上就组织起反击,于是霎时就枪声大作。
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冉冉升上天空。
炮声嘎然而止,陆战2团的战士也一声大吼,朝正面的日军展开了进攻。
当然,美军所谓的进攻大多是在掩体里打打枪,但这对远征军战士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鸡蛋壳
密集的枪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比托岛上的日军是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堪称日军的精锐,所以战斗几乎在一开打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
日军的优势在于有完备的防御工事,虽然这一面不是他们的防御重点,但比托岛在日军数千人长达一年之久的经营下,已经成为一个几乎没有漏洞的防御整体,碉堡、坑道、交通壕等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火力点也远近搭配构成了以迫击炮、机枪、掷弹筒、步枪等相互掩护、相互支援的火力网,于是一打起来就像是在北岸捅了马蜂窝一般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子弹和炮弹。
远征军的优势在于攻其不备,尤其还是在夜里攻其不备,这可以尽最大限度的弱化日军防御工事的攻坚难度,原因是日军大多都是躲在坑道和碉堡里的……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日军只怕在美军军舰及战机的轰炸中就死伤大半了。
这也造成了日军对外界的感知度比较低,远征军战士可以尽可能的寻找日军的火力死角、观察死角前进。
日军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拼命的朝碉堡打着照明弹,各式武器几乎一刻不停的朝外喷吐着火舌,北岸一时到处都是照明弹升空的亮光及曳光弹打出的一条条火线。
负责驻守北岸的堂本少佐在第一时间就向深田中佐发去了求救电话:“中佐阁下……北岸遭到敌人的偷袭,看起来像是中国人,兵力不详,请求增援!”
堂本少佐之所以要用“看起来像是中国人”,是因为他们一直都驻扎在比托岛没有去过别的地方,所以从来就没有见过中国部队。
但他们却听说过中国部队,那就是在之前的瓜岛战役上,曾经也有过海军特别陆战队在瓜岛上打过仗并传出在瓜岛上有一支奇怪的部队,他们穿着英国人的军装,拿着美国人的武器,但却是中国人。
更奇怪的还是,这支中国部队一改日本人对中国部队的轻视……因为这支中国部队十分能打,战斗力甚至都要比美军强悍得多。
对于这支中**队的战斗力,日军方面还是不适宜宣传的,因为这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一般的士兵及基层军官只得到一些模模糊糊的传说,另一方面还有上级通知下来的确有这样一支部队,如果在战场上碰到的话一定要小心应对不能大意。
其实这也就是在告诉日军士兵传说的是真的了,因为“不能大意”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这支部队不容小觑。
然而深田中佐却不是基层军官,他知道这支中**队何止是“不容小觑”这个词可以形容的?这支中**队可是在缅甸战场上屡次打败日本陆军的王牌部队,不久前在瓜岛战役中还以少胜多击败了日军第二师团。
所以在听到堂本报告说北面出现中**队的时候,深田中佐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下一秒他就下令道:“一定要把敌人挡住,我马上给你们派援军!”
说完深田中佐一个电话就打到福山少佐那,命令福山少佐带上他的大队火速增援比托岛北岸。
要知道比托岛上的日军总兵力才只有六千左右,而深田中佐一次朝北岸派出的援兵就有一个大队一千多人,由此也可知深田中佐对这支突然出现在北岸的中**队有多重视了。
接着深田中佐就一屁股坐回到了椅子上,良久才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些中国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北岸的?!”
“中佐阁下!”旁边的参谋提醒道:“这些中**人,很有可能是从环礁入口摸进来,然后再从北岸登陆的!”
这话就提醒了深田中佐,他马上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下令道:“马上命令炮兵部队封锁环礁入口,另外,命令福山大队对中国部队发起进攻,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中国部队歼灭!”
深田中佐在战略方向上或许不行,比如他在接替了柴崎惠次的指挥权后,并没有抓住机会在天色入黑后组织对被困在岛上的美军陆战2团发起反攻。
但他在战术上还是很有一手的。
就比如刚才这两个命令……第一个命令实际上就是用炮兵截断了中国部队的援军。第二个命令,则是乘着中国部队刚刚登岛立足未稳,就一鼓作气将他们赶下海去。
深田的想法当然是对的,尤其日军还擅长夜战,而福山大队兵力与中**队相当,都是一千余人,何况福山大队还有在防御工事中的堂本大队的协同,于是一个反攻就将中**队击溃并非没有可能。
由此也可知,同乡人之前所做的决定是相当明智的,他并没有在第一批只有五百人时就轻率的发起攻击,否则这下那是根本就不够日军塞牙缝的。
虽然现在远征军的兵力还是处在下风,但却并非没有一拼之力。
这时同乡人又下了一个命令……
“全体都有!”同乡人下令道:“打烟雾弹,越过敌军防线!”
这命令让各基层指挥官不由一愣……越过敌军防线?这么打不就是一头扎进敌人的包围圈里么?!
但他们还是没有迟疑,应了声“收到”就把同乡人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同乡人的这个命令自然有他的道理。
原因是进攻之前同乡人就仔细看过比托岛的地图……比托岛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但日本却在其上按照比托岛的形状构筑了一个“4”字形的机场,这个机场几乎已经达到了比托岛最大的范围。
这应该是日本人贪心,希望能在比托岛上容纳尽可能多的战机。
但这样构筑机场就会有一个问题……机场跑道总不可能有碉堡或是坑道吧,如果有这些玩意飞机也没法正常起降啊!
换句话说,就是比托岛的防御其实就像是个鸡蛋,外面是硬的,但只要捅破这层壳,里头全是空的。
同乡人的这个命令,就是带着部队捅破这层壳抢占几乎没有防御工事的中部。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遭遇战
其实这也不是日本人的错,甚至还可以说日本人这么构筑防御工事还是合理的。
原因是比托岛宽度太窄,只有500米左右……这样的距离根本就不足以构筑第二道防线,就算构筑起第二道防线也谈不上什么防御纵深,而且这道防线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战机的起降及比托岛能容纳战机的数量。
于是柴崎惠次干脆就放弃防御纵深,而把防御重点放在海面及海岸上,日军的工作就是在海岸构筑碉堡及坑道,而在岛周围的近海处的珊瑚礁上布放金字塔形钢筋混凝土四面体、棕榈树等堆成的屏障以及双圈铁丝网等。
其作战思想就是,当美军进攻比托岛时,日军尽最大的力量将美军射杀在近海及海滩上。
这种战略思想几乎就成功了,就比如美军白天登陆时遭受到的巨大伤亡……当然,会造成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美日双方各有疏忽。
美军的疏忽就是没有充分重视“避开”潮汐这个情报,结果就造成了大批的希金斯登陆艇搁浅,不过这显然不是日军设置障碍的功劳。
日军的疏忽是……他们想当然的以为美军登陆使用的船只是像以往一样的木质登陆船,哪里会想到美军已经换装有如浮动的坦克般的登陆车,那些障碍在登陆车的履带面前根本就算不上一回事。
而日军设置的这些障碍同样也没有对远征军起作用,因为远征军不是驾着希金斯船登陆而是泅渡过来的。
此时的远征军战士在得到同乡人的命令后,就朝着日军防御工事打出了一片烟雾弹……比托岛上原本就烟雾弥漫,之前的舰炮轰炸及陆战2师打的烟雾弹还没散尽,此时远征军战士再次打去一片烟雾弹,立时又让比托岛笼罩在一片烟雾中。
在这情况下,就算日军还是一发接着一发的往外打照明弹也没用……照明弹能照亮的只是眼前的一片烟雾,敌人就算相距几米远也仅仅只能看到一点影子。
堂本知道事情不妙了,赶忙用步话机联系前来增援的福山大队:“福山少佐……中**队很可能就要发起总冲锋了,请福山君迅速增援!”
堂本会这么想是正常的,他首先担心的当然是自己的防线,他以为中**队打这些烟雾弹的目的,是借此逼近防线然后用炸药包炸毁日军碉堡。
但他没想到的是,中**队的目的却是越过他的防线……
所以堂本这其实是给福山一个错误的信息,福山以为中**队还在堂本的防线外,而且急需其救援。
于是福山一急,还没等部队集结完毕就先带着一个中队上去了,并且命令跟在其后其它部队随后跟上来。
按福山的想法是,先配合堂本的防御工事阻挡住中**队的攻势,并借这个时间在防线处集结部队,然后再对中**队发起反攻……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福山大队就一头撞上了刚刚越过堂本防线的中国远征军,然后中日两军二话不说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