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英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人物的英杰传-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看见……我看见了……一条血sè的王者之路!”

    史云:中平六年冬,董卓于帝宫杀文臣一百五十八人,武官三十七人,亲属及无辜百姓三千六百余人,天下震惊。

    PS:感觉自己没能写出那种张力,看样子功力有待提高……



………【5、波澜】………

    “是这样么?董卓还有什么后续的动作么?”

    “是的主公,那天之后董卓似乎草拟了不少新的法令,只不过出了河南……”

    作为大汉名义上的政治中心,虽然其发布的命令的效力已经所剩无几,但是城内每一天的动向依然受到了各方诸侯的瞩目。所以董卓那一rì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转瞬之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两岸三地,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当时在太原郡指挥着夏侯兄弟和其他人剿匪的李书实。

    虽然那个场景在刘协眼里自然是震撼无比,惊悚异常。可是在李书实这个多少也称得上“老将”的眼中不过是小儿科罢了,即使死去的人当中有着袁隗、袁基这样的朝廷重臣。

    不过四千人嘛,别的不说,黄巾之乱中的宛城之战中那一座惊天大阵所坑杀的黄巾军就何止十万,那种尸山血海,红的黄的白的绿的黑的各sè齐备的场面如果是小皇帝看到的话恐怕能直接将胆汁都吐出来,李书实要不是之前的战斗中对此有了抵抗力,恐怕也好不到哪里。

    当然,李书实第一次面对张角的那些个木头人和土偶的杀戮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就是了。

    所以说这件事顶多有些政治意义罢了,标志着董卓与士人之间的蜜月期结束,从相互合作正式走向了相互对抗,而且是不死不休(大概)。或许唯一再多一点的意义就只有那些洛阳豪宅中搜刮出的财物可以大大充实一下董卓尤其是他手下的那些兵将们的腰包。

    于是收到消息的李书实甚至连谴责都不愿意多发一篇,转身便专心于自己的剿匪活动。

    就连算得上手握重兵的卢植,对于董卓的举动除了长叹一声,一夜间老了几岁之外也没有下文。盖因为比起党锢之祸而言,董卓造的孽还真是不值一提。更别说这件事究竟是孰对孰错根本扯不清楚,尤其是其中还牵扯到了皇帝的意志,就更加难以判断。

    当然,李书实这边以及某些朝廷老人不在乎,却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不在乎。或者应该说不在乎的反而属于少数派。而在这之中,最为显眼的便是袁家子弟和荆南的孙坚。

    袁家就不用说,有这样的反应那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不论怎么说袁家的老一辈革命家们都在这一次惨案当中彻底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更不用提那些财货的损失了。如果不是在汝南袁家拥有着庞大的资源的话,恐怕袁家已经元气大伤。即使是这样如果袁家的年轻一辈不做出点什么的话,只怕即使董卓以后能够扳倒袁家那四世三公的荣耀也会葬送在他们手中。

    所以他们可以说和董卓是拥有不共戴天之仇。

    至于另一个来自荆南的孙坚,他和董卓之间倒是没有什么切肤之痛,不过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却是势同水火。或者应该说更多时候是孙坚单方面看董卓不顺眼。

    为什么这两个出身相似的家伙最终却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呢?或许这就是心态的不同吧。

    董卓出生的陇西郡自汉初就多出名将,凉州的将官们更是为大汉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是后来随着国力的衰弱,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最终演化成了西凉人对于zhōng yāngzhèng fǔ决策层的敌视。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前面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多说。

    而孙坚呢?富chūn虽然属于吴郡,但是位于吴郡南方的山区之中,地靠会稽,可以说自古以来那里的民风便偏向封闭。尤其是江东地区,很少出现大规模的世家豪强进入到zhōng yāngzhèng fǔ之中,如果不是不少来此做官的外地世家子弟迁居于此生根发芽,恐怕这里的豪强会更加闭塞。

    也正因为这样,此时的江东豪强对于中原文化是怀着一种仰慕的眼光去看待(尤其是在基本上不大规模抢夺他们的生存空间的前提下),本身一开始摆的位置就很低,所以要求自然也远没有凉州集团那么高,当然对于大汉王朝一贯的政策的认同感也就更强一些。

    正是因为这样,让对此时对汉王朝相对来说还保有忠诚和敬畏的孙坚对于董卓这个野心极大的家伙保有着相当的敌意。以至于当初在西北战场上孙坚就曾撺掇当时的主帅张温干掉董卓以绝后患。只不过张温xìng情温和,且又有些惜材,对多次冲撞自己的陶谦尚且温言细语,更别说董卓这个在西北战场起到重要作用并为国戍边数十年的将军。

    说起来比起桀骜但是功勋卓著的董卓,当时的刚刚露头的孙坚才更像是个进谗的小人吧。

    只不过孙坚当初说的一切如今已经实现,所以自然无法追究他当初的责任,反而还有在他的传记中在此事上大大的书写一笔。这真的是以成败论英雄啊。

    董卓自然清楚孙坚对自己的敌意,但是他更清楚孙坚的那一身本事。虽然曾经在长社城下被李书实麾下的吕布一顿胖揍,但是多数时候这个身先士卒的家伙让董卓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在战术眼光上,孙坚同样有着让董卓感到钦佩的表现。

    可以说,强悍的武力加上优秀的战场直觉以及身先士卒的jīng神,今rì的孙坚就仿佛昔rì的董卓,这样的大将若是不招揽那岂不是暴殄天物?

    可惜的是,任凭董卓如何对孙坚“抛媚眼”,可惜那头江东猛虎愣是不解风情,反而变本加厉的释放出了言辞激烈的公开信,表示了自己与董卓决裂的立场。

    对于这样的结果,董卓也只能表示遗憾。当然,既然做不成战友,那么成为磨砺自己和自己手下的磨刀石也不错。董卓是这么想的,孙坚也是这么想的,两个相像之人的心有灵犀。

    至于曹cāo,这家伙虽然坑了一堆好东西跑到了有着“八厨”美誉的张邈那里安了营扎了寨,并在好友张邈和卫兹的照拂下开始招兵买马拜访世家豪强子弟,但是比起袁家在士林中的地位,曹cāo这个爷爷是名声毁誉参半的宦官,父亲是宦官的狗腿子,自身也多有毁誉的年轻子弟虽然能力卓著,但是终究还是差了很多。

    所以,别看是曹cāo草拟的矫诏,但是真正发布之人确实收到矫诏的袁绍。

    当然,这样的举动了落在袁绍眼中自然成了好友看得起自己并顾念着早年的情谊并没有选择袁氏正统继承人袁术,果然是好基友讲义气。嗯,果然是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事实呢?如果曹cāo有袁绍哪怕三分之一的号召力,或者说名声能有豫州刺史孔伷那么大,估计曹cāo也会选择自己发那矫诏而不是假手于袁绍,让其声名更胜。只不过在万般无奈下选择了袁绍倒也确实是顾念到了两个人当初的情谊,想必获得的好处会更大吧。

    当然,现在的曹cāo正在专心cāo练兵马,准备各种物资中,倒也无暇在考虑能从袁绍那里拿到什么好处。毕竟千好万好,到了战场上刀剑无眼,不是说你和袁绍关系好刀枪剑戟就避着你跑,反而说不定还会逼着你跑呢。虽然有了夏侯兄弟的以及曹仁信中提到的jīng兵但是jīng兵这种东西从来就是多多益善的,就算是普通的新兵经过锻炼也能减少不少的意外伤亡不是么。

    更何况曹cāo新招募的士兵中有不少都是当初黄巾之乱中存留下来的郡兵和乡勇,战斗力虽然远远不及洛阳的正规军,但是比起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却也强了不少。

    这些都是他曹cāo未来驰骋于天下的基石啊。

    虽然天下并没有分裂,但是随着董卓的出现,诸侯拥兵自保的倾向已经很明显。而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恐怕诸侯纷争天下大乱也不是什么太过遥远的事情。曹cāo看的很清楚,就连远在琅邪避难的曹嵩都看出了端倪。所以在这乱世之中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的重要xìng不言而喻。

    “仲德、元常、仲籍,你们看看吧,我们恐怕应该采取些措施了,否则会出大问题的。”

    虽然诸侯们还在各地加紧备战着,可是李书实这边却一点硝烟的味道也没有嗅到。

    不,虽然没有看到真实的硝烟,但是看不到的硝烟却已经将他的鼻腔塞得满满当当。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只怕对于我们来说会有大难啊。”

    程昱看着手中的绢帛,脸上的皱纹都集聚在了一起,看上去就仿佛是被逼着那喜儿抵债了的杨白劳。而他身边的钟繇和郭缊也好不到哪里,同样脸sè非常的难看。

    他们到底是为何事如此的头疼呢?

    原来是董卓的新政所惹的祸。

    话说这董卓一次xìng的解决了那么多人,自然要颁布一些新的法令。一方面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威仪,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刘协展示自己改革的决心。

    不过董卓的那些所谓的“新政”,在李书实等人的眼中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基本上没啥新意,不过是将当初严酷的秦法进行了一定的删减拿了出来罢了。只不过以董卓的信用等级以及政策执行能力,那些法律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实在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然,董卓的新政当中也不是没有一点新东西。这不,李书实一群人不就为了董卓新政中的那点新东西而吓得差点以头抢地无语问苍天了。

    董卓的新政中到底什么地方会令这些家伙如此失态呢?



………【6、货币战争】………

    董卓究竟做了什么事才让李书实等人如此的紧张呢?

    原来洛阳传来消息,董卓准备将据说是得自当年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所铸的十二个金人重新融掉铸成铜币,然后将之作为彰显新朝新政的新货币。

    听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怎么说每朝每代发行个新货币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发行货币本来也是zhèng fǔ的职能之一。可是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显然不是。

    因为董卓所要发行的新钱并不是什么通常意义上的发行货币以补充市场流通,因为已经有确实可信的情报显示,董卓发行的新币全部都是劣质的劣币,也就是俗称的“小钱”。

    董卓发行“小钱”为什么会让所有人感到头疼呢?

    因为这种小钱从面值上和现在通行的五铢钱是一样的,但是钱内所含的金属,尤其是作为货币存在的稀有铜金属重量远远小于现在流通的五铢钱。

    这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很简单,美帝国主义的那个QE1、QE2、QE3……能够造成怎样的结果,董卓发行的这些个劣质的小钱就能造成同样的结果——只不过比起损人利己的美帝国主义而言,董卓的这些个小钱稍稍的有些损人不利己一些。估计威力可以约等于民国时期的法币和金圆券。

    如此一来想必所有人都应该清楚之后能够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反正不管是世家豪强、商贾百工还是普通的务农百姓,终归是要跟着倒霉的。只不过相比于抵抗能力弱的百姓而言,拥有贵金属、大量布帛和粮食储存的世家豪强对于货币贬值的抵抗能力要强上不少。

    当然,如果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的话,那么世家豪强也撑不了多久,除非他们有自信在大规模民乱中保得一片存身之地,否则他们只能成为被分了土地的土豪。

    实际上货币贬值所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都无法根治的顽疾,只不过因为中国古代属于封闭型的小农经济,对于货币流通的依赖程度有限,所以比起备受瞩目土地问题而言,货币问题虽然同样造成了不少的破坏xìng影响,但是受重视程度却并不算高。

    但是,如果你不重视的话,那么其所能造成的冲击依然是破坏xìng的。

    而放到现在这个时间段,这个问题对李书实的并州的影响尤其之大,甚至还超过土地问题。并州境内虽然有太原盆地、忻定盆地以及大同盆地以及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浊)等河流,使得山西地区虽然同样受到水土流失的困扰,但是流失的水土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几个盆地之中,从而使得并州虽然山区众多,但是耕地也不少。

    可是再多的耕地也需要人来耕种,可是因为朔州地区的逐年沦丧,即使是身为腹地的并州地区也屡遭侵入,大量百姓逃往中原乃至于江淮地区,再加上在黄巾之乱中大量的青壮年太平道信徒前往冀州作战客死他乡,所以并州的经济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李书实以及他的幕僚们制订了一个在大汉帝国之中稍显另类的经济计划——以商业发展带动人口聚集,然后再以人口聚集带动农业发展。

    并州靠近草原地带,每年可以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获得数量不菲的马匹,而在获得了乌丸、匈奴等部落的加盟后,这样的优势更加的明显。

    马匹的质量虽然有好有坏,战马更是有着颇为严格的划分,但是不管怎么说,四条腿跑的比两条腿快,而且四条腿驮着两条腿就比单凭两条腿跑更加的省力。所以马匹的需求yù望自从汉灵帝允许地方募兵自保之后一直都很旺盛,有钱的买战马,没钱的买劣马。

    同时羊毛及其制品、冶炼出的钢锭及其制品也是非常畅销的商品,都能够带来大量的利润。

    有利润,自然就能吸引足够多的商人;为了经营方便,商人们自然要在此地安家立业;安家立业自然就要购买土地并招募佃户、家丁等等人口用于生产。可是并州境内税收并不高,人口还稀少,想要在并州境内招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弄人?那您就到并州之外去寻找吧。不管是异族奴隶还是外地流民,只要遵守并州律法就是并州百姓,享受并州百姓的待遇。只不过这一切都是个人行为,和并州府衙无关。

    当然,并州各级府衙也都颁布了奖励生育的政策,只不过这个虽然王道,但是想要看到效果没有个二十年那是不可得。更何况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新生儿的死亡率很难降到一个可观的水准,如果没有战争的话还可以保证自然死亡率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但中国人都知道的是,乱世,一个经常看到人吃人的乱世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乐章之中。

    可以说,经过数年的经营,李书实和幕僚们所制定的计划已经初现成效,有不少世家的外围子弟以及一些在李书实暗自扶持下的寒门子弟开始形成并州的商人阶级,甚至某些行业已经产生了颇具实力的行业工会。虽然还都只是初级阶段,但是也已经拥有部分话语权了。

    而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感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无法比拟的。有了钱自然要买地,买地就需要人管理和耕作,同时还需要各种农耕器具以及牲畜。这些需求不但为并州带来了不少的人口尤其是青壮劳力,同时也丰富着并州的经济活动。

    毕竟哪怕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终究还是不可能完全封闭经营。只要其还想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必然要进行商品的流通。专业的事情还是要有专业的人来完成才是最好的不是。

    可一旦爆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链条崩溃,对于并州乃至于与并州经济关系紧密的朔州都会造成灾难xìng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财富流失,可以说几乎快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