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的力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故事的力量-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原本应当冷冰冰的商业规则,也绝少单独出现,而是被巧妙地融入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经典案例里面。编者们耗费精力如此做,无非就是为了一个目的——以故事作为载体,让枯燥的讯息变得丰富起来,就像把口味不佳的食材添加了油盐酱醋并烹饪调汁一样,同样的营养,却带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
  iPhone女孩的美丽征服——猜测,也是一种故事
  【关键提示】让他听一个故事,不如让他去猜一个故事。听故事时,故事里的剧情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而猜故事的时候,听者便成了故事的参与者。
  2008年中,悉数中国IT界中最著名的事件,除了山寨手机的大肆流行和山寨相机的萌芽之外,最让人们眼前一亮的,莫过于6天走红全世界的“iPhone女孩”事件了。
  这件事的起因是英国的iPhone用户markm49uk在苹果爱好者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帖子,说自己刚刚购买的手机上iPhone有一名在手机组装线上工作的亚洲女孩的照片。随后,他把这张照片发布了出来,由此引发了全球网民对这名神秘女孩的一番热议。
  几天以后,“iPhone女孩”已经登上了8月份Google和Baidu的搜索榜单之首。人们纷纷将照片中的女孩称为“最美丽的打工妹”,网民不仅不会因为手机上有她的照片感到不悦,反而将其称为“美丽的错误”。人们普遍觉得,她的笑容,展现了一线工作者乐观态度,是真实生活的体现,比那些企业高价请回来的模特还要美丽。甚至还有iPhone用户表示出了对markm49uk的羡慕,希望退掉自己的手机,更换带有女孩照片的产品。
  (此处可加图)
  不久,又有网民在英国建立了名为的网站,专门发布关于iPhone女孩的消息。通过正式渠道的消息显示,iPhone女孩的身份已经证实——位于中国深圳富士康公司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女孩。对于各界对女孩会不会因此事被公司炒掉的担忧,富士康也发表了声明,称不会让女孩离开公司。
  然而令网民失望的是,一来公司处于隐私保护的目的,拒绝透露诸如姓名、年龄等关于iPhone女孩的具体资料;二来,富士康公司也宣布,从今往后会严格审查出厂机器,任何类似的照片,都会在送到客户手中之前被删除——显然,他们并没有理会网民的赞赏态度,而是把这个“美丽的错误”当作了一次生产事故。这也不由得让人再次担心起来,这位iPhone女孩会不会真如公司宣称的那样,可以继续留在岗位上安心的工作。
  无论iPhone女孩的结果怎样,至少有一件事已经毫无疑问:这个来自于中国湖南的打工妹,用她可爱单纯的微笑,征服了向来以挑剔严厉著称的网民——在这个言论自由的网络世界里,那些伴随在任何一件事情身边的质疑和排斥的声音,都绝少出现在她的身边——这是来自iPhone女孩的美丽征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故事是你的必需品(5)
网络时代的出现,让名人制造行业前所未有地繁荣了起来。从网络歌手到后舍男生、从芙蓉姐姐到天仙妹妹,网络名人层出不穷。如果说是网络无障碍的特性早就了他们的一夜成名,似乎也并不能说明其根本原因。因为,可以说没有谁像iPhone女孩这样受到如此大面积的关注,如此迅速地称为全球网民关注的对象。
  不信?你可以随便到国外的某个手机论坛上尝试发帖,看看那里的网友究竟是关心iPhone女孩的人更多,还是知道谁是芙蓉姐姐的人更多。而且,前者所受到的好评和赞赏显然远远多过后者。
  同是凭借网络出名,为什么独独iPhone女孩能做到美丽的征服?
  没错!你说对了!因为她有故事!因为网络和媒体一样,不过是故事的载体,真正要吸引人,还需要靠故事本身的魅力。
  照片上的iPhone女孩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对着镜头摆出了V的姿势。略显婴儿肥的脸上露出了可爱的微笑。没有夸张地表演,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噱头,有的只是单纯无比的一张笑脸。而恰恰就是她的纯朴,引发了网友们对她的好奇——她是谁?是哪里人?家庭环境怎么样?是不是孤身一个人在外打工?日子过得怎样?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打工者的日子普遍不怎么好,可她为什么还笑得如此灿烂……
  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像一个个故事的索引,让我们去猜测,去凭着自己的想象构思更加有趣的故事——她在拍照的时候,正在想着什么样的快乐事情?拍照完,为什么没有删除照片?是忘记了,还是故意如此,给这部手机将来的主人开一个善意的玩笑……
  当然,仅有猜测还不够,网友们的故事需要一点点证实。而随后公布的相关信息,也让之前的故事在不断完善的同时,有了新的悬念——这位美丽的打工妹会不会因为此事被公司炒掉?她将来的生活会不会依旧平静?我们在将来的iPhone手机上还能看到类似的“美丽错误”吗……
  我们的猜测,加上网友们的讨论和官方发布的些许消息,构成了整个iphone女孩事件的故事构架。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打工者的美丽一面,对于一线的工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关心起女孩将来的生活,延续着对故事的猜测和揣摩。可以说,所有人都是iphone女孩故事的讲述者和倾听着,我们在用自己的想象完善、并且参与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与此同时,我们在让故事吸引自己的同时,也在用它联系着更多的人,从一个论坛,到整个手机爱好者,再到几乎全球的网民……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让他们参与到这个美丽的故事当中。借助网络的便利性,这种影响效果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大到让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妹,在短短六天的时间里成为全球最火的女孩……
  一个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的声音或许微薄,可是数万、数十万甚至数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就随时可以创造奇迹。
  根据联合国互联网管理论坛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4月,世界网民的数量约为12亿,同时相关官员保守估计,4年后这一数字将超过19亿人。有成万上亿的网民作为后盾在加上网络在时间、空间上的四维自由性让一切咨讯都可能出现“裂变效应”,成为咨讯中的“原子弹”。

第一章:故事是你的必需品(6)
然而,网络之中所蕴含的咨讯如同繁星一般无法计量,有幸成为裂变效应的享受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有的网页可能在数天之内点击率超过十万乃至百万,有的网页几年累计的点击率却不及前者一个零头一般,咨讯是否受宠,与其本身内涵联系不大。因为网民们筛选讯息,让自己成为其裂变一环的标准是它是否新奇、有趣、拥有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元素和主题。
  故事,尤其是那些出色的故事恰恰符合了这些要求。正如iPhone女孩的故事,她新奇有趣——之前闻所未闻。它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自于IT巨子苹果的生产事故。此外,这个故事引发了我们的讨论和层层猜测——对于处于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生活现状的挖掘和探讨……
  经过网络的筛选,好故事得以一步升天,被10多亿网民点击、转载、讨论……
  于是,故事的力量开始从个人、国家蔓延到了整个世界!
  人生是一段关于故事的旅行
  拥有自己的传说的观光之所,会被更多人选择,拥有历史和口碑的品牌,会让人更多人信服。我们的人生,似乎总似乎被故事牵引。
  真实与虚幻的距离——故事,满足旅行的心情
  【关键提示】真实还是虚幻?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发觉旅途中的真实景色仿佛就是故事中描绘的那样时,虚幻的故事就已经的的确确地存在了。
  伦敦,贝克街(Baker Street)221B的一栋算不上特别起眼的小楼门前,每天都会有人排队等候进入。这里不是医院、也不是餐厅,而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侦探——沙洛克?福尔摩斯的住所。
  插图
  根据“史料”记载,福尔摩斯与1881年至1902年这20年间居住于此。这里保留着他所有的生活痕迹:暗红色墙面的书房里炉火正旺;前面的椅子上放着他标志性的帽子和樱桃木质烟斗;房间的角落里,还摆着福尔摩斯先生最爱的小提琴;如果你看过相关资料,那么一定知道旁边的波斯拖鞋是他用来放烟草的;做化学实验的桌子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实验用的桌子,也被酸碱物质侵蚀出了斑斑浊纹;书桌上的笔记本上,也留着福尔摩斯“亲笔”写下的日记和各种线索。
  对了!在书房里,还堆了不少世界各地寄给福尔摩斯先生的信件,其中甚至也有来自遥远的中国的求助信件……置身其中,会让人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这一切的布局,仿佛让游客们觉得,福尔摩斯似乎并非生活在一个世纪以前,而是活生生地住在这间小楼里。只是,他太忙碌了,总是在拜访者到来之前的数分钟匆匆出门断案去了。
  其实,这间四层小阁楼与其说是“福尔摩斯故居”,不如说是“福尔摩斯博物馆”更为贴切。它只不过是小说迷将柯南?道尔小说里对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居住地的描写还原而成的现实场景罢了。
  或许这么*裸地把真相说出来,会伤了很大一群福尔摩斯迷的心,可事实就是如此:这里没有福尔摩斯,没有华生医生,甚至也没有房东赫德森太太,这一切都是小说家和小说迷虚构的场景而已。换句话说,这里,不过是一栋装扮得颇具18世纪色彩的普通阁楼而已。
  当然,每个人都知道真相。可这栋被命名为“福尔摩斯故居”的小小阁楼依旧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为什么?
  因为,这栋阁楼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福尔摩斯和他的朋友的故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故事是你的必需品(7)
人们不会介意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因为他们已经融了进去,被它曲折的剧情和奇妙的侦探手法所吸引。看到房间里的任何一件物品,他们都能反映出故事里描述的相应场景。比如,看到书房里褐红色的墙壁,你的脑海里反映出的多半是华生医生在《血字研究》里对书房的那段描写。
  如果说这虚构的栋房子因为一部小说而成为了伦敦探访率最高的“名人故居”,那么坐落在伦敦西郊的小镇诺丁山(Notting Hill)则成为了又一个因有了故事而受益的景点。
  提及诺丁山是伦敦郊区一处多国居民混居的街区,这里融合了多国文化,而且每年都举办狂欢节。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让诺丁山成为了不少游客向往的地方。
  然而,真正让这里闻名于世的,还当属导演罗杰?米歇尔(Roger Michell)与1998年拍摄的一部《诺丁山》。
  生意惨淡的旅游书店的店主会和天后巨星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这部平民与大明星的浪漫爱情影片充斥着诺丁山的文化特色:波特贝露市场(Portebello Road Martet)上出售各种物品的小店、各色皮肤相貌的居民、人们随意行走购物的市井气氛……
  如今来诺丁山游览的客人,除了探寻民族文化融合的气氛以及感受这里的市井气息之外,更多的,恐怕是想看看威廉?萨克那家蓝色门楣、白色招牌的旅行书店,然后再那里翻翻书籍杂志,略微逗留一会,看看自己是否也能像影片中的那主角那般幸运,也有一次完美的爱情邂逅。
  不仅仅是福尔摩斯故居和诺丁山,只你稍做探究就会发现,凡是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都会有自己耐人寻味的故事。正是有了这些故事的存在,名胜古迹才“活”了起来,有了自己的灵魂。
  坐落于云南昆明郊外的石林,是大片造物主的杰作。这里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很高的地质勘探价值,对研究地壳运动和历史气候变化十分珍贵。可,对于普通的游客,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和石头含有的矿物质,远远不及它们颇为仿生的各异形态更有吸引力——你几乎能给每一块都找到一种对应的生物,猴子、大象、神仙、妖怪……当然,还有那块被人称为“阿诗玛”的巨石。
  据说,这位“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维纳斯”,她美丽善良聪明可爱并与善良勇敢的牧羊人阿黑相爱。然而头人儿子阿支对阿诗玛的美貌垂涎三尺,他想尽方法破坏两人的爱情,再一次次阴谋无果之后,甚至恶毒地用洪水淹没了这对恋人。死后的阿诗玛,便化身为石林立的那块巨石,纪念自己与阿黑的爱情。
  当年,云南玉溪卷烟厂生产的“阿诗玛”牌香烟,借助了这位为爱而生的女子作为“形象代言人”,成为了很多人酷爱的品牌。根据2001年的统计,“阿诗玛”香烟在全国最受欢迎的香烟品牌中排行前十。尽管如今人们已经难觅“阿诗玛”香烟的踪迹,但它对于整个区域行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人们喜欢旅行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风景。更多的是为了探求一种新鲜的经历。如果单纯的讨论风景问题,诺丁山或许和国内开发的欧洲风格的旅游小镇差不了多少。福尔摩斯的“故居”也可能压根比不上随意一栋建筑的豪华和大气。至于名山大川,如果单纯从景色上来说,或许也同我们所出城市郊区的某处丘陵相差无几。

第一章:故事是你的必需品(8)
尽管从本质上讲大家并无二致,但前者之所以名声在外,后者之所以默默无闻,显然是因为游客们关心的并不在于景点,而是在于一种心境。是为了一份快乐、平静的心情。
  而故事的存在,恰好给了我们这份心情。
  当我们身处有故事的景点,或者按照故事虚拟的场景中时,我们的思绪会自然而然地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看到故事主角们的生活,甚至把自己幻想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此时,我们眼睛里看到的就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主角生活的背景——我们已经完完全全地融入了故事。
  于是,它是否真实,已经不再重要。我们的脚步,不过是在追寻故事罢了。至于故居、小镇和景点,对我们而言,仅仅是印证故事的一个证据而已。
  一个品牌,一段传奇——你一定会选择有故事的品牌
  【关键提示】故事的好处在于,它能给听众传染一种感受。或者快乐,或者悲伤;或者放纵,或者压抑。把好的故事附着于品牌之上,它就有了这种感染的力量。
  1959年,美国博览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次博览会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莫过于前苏联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品尝百事可乐了。
  博览会上,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共同出席,在彼此聊天的时候,赫鲁晓夫顺手打开了一瓶厂商提供的百事可乐品尝,并流露出了赞赏的表情。这一细节被当时的媒体拍了下来,并在两国进行了大肆报道。这篇报道,变成了百事可乐打开前苏联销售市场的最佳武器——第一书记都喜欢的饮料,能不好么?从没喝过百事可乐的前苏联民众如此觉得。赫鲁晓夫的一个小小举动,成了百事可乐开拓前苏联市场的最好广告。
  不过,有人始终觉得,赫鲁晓夫喝百事可乐的举动似乎并不简单。
  果然,神通广大的媒体记者很快挖掘出了这件事情背后的故事。原来,百事可乐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抢占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尽管在美国国内硕果丰厚,可要获取更大利润,公司就必须开拓海外市场。而这些年可口可乐在国外已经占据了相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