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叹服道:“元直之言,洞彻内外,吴既袭我,我当如何御之?”
徐庶略作沉吟,即道:“潜江、沔阳各地,现驻重兵,水陆严防,江东决不敢犯,所虑者巴陵太守伊籍,吏事有余,武备不足,刘琦多病,不胜战阵,江东若沿湘而上,则巴陵危矣。”
关羽微微颔首,“似此如之奈何?”
徐庶自信地笑道:“可令子龙夫妇,领水兵五千,直出洞庭,协助刘琦镇守巴陵,令廖化胡班领陆军五千,驻扎羊楼峒,据险以待,江东虽有十万之卒,欲越此险也甚为不易。”
“君侯自引大军一万,出巡周边,既壮声势,亦杜窥伺,荆州之防,庶愿尽力以任之也。”
关羽欣然笑道:“军师计划周详,江东无奈我何矣。”
急命人传令赵云速往巴陵,所有水陆军吏,悉归节制,廖化胡班去到羊楼峒把守要隘,关羽即日出巡周边,荆州大小事件,悉由徐庶处理。
赵云奉了将令,携妻领军顺流直下,到了巴陵,会着刘琦伊籍,询问江东有无军事消息?
二人答道:“前有细作从江夏回来,言吕蒙召徐盛过江商议事件,三日未归,现在江夏守将换了甘宁,夏口守将换了徐盛,吕蒙不知去向。”
赵云闻言双目一凝,沉声道:“孙权命吕蒙守夏口,即为谋荆州,无事换防,必有举动,岂有统兵大将不知去向之理?”
说完急忙下令,将水师船只开赴下游道人矶,分屯东西两岸,江东上游船只无论大小,不许放行,违令者斩,水师将校领令,即行开拔。
赵云吩咐刘琦伊籍,紧守巴陵,自己两口子统率部属,随后出发。
刚到道人矶,前面哨船进来禀道:“江面上有几十只商船,向上游开驶,不服盘查,势将用武。”
赵云心下长舒口气,还好来得及时,冷笑道:“商船喧闹,有恃无恐,必系江东奸细。”
吩咐众兵一拥上前,将船上所有商人,尽行诛戮,不必容留,众军得令,蜂拥上前,围着商船,径直开杀。
那些商船,本欲赚开关口,越过上游,被赵云令兵船围攻起来,不能逃脱,就船中拿出短刀军器,上前抵敌。
赵云见此情形,知系江东军士无疑,急就军中擂起鼓来,屯兵四合,一霎时将那几十只商船,杀得烟消火灭。
东吴大将潘璋陈武见势不妙,跳水逃生,赵云正待叫人下水擒拿,只见下游旌旗蔽日,金鼓震天,江东的兵船,如黑云一般,层层推了上来。
赵云吩咐将所有兵船分成三路,一路分成三行,第一行尽用火弹火箭,射击贼兵船帆,第二行尽用诸葛连弩,专作冲锋之用,第三行尽用短刀盾牌,逼近贼船迎敌。
安排初定,江东兵船堪堪赶至,满驾风帆,驶如奔马,赵云令将各船约住,待到江东船只刚离一箭之地,中军船上一声鼓响,三路兵船上,第一行的火箭火弹,尽向江东兵船风帆上射来。
风火相生,船身也就延烧起来,江东军士收帆不及,荆州船上第二通鼓响,矢如雨骤,三方尽着,江东兵躲避不及,纷纷落水。
吕蒙见荆州有备,知道不能取胜,徒伤士卒,号令各船回军就走,荆州兵船上,见江东兵退,赵云命鸣鼓催军,自己身先士卒,奋勇上前,追赶江东军士。
“夫人,今日你我双枪合璧,杀他个天翻地覆罢。”赵云手擎涯角枪,转头对马云禄笑道。
马云禄嘴角勾起一抹令赵云心动不已的笑容,一摆手中点钢枪,只说了十二个字:“上天入地,碧落黄泉,生死相随。”
“哈哈哈哈……好,得云禄吾妻,云此生足矣,杀。”
一声暴喝,夫妇俩双双跃至江东兵船,迎面十数吴兵挥舞长刀攻杀而上,夫妇俩相距半丈,互为援护,两杆长枪使将开来,寒星点点,密集若雨。
胆敢来犯之吴兵皆不能入二人一丈,便魂归袅袅,上游水急,荆州兵船顷刻间便已赶上。
荆州兵悍不畏死,个个跳入江东船上,以赵云夫妇为锋矢,杀人如麻,风火生威,吕蒙虽勇却孤掌难鸣,抵敌不住,败向下游而去。
潘璋陈武逃得两条性命,岸上陆军,见水师已败,全军而反,吕蒙回到夏口,再图报复不提。
赵云与马云禄喘着粗气立于敌军兵船船头,这一场大战下来,死在他们手中的江东军士已逾六百。
步战与马战不同,步战需辗转腾挪,极耗体力,两人之武力,乃是真正的百人敌,却也经不住如此高强度的搏杀,此时敌军败退,赵云只好令将士们追杀。
扭头与马云禄对视一眼,两杆长枪在身前轻轻磕在一起,紧紧相贴,便如两人的心一般。
荆州军大获全胜,追赶了一程,鸣金收军,扎住原处,昼夜巡逻,预防吴军复仇,一面遣人赴荆州报捷。
关羽自是欢喜,仍回荆州,与徐庶计划孙曹两方军事,遣人分头去河洛关辅,前敌各军,散布捷音,以壮军心,以寒曹军之胆。
第一百四十一章 玄龙归、许褚丧、引五胡而乱中原的曹操
逍遥谷。
两道遁光飞射而入,落在谷中现出两道人影,却是睚眦与满面郁闷之色的玄龙,这玄龙转世为曹操麾下头号战将许褚,他既然归来,便证明许褚已亡,睚眦正是去接玄龙回归的。
正坐在谷中看“连续剧”的肖鹏等人纷纷回望之,肖鹏笑眯眯的对他招手道:“回来啦!既然回来,也不必急着修炼,先回归肉身,再来看戏吧!”
睚眦径自走到石桌旁坐了下去,玄龙走到肖鹏面前躬身一礼,“见过老师。”
见礼毕扭头看了玄光镜一眼,内中正是曹真抱着许褚尸首痛哭的画面,不由再添几分郁闷之意。
肖鹏见状呵呵一笑,道:“转世历劫罢了,不必太过投入,须知凡人终有一死,不过早晚之事而已。”
玄龙闻言叹道:“老师说的是,倒是敖玄道行不够,一时半会儿没缓过劲来,那学生便先行回去灵神合一了。”
“去吧!”
……
此时已是数年过去,汉军势如破竹,连克城关,诸葛亮已经打到函谷关,函谷关守将乃是魏国大将徐晃,谋主为司马昭。
两人守御得法,诸葛亮一时难破,便传令魏延进攻渑池,渑池一得,曹军腰膂即断,非败不可。
魏延在邙山与曹真许褚相持,将近三月,大小十余战,胜负不分。
汉军方面占据了有利地势,军势联络,士马精强,曹军方面凭据渑池,兼以许褚勇武非凡,司马懿调度有方,故而双方血战,胜负不分。
此番魏延接到了诸葛亮攻取渑池将令,与姜维、李严、马忠、廖立商议。
魏延神情凝重道:“刚接到元帅限期进攻渑池将令,我军自渡黄河,与曹军大小十余战,不得胜利。”
“而荆州方面,子龙将军大败江东,夺取夏口,右翼方面,孟起将军夺了龙门,袭取郏鄏,中路军队得了阌多,独我左翼之兵,不能越渑池一步,岂不为诸军所笑?众位将军,有何良策?”
李严断然道:“主帅,我军之所以不能越渑池一步者,实以渑池天险,许褚人豪,若设法除了许褚,则渑池不难唾手而得。”
姜维眼中光芒急闪,忽而眼前一亮,似已有了计较,只听姜维言道:“要除许褚,明日须与彼大战一场,到了后日,主帅与彼接战,李将军领兵径抢渑池,维引弓弩手埋伏邙山西口。”
“许褚见李将军抢城,必弃主帅来斗李将军,李将军一步一步败退下来,引到伏兵道上,包管一战成功,待维射死许褚,主帅引兵从左路攻渑池,维与李将军引兵从右路攻渑池。”
“许褚为曹军大将,天下闻名,若为我所杀,则曹军必士气全无,丧失斗志,曹真虽欲据渑池,无人与为守矣。”
魏延大喜,击节称善,即令依计行事。
次日,魏延与诸将进兵,来攻魏营,许褚出马大叫道:“魏延败将,缠扰不休,今日可来决一死战。”
魏延也不答话,提刀就杀,魏延武艺高强,许褚更是世之猛将,两柄大刀舞若匹练,每次交击都会发出震耳轰鸣,然许褚虽武艺并未高出魏延太多,但其勇力却比之强了不止一筹。
两人战到六十余合,魏延眼看便要支持不住,李严挥动大刀,催动坐下青海黄骢马,上前助战,许褚力战二将,毫无惧怯。
姜维见二将战许褚不下,催马提枪出阵,夹攻许褚,姜维手中兵器名唤绿沉枪,精钢寒铁铸就,枪长一丈一,重六十八斤。
可见其枪式与赵云马云禄不同,走的是刚猛路子,有了他的加入,总算抵挡住了许褚,又战三十余合,曹真挥军大进,两边混战一场,各自收兵。
许褚回到营中,曹真迎上笑道:“将军真天下英雄也,汉军三将,曾以一月之间,荡定并州,今皆为将军所败,昔日吕布与刘关张大战虎牢关,将军可称今日之吕布矣。”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许褚闻言洋洋自得的道:“汉军三将,亦复不弱,且到明日,看某家一一将他生擒活捉过来。”
曹真喜极,随即摆了贺功酒庆贺。
过得一夜,到了次日,魏延又来讨战,许褚提刀出阵,接住厮杀,正在争持,李严一支兵马从魏军阵地斜掠而过,直取渑池。
许褚见状大怒,遂丢了魏延来战李严,李严回马接住,战了二十余合,望着邙山西口,败了下去。
许褚暴喝道:“败将休走。”紧追其后,李严又战了十余合,看看赶到伏边,李严大笑道:“哈哈哈哈……许褚,你来到死地,还不投降?”
许褚大怒,拍马赶来,李严走到谷口,勒住马又叫道:“许褚,你敢来此地,我与你再战三百回合。”
许褚脑子本就不甚灵光,闻言怒气填胸,身先士卒,赶入谷口,城里曹真见许褚穷追李严,惧其中伏,吩咐裨将孙泰守城,自领兵马万人,出城接应。
许褚进了谷口,只见前面山坡上,姜维手执红旗,许褚便纵马来捉姜维。
姜维不慌不忙,把令旗一挥,伏兵四起,诸葛连弩乱箭齐发,任你许褚有通天的本事,也难逃此万箭攒身之厄。
须臾之间,把个三国中武力排得上号的曹军大将许褚,连人带马射成了豪猪。
姜维李严见许褚中计,顿时大喜过望,挥军杀出,迎着曹真一顿乱杀,曹真哪里是二人对手,回马败走。
那边魏延见许褚追赶李严,急引兵来攻渑池,城上矢石如雨,军士退后不迭,魏延拔出配剑,连杀数人,随即自己冒险,踏着云梯一跃上城。
曹军一个不留神,便被魏延杀了十余人,汉军见主将先登,士气大振,蚁附而上,城头上顷刻间布满了汉兵。
曹真退到城边,见城上竖着汉军旗帜,急引败兵,望新安而走,姜维李严合攻渑池,须臾之间,四门俱破,孙泰脱下衣甲,杂在乱军中逃命去了。
三将进了渑池,得了军资什物不计其数,一面遣人飞报诸葛亮,一面摆酒贺功,请姜维上坐。
姜维摆手笑道:“主帅太谦,些许小计,只能赚许褚这等卤莽之夫,若非主帅自冒矢石,渑池恐尚不能得也。”
魏延哈哈一笑,道:“许褚不死,谁上得渑池城?今日自是伯约首功。”
大家谦逊一回,按班就坐,席间,魏延向姜维问计道:“我军夺取渑池,已断曹兵腰膂,函谷之兵,已无归路,必定死战求归,洛阳之兵,亦必急函谷,是以我前后受敌矣!伯约有何良策?”
姜维心下暗自思忖半晌,这才开口道:“可将许褚尸首,令降兵运回洛阳,一来显我大度,二来令彼寒心,洛阳虽有兵来,亦不敢向我致死。”
“函谷归兵,不来则已,来则让其半过而击之,蔑不胜矣!”魏延李严同声称善,便依计进行。
那些降兵,扛着许褚尸首到了新安,曹真接着,抱尸痛哭,拔下箭镞,沐浴装殓,再送洛阳。
……
许都上空。
二十八宿已归之人悉数到场,为何齐聚于此?无他,亢金龙转世之曹操归天在即。
许都城外火光熊熊,上烛霄汉,城内被映照得通红,那是马超马岱兄弟乘风纵火,烧毁了曹营栅栏。
没错,汉军此时已经逼近许都附近,大魏节节败退,好在进逼许都的只是马超的一支偏师,尚还有救。
而曹操却早已是久病之体,能救他之神医华佗早已仙去,故而许都有救,他曹操却是无救矣!
但因军情紧急,朝内无人,曹操勉强扶病登朝,计划军事,劳心过度,得了失红之症,加以旧日头风老病复发,已是痛苦万分。
那一位世子曹丕,自从逼死了甄妃,后宫内宠幸那郭美人,又得了针神薛夜来,真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实在没工夫代理朝政,况且就他那一块料,便想帮忙简直也是不行。
曹操真个是万方有罪在余一人,起首听得东吴出兵,颇为欢喜,到后来就连东吴也是屡战屡败。
赵云自来临颖,马超大掠许都之外,关羽张飞,合攻叶县,张辽势甚危急,曹操眼见得全无指望,只得支撑着调兵遣将,防守许都。
猛见火光烛天,心内一急,头昏眼花,登时跌倒,左右急忙扶住,搀入宫室,接连大吐不止,发晕数次。
恰好曹彰赶到,进宫来见,曹操见曹彰来,精神稍振,略问偃师情形,曹彰言防务尚属安稳。
曹操唤世子曹丕近前,喘息言道:“朕命在旦夕,若死之后,秘莫发丧,可将灵柩由地道装出许都,朕前于漳河南畔,自作西陵,设立七十二个疑冢,汝兄弟可葬我于北岸,庶免被他人发掘也。”
曹丕曹彰顿首受命,曹操凝神片刻,续续言道:“殓葬事毕,即密告文远仲达,任城留守许都,汝可假吾命率宫眷直赴幽州募兵。”
“待至幽州,即行建都,然后发丧,若叶县不守,可令文远还守许都,许都不能守,令文远仲达尽弃河南之地,专守幽州,结辽东以存国脉,而召匈奴、鲜卑、羯、羌、氐五胡以乱中原。”
“将山东送与孙权,令彼代我受兵,亦救危之策也。”二子涕泣受命。
曹操令曹彰率兵去退马超,曹彰领命出宫,回到大营,同着李典,前来迎敌马超。
谁知马超因系偏师深入,知许都一时不可猝拔,又见曹彰领军还来,自与马岱引兵退去。
曹彰见马超军队已退,令李典引兵屯扎许都南郊,自己回宫来见父王,报告马超退出之事,曹操已病亟,目视曹彰,含笑而逝,享年六十六岁。
曹操已逝,亢金龙元神自归天际,他转世历劫次数不少,是以并无至尊宝等人大受影响之状,只与众仙友寒暄见礼之后,便归天而去。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游世界终将消失、东吴二代遇仙记
逍遥谷,肖鹏脸色阴沉,他实在没想到,以目前的态势,三国归汉已成定局,历史已被改变,然而曹操临终前的一条遗命,却终究是埋下了五胡乱华的祸根。
原本五胡乱华起因是西晋八王之乱,如今西晋已不可能再出现,肖鹏还以为华夏历史会彻底改变,却不想历史的修正能力如此强大。
轻叹口气,肖鹏也有些无奈,毕竟在天庭众神眼中,五胡与汉人没什么区别,皆乃蝼蚁凡人罢了,他们才不会去管凡人之间谁打谁,谁杀谁。
天道掌控众生万物之命运,而宇宙之运行,时空之运转却皆为大道所定,以肖鹏目前的能力,可借助大道之力行事,却尚还无法完全掌控大道,这历史属于时空运转的范畴,在肖鹏未得大道本源之前,还无能为力。
其实这些年他已有了一些明悟,关于这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