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五千年-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闯王的威名越高,越引起明王朝的害怕和仇恨。崇祯帝命令总督洪承畴、巡抚孙传庭专门围剿李自成。李自成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但是因为起义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和李自成的足智多谋,多次冲破官军的包围圈,活跃在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打击官军。

    在这个困难的时刻,另两支起义军的首领张献忠、罗汝才都接受明朝招降,李自成手下的将领也有人叛变。这使李自成的处境增添了困难。

    公元1638年,李自成从甘肃转移到陕西,准备打出潼关去。洪承畴、孙传庭事先探听到起义军的动向,在潼关附近的崇山峻岭中,布置了三道埋伏线,故意让开通向潼关的大路,引诱李自成进入他们的包围圈。

    李自成中了敌人的计。当他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开到靠近潼关的山谷地带的时候,两面高山里杀出了大批明军。他们依仗人多和地势有利,向起义军发起一次次冲击。起义军经过几天几夜的搏斗,几万名战士在战斗中牺牲,队伍被打散了。

    李自成和他的部将刘宗敏等十七个人打退了大批敌人才冲出重重包围。他们翻山越岭,克服了重重困难,到了陕西东南的商洛山区,隐蔽起来。

    明军占领了潼关,派出大批侦骑,搜捕李自成,搜了几个月,毫无信息。后来听有人传说,李自成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已经死去,明军才放松了搜捕。

    ……

    。。。

 ;。。。 ; ;
246 卢象昇战死巨鹿
    当李自成等十八人正在商洛山区休整的时候,明朝东北边境的形势越来越紧张。自从熊廷弼、袁崇焕被冤杀以后,明朝在东北没有得力将材。后金军曾一再派兵进关,掠杀人口和牲畜。公元1638年,清太宗派亲王多尔衮(音gun)等率领大军第四次远征。清军直达北京外围,京城形势危急。明王朝内部意见分歧,有的主张抵抗,有的主张讲和。崇祯帝也拿不定主意,一面号召全国兵马援救京师:一面又让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宦官高起潜秘密派人去东北找清朝试探求和。他听说总督宣府大同地区军事的卢象昇是个将材,就把卢象昇召到京城,命令他总督全国援兵。

    卢象昇到了北京,崇祯帝立刻召见,问他该怎样对付清军进攻。卢象昇早就听说朝廷正在秘密议和,他直截了当对崇祯帝说:“陛下要臣督师,臣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别的。”

    崇祯帝听得话里有刺,很不高兴地说:“议和是一些大臣的议论。朝廷从没讲过要和。”他要卢象昇跟杨嗣昌去商量对付清军的办法。

    杨嗣昌对卢象昇阻挠他的和议,心里恼恨,让高起潜担任总监,把各路来的四万援兵分成两半,一半由高起潜指挥。

    这样,卢象昇名义上是统帅,实际上只掌管两万兵马。

    清军分八路进军,长驱直入。一路打到高阳,原来支持袁崇焕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已经告老在家,听到清军打来,带领全家十几口上城抵抗。高阳城被清兵攻破,孙承宗全家都壮烈牺牲。

    卢象昇带兵开到保定,正在抵抗清兵,崇祯帝却听信杨嗣昌的诬告,责备卢象昇指挥不当,撤了他的职,要他戴罪立功。杨嗣昌还把卢象昇仅有的二万人马又分出一半给别的将领管辖。卢象昇到了巨鹿,兵力只留下五千。那时候,高起潜带领的人马就驻在离巨鹿只有五十里的地方,卢象昇派人向高起潜求援,却遭到高起潜的拒绝。

    卢象昇孤军作战,十分困难,由于杨嗣昌的破坏,粮饷也接济不上,将士们饿得发慌。一天早晨,卢象昇走出营门,向四周将士作揖说:“我们受国家的恩,只怕不能为国牺牲,不要怕活不了。”将士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掉泪。

    卢象昇把五千残兵分成三路,命令将军虎大威、杨国柱分别率领左右军,他自己带领中军,和清兵激战了一阵,杀退了一批清兵。

    到了那天半夜,明营四周响起了觱篥(音bì; lì;古代一种管乐器)声,几万清军骑兵把明军围得水泄不通。虎大威带兵突围,被清兵压了回来。卢象昇大声喊道:“虎将军,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

    将士们齐声响应,喊杀声震天动地,战斗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卢象昇身上中了四箭,受了三处刀伤,杀得像血人儿一样。他还拼命格斗,杀了十几名清兵,终于倒下。

    高起潜没等卢象昇那边战斗结束,早就拔营逃走。多尔衮率领清军一直打到山东济南,带了大批战利品,才撤回关外。

    清太宗几次伐明,每天都打了胜仗,但没有在中原立足,主要是宁远、锦州等关外重镇还在明军手里,怕孤军深入,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在第四次退兵以后,清太宗才决心先攻锦州。

    公元1641年,清军围攻锦州,崇祯帝派蓟辽总督洪承畴,带领十三万人马援救锦州。明军才到松山,清太宗又亲自率领大军包围松山,断绝明军的粮道。到了第二年,松山城被攻破,洪承畴被俘,锦州守将听到松山失陷,也投降了。

    洪承畴被押解到了盛京,清太宗派人劝降。一开始,洪承畴表现得很坚决,不管怎么劝说,他都不答理。过了几天,清太宗亲自去看望,还向洪承畴问寒问暖,把自己的貂皮大氅解下,披在他的身上。洪承畴腿一软,跪下投降了。

    清太宗收服了洪承畴,十分高兴,赏了金银财宝不算,还演戏奏乐,表示庆贺。清军将领对太宗这样重视洪承畴,想不通,清太宗对将领们说:“大家风里来雨里去,天天打仗,为的是什么?”

    将领们说:“还不是为了想夺取中原?”

    清太宗笑着说:“我们要进中原,好比瞎子走路,现在找到个带路人,我怎么不高兴。”

    松锦大战以后,山海关以北,全被清军控制。清兵要进中原,只差宁远和山海关大门了。正当清太宗雄心勃勃,想攻打山海关的时候,他突然得病死去。他的年才六岁的儿子福临即位,这就是清世祖,又称顺治帝。顺治帝年幼,由他的叔父、亲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几乎在同一个时候,关内的形势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

    ……

    。。。

 ;。。。 ; ;
247 张献忠奇袭襄阳
    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一次起义。原来,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受明朝的招安,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积蓄兵力,准备再起。明朝将领发现张献忠的意图,准备派兵镇压。张献忠先发制人,在谷城杀掉明朝县令,焚毁了官衙,重新打起了起义的旗号。不久,罗汝才也起兵响应。

    明朝总兵左良玉派兵进攻,被张献忠打得一败涂地,只留下几百残兵败将逃回,气得崇祯帝把主帅熊文灿和总兵左良玉都革了职务,另派兵部尚书杨嗣昌到湖广围攻张献忠。

    杨嗣昌带了崇祯帝的尚方宝剑,率领了十万人马,耀武扬威到了襄阳。他派左良玉等将领把起义军四面包围起来。张献忠转移到玛瑙山的时候,由于起义军队伍里混进了奸细,起义军陷入敌人包围圈里,被左良玉军打败,损失了大量金银、战马。张献忠的妻子、儿子也被俘虏。

    张献忠带了一千名骑兵,从湖北转移到四川。杨嗣昌跟踪追击,把他的行辕迁到重庆,准备在四川消灭起义军。

    杨嗣昌在四川到处张榜,说有谁能抓住张献忠,赏给黄金万两,还封他侯爵。哪知道第二天,在杨嗣昌的行辕里,发现了许多标语,上面写着:“有能斩杨嗣昌头的,赏银三钱。”

    杨嗣昌派出大批官军到处追剿起义军,张献忠起义军却是忽东忽西,叫官军捉摸不定,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官军才在开县追上起义军。当明军将领猛如虎、刘士杰拖着疲劳不堪的兵士赶到,张献忠的起义军绕到背后,从山上呐喊着冲了下来,官军全部崩溃,刘士杰被杀,猛如虎好容易逃脱。起义军杀退敌人,在营里拍手唱歌:“前有邵巡抚(指四川巡抚邵捷春),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指监军廖大亨),不战随我行;

    好个杨阁部(指杨嗣昌),离我三尺路。”

    这支歌谣传到明军那里,使杨嗣昌听了哭笑不得。公元1641年,张献忠发现杨嗣昌把重兵都放到四川,襄阳兵力空虚,就摆脱明军,突然带兵离开四川,往东转移,一天一夜急行三四百里,把杨嗣昌大军远远甩在后边。到了湖北当阳,遇到另一支明军堵截,张献忠把罗汝才留在当阳,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奔襄阳。

    杨嗣昌在重庆得到消息,连忙派使者赶到襄阳,命令襄阳明军严密防守。哪里知道使者走在半路上,被起义军发现抓了起来。起义军在使者身上搜到了令牌、文书,上面盖着杨嗣昌行辕的大印。张献忠把他的义子李定国叫来,叫他打扮为杨嗣昌使者,带了几名“随从”和令牌、文书,混进襄阳城去。

    李定国带了公文、令牌,来到襄阳城边,正是夜色朦胧的时候。他在城门外向守军喊话,守城明兵听说是杨阁部派来的使者,验过令牌、文书,也没有怀疑,把李定国和随从兵士放进了城。

    当天晚上,混进襄阳的起义军兵士在城里好几处放火,全城的百姓从睡梦里惊醒,发现到处火光冲天,全城大乱。在混乱中,起义军打开城门,大队人马赶到,官军要想抵抗也来不及了。

    起义军进城以后,一面派人打开监狱,救出被俘的起义兵士和家属;一面直奔襄王府,活捉了襄王朱翊铭。

    张献忠坐在襄王府大堂,派兵士把朱翊铭押上堂来。朱翊铭吓得直打哆嗦,跪在地上求饶。

    张献忠说:“我不要别的,只要借你的头派个用场。”

    朱翊铭听说要杀他,吓得捣蒜似地磕头,说:“我宫里有金银宝器,听凭千岁搬用,只求饶命。”

    张献忠哈哈大笑,说:“我进了襄阳,你的金银财宝有什么法子叫我不搬?不过,你不把头借给我,那杨嗣昌还死不了呢!”

    说着,吆喝一下,把朱翊铭拉下堂去杀了。

    张献忠占了襄阳,缴获了杨嗣昌储存在那里的大批粮饷,兵器,又把襄王府金库里的十几万两银子分发给当地的饥民,百姓听说处决了罪恶累累的襄王,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

    张献忠攻破襄阳的消息传到了四川,把杨嗣昌惊呆了。他处心积虑布置的围攻起义军的计划全部破产,特别是张献忠在他眼皮底下,来个突然袭击,使一个藩王丧了命。怎么向崇祯帝交代?

    杨嗣昌丧魂落魄地从四川窜到湖北,刚到沙市,又听到一个消息,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离开商洛山区,重振旗鼓,趁河南兵力空虚的时候,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这一来,杨嗣昌更是又惊又害怕,他想来想去,没有出路,只好自杀。

    ……

    。。。

 ;。。。 ; ;
248 李岩和红娘子
    李自成离开商洛,到河南的时候,河南正发生一场大旱灾,成千上万饥民到处流亡。李自成一到河南,饥民听到李闯王出山的消息,纷纷前来投奔。

    有一天,一群饥民拥着一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来找闯王。李自成询问来历,知道那青年名叫李岩(又名李信),刚被大家从河南杞县牢里救出来。

    李岩本来是杞县地方一户富户人家的儿子。前几年,当地灾荒闹得凶,好多农民断了粮。李岩拿出家里的一些粮食,接济断粮的穷人。对于一个富户子弟来说,这样做是少见的。

    所以,穷人们觉得李岩为人不错,称呼他“李公子”。

    杞县连年灾荒,穷人已经苦得过不了日子。但是,县官照样派差役向穷人逼税逼债。李岩怕逼出事来,去见姓宋的县官,劝他暂时停止征税,还希望他拨出一部分官粮借给饥民。

    县官对李岩说:“上司向地方派军饷,催得紧。我不问他们要税要租,拿什么交帐。再说,官仓里的粮食早就空了,拿什么借给饥民。要借,只有请你们几家富户人家出粮了。”

    李岩见县官不答应,回到家,打开自家的粮仓,把二百多石粮食拿出来让饥民分了。

    闹饥荒的百姓见李公子肯捐粮,很高兴。但是受灾的百姓多,光李家捐粮也不顶事。有人想个主意,聚集几十个人到别的富户人家去请愿,要他们学李家的样儿。

    那些富户人家不但不同意,反而向上门的饥民瞪白眼,说家里根本没粮。饥民一气之下,闹了起来,冲进一个富户的粮仓,把他家的粮食分了。

    富户们发了慌,纷纷向县官哭诉。县官说:“这不是反了吗?”立刻派了几名差役拿着他的令牌前去制止,还扬言说,如果再聚众要挟,一定要重办。饥民们正在气头上,哪怕你县官硬压。他们揪住差役,把令牌扔在地上,砸得粉碎,还拥到县衙门前,嚷嚷说:“我们没有粮,早晚得饿死,不如跟你们拼了吧。”

    县官一听饥民要暴动,吓得躲在县衙里不敢出来。他一想,还是李岩跟饥民有点来往,就赶快派人把李岩找来,请他想个办法。

    李岩说:“你要不出乱子,只有赶快停止逼债,劝富户人家捐粮。”

    县官没办法,只好勉强答应。聚集在县衙外的饥民听说李岩已经说服县官捐粮,才平息了气愤。有人说:“大伙先回去吧。要是过几天再不见他们拿出粮来,再找他们算账!”

    哪料饥民一散,县令就翻悔了。他想,不向饥民逼税,虽然解了眼前的急,可上司催起来怎么办,自己的乌纱帽还保得住?他左思右想,就恨起李岩来,认为现在饥民闹得这样凶,全是那姓李的惹出来的。他立刻叫个办案的师爷写了一份公文给上司,诬告李岩收买民心,想要造反。

    这消息泄漏了出来,人们都替李岩担心。附近林子里,有一支农民起义队伍,带头的青年女子,是江湖上卖艺的,人们叫她红娘子。红娘子平时听到李岩捐粮救灾的事,十分钦佩,现在听说李岩有遭害的危险,就到李岩家里,把李岩带到林子里躲避。

    李岩开始并没弄清红娘子的本意,后来一听红娘子要把他留下,参加起义队伍,就不愿意。没多久,从红娘子那里偷偷地跑了回来。

    李岩一回家,那如狼似虎的差役早就带着脚镣手铐等着他,一见李岩,就七手八脚把他铐了起来,带回县衙审问。

    杞县的百姓听到李岩被捕,说:“李公子坐牢,咱们难道能眼睁睁看他受苦不去救他?”

    红娘子听到消息,也带着队伍来了。一大群饥民跟着她,拿刀的拿刀,使棒的使棒,一起攻打县衙门。

    县官和差役一看起义队伍人多势大,料想抵挡不住,都溜走了。红娘子和饥民一起,打开牢监,把李岩救了出来。

    到了这步田地,李岩觉得回家也没有出路,才听从红娘子的劝告,跟起义的饥民一起投奔李闯王。

    李自成弄清了李岩的情况,知道李岩虽然是富户人家出身的读书人,也是个受迫害的;再说,起义军正需要找个谋士,就把李岩留在营里。李岩也早就知道李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