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人物逍遥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今人物逍遥游-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乐,今天国营专卖,人民生活痛苦。并且,对外战事连年不断,家庭悲剧也就不绝如缕。
  霍光在盐铁会议上不露面,但贤良、文学的主张,却和他的主张不谋而合。推派这些人去参加会议的策划人是杜延年,正是霍光的部属。他本来是霍光的从吏,被推荐为军司空(监狱长),后来又当了霍光的辅佐。《汉书·杜周传》曾记载了这件事。由杜延年负责帮助霍光去对抗桑弘羊,也就顺理成章了。
  史上第一部经济巨著
  《盐铁论》是一部处理历史题材的对话体记录,包含着很丰富的经济思想史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概括了两种财经政策的论争:中央统制抑或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以及主张“收”抑或主张“放”的两种经济主张。这两种政策和主张,在今天仍然是争辩的焦点;而早在两千年前对此便有详细的记载,因而把它看作经济学的巨著也是应该的。
  《国富论》这部英国人的经济巨著,比起《盐铁论》要晚1800年才问世。可见,中国的经济思想史的整理,是走在人类学术的前端的。
  中央统制的经济政策,就是重视官方的力量,用政治的手段把民间的经济活动加以管制,其目的在于统一规划和争取时间,更可以充实国库,以备军事开支;其弊害则在扼杀民间的积极性,舞弊浪费在所难免,导致民间疾苦、百业不兴也是常见的现象。缺乏竞争的结果,反会使特权丛生,也是有目共睹。因此,才会有主张自由经济的人走出来,希望藏富于民,国家不要与民争利,反对严刑峻法,主张推行社教,反对发动战争,减少国库支出。
  书中有关上述两种经济思想的语句,俯拾皆是。
  主张统制经济的有:
  兴盐铁、设酒权,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
  均输之物、府库之财,非所以贾万民而专奉兵师之用,亦所以赈困乏而备水旱之灾也。
  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
  今放民于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强,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
  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无害于人。
  夫蓄积筹策,国家之所以强也。
  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罪,损有余补不足,以济黎民。
  计委量入,虽急用之,宜无乏绝之时。灸刺稽滞,开利百脉,是以万物流通。
  礼让不足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明君据法,故能长制群下,而久守其国也。
  主张自由经济的有:
  今郡国有盐铁、酒权、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心。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
  万物并收,则物腾跃;物腾跃,则商贾牟利。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财政经济大论战:桑弘羊vs霍光(4)
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
  王者不蓄聚,下藏于民。
  建盐铁,策诸利,富者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上下兼求,百姓不堪,抏弊而从法,故憯急之臣进,而见知废格之法起。
  今欲损有余补不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严法任刑,欲以禁暴止奸,而奸犹不止。
  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
  上不苛扰,下不烦劳,各修其业,安其性,则螟螣不生,而水旱不起。
  上清静而不欲,则下廉而不贪。
  《盐铁论》在文体的创造性上也是值得重视的:它不仅用对话式的写法,把六种人物的问答铺排恰当而不呆板,比起汉赋来更加生动,而且分章别类的体裁,条目简扼而清晰,在描述上又有很奇特的创语,如把官吏形容为“顺风承意之士”,把空口说大话的形容为“空战口”,都是恰到好处的形象比喻。因此,班固称赞桓宽“博通,善属文”,便可以想见。
  桓宽的《盐铁论》,是一部留给后世探讨盛汉时代的经济政策和风俗习惯的珍贵史料,明清时代的校注书特别盛行,到了近代,更有郭沫若所著《盐铁论读本》刊行,为中外学者所瞩目。日本方面研究《盐铁论》的专家学者更不在少数,并皆能成一家之言。由此可见,学界对该书的重视。
  

血腥袭位两太宗:唐太宗vs李建成(1)
李世民、赵匡义:玄武门之变、烛影斧声唐太宗如何变成一位名君,宋太宗如何败坏名声,手段虽非,以功弥罪则得盛名,罪上加罪则声名狼藉。唐太宗像两位太宗政变以后的作为不同,历史的评价便有云泥之差。
  中国几个王朝的开创帝王,在袭位时,都有手刃同胞、夷戮子侄的血腥剧变。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匡义所主演的“玄武门之变”和“烛影斧声”,更是众人皆知。
  弒兄杀弟玄武门
  玄武门之变史实昭然。唐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生前传位,便为皇位继承演成了骨肉相残的变剧。李渊有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照说太子建成才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者。但次子世民心有不服。原因是唐朝天下的创基,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劳彪炳,白白让帝位落在其兄建成身上,总是无法忍耐。由妒生杀,才种下了弒兄杀弟的祸机。
  这个杀戮的地点,发生在玄武门附近,时间是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亲信部将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的北面正门),俟太子建成入门,一拥而上,当场把他用箭射死,开弓射箭的正是李世民本人。这场弒兄而发动的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尉迟恭接着追杀齐王李元吉,兄弟二人便死在世民的阴谋策划之下。尉迟恭受命又把东宫和齐王府的2000精兵击散,更把建成、元吉诸子统统杀掉,真正做到戮尽灭绝的地步。
  李世民皇位的得来,称得上是血腥奇浓、残忍之极。到此,李渊三子失其二,李世民一人演了弒兄杀弟的角色。“唐太宗”就是用血腥换来的,史迹斑斑,连他本人也不加隐瞒。
  相形之下,宋初的太宗政变,也就比较人云云殊,莫衷一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弒兄疑案,在正史上并未明言,好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样。原来,《宋史》是根据《实录》编修的,而《实录》实际上不得不把这一段抹杀,以免有伤太宗的形象。但是正史不写,笔记可不会放过。宋人笔记《湘山野录》中,就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烛影斧声”的发生过程。因此,后人只好根据传说,来发掘这宗情节复杂的政变过程。
  烛影摇红,柱斧戮地
  这出疑云满布的“帝王杀戮戏”,是在烛影摇红,柱斧戮地中演出的。这宗神秘诡奇、不可思议的千古奇案,堪称中外历史罕见的“东方夜谭”。
  宋太宗和唐太宗一样,都是第二代皇帝。唐朝第一代皇帝叫高祖,宋朝叫太祖,太祖高皇帝赵匡胤是开国帝王,“陈桥兵变”后被部属扶拥登基,是谓“黄袍加身”,做起皇帝来了。赵匡胤有两个弟弟赵匡义和赵匡美(后来避讳,改名为光义和光美),和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袭位问题有三:太祖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长子德昭?此悬疑之一;赵匡义即太宗位后,德昭便死于非命,此悬疑之二;如果宋朝行的是“兄终弟及”,则不能“父死子传”,那么为什么太宗死后却传位其子?此悬疑之三。
  有了以上三点悬疑,宋太祖的继位便有问题,扑朔迷离,莫测高深,令人更想一探究竟。
  尤其疑团更甚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死时不召重臣顾命,亦无亲侍在侧,可谓死得不明不白;又是在夜间突然暴毙,其侧仅有其弟匡义一人。他俩好像有一场争论,之后烛影晃摇,继而传出斧杖戮地声,这是站在远处的宫人描绘的。后来,这一段传说,宋太祖像便被一位名叫文莹的和尚记入笔记,也就是上面所提的《湘山野录》,构成了“烛影斧声”这句成语的由来。
  根据《湘山野录》的原文,有关这一段疑案,说得很清楚:
  但遥见烛影下,太宗(赵匡义)时或避席,有不胜之状。夜漏三鼓,帝(赵匡胤)引柱斧(手杖之类)戮雪(地上有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将五鼓,帝已崩矣。
  可见太祖是争论之后倒地而死的。宋太祖既非死于病床,又非死于家人面前,一个健康的人,却突然和其弟发生争论便一命呜呼,时间又是在夜漏三鼓。其弟匡义跑去跟他争些什么呢?争的无非是帝位问题,目的无法达到,干脆就把胞兄害死了。“烛影斧声”就是最好的说明。
  

血腥袭位两太宗:唐太宗vs李建成(2)
赵匡义逼死其兄、篡夺帝位后,就形成第二代皇帝“兄终弟及”局面。为求得名正言顺,便炮制所谓“金匮之盟”的假话。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盟当初,赵匡胤仅官拜后周的点检节度使,野心不大,似乎从来没有造反的非分之想。其弟赵匡义就不同,虎视帝位已久,专想找一个机会,借口把身为节度使握有兵权的兄长弄上金交椅以图日后之事。他看准边境会起事,便假造敌情,编造“契丹入寇”的假情报,取得正式派兵的一纸命令,让节度使带兵出征。军次陈桥,他就趁机发动兵变,露刃列庭,把一袭黄袍强加在兄长身上。再命兵卒高声欢呼:“请赵匡胤做皇帝!”这便是有名的“黄袍加身”。可见赵匡胤的皇帝,是其弟赵匡义逼迫他做的。
  赵匡义即太宗位前,便提出他和兄长赵匡胤在军次有个秘密协定,第二任皇帝即由兄传位给弟,这个协定,命名为“金匮之盟”。这张白纸黑字就留在母亲身边,好用来出面作证。并说“金匮之盟”是奉太后母命作成的,言明宋朝皇帝的继位乃采“兄终弟及”之制,谁敢反对,便是违背朝规,弃市不赦。这样,就用无人作证的谎言,来佐证宋太宗登上帝位的合法性。
  但,假戏真做,也应该因假就假才算成功。想不到宋太宗赵匡义死后,并未把帝位传给其弟匡美,却是传给其子,成为“父死子传”。非但如此,太宗在位时,更把有皇权继承权的弟匡美、侄德昭和德芳统统灭口。这要教后人相信宋太宗的帝位是合法得来的,谁敢赞同?
  玄武门之变以后,唐太宗得一名臣魏徵辅政,蔚为“贞观之治”,成为一位名君。但,宋太宗因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得名的宰相)弄政,挟拥立之大功,大败名声。这样看,唐太宗前罪后功,功大掩盖了弒兄杀弟的罪过;宋太宗前功后罪,虽有“黄袍加身”的拥立之功,却因“烛影斧声”的弒兄之疑,更因用人非当,连诛弟侄,后罪掩盖了前功。
  唐太宗:后功掩前过
  魏徵的直言敢谏,唐太宗的兼听纳谏,常被后人引为美谈。魏徵本来是太子建成手下的一名直员,曾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失败后,又曾劝说建成杀害李世民。照说,唐太宗李世民召来杀之,何患无名?
  魏徵见了李世民,被问及何以在兄弟间挑拨离间?他直答:“可惜那时太子没听我的话,否则不会发生身死功灭的结果。”
  李世民听完,觉得魏徵这个人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不责怪他,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并把他提拔为谏议大夫。此事却引来秦王府(李世民即帝位前为秦王)官员的不服气。魏徵像宰相房玄龄告诉唐太宗,太宗答说:“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不能以老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何有明智昏庸之分?”
  魏徵答道:“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谁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再问以:“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是非,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徵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还不行,还应该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恃才高,骄傲自信,嘴里说的是尧舜的话,干出来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唐太宗听了,感触良深,叹说:“过去的教训,就是今天的老师!”
  更有一次,魏徵上朝,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肯听意见的好名声,只好暂时忍住。回内宫对皇后诉说:“总有一天,非杀此佬不可!”
  皇后听后,马上换上朝服,在太宗面前下拜说:“英明天子才会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不得不向陛下祝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血腥袭位两太宗:唐太宗vs李建成(3)
这一番说词像一盆凉水浇熄了唐太宗的满腔怒火,反说:“人家都说魏徵举止粗鲁,现在看起来,这正是他娇媚可爱的地方!”
  魏徵病死,唐太宗很伤心,谓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唐太宗常念魏徵时时在他身边随事谏正,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因此感叹说:“众人都对我说好话,不如有一人能对我说不中听的话(众人之唯唯,不如一人之谔谔)。”又每每想起魏徵常说的一段话:“敢直谏不惧的人,都是不求有报的人。因为懦弱的人,虽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的人,又怕不能取得信用,也不能言;恋栈官位的人,考虑到说了不便自身,也就更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后日,唐太宗更加注意忠谏之士。
  唐太宗重用人才,能接受大臣的直谏,政策比较开明;也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有利发展生产的措施。在选用人才上,“唐初八贤”(魏徵之外,有房玄龄、杜如晦、王珪、李靖、虞世南、李勣、马周七人)得其用,政治修明,国治民安,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宋太宗:雄猜之主,错用妄人
  “烛影斧声”之后,宋太宗即位,赵普复又拜相。本来赵普在陈桥兵变后,以佐命元勋,太祖拜他为宰相。做了七八年宰相,赵普钱捞得不少,在开封和洛阳大起第宅,“外门皆紫荆,后苑亭榭制作雄丽”。为了盖新宅,公然走私,滥用权力,从吴越王钱俶处,收取贿赂,收了装满黄金的十只坛。事发以后,太祖大怒,“下制逐普”,贬在河阳。太祖死,太宗立,赵普重新得势。
  太宗曾以“皇位传弟还是传子”这大问题向赵普垂询,赵普答道:“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就在这句话中,注定了匡美——也就是太宗的弟弟——非死不可的命运。
  原来,赵普的政敌虞多逊,多年来全力阻抑他再起。赵普复相,便要为太宗“以察奸变”,果然查出虞多逊和开封尹秦王匡美有“交通”,要搞政变。太宗下令,组织特别法庭审问其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