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穿越之重整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由穿越之重整江山-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这么惨,正好可以笼络一下。张泰以后做生意,可不想自己亲力亲为,有个助手那可轻松多拉。呵呵,张泰心里暗自计划好,你们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张泰知道康心如也是巧合,后世做保险销售的时候,那家公司正好在美丰银行旧址的边上,所以张泰知道康心如是民国二十、三十年代渝州的大银行家。)

    恩,看来应该回去找找书看看,查查民国时期渝州城还有那些人才,不能让他们跑掉,张泰邪恶的想到。“康兄,卢兄,今天全市歇业,每家每户前都有大头兵站岗位,道路也封锁了,你们今天怎么也赶不回家去了,小弟在不远处正好新租了一间店铺,怎么样,两位可否前往啊?”张泰邀请道。

    卢作孚本来就是到渝州城办事,现在道路封锁,回不了家也没个去处,有人这样邀请何乐而不为呢。康心如就麻烦点,现在还担心老娘的病呢。张泰看得他在犹豫,通过询问基本上也确定是由于感冒引起的肺炎之类的病痛。这康心如倒霉死了,本来在上海、北京混了一段时间的报社,因为进步言论,被北洋政府关了一年后刚放出来。巧了,北京大学教书的大哥却突然去世,一下子断了家庭的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重担立马全压在他身上。

    “康兄,你放心,你这梅瓶我给你收了,保证比当铺的给的高。”张泰大包大揽的说道。得,终于三人来到张泰租的店铺前。张泰在开门前,把空间里存的桌子板凳的一股脑全整了出来。

    卢康二人一进门,望着一堆杂物愣,敢情这人真是刚租了店铺啊?张泰很高兴,招呼着二人坐下,从杂货里拿出些瓜子、花生等吃食,倒上酒,三个年轻人喝将起来。

    三人杯盏交加,喝得不已乐乎,卢作孚年纪最小又性格开朗,康心如虽然现在已经二十八岁,但是现在由于张泰承诺高价收下他的梅瓶,也慢慢放下心思,喝将起来。

    三人你来我往,几轮过后已经微微有些醉意,卢康二人又大骂起现在的地方军阀、北洋政府,张泰想得嘞,两“愤青”啊。不过一想这两人由于父辈的关系,都与同盟会有过接触,康心如更是在大哥的介绍下一九一一年就加入了同盟会,不过同盟会管理松散,这种会党性质的组织,哪管你个人死活啊。

    这时窗外传来一阵喧哗,三人一看,正是唐继尧大马金刀,身着戎装,胸前挂满了各种勋章,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堂而皇之的穿堂过市。

    卢作孚笑着对张泰言道:“张兄,看到此情此景作何感想啊?”

    张泰瘪瘪嘴:“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典故啊。”

    卢康二人连忙问是什么?

    张泰说道:“当年始皇帝巡游天下,也有三个人看到了那隆重的场面,不过他们各自心里却想的不同。一个是张良,他想的是‘吾,必杀之’;一个是刘邦,他想的是‘大丈夫当如是’;最后一个是楚霸王,他说的是‘彼可取而代之’。”

    “那么张兄,你是想做张良呢,还是刘邦,又或者是楚霸王呢?”卢作孚笑着问道。

    “卢兄,你认为呢?”张泰反问。

    话毕,三人相视哈哈大笑………

    (两个大配角华丽丽出场了,大家多多支持下呗。)



………【第十四章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

    (朋友记得点击、收藏、投票哦,支持下胡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四章人才是展的第一要素

    第二天一大早,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互相挥手告别。张泰本想拉拢卢作孚,看能不能一起到龙隐镇展。可惜卢作孚此时正在合川老家教书育人,并且他已经接受了成都《群报》的邀请,担当编辑和记者去了。

    张泰也不强求,只是和他约定今后互通信件,保持联系。张泰邪恶的心想让你去经历一番风雨也好,当当记者也能蛮锻炼人的,反正以后你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康心如张泰可不能放过了,何况康心如现在日子过得实在是窘迫不已,正四处寻找工作呢。张泰也不说破,只说要和康心如一起到他家看望康母。在渝州城,张泰花钱请了一中医,来到康家,一进门就现屋里的空气并不是很好,张泰看得直摇头。康心如叫来自己的两个妹妹和张泰见了面,就带着医生进里屋给他娘看病去了,张泰见这两个小姑娘年纪都不大,一个叫康心慧,一个叫康心兰,差不多也就十**岁的样子,模样很是清秀,典型的四川女孩。(真实的康家,是还有两个兄弟的,同父异母的那种,真实历史中“豪门恩怨”比较复杂,胡子这里就不写了。)

    张泰趁他们不注意,又从空间里拿出一些米面等吃食,交给两个小姑娘,吩咐他们做饭去了,两人也不怀疑,高高兴兴的做饭去了。这时康心如领着医生从里屋出来,张泰连忙上前询问病情。

    “康老夫人的病很严重啊,恐怕我是无能为力了”医生摇头叹道。

    “不就是感冒引起的肺炎吗?这么严重?”张泰疑惑的问道。他知道这个时候抗生素还没有明,很多病毒引起的肺炎,那就是绝症啊,感染病毒这时还是太厉害,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基本上是束手无策。

    “我开几服药,给老夫人服下,希望可以减轻老夫人的痛苦吧。”医生说道。

    “真的没有办法吗?医生,你放心,钱不是问题,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张泰在边上看着傻掉的康心如连忙说道。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老夫行医三十载,哪有为钱才治病的道理,只是康老妇人的病的确严重,拖得又太久,恐怕是无力回天了,请恕老夫无能为力啊,进人事,听天命吧。”医生叹道。

    “医生,你确定康老夫人是寒证引的肺部的问题吗?”张泰问道

    “这点老夫还是可以确定的,拖得太久,没有办法啊。”医生答道。张泰心想,那应该是肺炎了,我这里还有上次小宝吃剩下的一些阿莫西林、咳特灵等一推西药,应该可以暂时可以稳定下老夫人的情况。

    送走了医生,张泰回头看着傻掉的康心如,和两个哭成泪人的姐妹花,张泰实在是感到无语极了,这世道真是艰难啊,谁能想到康心如这样的大银行家也有这样无助的时候呢。理了理情绪,张泰对康心如兄妹说道:“刚才那是中医,我们西医还没有请呢,我认识一个西医的医生,说不定能治好老夫人的病。康兄,你也留学过,应该知道西医和中医治疗的方法和途径是不一样的,说不定就有办法呢。”

    康心如突然跳起来抓住张泰的手,双眼满含激动和希望,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张泰拍拍他的肩膀,表示了一下安慰。“事不宜迟,我这就会城里请那医生去。”张泰说道。劝住要和张泰一行的康心如,表示让他在家好好照顾老夫人,最迟在今晚,一定把人请到。张泰心想你要跟着我,我上哪里去给你找西医啊。

    张泰离开康家,寻一僻静之处,通过“空间”回到了后世。跑到街道市民医疗站,买了一些治疗肺炎的特效药,再整了两盒青霉素和几只一次性的注射器。回到家,按照说明书,用白纸把药分成几个疗程后,返身进入“空间”回到民国,在一街边茶馆一直坐到晚上,张泰才赶到康家。

    “康兄,不巧啊,我那德国的医生朋友,正好回上海了,所以人没有请到,”望着康心如绝望的眼神,张泰继续说道“不过,在他同事那里,我带回些西药,听说是刚刚研出来的,对肺炎有特效,应该可以治疗康老夫人的病,你放心吧”

    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康心如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顾不了许多,张泰就进入里屋,叫来温水,拿出阿莫西林之类的特效药给老夫人服下。老夫人还觉得蛮新奇,以为又是苦苦的中药呢。不过这些花花绿绿的西药,倒是增加了康家人不少的信心。兑好青霉素(标签撕掉了),做完皮试,还好老夫人的身体并不排斥,花了好长时间才对着血管,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把药打完了(打屁股,张泰还有些不好意思)。擦擦汗水,张泰心道,真是要命啊,“神棍”不好当啊。

    当天晚上张泰就住在康家,一夜无话,第二天一看老夫人,竟然精神大好,看来青霉素就是猛啊,现在的人体内又没有抗药性,青霉素的作用那是杠杠的。在康家待了差不多一个多星期,中途托人带信回了龙隐镇,毕竟出来差不多快一个月,张泰怕张蓝等急了。等老夫人的病差不多好了后,张泰知道该告辞了。

    “康兄,老夫人的病基本上已经好了,我也该告辞了。”张泰说道。这几天,张泰基本上和康心如在一起,两人一见如故,张泰随便拿出些后世的一些营销学、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唬得康心如一愣一愣的,在他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具有道理,受益匪浅啊。康心如虽然比张泰大(后世张泰快三十了,这世却公开宣称自己二十五,有点“不要脸”呵呵),但是在心里早视张泰为师、引为知己了。在分别之际,竟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张泰大方的拍拍他的肩膀:“康兄,何必小儿作态。渝州城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你我见面的机会多得是。康兄近年来诸事皆不顺心,想是时运未到,只是康兄近况困顿,还得及时寻找出路,要知时不我待啊。”

    康心如满脸通红道:“我何不想有所作为,可惜机缘难寻,机缘难寻啊。”

    张泰心想哈哈,上钩了,上钩了。于是说道:“康兄,我自南洋归国已两月有余,期间观我中华民众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里焦急不已。这次我与国外商人联系,想在我家乡龙隐镇试行经济改革之策,可惜自知前途困顿。本想继承前辈之志,扬‘实业救国’之精神,奈何精力有限,独木难支。康兄,青春苦短,我等何不奋力而为,请助我一臂之力!”说完真诚的拱手一拜。

    康心如瞬间惊在当场,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张泰在此时邀请他,这几日相处下来,他能感觉到张泰对他那若有若无的尊敬,他自己当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有些奇特罢了。对于张泰他一是佩服其学识和素养,二是感激张泰对于母亲的活命之情。但他完全没有想到张泰竟然会看上自己这样一个落魄之人,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一不可收拾。康心如本来就是不善言辞,行动大于表达的人,一时激动竟然定在当场。

    张泰哈哈一笑,拍拍康心如的肩膀说道:“就这么说定了,这几日你在家照顾下老夫人,等老夫人病情完全康复后,你再来龙隐镇寻我,我们兄弟一起办大事。”说完摸出两百大洋的银元券,递给康心如。康心如说什么也不接受,张泰表示,这一来算是自己这个当晚辈的孝敬老夫人,二来也算是康心如“卖身”之资。哈哈一笑,张泰转身就走,留下康心如呆当场,望着远去的张泰,久久的站立。

    ――――――――――――――――――

    铺垫了几章,小小**即将来临。



………【第十五章 双雄际会】………

    书评区里有两位兄弟表留言说更新,其实胡子今天已经更新三章了。

    点击不紧不慢的增加,推荐、收藏惨不忍睹,看得胡子肝都绿了。

    有两位亲的支持,胡子觉得什么都值得了,虽然胡子功力有限,但是看着写出来的东东有人喜欢,胡子感到很幸福。再一章,答谢亲们的支持。

    ――――――――――――――――――――――――――――――――

    第十五章双雄际会

    张泰怀着兴奋的心情一路往渝州城赶去,心里想着看来康心如是跑不了了,这个心如,和后世的那个心如一样,怎么看都那么可爱啊。不得不说张泰有些恶趣味。

    跑到车马行,租了几辆马车,约定好时间,就往会仙桥的租房赶去。

    收拾好房子,张泰锁上房门准备找个小酒馆解决下吃饭问题。走不远抬头一望“优胜旅馆”四个鎏金大字出现在眼前,张泰心想咱也去感受下民国时期的星级酒店的氛围吧。

    “优胜旅馆”在此时的渝州城应该算得上很好的酒店了,集餐饮与住宿为一体。一楼设有接待处,衣帽间等,整个大厅摆放的桌位大约二十多张左右,二楼、三楼为住宿。张泰寻了个靠窗的座位,点了几个渝州特色的小菜,打了二两老白干(散装白酒统称,如同北京二锅头,样子虽然粗俗,味道却赞),吃将起来。

    慢慢的旅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吃饭的点到了嘛。张泰心想我以后来渝州城开家酒楼应该还不错吧,拿出后世的操作手法,结合点味精作料啥的,应该会生意兴隆吧。张泰知道一九零八年味精就被日本人明了,不过一是技术还不成熟,不能大量提取,二是还没有在中国普及开来。

    “恩,市场的空间大啊,回去查查资料,可以搞搞。不过这些都是和基础化学有关的东西,自己不擅长,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冒然的搞出来,风险很大。这和自己“深挖洞、广积粮”的计划不符合。慢慢来吧,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张泰心道。

    现在的吃食,那真是地道、爽口的不得了啊,纯天然绿色食品,张泰有口福。哪有像是后世中用各种催化剂、膨大剂、三氯氰胺搞出来的吃食一样啊(MD,吃个西瓜还有膨大剂,真是丧心病狂。)

    后世的中国人完全是活在各种“毒”食品当中,不过也有个好处,中国人的体质普遍“较好”,千锤百炼的出来,实已达到百毒不侵之境界。美国人、欧洲人吃了拉稀出血的毒黄瓜,咱们中国人硬是屁事没有,搞得外国人惊讶不已。于是咱们的领导理直气壮的表了宣言――中国是一个食品安全、放心的国家!无语中。(写这段的时候恰逢德国毒黄瓜事件的爆)

    在张泰暗自分神之际,傍边突然出现争执之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名客人与店小二在理论,掌柜忙在哪里道歉。

    张泰一笑,现在吃饭的人多了,恐怕是那人找不到位置,认为店小二为难他吧。张泰招招手叫过掌柜,说道:“如果那人不介意,我这桌子就一个人,叫他过来拼桌坐吧”。

    在后世,这样的情况很普遍,你没见kFc、乡村基里都是拼桌坐啊,张泰倒不介意这样。

    掌柜的过去说将一阵,那人勉强答应下来,让小二带过来坐下。张泰抬头看了一眼,觉得此人有些面熟,但是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时只见那人拱拱手,一口浓郁的浙江话出来:“多谢先生了,这人把我定好的位置,让给他人,真是岂有此理。”

    张泰一双筷子举在半空,呆立当场。我cA;这是条大鱼啊。后世里张国立的演的不就是他啊,太***熟悉了,现在此人也不过三十多岁(一九一八年其三十一岁),他怎么到渝州了呢?这时他不是应该在广州吗?

    心眼一转,恍然。这个时候政学系与广西军阀陆荣廷联合起来,把孙中山给排挤出广州军政府,跑到上海租界了,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他们没有想到“听从”孙中山号召的云南军阀唐继尧和本来为国M党人(此时还叫中华革命党,)的熊克武竟然打败了北洋政府支持下的刘存厚等人,还占了四川。呵呵,这人到这里,应该是孙中山派来摘桃子的吧。

    想到这里,不急着回答这人的感谢,招手叫过店小二说道:“把桌上的菜全部撤掉,按照上面的菜,重新再上一份,然后再来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