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里面有一些未卜先知的成分,但是谢廖沙依然感到很有成就感,瓜分日本的计划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现在不用谢廖沙动手,那帮见风使舵的国际游资就会和日本的财阀们展开你死我活的较量。全世界隐藏在瑞士,巴拿马等地多年来见不得光的资金都在这一刻跳了出来,再利用日本泡沫破裂的同时,也在为自己争取一个合法的身份。
现在大局已定,谢廖沙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就算那些西方的墙头草全部都撤走了资金,列宁格勒经济特区也可以继续建设下去了。不过,虽然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苏联内部和外部政治环境依旧不容乐观。
就在谢廖沙一心扑在日本计划上的时候,波兰举行了民族和解之后的第一次大选,在这次选举中,瓦文萨居然打败了推动圆桌会议成功解决了团结工会问题的雅鲁泽尔斯基,成为了波兰二战之后第一个非**籍的总理。本来谢廖沙应该为瓦文萨感到高兴的,但是无孔不入的美国人居然通过教廷联系上了瓦文萨,答应对波兰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援助,在美国的物质诱惑之下,这些年来一直都为团结工会鞍前马后的高尔基兄弟会被抛弃在了一边。此时此刻,谢廖沙也体会到了波兰人忘恩负义翻脸无情的一面,当初瓦文萨向高尔基兄弟会承诺的一系列好处现在统统算不得数了,高尔基兄弟会和团结工会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亲密的同志变成了维持着面子上友好的陌生人。
波兰就在苏联的边境线上,面对美国人暂时还无法控制的波兰,苏联的钢铁洪流只需稍微越过边境到波兰的土地上走一圈就可以了。可是戈尔巴乔夫没有这个魄力,他选择了给波兰以自由。这简直就是让东欧的那些**同志们自生自灭。
其实戈尔巴乔夫没有关心波兰的事情也并不怪他,因为现在苏联又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麻烦。那就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党组织公开向中央表达了独立的愿望。
雅科夫列夫的公开性政策让苏联的少数民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而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始终无法有效的管理地方权力也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分离主义抬头提供了土壤。现在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的党委第一书记都是当地人。他们对于本地不断攀升的俄罗斯裔移民以及苏联的民族融合政策感到非常的不满。于是就在格鲁吉亚流血事件发生之前,格鲁吉亚反对派闹的最凶的时候,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国内驱逐俄罗斯裔公民的活动也开始逐步升温。
不过格鲁吉亚的平叛行动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分离主义分子起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他们因此放弃了和政府直接对抗的念头,转而采取一种平和的策略表达自己独立的意愿。于是一些民族主义者提出了举行波罗的海之路的抗议活动。
所谓波罗的海之路,就是人们手拉着手以人链的方式连接爱莎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桑国的首都。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统一协调在了下午四点,大家手拉手进行十五分钟的抗议活动。整个活动暨没有人绝食,也没有人静坐示威,大家只是手拉着手演唱爱国歌曲。可是谢廖沙看的非常明白,这分明就是美国人最喜欢的颜色革命,这种抗议和示威方式几乎毫无危险性,而且参与成本极低。可是造成的国际影响可着实不小。而在格鲁吉亚的教训之后,谢廖沙和戈尔巴乔夫都不敢再贸然的动用武力了,不过谢廖沙还是对戈尔巴乔夫感到无比的失望,现在谢廖沙真对觉得应该让耶利钦早一点回到政坛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内阁总辞
精心部署的日本计划终于开始产生利润了,而且现在已经无需谢廖沙操心,国际游资疯狂的做空日本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做多日本外汇市场。经过一开始的试探之后,日本政府毫无作为的举动大大的助长了游资的嚣张气焰,现在唯一能和全世界的资金疯狂的对抗的只剩下了日本的银行系统。
随着日元的节节攀升,一笔又一笔的美元从日本流失到海外,日本人民在战后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外汇就这样被金融寡头们给瓜分了。留给日本的只剩下了无穷无尽的债务,数以万计的烂尾楼,还有一个又一个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破碎的家庭。
金融市场是零和游戏,有赢家就一定会有输家,谢廖沙赚的每一分钱都是别人亏掉的。不过对于列宁格勒经济特区来说,终于可以不用为资金的问题发愁了。
波罗的海之路的示威活动又让一部分外国投资者撤出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项目,现在整个经济特区的外国融资已经少了一半,而决定到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安家落户的外国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谢廖沙自己旗下的企业大部分都已经在列宁格勒经济特区成立了新的项目,总算是让谢廖沙在面子上没有太难看。
剩下的那些企业主要都是各国的能源企业,比如法国的道达尔,英国石油公司,甚至连美孚都打算到列宁格勒经济特区成立分公司,他们所看重的无非就是苏联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罢了。
现在摆在谢廖沙面前的现实已经很清楚了,苏联苦心经营多年的铁幕和钢铁洪流已经开始崩塌,无法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了。可是苏联还是有欧洲无法拒绝的东西,那就是天然气和石油。只要控制住了石油和天然气,哪怕铁幕真的不存在了,欧洲永远都无法和俄罗斯闹翻。美国虽然有钱,却解决不了欧洲的稳定能源供应问题,而稳定的能源供应则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美国永远都无法为欧洲解决的问题。所以哪怕苏联再不受欧洲各国待见,苏联的天然气资源永远都是欧洲各国政府最好的朋友。
欧美的石油公司依旧黏在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拿到苏联的天然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谢廖沙启动了连接西伯利亚油气田和列宁格勒经济特区之间的长距离输送管道工程。就算苏联所有的企业都不挣钱,天然气依旧可以带来稳定的利润。而且管道工程将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苏联现在混乱的经济。
谢廖沙将报告上交到了政治局,计划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而与此同时,谢瓦尔德纳泽也和波兰和匈牙利政府达成了协议,苏联将会分批的从两国的境内撤回驻军。这些驻军的安置问题因为谢廖沙的管道工程计划而有了稳妥地安置方案。整个管道工程预计将会提供大约五万个就业机会,如果算上配套的设施和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基本上恶意在短期内提供将近二十万个就业岗位。
谢廖沙向戈尔巴乔夫要求在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实行自治政策,因为这里是向国际开放的区域,不可能按照苏联一贯的方式来进行行政工作,因为效率实在是太慢了。戈尔巴乔夫明白谢廖沙的意思,只是对谢廖沙提出的人选耶利钦感到有些不满。
“耶利钦同志担任过莫斯科市委书记,大规模城市建设他比我们所有人都要有经验的多,而且耶利钦在欧美媒体那里的口碑也很好,有他在,那些外国投资者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所以……”谢廖沙察言观色的问道。
戈尔巴乔夫考虑了一下,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财政大权并不在政府手里,而是在外经贸部手中,而耶利钦说起来虽然是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一把手,但是他其实只是帮谢廖沙管理特区建设的二把手,那里现在还是一片荒芜。就算给耶利钦这个机会他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想了半天戈尔巴乔夫也找不出来耶利钦有威胁的地方,他索性就同意了谢廖沙的建议,毕竟派一个曾经担任过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第一书记的人担任经济特区的行政一把手,也是向全世界表达苏联对经济特区的重视。
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认可,谢廖沙终于可以把一直顶着顾问头衔的耶利钦扶正了。现在谢廖沙算是耶利钦的领导,耶利钦要向谢廖沙汇报工作。不过谢廖沙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目前工地上的这好几万建设工人可不好管理,他们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除了吃饭和工作之外还要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他们要住房,要看病,要入党,要娶妻生子,这些繁琐的事情谢廖沙根本就管不过来,谢廖沙只关心如何能更快的完成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所以谢廖沙把这些不感兴趣的工作一股脑的推给了耶利钦去处理。
一直待在瑞士的列别捷夫在谢廖沙的首肯之下,接受了来自日本媒体的采访,他向日本媒体描述自己对日本经济的研究资料全都是来自于公开的资料。列别杰夫的这番说辞倒是没有让日本人感到怀疑,因为事实确实如此,他们关心的是浑水背后的做空者是谁。对此列别捷夫表示毫不知情,他只是提供咨询服务而已。这让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大失所望。
不过日本的记者们倒是不用担心没有新闻素材了,因为就在警方宣布将会对竹下登任命的内阁官房长官藤波孝生正式发出逮捕令之后,人们在藤波孝生的家中发现了他的尸体,经过警方的初步勘验,藤波孝生是服药自杀的。消息一出,整个日本都为之哗然。藤波孝生为谁而死,就算是不相干的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的死让警方的调查只能止步于藤波孝生,而无法调查竹下登首相在整起事件之中富有的责任。
躲过了牢狱之灾的竹下登再也没有脸继续赖在首相的位子上了,而其他自民党的大佬们也都备受媒体的责难。于是经过一番纠结之后,竹下登内阁终于宣布集体总辞。
第二百四十章 动荡的东欧
从社会主义阵营背叛的波兰和匈牙利自然遭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不过美国倒是对他们颇感兴趣。这不,瓦文萨才刚刚当选了新任波兰总理,美国新任总统布什就主动出访匈牙利和波兰。
在匈牙利,布什承诺给予匈牙利贸易最惠国待遇,同时还向匈牙利提供每年1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这让饱受经济下行和供应不足的匈牙利政府倍感贴心,老布什的这一套对波兰同样有效,作为美国的老朋友,瓦文萨的团结工会这些年来可没少收美米国人的好处。不过在国际贸易上的优惠让波兰政府和瓦文萨本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初出茅庐取得政权的瓦文萨来说,布什的保证仿佛给瓦文萨的第一个总理任期上了一把安全锁,起码在经济建设方面,瓦文萨相信自己可以扭转乾坤。
匈牙利和波兰的变色影响的不仅仅只是这两个国家,自从奥匈边境开放之后,大批的东德人通过奥匈边境开始逃亡到西德。而与此同时,在东德,一次又一次的罢工示威活动把东德领导人昂纳克推到了火山口上,就连东德的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内部都出现了让昂纳克下台的呼声。这简直就是匈牙利罢免卡达尔的另一个翻版。
要求改革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活动就像是瘟疫一样,从一个国家传导到了另一个国家。在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的六位前领导人公开反对齐奥塞斯库的独裁统治。尽管罗马尼亚的秘密警察享誉社会主义阵营,简直可以与克格勃齐名,但是人们还是无惧危险,争先恐后的加入反对齐奥塞斯库的阵营当中。
在保加利亚,党内外充满了要求保加利亚**第一书记托多尔日夫科夫辞职的呼声,日夫科夫和卡达尔一样长期担任保加利亚的第一书记,尽管从六十年代开始保加利亚就一直在进行改革,可是直到现在日夫科夫的改革依旧没有给保加利亚带来任何良性的改变,无论是党内的同志,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已经对日夫科夫失去了耐心。可是日夫科夫依旧不愿意从第一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
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公开举行了纪念二十年前苏联入侵布拉格行动中遇难者的游行活动。在活动中一名大学生的死引发了更大的骚乱。而在南斯拉夫,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关系简直就是另一个格鲁吉亚时间的翻版。就连和苏联关系破裂的阿尔巴尼亚也陷入了动荡之中。
遍地开花的颜色革命已经让社会主义阵营开始摇摇欲坠了。而国内愈演愈烈的民主分裂主义更是让苏联根本没有一个安稳的政治环境进行经济建设。人们沉迷于抗议和游行示威等政治活动,谁来种地,谁来工厂做工,谁又来学校教书呢?
驻扎在匈牙利和波兰的苏联红军已经难以为继了。他们的营地外现在被当地的军队给包围了。稍有不慎就有酿成武装冲突的可能。美国人的保证让匈牙利和波兰有了给苏联说不的勇气。他们甚至给苏联政府下了最后的通牒,要求苏联限期撤走一切驻军,否则他们将派出本国的军帮助苏联的驻军离开自己的国土。谢廖沙看不得匈牙利和波兰这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他亲自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要求驻扎在两国的驻军提高警戒级别。谢廖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为苏联马上就要进入寒冷的冬季了,两国的驻军将近二十万人如果现在回国就只能在西伯利亚的寒风中住在帐篷里,但是戈尔巴乔夫依旧不为所动,最后反倒是谢瓦尔德纳泽通过谈判从两国政府手里要来了一些安置的费用。
当波兰的驻军搭乘船只回到了列宁格勒的时候,谢廖沙亲自前往码头迎接。现场没有欢迎的群众,因为他们不是为国出征的胜利者,现在他们只是被波兰驱逐的撤军,和当初那些从阿富汗回来的军队有着相似的心情。
谢廖沙在场发表了一番演讲,他想这些人保证回到国内之后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工作。虽然现在列宁格勒经济特区还是一片空白,但是他们可以用自己双手亲自建设自己的家园。
几乎在一夜之间,谢廖沙又拥有了二十万建筑工人,他们在列宁格勒刚刚修建好的城市道路周围支起了帐篷。为了在冬天真正到来之际,大家可以住进相对温暖的板建房,谢廖沙给全国几乎所有可以生产板建房的工厂发去无数的订单。他甚至调集了车皮专门往列宁格勒运输板建房。与此同时,耶利钦和纳斯佳等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干部们全都在一线管理板建房的建设工作。
在耶利钦出色的管理之下,安置工作和建设工作始终齐头并进,列宁格勒石化项目的一期工程和列宁格勒天然气码头终于完成了建设工作开始正式投产,而相对应的一批配套的安置住宅项目也顺利完工。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终于有了一些像模像样的示范性工程。
第一批项目的完工让国外的投资者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尤其是天然气码头的完成,更是让列宁格勒成为了波罗的海和北欧地区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几乎就在天然气码头竣工的第二天,美国市场上天然气发电的新贵美国安然公司,就和切尔诺梅尔金所领导的苏联天然气康采恩签订了为期十年的供应合同,合同总价值超过百亿美元。
这条消息一时让戈尔巴乔夫对谢廖沙刮目相看,同时也让戈尔巴乔夫更加坚信列宁格勒经济特区是苏联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式。戈尔巴乔夫对谢廖沙更加信任和依赖了,同时对耶利钦的敌意也有所缓和。
在金钱的诱惑之下,谢廖沙终于完成了他的保证,在苏联第一场降雪到来之前,列宁格勒所有的工人们都住进了板建房,工人们心里清楚他们没有在暴风雪中住在帐篷里瑟瑟发抖是因为谁,尽管板建房里依旧寒冷,但是他们起码有了一些希望。现在谢廖沙每次来视察建设情况都有大批的群众自发的前来迎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