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日本士兵大约只有20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看上去参军没有多久,被眼前双方士兵绞杀在一起的场面吓得脸‘色’苍白,看见中*人的模样之后,更加的胆怯起来,竟然下意识的往后退去。
战场上,敌退自然是我进,中国老兵本就是见惯了生死的,这一刻也没有什么同情好讲,双手一用力就刺出了自己的军刺,一下次‘插’进了这名日本青年的身体。
“啊!”伴随着一声惨叫,这名日本青年摇晃着倒下,并没有因为胆怯后退比别人多活几秒。而就在这个时候,老兵身旁一直并排前行的那名中国士兵,被两名日本士兵用刺刀捅倒在了地面上,嘴里还吐着鲜红的血沫。
更多的日本士兵涌上来,一个接着一个的中国士兵倒下去,双方的鲜血汇聚在一起,让脚下的道路都变得泥泞起来。在这个无名的小山坡上,喊杀声依旧没有停歇,没有止境。
“抓住那个带德国钢盔的!抓住那个带德国钢盔的!”日本的指挥官在人山人海中看见了自己的部队似乎被一柄利刃切割开来,就好像一柄剪刀刀口下的丝绸一样脆弱不堪。他尖利的喊叫着,希望自己的士兵可以淹没那个杀神一般的存在。
满身是血的中国老兵此时此刻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日本军人的包围下不断前行。他出手稳而且准,准而且狠,因为在训练里没有子弹去挥霍,所以他能够频繁苦练的就只有刺杀和格挡。
格挡开一柄锋利的刺刀,一军刺直接从对方的眼睛刺入,顶到了后脑的头盖骨上才停止了下来。中国老兵‘腿’上同时被另一名日本军人的刺刀贯穿。鲜血喷涌而出,疼痛的感觉传来。
老兵头也不回,双手回撤,‘抽’出军刺又捅向了刺伤自己的日本士兵,在一声惨叫之后,又一名日军捂着‘胸’膛倒下。不过另一侧又一名日军一刺刀刺入了老兵的肋下,让中国老兵的动作更加缓慢起来。
‘抽’回自己的刺刀,机械的向着另一头刺去,又一声惨叫传来,不过这一次老兵没有能够‘抽’回自己的军刺,因为两名日军手疾上前一把抓住了老兵的枪杆。
换了多少个了?中国老兵脑海中问了自己一句,然后他张开嘴笑了,满嘴是血的笑了:“我叫柱子!连长说我就是这个国家的柱子!”——93337+dsuaahhh+30555540——》
第533章 533长城
“果然,日本人对美国下手了。”会议室里,长长的桌子一侧,一名中国将领了一眼电报,点头说道:“美国没有邀请我们出兵缅甸,这件事委员长您答应了?”
“是滴,我答应了,作为美国的坚实盟友,我们有必要派出自己的力量,在国际上参与反击日军的作战。”蒋委员长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着手下的几员爱将,微笑着回答道。
“报告!”一名军官在会议室门口喊道。
“进来!什么事?”蒋委员长开口问道。
“李宗仁将军来电,日军在武汉附近发起的进攻攻破我军防线,昨天夜里我军稳住了局势,丢掉了三个县城。不过日军损失颇大,主动停止了继续的进攻。”那名军官看了一眼手里的电文,大声的回答道。
“这个李宗仁,怎么又丢了阵地?”一名将领皱着眉头问道:“早知道就让我的部队顶上去了!”
“你的部队?让你的部队上,还不如让我的师上去,打掉日本两个大队,不成问题。”另一名胸前口袋里挂着怀表的将军不服气的说道。
“好了!不要争执了。李将军也尽力了,何况只是目前的小败而已!毕竟他手里的物资并不充裕,我们为了准备这一次进入缅甸,抽调了不少前线的物资和弹药……所以这一只,缅甸之战可谓是重中之重!尔等必须精诚团结!”委员长发话,为前线的失败做了一次解释。
“是!”几个人立刻立正站好,带起了一片桌椅板凳的摩擦碰撞声。既然委员长说了战败的原因,那么在座的人也就都没有了声音,这样一来也就给前线的失败定下了一个不予追究的基调,大家也就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进军缅甸的事情上来。
“要派就派我去吧!”一名将军拍着胸脯保证:“委员长!让我去吧!一定能给您打一场大胜仗回来!就用我薛岳的人头担保!”
“薛将军,知道你能打,不过你的部队现在负责的防区非常重要,轻易调动不得,这一次去缅甸,还是选我吧。”一名中年将军又一次站起身来,看向了坐在主位的蒋委员长:“委座,这一次,请让我杜聿明去吧!”
“这一次去缅甸,第一是要挫败日军进逼印度的作战企图,第二要恢复并且确保滇缅公路的绝对安全,所以我才下定决心抽调出了这么多国内的精英来。”蒋委员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诸位,人选我已经选好了,就由张自忠将军亲自带队,杜聿明、孙立人将军和戴安澜将军亲自配合……务必要保证我们中国远征军的胜利!”
“委座!物资方面……?”孙立人将军站起身来,指着地图说道:“如果没有人提供的话,在这里举行会战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
“这一点,请孙将军放心。”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站起身来,拿出了一份电报递给他说道:“美国盟友已经做出保证,提供远征军的一切武器装备,甚至连m3型坦克都准备了200辆,就等着我们过去拿了。”
这可不是美国开的空头支票,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物资。这些物资原本是运到印度,准备提供给英国印度部队训练使用,然后在未来运往北非参加对德军的作战的,不过现在太平洋战场上风云突变,所以被美国人截流了下来,提供给中国部队作为重型武器装备使用。
在这件事上英国人也是配合的,毕竟作为自己最后一块听话的殖民地,印度可以说是英国复国的重中之重,不容有失。所以蒙哥马利奉命在北非死守托布鲁克,节约下来的物资全部被送往英占缅甸地区,准备送给中国远征军使用。
不仅仅是坦克,还有汽车以及大量的火炮。轻武器甚至包括了中*队里少见的冲锋枪还有数目多到惊人的机枪,以及中*队最为缺少的弹药。有了这些武器装备,中国远征军的实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而且中国也算是为了出兵缅甸下了血本,从南迁的大学中抽调了数千名大学生,作为远征军的骨干送往军中。有了这些知识分子,中*队对新武器和新战术的学习和掌握,也上了一个极大的台阶。
原本因为德国的技术援助和西克特将军的言传身教,中*队对世界新式武器战术的理解和学习都更加前卫了,很多留学德国的军事将领都亲眼目睹过闪击战的雏形,也曾经学习过如何运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来在战场上取得自己优势。他们不再是那些昏庸的老式军阀,而是德国高级陆军学院精心培养出来的高材生。
于是,在这么一天,中国的一支后世闻名的部队开始了筹建,这支部队的名字叫做中国远征军。而这支军队不再是让日本人闻风丧胆的德械师,他们用的是美国的装备,不过指挥他们的将领都还记得那特殊的钢盔,记得那特殊的三棱长军刺,记得那名已经埋骨在中国的德国将军曾经的训示:“打败侵略者,是每一名士兵的职责!”
伴随着一声又一声的号令,成百上千名中国士兵扛起了自己的步枪,迈开了自己的步伐,沿着公路缓慢的开进。他们的目标是走出国门,作为数十年来第一支走出国门作战的军队,前往英属缅甸地区,展开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
而指挥他们的将领,是在淞沪会战中名扬天下的****著名将领集体出战:张自忠、杜聿明、戴安澜、孙立人无一不是令日军头痛的角色,他们四个人指挥的战役,简直就是日本陆军的一本二战血泪史。
淞沪会战中,杜聿明将军指挥的第1军,孙立人将军指挥的第2军,以及王耀武将军指挥的第3军和戴安澜将军指挥的第4军都是中*队中的主力,这些部队都是在西克特将军的帮助下成立的第一批一类作战师,清一色的德械装备,训练充分装备精良,曾经一度在上海把日本几个参战师团打出了心理阴影。而指挥淞沪会战的前线将领,就是大名鼎鼎的张自忠将军。
比如说到现在日本的一个甲种师团还流传着“看见德国钢盔就不要进攻”的说法。而日本的海军陆战队还有陆军的几个高官被德国克虏伯大炮一炮炸死的丑闻,一直至今日本军队的官方说法还是咬着牙不肯承认。
这几个师和李宗仁手里已经不复存在的第5军加起来,就是抗战初期中*队的5大绝对主力,只不过随着战争的消耗,这5个军十几个师的德械部队,都基本上损失殆尽了,那些曾经密密麻麻的德系m35钢盔现在已经不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美国免费送的钢盔。
事实已经证明,双方在火力上不分上下的时候,中*队的战斗力要比日本军队强。至少在保家卫国的情况下,中*人换发出来的强大意志力是日本军队无法超越的。不过战争不会因为这些就改变敌强我弱的整体形势,也不会照顾某些弱势的国家。
波兰可怜么?它被苏德两国瓜分,现在已经亡国,可是命运之神照顾过它么?法国可怜么?它被德国用闪电般的速度击败,连动员都没有进行就输了战争,可是命运之神垂怜过它么?英国可怜么?它可是曾经的世界霸主,现如今不仅仅是被拉下了神坛,还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可是命运之神似乎也没有惋惜它的下场。
所以不要躺在旧的功劳簿上挥霍自己的时间,在历史的车轮下没有永远不可颠覆的强权。想要不被人欺负,就要握紧自己的拳头,想要不被强大的对手击倒,就要咬着牙站直身躯面对挥向自己脸颊的拳头。
英国人也被罗马人征服过,美国曾经要给英国人交税,中国曾经对匈奴实行过灭国之战,法国人也曾经被普鲁斯打得割地赔款——所以我们完全不必在乎宋朝被蒙元击败,也不必纠结明朝因满清覆灭,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去感伤甲午年的惨败,因为只要强大了,我们就去打回来!
什么是长城?是高耸在八达岭上那一条一条的青砖堆砌起来的建筑么?不是,绝对不是。是数千年来用无数忠魂热血浇筑起来的不屈灵魂。因为有了不甘落后的灵魂,因为有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因为有了不畏艰险的意志,因为有了万古永恒的强者之心,这个民族才会屹立不倒,才会在挫折之后焕发出长达千百年的光芒。
所以中国的长城,不倒!所以说中国,不败!看着这些扛着钢枪的士兵,咬着干粮对欢送的人群摆手告别,他们和一个又一个同样战斗在前线的士兵一样,是这个民族的脊梁,是这个民族的希望,也是这个时代最壮丽的鲜血之歌。
有了这样千千万万个坚毅不屈的生命,这个战争年代才值得我们去记忆,也只有这些灵魂能够装点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英雄时代——152244+03026——》
第534章 534基辅
凯特尔还有古德里安的部队从侧翼合围了整个基辅地区,然后后续跟进的德军步兵开始一层一层压缩包围圈内苏联士兵的战略空间,德军在每一条战线上都打的小心翼翼,一下子失去了反击初期那种大开大合式的粗狂作风。(首发)
开始的时候那种大规模迂回穿插突然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步兵的步步为营。德军在巩固他们所占领的地区,他们似乎并没有进入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的打算。
德国的军队没有大规模的向前猛攻,这让前线的铁木辛哥等苏联将领有时间收拢溃兵,也向全体苏联人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德国并没有入侵苏联的长期计划,只是被迫对苏联进行了自卫反击。这让斯大林对是否和谈举棋不定,他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这场有些草率的战争。
事实上苏联对战争的准备和后续的发展非常不完善,他们虽然制定了入侵德国的作战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并非是具体的入侵行动指南。这份出自斯大林手笔的大纲只是模糊的指出苏联应该趁机攻取欧洲,却并没有想到进攻受阻等一系列可能面对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军目前为止包围和歼灭的苏联士兵只有大约200万左右,而苏联自己因为准备不完善崩溃的部队却差不多也有这个数字。
但是德军在占尽了优势的情况下突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他们在乌克兰境内安营扎寨,然后开始布置各种各样的防御体系,苏联这边在恢复元气,而德国那边却在不慌不忙的巩固自己的防线。
原来预计会出现的德国装甲部队疯狂前进的情况没有出现,在莫斯科方向上布置的消耗德军主力部队的各种手段都没有用出来,而德国似乎只对乌克兰这么一个地方感兴趣,在拿回了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需求之后,德**队甚至撤出了一部分已经占领的白俄罗斯地区。
“元首似乎对入侵苏联没有什么兴趣。你看看这份作战计划,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考虑到之后的发展嘛!”一名参谋端详着元首亲自颁布的《镇魂曲计划》,有些不满的对古德里安说道。
古德里安听后笑了笑,没有搭讪,他当然知道为什么元首会拟定这份计划,也当然知道这份计划背后的真正目的。其实这不是一份没有远见的计划,相反这却是一份相当有远见的作战计划。
因为他本人就是不理解这份计划的前线将领,元首甚至亲自让情报部门的小加斯科尔上校赶到了前线,为古德里安解释了一番这份作战计划背后的意义。
元首阿卡多认为,如果用德国有限的装甲部队去深入俄罗斯腹地,那么损失将是巨大的。甚至没有理会总参谋部那乐观的作战评估,直接把损失定位成超过一半。这意味着德国装甲部队即便是接近了莫斯科附近,也会因为损失被迫停下来,无法实现攻占莫斯科这个战略目标。
而且即使是攻占了莫斯科这个目标,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重要作用莫斯科的政治意义大于它对于整个苏联的实际工业贡献。占领莫斯科如果一旦不能使整个苏联屈服,那么德国就会在差不多同一时刻崩溃。
很多人都觉得当年是那一场大雪挽救了莫斯科也挽救了苏联,这个想法其实是天真也是片面的,即便是没有那场大雪,德国前线的部队难道真的经得起莫斯科残酷巷战的消耗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自从莫斯科城下一败之后,德国就再没能从对手那里夺取过重要城市,这充分证明了德国进攻力量在莫斯科城下就已经成为强弩之末。
深深知道这一点的阿卡多自然知道即便是占有优势的互换战力,德国也承受不起。所以他只能想别的办法去弥补双方在数量上的差距。
这个时候元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现在还并不赫赫有名,却已然成为陆军总参谋部第二号人物的中将曼斯泰因。这个德国将领中间少有的拥有战略眼光的人物,按照元首提供的数据拟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可怕的《新巴巴罗萨计划》,这个计划推翻了陆军总参谋部拟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彻底抛弃了动用300万德军以及超过200万仆从**队主动突击苏联的原计划方针,竟然大胆的提出了以防御为主的战争计划。
这个计划可谓是超级大胆也更加可怕,它针对苏联的优势拟定了一系列作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