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通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直面通胀-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紧巴巴的日子(1)
当今世界物价涨声连连,“涨”已经成为世界人民无法回避的话题。全球性的物价上涨,正在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能的时代,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诚信下降的年代,也是一个涨价的时代。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在高价时代如何自处呢?也许我们可以在价格约束的条件下,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某些改变。也许我们可以更节约一点,可以用一些“经济”的消费习惯去替代原先较为“阔绰”的消费习惯。也许我们还可以安慰自己:温和的价格上涨是经济增长的润滑剂。不管怎样,做好我们能够做的,无论高价的列车驶向哪里,我们都可以在车上占据一个尽量安稳的位置。
  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就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涨价之痛。
  如今,似乎所有人都在谈论同一个字—涨。这一轮全球性的物价上涨,正以不尽相同的方式让各国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感受着生活的压力。那么,他们将如何应对新一轮全球物价上涨呢?
  美国人驾车外出成了负担
  24岁的贝瑟妮?亚历山大是一位债务分析师,工作中每天面对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偿还债务,信用卡贷款、个人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以及其他债务。她表示,价格上涨导致汽油和食品开支增加,使得这些人即使如期偿还贷款最低还款额度也变得异常艰难。
  尽管美国经济因种种问题已显著降温,但通货膨胀的风险却在增加。据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年,美国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是过去17年来的最大涨幅;扣除能源和食品之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也上涨,超出了美联储认为可接受的通胀范围1%~2%。
  由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驾车,汽油是美国人生活开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高油价面前,美国人,特别是收入较低的那部分人,已在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
  在美国,两个相距不太远的加油站因地理位置和营销策略不同,所提供的汽油价格也会略有差异。在低油价时期,一般人不会在乎几美分的差别;但现在,一些位置偏僻的加油站时常车满为患。很多人还专门上网查找相对距离较近、价格较低或正在举行优惠促销活动的加油站去加油。
  受高油价影响,美国人在过去20多年来第一次减少了驾车外出。2007年,美国人驾车出行总里程为3万亿英里,比2006年下降了。2007年12月份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比2006年同期下降。
  数据还显示,美国人不仅减少了驾车外出,而且更多地选择购买油耗较低的汽车,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2007年,美国地铁和公共汽车的乘坐率达到了过去50多年来的最高点。生活在得克萨斯州欧文市的贝瑟妮也感受到了高物价的影响。现在,她每个月用于食品杂货的开支从原来的300美元上升到了400~500美元。为了节省汽油开支,她和丈夫尽量减少外出,不去看电影,不去探望家人。她说:“这让我很难过,可我就是负担不起每个周末驾车外出。”
  韩国人在家吃饭比例上升
  首尔向来以物价高闻名。2008年首尔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显著影响。根据韩国统计厅公布的数据,2008年2月份韩国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这是消费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超过3%。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蔬菜、肉类、燃料等价格均出现了大幅上涨。首尔街头随处可见的紫菜饭卷,有不少店家从1000韩元涨到1500韩元,更让以此为早餐的上班族切身感受到物价的涨幅之大。
  金明敬是首尔上班族中的普通一员。过去7年里,他攒钱买了一套公寓,每天早晚开车往返于公司和住所。但是2008年2月,他却不再开车上下班,而改坐地铁。当记者问他原因时,金先生无奈地说:“2007年2月份的汽油是每升1400韩元(1000韩元合1美元),一年后涨到了1700韩元。汽油太贵了!”
  据《朝鲜日报》报道,由于物价暴涨,韩国家庭开始收紧钱袋。2008年3月份韩国大型超市的大米销售量比以往增加了20%,反映出人们在家用餐比例迅速上升的趋势。而在历来停车位难寻的首尔市中心,各类停车场2008年3月份的收入减少了15%~20%,私人用车数量的锐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想看书来

紧巴巴的日子(2)
如果说高物价让韩国消费者痛苦的话,韩国经济出现的经济景气下滑迹象,更让经济学家和政府忧心忡忡。
  由于国际石油、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金融动荡带来的高利率政策,韩国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风险加大,经济增长势头受挫。韩国经济学者指出,一旦经济不景气与高通胀并存的滞胀现象出现,近年来一直依靠强劲出口和内需增长推动的韩国经济可能面临“刹车”甚至倒退的威胁。
  为摆脱滞胀阴影,缓解物价上涨对民生和企业生产带来的压力,韩国政府2008年3月20日决定推出限价、减税和增加补贴等一揽子措施。按照这一措施,韩国政府将对大米、方便面、猪肉等50种韩国日常生活必需品进行“特别管理”。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将对公交、自来水、电力等公共产品价格实行价格冻结,由政府与公共产品运营商协调有关价格和补贴问题。 
  沙特通胀率创30年来最高
  一些阿拉伯国家日趋严重的通胀现象,正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以沙特为例,官方数字显示,2008年4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创近30年来新高,而2008年1月份,通胀率还仅为7%。2007年,沙特国内物价上涨,房租也不断上升,进入新年,这一势头不减反增。据沙特官方公布的数字,2008年1月份租房价格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大约17%,创198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2008年上半年,沙特的各类食品价格也一路走高,据沙特商工部预计,2008年的国内食品价格将上涨30%。
  沙特的情况只是海湾国家的一个缩影。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董事长贾西姆指出,近10年来,海湾国家的通胀率达20%。阿联酋、卡塔尔等海湾国家的通胀率也超过或接近于两位数,连一向非常注重控制通胀的科威特,通胀率也达到了10%。
  海湾以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情况也不容乐观。埃及经济近两年发展不错,专家预计2008年的增长率将达8%左右,但通胀情况却一直令人担忧。据埃及中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2008年6月埃及城市通货膨胀率由5月份的上升到,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埃及财政和保险部长尤素福表示,世界范围内的日用品价格上涨是导致埃及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埃及的通胀率居高不下。
  一些阿拉伯国家遭遇高通胀的总体原因,一是一些国家最近取消了对燃料价格的补贴,致使燃料价格直线上升,从而导致通胀率随之高扬;二是许多阿拉伯海湾产油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走低使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其从石油出口中获取的利润严重缩水。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海湾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遏制通货膨胀。沙特政府通过了17项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决议,准备下大力气,把2008年的通胀率控制在5%之内。
  另外,一些国家的政府还通过发放补贴、增加工资等方式,减轻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如阿联酋给公职人员加薪70%,埃及给公务员增加15%的工资、对基本生活品进行补贴以及削减禽类进口关税、禁止出口水泥和大米等,确保本国人民能挺过高通胀期。
  德国的高价啤酒时代来临
  “你们中国人怎么像我们关心啤酒价格那样关心房价?”在中国旅游的德国朋友哈夫纳一脸疑惑地向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没到过中国的人,可能没法感受房价如何让老百姓头疼不已;不在德国生活的人,也不会感受到啤酒涨价如何触动了德国人的神经。
  德国人酷爱喝啤酒,据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一年要喝掉110~130升啤酒。2007年,德国人真切感受到了啤酒的涨价,也时常能够听到人们的抱怨。“我不喝啤酒,改喝可乐了!”德国电视脱口秀节目在拿啤酒开涮。“给我们加啤酒钱!”—这是要求老板加薪的罢工工人打出的口号。
  实际上早在2007年9月份慕尼黑啤酒节期间,当人们举起重重的一扎啤酒时,他们就发现啤酒涨价了!一扎的价格已经比2006年涨了40多欧分。但随后啤酒节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更让每个人担心:预计在未来5年内,德国啤酒价格将提高四成,仅在2008年就将上涨10%。理由也很明确,酿造啤酒的麦芽比上一年贵了84%,玻璃酒具价格也上涨了30%,电价上浮了23%—啤酒涨价在所难免,甚至幅度还会更高。。 最好的txt下载网

紧巴巴的日子(3)
当然,涨价的并不只有啤酒。在2007年,几乎所有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都涨价了!啤酒只是德国人抱怨物价上涨的一个代名词而已。
  2007年间,德国人发现牛奶涨价了!面包涨价了!一袋全麦面包,在2007年的价格是55欧分,2008年已经涨到了85欧分。问一下售货员为什么涨这么多,她倒反问一句,过去一包面粉35欧分,现在都53欧分了,面包价钱能不涨吗?
  然而,在面对通货膨胀的同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的陷阱,20世纪70年代困扰全球经济的滞胀阴影正在重现,通过加息控制通胀的传统手段无法得以施展。面对这种局面,德国的粮食专家机警地向民众发出呼吁,人们必须学会适应高食品价格时代的到来。
  也许所有德国人,都应当学会适应高啤酒价格时代的到来。
  希腊通胀造就现代“罗宾汉”
  面对持续上涨的食品价格,希腊出现了一批扮演现代版“罗宾汉”角色的年轻人,他们抢劫了多家超市,并把抢来的食品分发给最需要的穷人。
  2008年4月以来,希腊首都雅典市的多个区发生了5起抢劫超市案件。据目击者称,抢劫者超过50人,大多蒙面,未携带武器,并要求现场顾客不要害怕。他们会迅速地在手推车里装满生活必需品和食品,并离开超市。随后,他们会把油、牛奶、大米和其他基本食品分发给年长的过路人。在一次抢劫过后,这些年轻人甚至在露天市场上把东西发给一脸惊讶的家庭主妇们。
  曾目睹过一次分发食品过程的主妇说:“他们做得很好。现在的东西太贵了,我们根本买不起。”在萨洛尼卡市刚刚发生过抢劫后,希腊最大的网络论坛上便出现了大量支持这种行为的帖子。“干得漂亮!把食品分给穷人是个义举。”
  在多起抢劫行动中,这些自称为“反饥荒行动组”成员的蒙面年轻人高喊着“反对剥削人民”的口号撤出现场,并在传单中指出“这不是抢劫,这是剥削我们的东西,是属于我们的”。
  希腊总工会发言人斯塔西斯?阿内斯蒂斯指出,希腊有14%的工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从绝对数字上看,希腊总共1100万人口中有1/4的人都受到贫困的影响。
  他指出:“希腊的购买力只有其他欧盟国家的一半。”希腊的最低工资为每月701欧元,最低退休工资为468欧元,正是这些因素促使民众走上街头抗议。
  希腊国家统计机构指出,由于原油和食品价格上涨,2008年7月的通货膨胀率继5月和6月之后继续达到了。
  “新罗宾汉”的宣传册中写道“尊严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成果”,他们还谴责了“跨国企业促使形成的消费机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俄罗斯物价飞涨
卖石油发了大财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以来,俄罗斯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其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据俄中央银行2007年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已从2007年年初的3037亿美元猛增到4022亿美元,增幅高达。俄罗斯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仅次于中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位。
  得益于国际油价持续处于高位,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猛增,2005年1月,俄不仅提前还清了所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所有债务,补发了前些年拖欠的工资,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收入,而且还投入相当多的资金来实施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改革措施。
  石油出口不仅带来了滚滚的海外财源,也使俄罗斯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
  世界银行一项统计表明,俄罗斯政府约有37%的预算收入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税收。每桶石油价格上升1美元,俄罗斯联邦政府收入就增加GDP的。据预测,2010年前,俄罗斯能源部门每年经营收入将增加倍,这将使俄财政税收收入增加1/3。到2020年前,俄罗斯能源出口额将增长45%~60%,这将使俄罗斯的国际支付能力持续增加,其国际经济地位和影响将进一步提升。
  工资上涨的隐忧
  但是俄经济分析人士也指出,俄平均工资的高速增长之下也暗含着一些隐忧:
  首先,俄罗斯的工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与之密切相关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据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的统计,2007年年初,俄工业部门工资增长比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一倍,而且该差距呈现加大的趋势。
  其次,世界银行2007年6月发表的关于俄罗斯的报告表示,大规模的银行贷款和俄罗斯企业的股份安排已引发资本流入俄罗斯的波动,这将潜在地危及俄罗斯政府的通胀目标。
  最后,其实,俄罗斯官员的工资水平与民众的工资水平一直存在差距。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资料,2006年,地方政府官员的月均工资为21 047卢布,地方政府官员的工资上涨了,驻地方的联邦级官员的工资则上涨了24%,同期,普通民众的工资也上涨了,达到10 736卢布。结果是差距进一步拉大,并且工资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国内的贫富差距问题。
  高物价令人吃惊
  2006年6月,美世人力资源顾问公司通过对全球144座城市的200多种商品的物价进行比较之后发表的《2006年全球城市物价调查报告》称,2006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超越日本东京,成为全球物价最高的城市,韩国首都首尔紧随其后,由2005年的第五位跃居第二;连续两年蝉联物价最高城市排行榜榜首的日本东京此次退居第三。该调查以一杯咖啡加服务费的价格来衡量,莫斯科一杯咖啡的价格为美元,首尔报价为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纽约的美元和伦敦的美元显得相对便宜些。
  2007年3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通过在全球132个城市购物的方式完成了2006年的年度物价调查。结果也表明,莫斯科成为欧洲物价最高的城市之一,其消费水平已经超过纽约。
  与工资飞速增长一样,俄罗斯的各项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增长速度也像是坐上了“运载火箭”,节节攀升。在如今的俄罗斯,食品、日用品、有偿服务、水电燃气、住房、教育的消费都是涨声一片。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5月,全俄最低食品消费平均上涨,月消费支出卢布,与2007年初相比上涨。
  2006年年初莫斯科平均房价还只有每平方米2800多美元,而到了2006年6月底,均价已经超过每平方米3500美元,增幅高达25%,这种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