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对下凌上替、礼崩乐坏的乱局,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当俊杰,采取“识时务”的态度,默认并习惯了“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的现状。伴随这些现象的出现,天道的尊严以及代表着天道的礼乐秩序,已经逐渐失效。
但孔子不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他对这种状况表现出极大的痛心和愤怒。他的愤怒不仅仅表现在发一通脾气,说几句牢骚话。他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以恢复、发扬古代的文化传统为己任。孔子一生东奔西跑,“知其不可而为之”,“凄凄惶惶如丧家之犬”!其实,这恰恰是孔子精神中最伟大的地方!
孔子试图从两个方向来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第一个方向,就是从政,通过具体的政治实践推行自己的治世理想。第二个方向,则是教育,通过知识和德性的教育来提升世人的道德境界。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2)
尽管孔子极具政治才华,但是他的从政之路却充满坎坷。孔子过了知命之年,才获得一些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最终却因种种原因被迫离开鲁国。他没有放弃,开始了长达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机会,实现政治理想。但他最终还是失败了!
幸好,孔子在教育的方向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采取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开放、开明的原则,将教育向平民大众敞开。这与“礼崩乐坏”之后,王官失守、学术下移的状况有着密切联系。
相传,在夏、商、周三代,只有贵族阶层才能掌握知识。社会上最主要的知识精英、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被命为“王官”,由王朝授予各类官职,并受王朝的管辖。平民没有资格学习知识和从政的技能,贵族子弟要学知识,需要到官方设置的“校”、“序”、“庠”等教学机构以王官为老师,来学习道德和技能。周幽王时期,戎狄的入侵,幽王被杀,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动荡之中,许多附属于周王室的王官流离失所,渐渐流落到一些诸侯国,乃至失散于民间,这就是“王官失守”。h米h花h书h库h ;http://www。7mihua。com
西周末年“王官失守”破坏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使私人讲学、平民教育成为可能。孔子或许不是最早开启平民教育的人,但一定是影响和成就最大的一位。
孔子实行全民教育,固然与当时社会重心下移、“士”阶层崛起有关,但同时也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很深的渊源。孔子的祖上曾是地位显赫的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只能做鲁国一个小地方的长官。孔子的母亲与父亲结合时,其父已逾花甲之年,而且已有两房妻妾。当孔子三岁时,父亲便辞世。孤儿寡母被赶出家门,只能自力更生。所以,孔子尽管拥有贵族的身份,但是无权无势,常常因为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下,而受人奚落。
史书记载,孔子成年后,一次,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宴请鲁国的士,孔子依礼前往。不料,当孔子来到季孙氏家门口时,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见孔子穿着朴素,不像有钱有势之人,便不客气地说:“我们大人这是要宴请士,而不是宴请你的,你来干什么?”孔子吃了个闭门羹。
这不仅让孔子更加勤奋好学,努力上进,而且也使他对贵族阶层产生了距离感。他把人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大类。但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并不是由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爵禄决定,而是取决于他们在道德上的成就。因此,在教育面前,贵族和平民是平等的。不管是哪个阶层的子弟,都有资格成为他的学生,受到他的教诲。
从天下各地赶来接受教育的学生,先后超过了3000人。其中,真正领悟孔子的精神、掌握“六艺”之一的入室弟子也达到72人。他的弟子中有不少出身贫贱之人,如颜回、曾参、公冶长等。孔子通过教育弟子,不断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化和成熟化;弟子们则从孔子那里学习知识,提升道德,并宣扬和推广孔子的思想。通过办学,孔子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逐渐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儒家学派。通过大办私学、创立学派,“儒”得以由一种“相礼”的职业升华为一个学派和一种思想体系,这是儒家学派崛起的一个重要条件。
孔子传授给弟子的种种知识、技能和智慧,构成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本人博学多才,主要教授弟子“六经”和“六艺”。“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是上古文化的重要遗存,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孔子教育的重点。“六艺”则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技能,是过去贵族子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同时是他们参加官员选拔、获得上级赏识的基础。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3)
尽管有人推崇孔子,说他是“生而知之”的圣贤,但孔子并不接受。他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孔子说自己是“学而知之”,这也是孔子最自豪的地方!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相传,孔子曾经拜访过中国思想史上的另一位巨匠老子,并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和孔子大体是同时代的人,老子要年长二十岁左右。当时老子在周王室做官,负责管理周王朝的图书、档案等典籍资料,见识广博,学问天下闻名。
《史记》简要地记载了两位思想巨匠的这次会面:孔子来到王畿之地,求见老子,并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老子说:“您口里所说的礼,当年那些倡导它的人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恐怕连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倘若生逢其时,就应该驾着车出来做官;倘若生不逢时,就应该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善于经商的人会把自己的货物隐藏起来,看上去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具有高尚品德的君子,也会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愚钝的人。所以,去掉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去掉您的情态神色和过分的志向,这些对于您没有任何好处。我所能告诉您的,只有这些罢了。”q米q花q书q库q ;http://__
孔子接受完教导,回到鲁国。弟子们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曾见到?”孔子回答:“我见到了!”弟子们又问:“请问老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想了想,这样回答道:“对于鸟,我知道它能飞;对于鱼,我知道它能游;对于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去捕它;会游的,可以用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但是对于龙,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龙乘风驾云、翱翔九天,不是我所能把握的。我此番见到老子,就如同见到龙一样。老子,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龙一般的人物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相传,他曾经向苌弘学习乐,向师襄学习琴。由于孔子很有天分,又能刻苦钻研,故常常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时,师襄是名动天下的大乐师,孔子便跟随师襄学习弹琴。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发觉孔子弹得不错,便说:“如今您已学会弹这首琴曲了,我们可以开始学另一首曲子。”孔子却说:“对不起,请您允许我再多练练,我还没有完全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您现在已经掌握了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子回答道:“对不起,能否让我再多练练,我还没有能够掌握这首乐曲的旨趣。”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说:“您已经掌握了这首乐曲的旨趣,是不是可以开始学弹另一首曲子了?”孔子继续推延说:“不好意思,我还想再练练,我还没有弄清楚这首曲子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天过去了。这天,孔子把师襄请来听自己弹琴。一曲既罢,师襄叹了口气,感慨地问道:“您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孔子回答说:“是的!此人有着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他的双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就是周文王?”师襄听了孔子的回答,赶紧离席向他施礼,激动地说:“您说得很对!很多年前,我的老师曾告诉我,这首曲子叫做‘文王操’,它的作者正是周文王!您百学不厌,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4)
儒家之所以能够由孔子在鲁国建立,除了有孔子本人博学多师、勤学好问、综合众人之长的缘故,还与鲁国特有的文化环境不可分割。由于人,所以鲁国建国之初便拥有“天子礼乐”,而且还有太祝、太卜、宗人、太史等王室官职,以及与宗庙祭祀相关的典册和器物。这使得鲁国的礼乐文化比其他诸侯国都更繁荣和完备。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导致周王室收藏的典册、器物大量散失,不少专职礼仪人员下落不明。鲁国虽然经常与附近的齐国有小规模战争和摩擦,但没有经历过大的浩劫。此消彼长,周王室的礼乐文化反而比不上鲁国的完备。《左传》记载:晋侯的贤臣韩宣子访问鲁国,在参观完鲁国的文物典册后,不禁发出感叹:“周礼尽在鲁矣!”︰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鲁国所拥有的优越的礼乐文化氛围,为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儒家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庄子·天下》篇也说:“邹鲁之士,缙绅先生”。“缙绅”的原意是把笏板插在衣带上。古代官员参加朝会,都会手执一块笏板;上面记有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免到时遗忘。下朝之后,他们会将笏板插于衣带之内。后来,人们就用“缙绅”来指代读书做官的人。孔子的弟子虽有各国之人,但鲁国人还是占了大多数。因此,孔子创建儒家学派后,鲁国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儒家的大本营。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据统计,《论语》中提到“仁”字的地方多达109处。孔子并未对“仁”下过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而是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场景来反复阐明“仁”的内涵。
我们可以说“仁”是生命的觉悟和感通。在这一点上,“仁”与“命”不同,“仁”是人的自我意识,不是外在于人的东西。这种自我意识,是由人的精神自觉所产生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它不属于“天”,不归于“神”,而是人自身所产生、所具有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者爱人”可能是“仁”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孔子认为,“仁”作为人的自我意识,首先表现为“爱”。如何落实“仁爱”呢?在宗法观念的背景下,孔子将家庭作为“仁爱”精神的土壤和根基。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指尊敬父母长者;悌,也作“弟”,指爱护兄弟姐妹。“孝悌”是宗法社会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起着维系宗法血缘纽带的作用。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精神自觉,首先就通过“孝悌”体现出来,落实在“孝悌”之上,构成了人伦情结。孝、悌是“我”生而有之的本性,“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准则。与礼仪的规范不同,孝、悌之心是“我”生而有之、不待外求的。倘若一个人连孝悌之心都失却了,他与禽兽也就相去不远了,甚或连禽兽都不如。
正是这种人生而有之的本性,成为“我”实现仁的生根出发之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只要存养呵护“孝悌”之心,让它自然地成长发育,最终就能够成就“仁德”。而孝悌归根到底,只能是“我”这一个体孝敬“我”的父母、尊敬“我”的兄长。也就是说,孝悌并不是抽象的、超个体的人性,相反,它正是通过“我”这样的具体的、形形色色的个体来实现的。
但孔子并没有将“仁爱”局限在宗族关系上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血缘亲情层面,而是将“爱亲”推向“爱人”、“泛爱众”的层面,把家庭伦理推扩、上升为社会伦理。他把“孝悌”原则作了进一步推广、扩大,由有血缘关系的人而推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由宗法血缘关系扩大为一般社会关系。在他看来,一旦统治者实现了孝悌,那么民众也都会讲“仁”了。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5)
在谈到自己的一贯之道时,孔子十分强调忠恕精神。“忠”、“恕”是孔子实现“仁爱”精神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他思想中最有活力的内容之一。什么是“忠”、“恕”?朱孔子本人将“忠”界定为积极意义上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将“恕”界定为消极意义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见,“忠”、“恕”是从两个方面谈“仁爱”。一方面是从肯定的方面讲:自己所希望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能达到;另一方面是从否定的方面讲: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种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为“忠”;这种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为“恕”。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叫“忠恕之道”。。tenluo
而就“恕道”而言,在成己成人的过程中,必须将他人视作与自己同样需要尊重的存在。所以,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精神中,体现着对他者的尊重,每一个个体都应该而且能够为自己负责,从而为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准备了空间。这种恕道打破了以“我”为中心、从“我”的眼光和思想来看待、评价一切的成见,主张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学会站在“非我”的个体的视角来考察行为的意义问题。
后来的儒家经典《大学》把这种忠恕之道叫做“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絜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其实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认为,对“仁”的追求,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他看来,“行”比“言”要重要得多,根本得多。真性情、真情实感是“仁”的基础,如果不具备真性情,就谈不上仁。所以,孔子很反感说大话、说假话,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相反,他认为“刚毅木讷近仁”,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刚毅木讷”,就是指按照自己的真性情、真情实感做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