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知识一本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家知识一本通-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褪侵赴凑兆约旱恼嫘郧椤⒄媲槭蹈凶鍪拢馐乔飨蛴凇叭省钡模弧扒裳粤钌保蚴侵杆祷白鍪虏荒苡芍裕湃ヌ直鹑说南不叮饣崂搿叭省痹嚼丛皆丁

    儒家的政治和伦理思想以“正名”为中心展开。《春秋》经文的褒贬进退、扬善黜恶,其实都体现着圣人的“正名”理想。所谓“正名”,就是要使“名”正,即首先要维护“名”的准确性,并重新确立起等级化的“名”的尊严与权威。进而在“名”的规范下,人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如此,就可以由“名”而“实”地改变礼崩乐坏、上下失序的混乱局面,重新建构起以礼乐为核心的等级化的政治秩序与伦理秩序。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经说,孔子的全部思想都可以归纳为“学周礼”。确实,孔子极为看重“礼”的作用,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把恢复周初的礼乐之制作为救世复兴的途径。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6)
    所谓“克己”,字面意思就是克制、条理自己的欲念。这里,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孔子并不主张灭绝人的一切欲望,正相反,他以肯定人的形形色色的正常欲望为“克己”的前提。如他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甚至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在他看来,个体的食色诸欲正如水往下流一样是正常的,是必须承认的,但若放之任之,使之如洪水之肆虐,则又万万不可。所以,他把“道”、“义”等道德价值原则拔升提高,使之成为节制个体纷繁欲念的堤坝。例如,他虽然承认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如果不以“道”趋利避害,是君子所不为的,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此,孔子特别彰显了“君子人格”。“君子”一词古已有之,但多指社会地位较高的贵族男子。孔子削弱了“君子”社会地位的一面,突出其道德性的一面,使“君子”成为个体道德修养的楷模,因而他所谓的“君子”就成了那些“克己复礼”做得比较成功的道德个体的专称。正因为高举了这种“君子人格”,才会出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境界。

    孔子的“克己”之道是与“礼”分不开的。他给弟子解释“克己复礼”之意时,提出著名的“四非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这里,孔子把节制个体情物之欲的“道义”化入礼仪规范之中,也正因为如此,“复礼”对孔子才有了如此重要的意义。在整部《论语》中,随处可见孔子对君臣、父子,以及对丧祭乡饮之礼所作的繁复规定。应该说,正是在这种繁文缛节中,在尊尊卑卑、贵贵贱贱的区分之中,在名正言顺的条理之中,道德个体对自我的定位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得以凸显,个体对自我的掌握和对整体和谐的追求得以体现。只有在这种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礼”。

    然而,对礼乐制度的强调,又极易走入另一个误区,即:以礼仪规范个体行为,使个体坠入礼乐制度的网罗之中,甚至,礼乐的规范取代人的本质而成为个体社会行为的最高价值标准。

    孔子显然注意到这种危险,因此,他提出“文质并重”思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孔子那里,“文”有很多种意义,但在与“质”相对时,多指被礼乐化、修饰过了的言行;而“质”则意味着较多地保留了个体的质朴本性。对礼乐教化功能的重视必然使孔子十分强调“文”的一面,以避免个性中粗鄙不堪的一面过分彰显;但是,他又注意到,“文”应以“质”为基础,否则就会流于表面形式,而缺乏个性和生命力。

    对礼乐的这种审慎保留的态度,在他关于礼乐与仁的讨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既是人的类本质规定,同时也是个体道德实践的最高成就。以“仁”为礼乐之本,突出“仁”对礼乐的实质性的决定作用,既避免了过分地把礼乐夸大化、本体化,以至使人消失在礼乐中的危险,同时又突出了个体的道德活动的成果对礼乐的重要意义,使个体得以真正跳出礼乐的桎梏,成为礼乐的主体。

    孔子还努力保留人们对于天命的信仰、敬畏。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7)
▌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一次,王孙贾问他:“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奥”是屋内西南角的神,是最尊贵者;“灶”则是厨房里的灶神,地位要低得多。然而“县官不如现管”,灶神地位虽低,但却是实权派,上可通天(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要跑到老天爷那里去,汇报一年来家中诸人的种种表现),能决定人的祸福。王孙贾的这个提问别有居心,言外之意,你与其去巴结迎合卫灵公那个徒有虚名、却毫无实权的家伙,不如来讨好我这个卫国的实权派。孔子回答:“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强调自己的作为是对上天负责的,不需要刻意地巴结讨好谁,因为一旦你的所作所为得罪了上天,无论求哪一个神都是无济于事的。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一则古代的故事:一天晚上,有人悄悄来到某个官员家里,要行贿官员,说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您就收下吧!”官员回答:“已经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不够多吗?”这就是所谓的“朗朗乾坤”、“昭昭日月”,“举头三尺有神明”!

    第二节孔门弟子的贡献

    公元前479年,孔子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他的去世对儒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孔子的学生们己经习惯在圣人的关注和指导下生活,孔子是他们的精神偶像,而老师的去世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大家一商量,决定从众多的弟子里面推选一位出来,作为孔子的继承者,来当大家的新的精神领袖。

    选谁呢?本来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和子路号称孔子之左膀右臂,堪称最合适的人选,然二人均不幸先孔子而死。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推选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有子来当儒家的新领袖,因为有子的言行举止最像孔子。

    但是一段时间过去后,大家失望了,原来有子只是在外形、容貌上像孔子,在更为重要的内在精神上,他和孔子有着天壤之别,差距大得很!

    有子也有点冤,试想孔子的思想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有谁能够取代他呢?最后,大家只好放弃了选一个新的精神领袖的打算,这也宣告儒家维持统一局面的努力失败,逐渐分化为八派。

    其实,孔子去世之后儒家出现分化,有着一定的必然性,而且这种分化对于儒家学派的孕育完成具有正面意义。

    孔子本人的生命感悟与思想经过不断改变和提升,正如他自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尽管先后有3000弟子跟随孔子学习,但不同的弟子在孔子生命的不同阶段师事孔子,所受的教育和影响,也随着孔子思想境界的演进而有所不同。有些早期弟子和晚期弟子甚至未曾谋面,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沟通和交流。

    弟子们师从孔子之前,都有各自的技艺、才情,性格也有较大差异。如子路仅比孔子小9岁,原本是勇士,带艺投师,性格刚毅威猛,容易冲动;颜渊沉静好思,虔诚执着,气象不凡;曾参天分不高,但仁孝谨慎;子贡聪明多才,但有些高傲。对于弟子们的这些差异,孔子的态度是:与道德、学问相抵触的,便指点弟子们改正;无伤大雅的,则“因材施教”,顺着弟子的性情气质培养他们。

    按照孔子晚年的评价,弟子们可以分为几方面的人才:第一类是德行突出者(这也是孔子最看重的),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第二类是政治能力强的,有冉有、季路等;第三类,是口才出众的,如宰我、子贡等;第四类,是在文学方面可堪造就的,有子游、子夏等。当然这样的划分还不够全面,不少杰出的弟子没有被纳入,而且,一些弟子是复合型人才,例如子贡,就不仅仅言语出众,他的政治才华和商业才华同样令人瞩目。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8)
    孔子去世后,缺乏众人都能认可的新领袖,弟子们性格与学术上的分野与分化越来越明显。他们分别继承孔子的一部分思想,各人守一个或几个学术领域,从事专门的研究。虽然不至于相互攻讦,但另立门户、独自发展的局面显然无法避免。

    尽管这些弟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与孔子并肩,但是正是依靠才华、性情各异的诸多弟子从各种角度理解孔子、诠释孔子,先秦儒家才有了多样化的发展。假如孔子没有这么多忠实的弟子,或者他的弟子们都是同样的面目、同样的想法,则孔子个人或许依然可以成为圣人,但整个儒家学说则未必能如后来那样流传久远与广大。

    根据《史记·儒林传》的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有的游说各国诸侯,成为诸侯之师或卿相、大夫,有的隐居起来,专心做学问。《韩非子·显学》篇的记录要详细一些,说孔子之后,儒门一分为八。这八派分别是子张氏、子思氏、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和乐正氏。至于八派的细节,韩非子也语焉不详。所以,我们不准备按照八派的线索介绍孔门后学,而是依据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来介绍。。tenluo

    曾参是孔门弟子中影响较大的一位,被尊为“曾子”。他的优点很突出,一是孝,二是谨慎。孔子很看重孝,将孝和悌作为实现仁德的生根出发点。曾参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相传,《孝经》就是曾参写的,对于后世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宋代被列为儒家的“十三经”之一。《论语》记录了曾参的不少言论,有些还耳熟能详,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如他把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解读为“忠恕”。相传,曾参的另外一个贡献是他依据孔子的思想完成了《大学》一文。韩愈因此将曾子认定为孔门正传,二程也认为,孔子去世后,传其道的只有曾子。曾子在鲁国和卫国之间的洙、泗二水之上授徒讲学,弟子多达七十余人,并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学派——“洙泗学派”,相传,子思也是曾子的学生,曾子开启了儒家“思孟学派”的先河。

    子夏,姓卜名商,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子夏的兴趣集中在文化典籍上,尤其是《诗》、《书》、《易》和《春秋》。孔子在世时,他就经常请教关于经义的问题,并深得孔子欣赏。子夏是继孔子之后,传授儒家经典最为系统的一人,被后世誉为“传经之儒”。孔子去世后,子夏来到魏国的西河地区授徒讲学,受到魏文侯的支持。先后跟随子夏学习的弟子不下三百人,是孔门诸弟子中最多的。子夏由此开创了儒家的“西河学派”。子夏的“西河学派”不仅传经,而且重视经世致用。他们关心政事,培育了不少经国治世的人材,并对前期法家成长和魏国的变法产生了的影响。

    子张也是孔子的晚年弟子,被韩非子列为“儒门八派”的第一派。子张原本性格有些偏激,考虑问题爱走极端。孔子注意到这点,便有意识地提点子张改正。为此,孔子特别向子张讲述了“忠信笃敬”的道理。子张深受警醒,便将孔子的话记在自己佩挂的腰带上,时刻提醒。此后,子张与人交往就能够做到宽宏豁达,“尊贤容众”。子张比子夏年少四岁,曾同时在孔子门下学习。相传孔子去世后,子夏的一个学生见到师叔子张,便向他请教“交友之道”。子张反过来先问道:“你的老师子夏是怎么告诉你的呢?”学生回答说:“老师教导我们:对于值得尊重的人,就可以和他交往做朋友;对于不值得尊重的人,就离他远一点。”子张听了,很委婉地批评道:“我当年从老师孔子那里听到的,和你的老师教导你们的可不太一样!我的老师说,一个人处在社会上、与人交往,首先要尊贤,对于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我们要尊敬他。但是,对于那些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又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包容他,勉励他向善。倘若我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那么,对周围的哪一个人不可以包容呢?倘若我是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混蛋,那么,不需要我去拒绝人,人家就已经先讨厌我、离开我了,何必还要去拒绝别人呢?”可见,子张倡导与人相处,要做到“犯而不校”,不计较恩怨。他也被人称为“古之善交者”。
第二章 儒家的原创时期(9)
    除此之外,孔子的其他弟子“各得圣人之一体”,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不仅让儒家传统绵延不绝,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

    第三节思孟学派

    孔门七十子后学的贡献虽不容忽视,但缺陷是过于分散,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思想核心,来与风起云涌的墨家、道家、名家等诸子百家相抗衡和竞争。这种局面,直到孟子和荀子出现,才被彻底改变。

    人们常常用“一体两翼”来形容孔子和孟、荀。孔子就像一只大鹏的身体躯干,而孟子和荀子则是这只大鹏的两只翅膀。如果没有孔子这个躯干提供养分,就不可能滋长出孟子、荀子这两只翅膀;反过来,如果没有孟子和荀子这两翼,空有孔夫子这个躯干的大鹏也不可能翱翔云天、泽及万年。正是孔、孟、荀这三位儒学大师,建构起儒家的基本骨架,并影响中华文明达数千年之久。┄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其实,他们三人在性格气象上各不相同,孔子给人的印象是仁厚博大而亲切,孟子则热烈而刚毅,荀子表现出一种冷峻和理性。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发展了儒学的理想主义的一面除孔子之外,孟子的思想还受到曾子和子思的影响。从曾子、子思到孟子这一系的儒学发展,也被学术界称为“思孟学派”;荀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发展了儒学的现实主义的一面,荀子在《解蔽》篇中把曾子视为子思和孟子的先驱。孟子本人对曾子、子思也十分推崇。从师承看,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是子思的徒孙;而子思则师从曾子。孟子的思想受曾子和子思的影响,十分强调内省的认识途径(慎独)。因此,荀子著《非十二子》篇,把子思和孟子当成一个学派来批评。

    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也是曾子的学生。据说,儒家重要的经典《中庸》就是子思晚年所作,经思孟学派整理,在战国后期成书。

    《中庸》集中体现了子思的思想。子思将“中庸”从伦理道德规范推及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