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惕美国的第2次阴谋-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一种直接与一个生产及指导性消费的社会编码规则及标准相联系的工具约束。换句话说,人们管理自己的身体,把它当作一种遗产来照料,是因为把它当作社会地位能指之一来操纵的。
身体叙事当然不是中产阶层的专利。在前卫的女性作家那里,我们对来自女性心灵深处的自白或独白早已耳熟能详。但在前卫女性作家那里,身体叙事不仅直接表达着她们的女权主义诉求,同时也间接地对道德秩序提出了极端化的挑战。那些在话语层面的实践并不意味着她们一定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但中产阶层的“身体消费”需要是必须诉诸于实践的。当女性的整体裸露尚不合时宜的时代,意味着关爱的局部裸露就成为一种身份的表征。“浪莎”丝袜,露出修长的大腿;“做女人挺好”,挺立起女人昂扬的胸膛;“瘦身专家”,露出女人婉转的腰肢……于中产阶层女性来说,美丽变成了宗教式绝对命令。美貌并不是自然效果,也不是道德品质的附加部分,而是像保养灵魂一样保养面部和线条的女人的基本的、命令性的身份。上帝挑选的符号之于身体好比成功之于生意。此外,美丽和成功在它们各自的杂志里都包容了同样的神秘主义基础:在女性身上,是那开发着并“从内部”提示着身体所有部分的敏感性。在企业主那里,是对市场的各种潜在性的充分预感。它们都是上帝选择和救赎的符号:这与新教伦理相距并不遥远。而事实的确如此,美丽之所以成为一个如此绝对的命令,只是因为它是资本的一种形式。
中产阶层话语空间的建立和扩张,强化了急于奔“小康”人们的贫困感和焦虑感。另一方面,中产阶层在炫耀优越感的同时,也遮蔽了他们疲于奔命的另一事实。更糟糕的是,中产阶层在享受制度化、格式化的物资生活的同时,却也付出了巨大的精神尊严的代价。而这一切,在它们的话语空间中是从未得到表述的。(摘自:“世纪中国”网站(),作者孟繁华)
5、中产阶层生活小说的兴起
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的崛起正日益成为文化的焦点话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消费能力业已引起了世界的震惊,中国巨大变化的一个相当关键的标志正是这个中产阶层的力量的呈现。无论如何,这些年轻的中产阶层正成为目前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最为突出的象征。邱华栋的《花非花》乃是一部最为典型的中产阶层小说。
作者以异常敏锐的直觉表现了正在高速崛起的中国新的中产阶层的日常生活经验,以一种精细的笔触勾勒了中国城市日常生活的种种面向,凸显了中国中产阶层文化的特殊状态,也最好地表现了它的种种矛盾和困惑。
在邱华栋的书里,北京的日常生活已经变成了一种真正的消费式的生活。他描写的亮马河一带乃是中国新兴的“高级化”的社区。邱华栋的几笔勾勒就显示了这个社区的新兴的活力:“亮马河一带是北京新兴的商业区,这一片地区也是十分国际化的第三使馆区,分布了很多的高级酒店和写字楼。日本、美国、印度、德国和韩国的新大使馆已经兴建或者正在这一片兴建,所以人气似乎在迅速地聚集,到了晚上,这里是一片特别热闹的景象。外宾以及衣着光鲜的白领在这里成群地出没着,构成了一个繁忙和繁华的美丽新世界。”这个“美丽新世界”其实乃是一种新的文化和社会空间的生成。中国日常生活的主导意识已经彻底完成了由“生产”转向了“消费”。这种消费的都市形态变成了文化的主流。原有的以高速“现代化”为中心,以生产积累为目的的持续的短缺和匮乏中形成的“节俭”“朴素”的生活观业已被持续的消费梦想所取代。为国家强大而进行的高积累是对于日常生活满足的压抑,这种观念已经被“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话语替代。原来将个人消费的满足无限“延迟”到未来,现在的人应该为未来的人们的幸福压抑自身消费的观念已经被工作和勤奋应该获得丰富的消费和酬劳的观念所替代。人们对于“闲暇”“舒适”和欲望满足的追求开始完全合法化,“消费”不再是一种次要的和附带的行为,它本身就成了人生的重要的目的。生产和劳动已经被视为消费的条件,而不是生存的目的。消费的冲动和欲望的满足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驱动力,它建构了完全不同于中国“现代性”宏伟的有关“启蒙”和“救亡”的叙事的新的价值选择。原有的叙事中所强调的牺牲和禁欲的思路似乎被深刻地改变了,消费的主导性不仅仅合法化了对于物质的追求,而且终结了原有的雅/俗的界限,将文化的消费也合法化了。《花非花》就非常真切地表现了这种变化。这里到处流动着“物”的气息。邱华栋精细地描述了消费主义的文化品味和状态。如穆里施家的奢华,高伟的放纵都体现了消费时代的文化的特殊状态。
小说的视点则始终放在中国年轻的中产阶层的命运之中,他们正是消费文化的中心和主体。故事的核心是马达和周槿夫妇由爱情开始到各奔东西的经历,而这正是中产阶层的价值和生活将人们卷入其中的过程,也是人们脱离既有的生活方式而卷入到全球化的状态中的过程。马达和周槿原来都在传统的单位中工作。在那种生活背景下他们建立了家庭,但他们都在追逐无限的欲望满足和新的消费式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渐行渐远。马达的网站工作和周槿的外企职员生活以及他们各自生活的变化都凸显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这种中产阶层在中国内地的发展也是极为迅速的。他们是与20年来的经济成长和社会变动密切相连,处于这种变化的前端,有机会加入新的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和市场运作之中,享受发展的好处,成为中国发展的引人注目的标志。跨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和“新经济”的兴起更为中国的中产阶层的成长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这种中产阶层的崛起一方面体现为中产阶层的经济力量、人数、社会影响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一种中产阶层文化的迅速崛起,这种文化既是中产阶层的自我认同和话语生产,又迅速上升为一种主导的社会价值,变成媒介和社会生活的关键性的价值。马达和周槿的分裂和寻找的新的生活正是这种中产阶层文化的支配意义的象征。人们已经无法不卷入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中去了,他们既被诱惑卷入这种生活,也被几乎强制地带入了这种生活之中。邱华栋在对于这种生活的表现中也充满了异常复杂的矛盾性。一方面他异常地迷恋这种消费为中心的中产阶层生活,用一种充满同情和迷恋的调子来表现这种生活的魅力和趣味。他的描写往往充满无限的兴趣和关切。无论马达和米雪的感情的迷茫还是周槿与穆里施的关系或者那种消费的品味都是邱华栋的无限的同情和关切所在。邱华栋似乎沉浸在这种中产阶层生活的魅力之中,也较好地表现了这种文化所具有的力量。中国中产阶层的前冲式的面向未来的无限渴望和期待被邱华栋表现得格外真切。但另一方面,邱华栋也发现了中国中产阶层生活的严重的不安和困惑。小说结尾处那个马达的老朋友,纵欲的高伟被妻子雇人打成植物人的片断无疑说明了这种生活的风险。无论马达和高伟等人的结伴开车出游或穆里施和周槿在山中的游历都遇到了拦路者索要金钱,而失恋的王强或被抛弃的翁月红的愤怒也变成报复的欲望。中产阶层无限追逐欲望满足的片面化的人生其实是充满不安的。而这些中产阶层自己内心的困惑和对于这种生活的某种反思也是邱华栋表现的中心。马达追寻“香女”的神话式的旅途当然就包含了一种另类的生活想象和渴望。这无疑表现了中国中产阶层生活的极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们一面沉迷于无限的对于成功和消费的追逐;另一方面却仍然期望一种价值和承诺。作为中国中产阶层的最为有力的表现者,邱华栋将这种矛盾性表现得异常有力和具有创造性。他提示我们,中国的中产阶层文化并不消极,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消费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最佳的表征,但这种文化不应该忘掉中国内部的社会团结和自我反思的紧迫性。如果没有这种团结和反思,中国的发展和中产阶层的未来都是不确定的。邱华栋的小说结束在千禧年的开端,马达已经从漫游中回到城市,等待他的恋人的回答。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结尾。我们似乎在这个千禧之后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如花时代,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戏剧性如同盛开的花朵呈现在《花非花》之中。 
                  
 中国企业:到海外买企业去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主要以吸引外资为主,即“引进来”为主导。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今非昔比,中国企业开始了海外征程。在中国政府“引进来,走出去”的政策引导下,2002年,中国掀起了海外投资热。
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海外大并购
中海油,中国第三大石油企业,排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之后,2001年2月,在美国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随即展开海外并购。
2002年,中海油共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尼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
2002年1月,中海油与西班牙瑞普索公司达成协议,出资亿美元收购其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权益,并获得了每年4000万桶的份额油,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
中海油还将担任其中3个油田的作业者,这是我国第一次走出国门担当海上油田的作业者。
2002年8月23日中海油宣布,将要收购澳大利亚西北礁层天然气项目(“NWS天然气项目”)的上游生产及储量的权益,收购金额亿美元。
2002年9月,出资亿美元收购美国戴文能源公司印尼东固天然气项目权益。
2003年3月7日,中海油更是高兴地宣布:本公司已与英国天然气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英国天然气国际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在哈萨克斯坦里海北部项目的权益。
该项目覆盖约5600平方公里的里海海域,包括极具吸引力的卡沙干油田和卡兰卡斯勘探构造,以及其它三个潜力巨大的勘探构造:Kairan、Aktote和Kashagan SW。卡沙干油田是世界上最大以及30年来最重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发现之一。它位于全球油气储量最丰富的盆地之一,预期可供开采的储量最多达130亿桶油当量。
“此收购项目让公司得以在一个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盆地建立稳固的立足点,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储量增长潜力并提升了可预期的长远产量增长。”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卫留成说,“我们热切盼望在这个即将成为哈萨克斯坦境内最大规模的油气项目中,与全球多家顶尖油气公司建立伙伴关系。”
上述4宗并购案为近年来中国公司海外并购资产数额最大的项目之一,中海油共斥资约18亿美元,在国际并购市场上,中海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001年2月,中海油在香港和纽约两地同时上市。在2001年底,卫留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放出豪言,“我现在胃口很大,如果有一天报纸上登出,中海油在某某国家买了一个大油田,你不要感到惊奇;甚至,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中海油在国际上买了一个很有名的公司,你也不要感到惊奇。”
“为什么中国企业就不能兼并50亿美元的外国企业?”此时的卫留成踌躇满志。
从行业地位来讲,中海油在国内只能排在中石化、中石油之后,位列第3,在国际上更是远远落后于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国际大佬而排名50左右;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埃克森兼并美孚、BP与阿莫克重组,巨头之间的购并渐成风潮;而从国家石油战略来讲,中国早已由石油输出国变为世界主要石油输入国之一,作为民族企业的中海油必须“走出去”寻找石油,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分忧;而从政策走向看,中国“入世”后,专营权、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取消。通过并购来快速发展成为中海油的战略,“并购可能成为中海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战略措施,当你具备了这种经济实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的时候,如果不在并购上下决心,不走这条路,那你就会失去大发展的机会。”
于是,中海油在2002年和2003年大手笔地在国际上并购企业。
除中海油之外,中国另外两家石油企业也在海外收购多处油田资源。其中交易金额较大项目有:中国石化以亿美元在阿尔及利亚收购扎哉廷油田,中国石油以亿美元从美国戴文石油公司手中收购在印度尼西亚的六项油田资产。
2、中国网通8000万美元买进亚洲环球电讯
2002年11月,###行业首笔海外并购业务诞生,中国网通以8000万美元买进亚洲环球电讯。
亚洲环球电讯的大股东是2002年初破产的美国环球电讯,后者控制着亚洲环球电讯59%的股权。亚洲环球电讯在亚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大城市间建立起完整的海底光纤网络,如此规模在亚洲仅此一家。中国网通曾与这家公司有过业务往来,2001年9月,中国网通曾买下它从中国香港到洛杉矶的4条海底光缆,与国内的骨干网连起来;同时,亚洲环球电讯也借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上岸”。
通过与众多国际企业竞争后,中国网通用8000万美元成功得手亚洲环球电讯。
这是###商首次在海外进行的并购,令国内众电信商感到震惊。
正式出面谈判的是一家叫亚洲网通的公司,它由中国网通(香港)公司为首,联合美国新桥投资和软银亚洲基建基金投资组成,中国网通是该公司的控制者。亚洲网通以8000万美元的代价购买了亚洲环球电讯19亿美元的网络设备和相关债务。根据协议条款,网通财团将注入亿美元新股本资金,同时提供额外亿美元银行融资作为公司未来营运之用。
为预防风险,亚洲网通公司要求亚洲环球电讯先破产重组,亚洲环球电讯向美国提交了这个申请,要求剥离主要债务,重组其他债务。
在破产重组中,亚洲环球电讯业务正常运营,亚洲网通公司也将保留目前国际化的运营模式。这样,中国网通在国内的网络将同亚洲环球电讯的网络连起来,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巨大扇形结构,抢占高速增长的亚太电信市场。
3、TCL收购德国百年老店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型彩电企业之一。2002年,董事长兼总裁的李东生被评为“200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2年9月,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有限公司”。“TCL国际”通过其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与施耐德电器(Schneider Electronics AG)的破产管理人达成资产收购协议。根据收购协议,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已收购Schneider的生产设施、存货及多个品牌,其中包括“施耐德”和“杜阿尔”等著名品牌的商标权益,还包括其研发力量、销售渠道。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同时协议租用面积达万平方米的厂房,用以建立其欧洲的生产基地,计划2003年投产。
施耐德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889年,最初从事木材加工,1953年进入音响制造领域。1983年,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电视机,1986年上市。进入90年代以来,公司出现亏损。2002年初,这家具有113年历史、现有员工650人的老牌企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