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对市、县委书记们感慨:“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县长的岗位重要,使命崇高。”
在讨论频频发生的官民冲突对抗事件时,县委书记、县长们在感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表露了他们承受着的巨大心理压力。一位县委书记抱怨,上级部门只管与我们签订责任状,一年签出二十七八个,出成绩他们有份,出了事都要我们兜着,说白了就是把责任都推给基层。
一位县长深有同感,他引述民间谚语说,在老百姓眼里,“省里是亲人,市里是好人,县里是坏人,乡里是恶人,村里是仇人”。基层有多少权力?好资源好部门都是上边管着,我们缺少治县的资源。县级党政以有限的权力承担着无限责任,“我们不敢奢望表扬,就怕动辄问责。”
持同样观点的县级官员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县级党政部门是社会矛盾的交织点,好资源、好干部应该向县里倾斜,权力与义务要对等。
刊发日期:2008…09…17
记者手记:
想让笔法“春秋”一些这组报道属于“马后炮”。云南孟连县发生警民猛烈冲突后,中国青年报驻云南记者站迅即派出记者张文凌兼程赶赴普洱市(该市辖孟连),从官方和民间渠道采访和还原事件真相。当她试图前往事发现场时,受到了婉转而有力的劝阻。该省宣传官员从普洱紧急打电话给我,“于公于私”希望我们的记者放弃进入孟连,理由是怕激化刚刚平息的矛盾。尽管没有获准到达第一现场,但张文凌还是发挥了职业记者的潜能,发回了《云南孟连警民冲突事件调查》的报道。
“孟连事件”所蕴涵的深刻背景和标本意义随着事态的明朗而日趋显著,它昭示我们,执政党及其政府应该怎样体察民情、关注民意、保护民众的合法权利,应该如何避免把党和政府置于民众的对立面。从“硬新闻”的角度看,本报报道的信息量足够了,但深度还有待挖掘。幸运的是,*云南省委在“孟连事件”发生一个多月后召开了“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专题研讨班”,全省各级主要官员悉数参加,这给我们的再次切入创造了机会。而我到研讨班采访时厅级官员班已结束,省内外媒体报道充盈,我赶上了县委书记、县长班,做好了“马后炮”一回的心理准备。
特别报道部主任吴湘韩催稿甚急。由于是“后发制人”,我的主要注意力在找“新闻眼”,对一般性的发言表态完全视若无睹、充耳不闻。正发愁之际,闻知会上人手一册《苏共*十年祭》和《甲申三百年祭》,正是绝好的切入点,而且可以大施“春秋笔法”,于是在组合报道中的首篇充分渲染,以图让读者意会其中的特殊深长意味。可惜编辑可能出于政治安全考虑把突出在标题中的这个内容作了弱化,但文中内容并未改动。
报道刊出后,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特别发手机短信表示赞赏,云南省高层官员也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