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第三帝国-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执行放弃澳大利亚命令的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青壮士兵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家人。美国只好动用能找到的所有船只,抢运澳大利亚的家属到南美还有美国,以此来动员澳大利亚军队跟着离开。

    但是一直到最后仍然有4个师的澳大利亚军队留在了本土,他们拒不登船撤退,而是捡起美国士兵丢下的重型武器,向着相反的方向开去。在那里,他们决心与侵略者誓死一战。与此同时,在他们的对面,日本人正在沙漠里艰难东进,希望可以找到富饶的澳大利亚城市,展开他们的新一轮攻击。

    整整7月,对于日本人来说差不多都是好消息。日本海军在全歼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之后,又经过十几天的游弋,掩护步兵控制了整个东南亚的岛屿体系。日军找到了缺乏的石油资源,战略形势上一片良好。

    大本营正在拟定登陆瓦胡岛的进攻计划,一旦拿下瓦胡岛,山本五十六相信美国就会乖乖走回谈判桌,屈辱的和日本求和。这样一来日本最大的一场豪赌就会以胜利告终,日本将成为新一代的亚太地区霸主。

    日本人的旗帜已经覆盖了中国东北,华北,整个南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绿宾,以及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在日本高层看来,战争将会在未来3个月内结束,美国一旦退出战争,日本就有机会回过头来,狠狠教训一下不停捣乱的中国。

    但是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的幻想丝毫没有改变基层日本官兵们的亲身体验——在澳大利亚的沙漠中,日本7个师团的部队被庞大的领土吓得不知所措,他们无数次向远在东京的大本营请求支援,理由不是遇到了顽强的抵抗,而是他们实在没有兵力布置在漫长的战线上。

    作为日本前线指挥官的小川将军,在内心里无限委屈的反复呻吟着一句话:对于日本陆军来说,澳大利亚不打是不行的,可是对于日本陆军的士兵来说,领土面积广袤无边的澳大利亚,绝对可以算是一个填不满的大坑。

第602章 602遥远的舰队

    1938年的8月29日。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光着上半身的一名德国水手站在甲板上,看着平静的大洋海面,惬意的抽着一根香烟。他的身后,两名士兵坐在88毫米防空大炮上,无聊的吹拂着海风,感受着熟悉的海洋气息。

    这是一艘德军的U型远洋潜水艇,因为技术成熟故障率非常低。适合远洋长距离的偷袭作战,甚至可以一路潜航到美国东海岸布设水雷或者接送间谍人员。当然,它拥有前4后2一共6根鱼雷管,所以干起袭击商船的老本行来,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这支舰队就是德国派去澳大利亚的德国潜艇分舰队,这十艘潜艇一路上被德国的一支巡洋舰分舰队护送,越过了炎热的赤道,来到了北半球。在赤道上,这支舰队还进行了一场传统的跨越赤道仪式。

    按照赤道附近地区的习俗,老水手们要乔装打扮成海上指望和王后的模样。然后这些乔装打扮好的人物在U…307号甲板上举行仪式。仪式上307号潜艇的艇长穿着古老的海盗船长衣服,甚至还挎着中世纪的指挥刀,类似今天的COSPLAY一样,德国水手们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打扮他们自己。

    有人装扮成国王的模样,王冠是纸折叠成的样子货,水手们还用扫帚的根须来充当胡子。这些人扮成海王,教父,甚至是圣母玛利亚,就和万圣节里的妖魔鬼怪一样搞笑。而艇长还有大副的助手们这个时候也穿上了当地的草编裙,把自己打扮成女人的模样。

    然后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强迫新兵们吞下难闻的药片,再用由牛奶、盐水和燃油调成的鸡尾酒给他们净身,然后再给他们刮脸,理发,从头到脚擦掉北半球的灰尘,这时才允许他们干干净净地进入南半球。

    即使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时刻,官兵们也不敢放松警惕。只有一半的官兵参加了这个仪式,其余的一半留在舱内随时准备应战。但是在南大西洋海域,这完全是多此一举,这里的英国舰队已经不成规模,海面上到处都行驶着美国人和德国人的商船。何况在赤道上的时候,这支德军的潜艇编队还有巡洋舰和驱逐舰在一旁护航,上面搭载的雷达完全可以在100公里处发现来袭的飞机。

    德军现在有将近350艘潜水艇,这个规模已经让邓尼茨笑傲自己的同行了。如此多的潜艇给德国带来的是潜艇破交战的辉煌战绩,在经过一系列改进之后德国潜艇大量运用成熟技术,一度让出航率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邓尼茨手里有200艘可以投入战斗的潜水艇,其中约有100艘被部署在北大西洋,超过70艘在北冰洋打猎,剩下的20艘潜艇在地中海和直布罗陀奉命执行作战任务。

    而剩下的10艘,按照计划将被派往澳大利亚,在那里展开对日本海军的袭击作战任务。不过谁都知道,这支德国舰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不过这支舰队也有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德国远洋执行任务储备自己的经验。

    在每一艘潜艇上,都安排了10名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代替了原本的水手位置,作为随船测试人员和维修人员,他们负责让潜艇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转。更多的工程师和维修人员在补给船上,他们会为潜艇提供更高级别的维修服务。

    他们在沿途演练远洋航行,测试潜艇上的一些新型装备,包括一种被动的雷达监测器,用来探测对方射过来的雷达波,给潜艇提供被动雷达预警。还有一种小型的雷达系统,安装在潜艇上的这种雷达,可以探测70公里远的天空目标,虽然并十分可靠,但是足以为潜艇提供更安全的下潜环境。

    这些装置都是为远征太平洋准备的,因为毕竟日本的海军航空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卡多不想这些派出去的潜艇被日本人的飞机威胁。当然还有一个潜艇安装了流线型的舰岛,测试在水下的噪音减小是否有预期的那么好。

    德国人发明的一种水下通气管可以让潜艇在水下呆上相当长的时间,尽管这种通气管会排出黑色的废气,而且搅动大量的浪花,但是这种设备确实可以让潜艇在下潜的状态下使用马力更加强劲的柴油机作为前进的动力。

    聪明的潜水艇指挥官们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新式的技术,他们重新拟定了潜艇作战技术守则,将航行的规范更改成了“在夜间用通气管航行,可以有效的减少潜艇被发现的概率。”

    这支潜艇舰队在赤道上与保护他们的一艘德国导弹驱逐舰还有一艘巡洋舰分道扬镳。潜艇舰队和几艘补给船以及三艘北部英国的驱逐舰继续南下,而德国巡洋舰还有驱逐舰则返回地中海参加反潜护航的任务。

    德国的两艘新型的导弹驱逐舰如今只剩下一艘了,事实证明在海上使用液体燃料导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虽然一次超远距离的攻击让人类使用导弹的历史向前提前到了1938年,可是在几个月之后,因为加注燃料出了事故,德国的一艘导弹驱逐舰发生爆炸,最终因为损毁严重,被解除现役。

    事实证明为了数据而盲目提高武器的科技含量是完全错误的行为,这会导致因为技术不成熟而出现稳定性缺陷。德国人重新回到老路子上来,开始全心全意的开始制造新式的自动火炮巡洋舰来代替并不成熟的导弹驱逐舰。

    这一次远航,因为缺乏海外补给基地,德国人没有选择绕道非洲南部,然后经过英国人控制的印度洋,最终还要绕过日本人控制的马六甲地区,进入太平洋区域内作战。而是采用了相反的一条航线。

    整个德国潜艇分舰队将一支向南航行,最终达到南美洲的南部,在那里,他们将在阿根廷获得补给物资,然后再从相对安全的地区直接驶往澳大利亚。阿根廷作为一个南美国家,一直和阿卡多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德国舰队在那里取得补给,实在是再方便不过了。(历史上曾经有希特勒逃亡阿根廷的说法,有此可见当时德国与阿根廷的关系到底紧密到什么程度)

    在阿根廷轮流上岸开心了一回的德国水手们,此时此刻已经在东南太平洋上破浪而行了。他们的目标是澳大利亚,那里是他们盟国的“领土”,是一块正在被敌国日本入侵的地方。他们去那里是为了战斗,为了显示第三帝国全球存在的决心,也是为了抚慰北部英国脆弱的心灵。

    海风吹拂在所有人的脸上,站在舰艇中部的舰桥上的潜艇艇长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远处的一艘北部英国驱逐舰发来了安全的信号,看来美国人没有打算阻止德国人进入太平洋作战。事实上罗斯福一天前就接到了德国海军出现在阿根廷的通报,情报显示德国人想要通过南美洲南部进入太平洋作战。罗斯福立刻发电报给了尼米兹,命令他不要招惹这支来自第三帝国的舰队。

    其实尼米兹也实在没有精力来管这支来自德国的舰队了,他的手里大约有将近一百艘的驱逐舰,还有几十艘巡洋舰,外加几艘刚刚修好的战列舰,以及现在硕果仅存的两艘艘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和突击者号(如果硬算,兰利号勉强算水上飞机母舰)——这么一支舰队对付日本尚且捉襟见肘,他当然不会没事找事寻德国人的麻烦。

    现在尼米兹更感兴趣的是美国正在抓紧时间赶制的轻型航母独立号,一旦这个级别的几艘航母加入现役,那么美国海军至少可以具备与日本海军一战的力量了。但是现在,邓尼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本人准备进攻瓦胡岛而一筹莫展毫无对策。

    “看来美国人是不打算拦截我们了,而且似乎他们也没给国王英国提供我们的情报。”德国的潜水艇艇长一边给自己点燃了一根雪茄,一边笑着说道。他在阿根廷搞到了不少好东西,雪茄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在北大西洋上执行任务的艇长在潜艇上浮之后出来抽烟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可是因为这一次任务多数情况下潜艇都在水面上航行,所以此时此刻这名舰长倒没有露出那种憋坏了的表情来。

    “听说,再有一个月我们就要到达澳大利亚了,不知道那里的人会不会欢迎我们。”大副靠在栏杆上,享受着海风拂面的凉爽感觉,开口说道:“听说之前派出的一艘商船已经快要到达那里的港口了,到时候他们会把谈判结果发给我们。”

    “没有人生病是么?”这是最近他问的最多的问题了,每一天每一名船员都要测量体温,在军官的监督下吃下各种难吃的干果,用来补充相应的维生素。

    “一切正常。”大副回答道:“看来我们的运气真的不错。”

第603章 603武器差距

    德国装甲部队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这得益于德军总是能在对手那里找到大量的装备来武装自己:从法国的B1坦克,到苏联的T…26坦克,都成了德**队的武器装备。

    大约有1000辆缴获来的苏联T…26坦克被分配给了二线的德国部队用作训练还有日常警戒任务,而在J集团军中,霍克将军手里大约有300辆这种一次性武器装备。德军没有打算长时间使用这些武器,事实上有另外100辆坦克被当做零件同时配发给了部队,如果这些零件被用光,那么这些坦克就会如期报废。德国人用T…26来当装甲侦查车来使用,包括对付一些没有重火力的游击队。

    同时大约有另外500辆坦克被送往波兰进行改装,这些轻型的T…26坦克最终要拆卸掉炮塔和上面的装甲,形成一个敞篷环境,好加装德军的105榴弹炮,成为德军急缺的自行榴弹炮配发给部队。德军为这500辆自行榴弹炮找了个好归宿,那就是同样适用T…26的J集团军。

    而德军自己的自行榴弹炮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3号坦克底盘的105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另一种就是最先进的豹式坦克底盘改进的150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这两种火炮现在在装甲部队里供不应求,大家都在排队等着装备配发部队。

    尤其是150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因为豹式坦克没有停产的原因,所以产能根本就无法满足军队要求。豹式坦克的底盘的产量已经三次提高了,可是豹式坦克的产量却正在下降。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德军的各种自行火炮占据了大量的生产资源。

    豹式坦克的底盘上现在开发出来的武器系统已经很多,比如豹式架桥车,豹式抢修车,豹式指挥车,豹式4联装40毫米口径自行防空炮,豹式75毫米口径突击炮,豹式150毫米口径榴弹炮,豹式130毫米口径火箭炮发射车——如果再加上装甲厚度不同的前后3型豹式坦克,在一个底盘上已经衍生出了不下10种变形车。

    可以说豹式坦克的底盘现在已经成为德国第二大系列武器的承载体。德国装甲部队里有的没有虎式坦克,有的没有3号坦克,那些改装的缴获物资更是凤毛麟角,可是唯独豹式坦克,可以说是只要有德国坦克部队的地方,就能看到。

    大量使用成熟技术让豹式坦克底盘的改进和使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熟的技术使得德军装甲部队的故障率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维修速度也因为设备通用更加快捷。现在德国装甲部队里随便拉出一个技工来,都可以解决豹式坦克一半以上的技术故障。

    但是豹式坦克的产量确实在降低,最巅峰的时候,德军一年生产了3000辆豹式坦克,可是现在德国的记录显示,德军在未来一年的豹式坦克产量将会下降到1700辆左右。主要的原因是前装甲板较薄的豹式A型坦克已经停产,开始全面供给豹式150毫米口径榴弹炮的底盘。而装甲加厚的豹式B型坦克的部分底盘也被挪用给了豹式75毫米口径突击炮。

    相反,德国虎式坦克的产量却在稳步上升,按照现在的生产线产能计算,未来一年内德军就将新增2700辆虎式坦克,并且这些新的虎式坦克都是加厚了前部装甲的改进型。德军正在降低其豹式坦克在军队装备中的比重,产能也逐渐向更先进的虎式坦克倾斜。

    虎王坦克的底盘在经过测试之后,彻底征服了德军的坦克专家还有设计人员,这种轮子有一些略微不对称的扭杆悬挂后置发动机变速器的低矮坦克,简直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差不多所有现代坦克的设计理念都在虎王坦克上得以体现,比如6对宽负重轮以及更良好的防弹外形,甚至阿卡多看完之后都觉得这绝对就是T…64坦克底盘了。而且两者之间的重量也比较接近,德国的虎王坦克预计重量是38吨左右,T…64坦克的全重也是40吨上下。

    不过德军的坦克设计师们最终还是说服了元首阿卡多,让这位“固执的喜欢的中型坦克”的元首被迫妥协,允许德国的虎王坦克战斗全重增加到前所未有的45吨重。但是几个设计者包括德蒙上校都对德国如今的发动机技术有信心,他们私下里觉得可以让虎王坦克适当增重,48吨绝对是一个大家都认可的重量。

    这些德军的坦克设计师们非常不理解元首阿卡多对于坦克设计的前后矛盾般的表现:在1925年的时候,秘密开始研制的德国未来坦克原本只有可怜兮兮的5吨重,可是元首直接否定了这种设计,他提出必须设计更重更大的坦克。

    结果德国的坦克设计师们拿出了重达8吨的2号坦克的时候,元首依旧不太满意,甚至只是为了提前训练部队,象征性的订了一批2号坦克之后,就下令开始生产更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