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担任丞相的时候,每当朝会结束,没等到皇帝转身,他就快步地退朝了,而且十分地得意。天子则十分恭谦地以礼相待,经常目送他离开。为此,在一次朝会上,袁盎进言说:“陛下认为丞相是什么样的人?”文帝回答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则说:“丞相只能说是国家的功臣,并不是重臣。后者是要与君主共存亡的。吕后当政时期,吕氏宗族掌权,他们擅自封王,阴谋篡夺皇位。刘氏的命脉虽然没有断绝,但是却命悬一线。此时,丞相担任太尉官,掌握着兵权,却不能带头消灭吕氏,挽救汉室于危亡之中。吕后去世以后,大臣们一同诛灭了吕氏集团。太尉掌握着兵权,只是恰好碰到了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说,丞相是功臣而不是重臣。如今,丞相对天子好像有骄矜的神色,而陛下却谦恭敬让,君主与臣下都有失礼节。臣私下里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来对待丞相。”于是,在后来的朝会上,天子逐渐庄严肃穆,架子端得十足,丞相则逐渐变得敬畏,唯唯诺诺的。不久,周勃遇见了袁盎,责备他说:“我与你的兄长要好,如今,你小子却公然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神色自若,终究没有向丞相赔礼道歉。
后来,周勃被免除了丞相的职务,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不久,与他有仇的人就落井下石,上书诬告他意图谋反。周勃被朝廷逮捕,囚禁在监狱中,处于随时被处死的境地。这个时候,众多的皇室、大臣之中,他的那些所谓好朋友,一个个吓得不敢吱声,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只有袁盎敢于声明他的无辜。周勃能够无罪释放,袁盎出了很大的力。于是,周勃与袁盎开始亲密地交往,成为了好友。
名声大振
淮南厉王刘长进京朝见天子。其间,他派人杀死了辟阳侯,不仅若无其事,举止还十分地嚣张。为此,袁盎劝谏文帝说:“诸侯过于骄横,必然会发生祸患。所以,朝廷应该适当削减他们的封地,打压一下他们的气焰。”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此后,淮南厉王越发地骄横。
后来,棘蒲侯柴武的嗣子意图谋反,事情败露。朝廷在治他罪的过程中,供词牵连到了刘长。结果,刘长受到了惩罚,被关在囚车里,放逐到蜀郡去。当时,袁盎担任中郎将,他向天子进谏说:“陛下向来没有约束淮南王的骄横,以至于让他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如今,您又将他狠狠地治罪。淮南王为人刚愎自用,如果在被贬的路上遇到了雾气、露水,或者是遭受了风寒,而不幸去世,天下人终究会认为天下之大,而陛下却容不下淮南王。您最终落得个杀害弟弟的名声,这该怎么办?”天子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下令执行原来的命令。结果,刘长到达雍地的时候,得病死去。
。 想看书来
治世能臣(12)
天子得知这个消息,茶饭不思,哭得很伤心。袁盎求见,天子答应了。袁盎一进门便叩头请罪。天子说:“朕没有采纳爱卿的意见,才有了这样的恶果,你有什么罪呢?”袁盎说道:“皇上要自己宽心,事情已经过去了,难道能够追悔吗?况且,陛下有三种高出世人的行为,这件事情败坏不了您的名声。”天子便好奇地问:“我有哪三种高出世人的行为呢?”袁盎回答说:“陛下还是代王的时候,太后曾经生过一次大病。三年的时间里,您没有睡过一天的好觉,即使睡觉的时候也没有脱过衣裳。进奉给太后的汤药,您总是要先亲口尝一尝,曾参作为平民,都做不到这样,而您身为君王却做到了,可见,您的孝道远在曾参之上。吕氏集团被消灭以后,大臣当政,国家的形势很不明朗。然而,陛下从代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奔赴祸福未知的京城,即使是孟贲、夏育的英勇,也不及陛下。陛下到达代王在京的官邸,五次辞让天子的尊位。当初,许由只是辞让了一次,而您则超过他四次了。您放逐淮南王,是想要他受些磨炼,帮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是因为相关的人员监护不够谨慎,才导致他的病故。”这时候,天子才宽心地说:“您认为我该怎么办呢?”袁盎回答说:“淮南王有三个儿子,只有听从您的安排罢了。”于是,天子把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从此,袁盎在朝中名声大振。
细微之处见大义
袁盎时常称引大义,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受到文帝的宠幸,他经常在文帝面前谗毁袁盎。袁盎对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在朝内担任常侍骑,他经常手持符节,护卫在天子的左右。一次,袁种对袁盎说:“您要与赵同争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得他的毁谤起不了作用。”袁盎认为侄儿的话有道理。不久,汉文帝坐车外出,由赵同陪乘。于是,袁盎俯伏在天子的车前,义正词严地说道:“臣听说与天子同坐六尺高车的人,都是天下的英豪。如今,我朝虽然缺乏人才,可是,陛下为什么竟然与受过宫刑的人同坐一辆车!”文帝听后,笑了笑,随即命令赵同下车。赵同没有办法,流着眼泪下了车。
有一次,文帝登上了霸陵的山坡,他突发奇想,打算从山坡的西边,纵马奔驰而下。当时,袁盎骑马随从,他得知天子的这个想法,便立即靠在车边,挽住了马缰绳。天子看着他,问道:“将军害怕了吗?”袁盎回答说:“臣听说,家有千金的人,在坐着的时候,不能靠近屋檐边;家有百金的人,不能倚靠在楼台边的栏杆上。那是为什么呢?就是害怕一不小心,丢失自己的性命。圣明的君主,不应该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而心存侥幸。如今,陛下打算驾驭着六匹飞马,从高山上驰骋而下,如果马受了惊,车子毁坏,陛下纵然不担心自身的安危,但是,将有何颜面去见高祖和太后,社稷百姓您也不要了吗?”于是,文帝没有这么做。
文帝巡视上林苑的时候,皇后和慎夫人随从。她们在宫内,十分地亲密,常常忽略了礼节同席而坐。这次,天子一行人准备在苑中休息,郎署长奉命布置座席。袁盎上前,把慎夫人的座席向后拉了拉。对此,慎夫人发怒,不肯坐下。天子也发怒了,起身走进了宫中。袁盎面色平和,趁机走到天子身前,跪劝道:“臣听说,尊卑有序,那么上下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册立了皇后,而慎夫人只是您的侍妾,难道侍妾和主人可以同席而坐吗?如果这样,朝廷就会失去尊卑的次序了。如果陛下宠爱慎夫人,就重赏她。现在,您宠爱慎夫人的方法,恰好成为祸害她的根源。陛下难道没有听说过吕后的‘人猪’吗?”文帝听了这番话,才转怒为喜,立即召见了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她。后来,慎夫人赏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但是,袁盎因为多次地直言劝谏,得罪了不少权贵,结果他也不能在朝中久留,曾经被调任陇西都尉。在那里,袁盎十分仁慈,爱护手下的士兵,因此,士兵们都争着为他效命。后来,袁盎升任齐国丞相,又改任吴国丞相。辞行的时候,袁种对袁盎说:“吴王骄横,时间很长了,吴国国内有许多违法乱纪的人。您到任以后,如果打算揭发、惩治他们,那么,这些人不是上书控告您,就是利用刺客来暗杀您。南方的土地低洼、天气潮湿,最好每天喝些酒,保重身体,不要参与政事,只是时常劝说吴王不要反叛罢了。如此,您可能会侥幸摆脱祸难。”于是,袁盎按照袁种的话去做,受到了吴王的优待。
治世能臣(13)
点醒高官
有一次,袁盎请假回家探望。在路上,他遇见了丞相申屠嘉的车队。于是,袁盎下车拜见丞相。申屠嘉只是在车上对他表示了谢意。袁盎回到家里,面对着众多的属下、家人,他想到刚才的事情,感到十分地惭愧。于是,他前往丞相府,送上了名帖,请求会见申屠嘉。过了很久,申屠嘉才接见了他。袁盎跪着说道:“希望与您单独交谈。”申屠嘉说:“如果您要说的是公事,就到相关的官署里与官员们商议,我将把您的意见上奏天子;如果是私事,我不会接受私下的密谈。”
袁盎依旧跪在地上,片刻之后,他开口说道:“您担任丞相一官,与陈平、周勃相比,您自认为如何?”申屠嘉自认为不如。于是,袁盎接着说:“好的。这两个人辅佐高祖平定了天下,当上了将相,又诛灭了吕氏集团,保全了刘氏的天下。您当初只是一个脚踏强弓的武士,后来,升任队长,又积累功劳,做到了淮阳郡郡守,可见,您并没有出奇计、攻城野战的功劳。况且,天子从代国进京以后,每次朝会,郎官呈上奏章,他总是停下车,听取他们的意见。众多的意见中,不可以采用的,陛下就将搁下来。能够采用的就采用,对好的意见,他未尝不大加称赞。这是为什么呢?陛下正是想要通过这样的做法召来天下的贤者。如此,陛下每天都有见闻上的新收获,更加圣贤、明智。而您如今却自我封闭,钳制天下人的言路,如此,只会越发愚昧。以圣明的君主来督责愚昧的丞相,您遭受祸患的日子指日可待了!”申屠嘉听后,猛然觉悟,他立即离开座位,向着袁盎行了隆重的礼节,说道:“我是个鲁莽、不开化的人,今日幸亏您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接着,申屠嘉连忙扶袁盎起身,两人到内室畅谈。从此,袁盎成为了申屠嘉的贵客。
忠臣的仇家
袁盎向来不喜欢晁错,晁错就座的地方,袁盎一定离开;而袁盎就座的地方,晁错也总是离开。这两个人从没有在一起交谈过。文帝去世以后,景帝继位,晁错被任命为御史大夫。不久,他派遣官吏侦查袁盎收受吴王财物的事情,将袁盎量罪定刑。天子诏令赦免袁盎的刑罚,把他贬为平民。
后来,七国之乱爆发。消息传到京城,晁错对手下的官员说:“当初,袁盎接受了吴王的许多财物,因此,专门为他掩饰,说他不会反叛。如今,吴王造反,所以,我打算上书天子,请求惩治袁盎,因为他事先知道吴王的造反图谋。”官员们说:“反叛的事情暴露之前,惩治袁盎,也不会中断吴王的图谋。如今,叛军大举西进,您打算惩治袁盎,对事态的发展也不会有什么益处。况且,袁盎应该不会参与吴王反叛的图谋。”由于意见不一,晁错犹豫不决。很快,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给了袁盎。袁盎感到恐惧,便连夜会见了窦婴,向他说明吴王反叛的原因,希望能到天子面前澄清自己,为朝廷出谋划策。窦婴进宫,把此事上报天子,天子诏令袁盎进宫相见。
袁盎见到了天子,他请求天子让旁人回避,晁错只得离开,他心里自然是十分地怨恨袁盎。袁盎便对天子原原本本地叙述吴王等诸侯王反叛的情况,认为这是晁错造成的。朝廷只有将晁错立即处死,向吴王谢罪,吴军才肯撤兵。于是,天子将晁错处死。不久,天子任命袁盎为太常,窦婴为大将军。这两个人向来十分地要好。此后,京城地区的权贵与众多的士大夫都争相亲附他们,每天随从他们的车子达到了数百辆。
知恩图报
晁错被杀以后,朝廷命令袁盎出使吴国,劝吴王退兵。吴王一向很看重袁盎,想要让他担任将领,袁盎不肯。于是,吴王打算杀死他,派了一个都尉率领五百人,把袁盎围困在军中。
袁盎在吴国担任丞相的时候,手下的一个从史曾经与袁盎家里的婢女私通。袁盎得知了这件事情,但是没有将这件事公开,仍然和以前一样地对待那个从史。不久,有人对从史说:“丞相已经知道你与他家的婢女私通的事情。”从史害怕被治罪,就赶快逃走了。袁盎得知从史出逃,亲自驾车追赶,赶上以后,没有责罚从史,反而把婢女赏赐给了他,依旧让他做从史。等到袁盎此次被围困而命悬一线的时候,当年的那个从史正好担任困守袁盎的都尉的司马。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治世能臣(14)
这个人便打算回报袁盎当年的恩情。他把自己的全部行装变卖,用这些钱买了两大桶烈酒。当时,天气寒冷,士兵们又饿又渴。他把酒分给驻守西南角的士兵们喝,很快,士兵们醉倒在地。于是,他连夜叫起了袁盎,对他说:“您可以离开了,吴王打算在明日将您处死。”袁盎半信半疑,问道:“你是干什么的?”这个人回答:“我是您做吴国丞相的时候,与您家的婢女私通的那个从史。”袁盎十分吃惊,连忙辞谢说:“您也有父母妻子,我不能连累您。”这个人说道:“您只管离开,我也会立即逃亡、藏匿我的家人。您不必为我们一家担心!”于是,这个人用刀子割开军营的帐幕,引导袁盎逃了出去。然后,两个人分道扬镳。袁盎解下象征身份的旌毛,将其藏在怀中。他拄着节杖走了七八里路,天亮的时候,遇到了梁国的骑兵,便被带回了汉军营地。随后,他回京复命。
名臣暮年
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天子将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封为楚王,任命袁盎为楚国的丞相。此后,袁盎曾经向天子上书谈了些建议,但是未被采用。后来,袁盎因病免职家居。他与乡里人厮混,斗鸡赛狗,好不自在。洛阳人剧孟曾经拜访袁盎,袁盎以诚相待。后来,有位安陵的富人对袁盎说:“我听说剧孟是个赌徒,您为什么要与他交往?”袁盎回答说:“剧孟虽然是个赌徒,然而,他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客人为她送葬的车子就有一千余辆。这证明他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况且,每个人都会遇到急事、难事。一旦他们前来相求,不用父母尚在为借口推托,不用有事或者离家外出去拒绝。这样的人,是天下人所仰望的,大概也只有季心、剧孟二人了。如今,您时常让几名骑士随从保护自己,一旦遇到急难,这些人难道就可以依靠吗?”袁盎谩骂这个富人,和他断绝了朋友关系。王公贵人们听说此事,纷纷称赞袁盎。
袁盎虽然闲居在家,但是,汉景帝时常派人向他询问计策。梁王一直想争取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对此,袁盎曾经进言劝说景帝不要立梁王,坚定了皇帝的决心,也使相关的议论终止了。但是,袁盎却因此而与梁王结下了仇。梁王对他恨之入骨,派出刺客来京城杀害他。刺客到达京城以后,多方了解袁盎的为人,诸侯、名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于是,这位刺客求见袁盎,对他说:“我接受了梁王的金钱,专程前来刺杀您。但是,您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辈,我不忍心这么做。以后,梁王还会派出更多刺客前来刺杀您,您可千万要当心!”这位侠义的刺客离开以后,袁盎的内心开始紧张起来,而他的家里也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于是,袁盎决定到一位有名的卜者那里去占卜吉凶。占卜回来的路上,他在安陵的城门外碰见了随后而来的梁国刺客。刺客拦住了他的归路,问道:“你是袁盎吗?”袁盎从不掩饰自己,即使是在危难的时刻,于是,他肯定地回答。结果,刺客杀害了袁盎。
晁错的起家
晁错,颖川郡(今河南南禹县)人,他曾经在轵县人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商鞅的刑名学说,与洛阳的宋孟、刘礼是同门。后来,晁错凭借着文学才能担任了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正直、严厉。汉文帝的时候,全国之内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唯独秦朝时期的博士,济南人伏生研究过它,但是,这个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年老不能应征前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