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她们还要履着蹄印去找太爷爷呢。潘大姑娘知道,日伪军上了山顶,发现已经人去山空,他们很快就会下来的,果不其然,不到一个时辰,就看见一股日伪军下了山,而且也是履那两匹马的脚印下来的,潘大姑娘一看,忙对两个姑娘说:“快走!”说完翻身上马,打马就朝一片林子狂奔而去。
日伪军既然能寻着那两匹马的踢印找下来,那么也能顺着她们刚才留下的蹄印找过来。潘大姑娘所料不差,她们刚走不大一会,另一股日伪兵就追到了她们刚才的藏身之处,见蹄印又朝一片林子而去,就又追了过去。潘大姑娘跑去树林的目的是不让日伪兵及时看见她们的人,她们进了林子也没有停留,又跑进了一个小山村,然后就上了一条大路。在大路上跑出老远,潘大姑娘还不放心,又绕着弯地从几个村子里穿过,这才进了一个镇子里歇脚。
这时已接近晌午了,三个人也都饿了,就找了一家店面吃东西,在店里坐着,潘大姑娘不禁又为太爷爷他们担心起来,她怕太爷爷他们不擅掩饰自己的行踪,让鬼子兵跟踪追了去。太已经偏西了,估摸着日伪军已离开了奶头山,她们才起程返了回去,快到奶头山时太阳已西沉得很厉害了,离老远她们就看见奶头山上冒着滚滚浓烟,等近了一看是火光冲天,就这么一把火,山的木头都要焚成灰烬,潘大姑娘看着都心疼。
三个人找到了王老疙瘩他们那两匹马的蹄印,它们就夹杂在无数的脚印和马蹄印当中,当然都是日伪兵的,孙大沽娘之所以能在混乱中找出它们,是因为每匹马脚上的掌钉,由于磨损或锻造的特质,踏在地面上的印记都不一样,在奶头山上时,她就把两匹马蹄印的特征牢记在心了。日伪军显然也是履着蹄印追下去的,所以潘大姑娘越走越心惊,但她们走出很远,走到大路上的时候,潘大姑娘就路出了笑脸,从其他的马蹄印看,日伪军追这儿时就就不再继续了,而且还返了回去,她才知道,山上的火可能是日伪军返回去又放的。
大路面的积雪被踩轧得很实称,马蹄子留下的印迹非常浅,何况路面上已不知走过了多少匹马,情形混杂,若不是非常专业的人士,还真就分辨不出来,日伪兵显然已无法再跟踪了,才打了退堂鼓。虽难倒了日伪兵,却难不倒潘大姑娘,她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蹄印鉴定高手,她那个以死去老鬼,也就是当年抢了她做压寨夫人的###把子,不但双抢打得好,还练就了一身追踪和躲避追踪的本领,就像生活在沙漠中的人擅于看风向和寻找水源一样,他这本领也是长期草莽经验的积累,在传授潘大姑娘双枪技能后,他也将这项技能倾囊相授了。
当然,雪季鉴定蹄印是有先决条件的,一必须是两天之内刚踩下的新鲜踢印,二就是踢印没被新雪或拂雪遮盖住,那两匹马留下的踢印正好符合这两个条件。潘大姑娘三人就顺着踢印继续追踪了下去,王老疙瘩他们是牵着马步行走的,差不多要落下潘大姑娘她们大半天的时间,按理说,潘大姑娘三个人骑着马追赶他们也不费劲,但毕竟这马蹄印追踪起来也不容易,一遇到岔路口就得下马端详一会儿,这么一折腾倒也快不了哪儿去。三个人跟踪到薛家镇旁时,潘大姑娘心中一喜,心想真是巧了,等过了薛家镇,她知道太爷爷他们要去七星峰,就停下来不追了,她想到附近先办件事儿。而这时王老疙瘩他们才刚上七星峰。
潘大姑娘原本打算杀了朱疤脸,就来这薛家镇的,在薛家镇所辖的二王村有一位孤寡老太太,是她的干妈,她想过来看看她老人家,暂时住一段时间。潘大姑娘本也是贫苦出身,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做了不少善事,跟着她的那两个姑娘就是她在乱世当中收留的两个孤儿,跟着她的时候都才十几岁的年纪,这么多年来情同姐妹,而她的家人都被鬼子兵害死之后,偶然机会认了这个干妈,那感觉真是跟亲妈一样的亲。即使穿插在鬼子兵围追堵截的间隙,她也没忘了定期派人来看望,捎些现钱和吃的,而在二道沟一役后,她再没顾得上派人来,就一直惦记着来一趟呢。
谁知与干妈一见面,潘大姑娘就掉了眼泪。老太太不但瘦得没了人形,而且最近还感了风寒,正发高烧呢,走道儿颤巍巍,一步一步地挪,她是穷惯了,没把病当回事儿,跟前又没儿没女照顾,手里有钱也不舍得花,就那么硬捱着,潘大姑娘抓着干妈那双干树枝的手不放,她心疼啊。老太太也哭了,自打听说干女儿被日本人打败了,就没了音讯,不知死活,她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身体就越来越虚弱。潘大姑娘本来计划,来看看干妈就赶上七星峰的,这样一来她又不马上能走了,她派红梅去镇里找来大夫看了,给抓了药,她就一边护理着,一边把家里的被褥和脏衣服拆洗了。
两三天过去了,开的药都吃没了,老太太的病情明显见好转,脸色也正了,精神头也恢复过来,潘大姑娘就亲自带着药方子,和红梅一起去薛家镇抓药,干妈再吃一副药也就差不多了,她也是想到镇子里转转,知道那是关老道的地盘,而她好久也没来了。可她们刚到镇子里就听说关老道又在砍人头,她们就匆匆赶了过去,那时虾皮的脑袋已被砍了下来,关老道正站在柱子跟前,冲着人群喊给杨玉红三天时间呢,潘大姑娘一听,这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关老道刚杀的是杨玉红的人啊,他怎么和关老道干上了?
潘大姑娘看见人散了,就看见了几个“大刀会”的人哄笑那个吓呆了的弟兄,还看见他转身发疯地跑。两个人转身去买了药,就匆匆地回了二王村,潘大姑娘亲手给煎熬了,嘱咐干妈分三顿喝了,有亲手给干妈做了顿饭,三个人便牵了马直奔七星峰,她知道太爷爷他们此时正面临着危险呢。三人到了七星峰下,就看见了一个身影正急急地往山上走,潘大姑娘眼睛毒,一看就认出了是在杀人法场外转身就跑的男人,她就明白了,他是太爷爷手下的弟兄。三个人远远地跟在那个弟兄身后,就直奔七星峰的主峰而来……
潘大姑娘这段经历,叙述起来罗嗦,可她向太爷爷一帮人说起时,只不过简单交代了一下,还略去了庇护她的那个地主的姓名及具体的住址,她也得替人家保密,也是为了以后着想。她知道太爷爷他们只不过在耐着性子听,心里都惦记着怎么救那个弟兄呢,所以说完了她笑了笑,简单询问了太爷爷他们和关老道结仇的经过,然后就说出了她的“救人办法”——用人质交换人质。办法虽好,可人质去哪儿弄啊?总不能随便抓个关老道的弟兄吧?即使抓了他的弟兄,凭他的冷酷奸诈,他能认帐吗?
对关老道这个人,潘大姑娘非常的了解,她以前曾与他见过一面,###把子生前与关老道就有来往,也因此她就知道了关老道的一个鲜为人知的隐私。别看那关老道心黑手黑,可对待自己还在世的母亲却是百般孝顺,可以说是一个大孝子,而关老道的母亲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儿子给郭松龄带兵打仗那阵子,她是无比的自豪,当儿子被追杀躲回老家,她也是无比的担惊受怕,出家为道主意还是给儿子她出的,等张学良将军不追究了,她也是无比的高兴。
可看着儿子组建了“大刀会”,开始非作歹起来,她就看不过眼了,多次苦劝儿子走正道,关老道每次也都答应的痛快,可一转身就当了耳旁风了。劝也没有,又看不过眼,老太太就执意要和儿子分开,搬到乡下去住,图个眼不见心不烦,关老道全说不了,就只好依了他,就在离镇子不远的孙家堡置办了一所宅院,还安排了几个下人,老太太从此就在乡下过着清净的生活。而关老道的母亲在乡下单住,一般人还真就不知情。潘大姑娘之所以对孙家堡的地名记得这么清楚,一来叫堡的地名不多,二来也巧合了她的姓氏。
所以,潘大姑娘的“人质交换”计划,就是尽快去趟孙家堡,只要把关老道的母亲掌握在手里,不怕那关老道不拿柱子来交换。潘大姑娘说完自己的救人办法,王老疙瘩和弟兄们都纷纷点头赞许,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而且还万无一失,惟有太爷爷一个人脸色沉了下来,他觉得一大帮人去劫持一个老太太,然后再拿去做人质交换,这怎么都不像男子汉大丈夫所为,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他不想做,也做不出来。
“不行,谁没有爹娘,去欺负一个老太太,俺良心上过不去!”太爷爷忽然冷冷地说,屋子里的空气顿时又紧张起来。
“杨当家的,非万不得已,俺也不想出此下策,咱们现在就这么多人手,能保命就很不错了,若想去救人,门儿都没有,再者说,俺也不想把老太太咋样,只要关老道把那个弟兄放出来,咱们会把老太太完好地送回去!”潘大姑娘看着太爷爷说。
太爷爷又犹豫起来,他无疑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犹豫了一会儿,太爷爷还是摇了摇头:“孙当家的,不行,俺死去的那个弟兄,已经打着俺的旗号,在梨花屯绑架了一个孩子,现在你又让俺去绑架一个老太太,这要是都传出去,俺还咋见人哪?!”
“杨当家的,你这样想就不对了,俺虽不是一个男人,但俺也懂得,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不拘小节,都啥时候了你还讲面子,是你弟兄的命重要,还是你的脸面重要?”潘大姑娘又耐心地劝了一句。
潘大姑娘的话说得王老疙瘩直点头,可太爷爷犹豫着,还是摇了摇头,潘大姑娘的脸色就也沉了下来,口气就也变了:“杨当家的,俺潘大姑娘今日前来,就是想当面向你道声谢,俺是看你弟兄有难才出手相帮,如果杨当家的觉得俺出的是馊主意,会坏了你的名声,那就当俺啥都没说,俺这就告辞!”
潘大姑娘抱了抱拳,然后起身就向外走。
五
那时夜已深了,潘大姑娘这一动气要走,可急坏了一旁的王老疙瘩,忙脱口而出:“孙当家的,你等一等!”潘大姑娘闻声就背对着停在了门口。王老疙瘩忙又拽了拽太爷爷的衣角:“大哥,你不想救柱子了?”太爷爷此时也慌了神儿,没想到潘大姑娘说走就走,他当然想了,他看了看还背着脸潘大姑娘,心一横:“行,孙当家的,俺就依了你!”
晚饭早就做好了的,端上来还冒着热气呢,众人分成两桌,大家一边吃一边听潘大姑娘详细讲解“救人行动”。潘大姑娘认为不用去太多的人,她带着两个姑娘,王老疙瘩再带上一个弟兄,五个人足够了,理由有两个:一是为了行动的方便和迅速,去的人都要骑马,而她们有三匹马,太爷爷他们还有两匹马;二是人去多了也没用,就是全去了也没人家关老道的人手多,何况,弄不好还会有鬼子兵埋伏,人少了灵活机动,容易脱身。
太爷爷对潘大姑娘“不用去太多人”的想法很赞同,但他却不明白,为什么让王老疙瘩去而不让他去,潘大姑娘就解释了,说关老道的主要目的是抓太爷爷,他不去,行动就会轻松很多,他若去了,反而会徒增凶险。潘大姑娘说完,王老疙瘩就忙点头:“对,还是俺去吧!”他又转头看着太爷爷:“大哥,你就放心吧,只要关老道他娘在咱们手里,他也不敢把俺们咋样!”太爷爷却不同意,他的理由也有两个:一是关老道还没见过他长啥样,那通缉令上画得又不贴谱,所以只要他不暴露身份,关老道不会知道他去没去;二才是主要的,柱子是和他在一起时落难的,救柱子他却不出场,这让他心里怎么过的去?
大家就劝太爷爷,你一句我一句的,可太爷爷倔强劲儿又上来了,铁了心非要去不可,潘大姑娘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犟的人,最终还是同意了,但她有个要求:太爷爷可以去,但不可以强出头,暴露身份,随她见机行事,太爷爷也就答应了。潘大姑娘和王老疙瘩他们当然不会理解,太爷爷之所以要去,除了要亲自救柱子的原因外,他还担心关老道的母亲,他怕老太太不配合,潘大姑娘和王老疙瘩会对她不客气。
一切都板上钉钉了,太爷爷才问:“孙当家的,你咋知道咱们下山后,可能会碰到小日本的埋伏?”潘大姑娘笑了笑:“俺也是猜测,不过你别以为小日本都是傻子,事情这么张扬,他们还能不知道?再者说,关老道和小日本一直都有来往,他们能不通气儿?”“啥?,他和日本人还有来往?”潘大姑娘刚说完,太爷爷就惊讶地来了一句,这一点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潘大姑娘点点头,太爷爷就陷入了沉思中。
让潘大姑娘和两个姑娘就留在木房子里休息,太爷爷带着弟兄们分散到两个地窝蓬里去睡,能睡着也好,睡不着也好,反正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天蒙蒙亮,太爷爷和潘大姑娘五个人简单准备了一下就下了山。太爷爷以前给高队长牵马时,倒也骑过马,但却不得要领,不但自己骑得很不舒服,而且样子也很不好看,惹得那两个姑娘就忍不住笑。太爷爷那个弟兄骑得也不咋地,潘大姑娘就为他做示范,并讲解要领:马跑快的时候,要两腿夹紧马肚子,屁股要稍稍抬起虚坐在马鞍上,整个上身在马背上要呈伏倒状。太爷爷两个人照着做去,虽还是很不习惯,可确实舒服了很多。
潘大姑娘带着太爷爷他们下了山,没有直接去孙家堡,而是就近到了一个村子里,她拿出现大洋来买了一辆旧马车,让太爷爷那个弟兄把马套上,然后赶着车走,这才直奔孙家堡。别看那个弟兄马骑得不好,可赶起车来却是“老把式”,鞭子甩得“啪啪”响,车子也跑得虎虎生风,并不比潘大姑娘和太爷爷他们骑着马慢多少。潘大姑娘行事直率,颇有豪气,可她的心也细着呢,她怕到了孙家堡再四处找马车不方便,总不能让一个近七十岁的老太太也骑马吧?
从七星峰步行到薛家镇也就半天的路程,骑马就要快多了,离中午还有一个多时辰呢,他们就到了孙家堡。问关老道的母亲住哪儿,还真不一定有人知道,但问后搬来一个大户人家的老太太,堡子里没有人不知道的,一个热心老头一直把他们带到一所宅院门口才肯离开。早就下了马的潘大姑娘,顺手把缰绳递给了小月,就走上前去敲打了门环。
不大一会儿,门开了,一个老人家探出头来看了看:“你们找谁呀?”
“请问可是关老夫人家?”潘大姑娘抱了抱拳说。
老家人脸上开始疑惑起来,潘大姑娘一开口他就知道是个女人了,而且看举止,还不是一般的女人,他颔了一下首:“是啊,你们是——”
潘大姑娘左右看了看,见附近没有别人,就说:“麻烦知会一声,就说潘大姑娘来拜见她老人家!”
老家人一听潘大姑娘,脸色就变了,她的名头谁不知道啊?老家人神色慌张地返身去通报,竟忘了关上门,还开着一道缝儿。沏盏茶的工夫,老家人又回来了,态度很是谦恭:“各位快请进!”
潘大姑娘让两个姑娘和那个弟兄牵马在外面候着,便和太爷爷跟着老家人进了门,院子不大,但打扫得很干净,进了正房,他们就看见一个老太太在一张高脚茶桌旁坐着,身旁侍立着一个丫鬟,虽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很白净的一张圆脸,看上去很慈祥,上下身都穿着绸缎,一身雍容富贵之相。见太爷爷他们进来,老太太笑了笑:“两位请坐!”声音很有底气,咬字也挺清晰。太爷爷和潘大姑娘刚才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