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本草王-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车来到黄阁家门口,两人跳下车快步冲了进去。若菊一眼看见哥嫂的两个孩子还没有披麻带孝,心中顿时一松。

    黄阁看见妹妹跟一个少年进来,立即就猜到是国舅,赶紧上前的,陪着笑。若菊赶紧给两人作了介绍,黄阁长揖一礼,道:“拜见国舅爷!”

    叶知秋点点头,问道:“病情现在怎么样了?”

    黄阁哈着腰道:“多亏府上赏赐了人参,吊着命的,所以这会子还没有断气。”

    “快带我去!”叶知秋道。

    黄阁神情有些尴尬,赔笑道:“这个,国舅能否稍等片刻?”

    “为什么?”

    黄阁回头看了一眼,道:“是这样的,若菊她嫂子已经是不行了,阴阳先生说,她的病很蹊跷,他一个人做法不够,最好能请个跳神的来一起驱邪,免得祸害家人,同时也她嫂子的魂魄引路,免得成了野鬼。这不,正跳着呢,再有一会,就好了。”

    叶知秋想发火,可是,他知道驱邪之类的习惯在古代很流行,不能用太过干涉()。便压住气,道:“她跳她的,我看我的病,各不相干!”说罢,迈步进了大堂。

    黄阁急忙跟在后面进去。大堂里,旁边坐着一个道人,身穿道袍,手拿法器,嘴里嘟哝着念咒,摇着铃铛。灵前却是个妇人,五十来岁的样子,有些发福,特别是肚子,鼓鼓的,好象衣服里藏着个大冬瓜!

    她坐在一根矮凳子上,两手在膝盖上胡乱拍着,嘴里说着:“云迷雾罩……,好多手脚……,有灯笼……,别拉我……!放开我!你这小鬼!……”

    跳大神的妇人旁边,坐着一个老妇,正是若菊的母亲。正全神贯注地着听着。

    叶知秋摇摇头,快步走到灵前停放病人的小床前,就着旁边的长明灯,观察她面色,然后伸手去拿她的手腕,准备诊脉。

    这时,跳神的妇人两脚突然抖得更厉害,两手在大腿上拍得山响,声音猛然提高了道:“不要碰我!不要碰我的手——!”

    最后一声,十分凄厉,声音将整个大堂的人都震住了。

    正在做法的道人急忙过来,怒道:“你作什么!这跳神驱邪呢!”

    叶知秋也不说话,站起身,望着黄阁。

    黄阁赶紧赔笑道:“道长息怒,这位是吴王爷的三公子,当朝国舅叶少爷!”

    一听说是国舅,那道人立即怒气全无,赶紧放下手里法器,长揖一礼,道:“小道拜见国舅爷!”

    那边的跳神妇人的尖利叫声也戛然而止。头歪着,大口喘了一口长气,立即站起来,蹒跚着过来,费力地福了一礼,道:“老身拜见国舅爷!国舅爷万福金安()!”

    叶知秋淡淡道:“我可以给病人看病了吗?”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那道人和妇人忙不迭点头哈腰说着,“等您,等您看完病,我们再接着,接着做法。”他们两何曾见过国舅,紧张得手心都汗,说话也是结结巴巴的。

    若菊已经给他拿了一根矮凳子,放在灵床旁边。叶知秋坐下,提腕诊脉,又掐开嘴,看了看舌象然后沉吟不语。

    几个人都围着他,紧张地等待着。

    叶知秋对黄阁道:“你把发病的前后经过,详详细细说一遍,记住,不不要隐瞒任何事情!”

    黄阁急忙答应了,把过程说了一边。

    叶知秋扫视了一眼围着的人,站起身,对神婆和道士道:“你们可以继续了!”

    两人赶紧答应。

    叶知秋又对黄阁道:“你跟我来!”说罢,背着手往停放棺材的屋角走去。这里没有人,相对比较安静。

    叶知秋站住了,转身望着忐忑不安跟过来的黄阁,低声道:“我有个问题,涉及到你的阴私,但是与治病关系密切,所以我不得不问。希望你能如实回答!”

    黄阁连声答应道:“是是!”

    这时,道士摇着铃铛念着咒语又开始做法了,神婆也是很快便进入了神灵附体的地步。拍着大腿又开始自言自语起来。加上里面外面的说话声,其实叶知秋就算不放低声音,若菊他们也听不见。

    但是,叶知秋的声音还是放的很低,刚好能让黄阁听见。他问道:“你媳妇发病的那天晚上,你们行房了,对吗?”



………【第202章 懊悔】………

    第202章 懊悔

    黄阁大吃一惊,红着脸摇头道:“没有()!没有啊!我媳妇都怀孕好几个月了,怎么能行房呢?”

    叶知秋等着她,半晌,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呵呵,”黄阁笑得有些尴尬,“媳妇怀着宝宝,应该爱惜,这时候怎么能作这种事情呢!再忍不住也不应该啊,呵呵。”

    叶知秋一字一句道:“本来我有办法救你娘子性命的,但是你不配合,那就没有办法了!告辞!”说罢,拱拱手,迈步就往外走。

    黄阁当真惊喜交加,急忙追上几步,道:“国舅爷当真能救我娘子?”

    叶知秋站住了,道:“能不能救得了,现在还不好说,不过,如果你不配合如实回答我的问题,那就一点希望都没有!我问你这个问题,不是对你的阴私好奇,我没有这种恶趣味,我只是要查清楚病因,只有搞清楚病因,才能准确用方!”

    黄阁红着脸,想了想,一咬牙,跺脚道:“既然如此,我就实话说了,也顾不得脸面了。——是,那天我们是行房了,我喝多了,被酒烧的。我娘子的病,难道是因为这个?”

    叶知秋冷声道:“如果是在屋里床上,问题还不大,最多小产而已,还不会危及性命,可是,你们是在野外,在风地里行的房!没错吧?”

    黄阁惊讶得眼睛都瞪圆了,一张脸胀得成了猪肝色。诺诺道:“国舅,国舅爷怎么知道?难道,有人看见了,告诉的……?”

    叶知秋道:“你自己先前说的!”

    “我说的?没有啊!”

    “你说你和你媳妇吃酒回来,已经是晚上了,到家之后,你媳妇就全身寒战,腹内剧痛。求医路上,孩子就小产了。我刚才诊察,见到病人面色灰白,四肢厥冷,舌淡红,脉沉不起,断定这是风痰上涌,瘀血停阻,气塞肝横,痉厥不醒之证()。由证推因,应当是夜里寒邪侵入下体厥阴,才会寒战痉挛腹痛!”

    黄阁傻傻地听着,脸上都是痛苦的表情。

    叶知秋接着说道:“我原来猜想是你媳妇回来路上,在野外方便,受了风寒,但是,这个一般不会直接侵入下体内部,我又想到了当晚你娘子就小产了,你前面又说你娘子怀了三个孩子,都很顺利,但是这一次却很快小产,肯定是外力损害动胎了。综合考虑,我才怀疑在回来的路上,在野外强行与你娘子行房,导致寒邪随之侵入下体。要知道,女人的生理构造男人不同,女人的产道、子宫和输卵管,把女人的腹腔跟外界连通了!如果条件巧合,外邪可以通过这条通道,直接侵入女人的腹腔内部!这就是你媳妇为什么发病如此迅猛,而且很快就成为危症的原因!”

    叶知秋也不管对方能否听懂他的现代医学术语,一口气说了出来,然后很悲愤又很鄙意地瞧着他。

    黄阁“唉!”的一声痛苦叹息,蹲在地上,一把抓下自己的幞头,另一手抓扯着头发,呜呜地哭了起来道:“都怪我!酒乱了性,非要跟她那个,那不干,求我,说肚子有宝宝,而且荒郊野外的冷得很。我不听,总说没事,以前她缺怀老大、老二的时候,我们也做过,都没有事,想着这一次也不会有事,不顾她反抗,强行作做了,完事回来,路上她就说肚子痛,到家就病倒了,我也暗自怀疑是这事闹的。想不到真的是!都是我,我害了她!”

    他们两个在棺材这边说话,若菊他们远远地看着,最后看见黄阁揪着头发痛哭,都十分惊愕,急忙过来问怎么了。

    黄阁咕咚一声跪在地上,给叶知秋磕头道:“国舅,我错了,我不疼惜她,都是我的错,求求你,一定救救她!我给你磕头了!”说着,脑袋撞着青石地,咚咚跟捣蒜似的。额头很快鲜血淋漓。

    叶知秋叹息一声,道:“我尽力吧,病情太重,我也没有把握。纸笔拿来()!”

    若菊赶紧跑去那来纸笔,叶知秋写了两个方子递给若菊,道:“尽快照方抓药,你们村子里有药铺吗?”

    “没有,”若菊道:“不过,村里吴郎中家有药,就不知道全不全。”

    “那就好,我开的方子,用药都是很常见的,应该有。”

    黄阁一骨碌爬起来,一把抢过方子,道:“你在这陪国舅爷,我去抓药!”说罢往外就跑。

    若菊追上两步,道:“顺便把你额头的伤治一下!”

    黄阁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冲出了大堂。

    这时,旁边过来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满脸堆笑,道:“国舅爷,您辛苦了!嘿嘿”

    叶知秋转身一瞧,不认识,便看了旁边若菊一眼。若菊忙道:“这位是我们村子里的里正……”

    里正就是村长,这人忙拱手哈腰道:“小姓庄,拜见国舅爷!”

    “原来是庄里正!有事吗?”

    “国舅爷大驾光临,令鄙村倍感容幸。这个夜深了,国舅爷忙完这这边事物之后,能否到小人寒舍安歇。黄阁这里虽然也算宽敞。但是毕竟乱糟糟的,也休息不好,寒舍那里已经打扫了房子,不知国舅意下 如何?”

    原来是个来拍马屁的。叶知秋道:“这边还在忙着抢救,在病人转危为安之前,我哪里也不去。”

    若菊本来是很紧张的,生怕叶知秋去了庄里正家,丢下嫂子这边不管。出了事情来不及救治。现在听叶知秋这么说了,这在放心。

    “是是()!”庄里正忙哈腰答应,“小人不敢催促国舅爷,只要是国舅爷想歇息,随时都恭候大驾到寒舍就寝。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再说吧!”叶知秋挥挥手,走到灵前,在凳子上坐下,脑袋里思考着这个病。刚才那个方子,他也是第一次用,也不知道到底效果如何。心里没底。

    就在这时,大堂里安静了下来,原来,神婆已经神灵附身完了,若菊的母亲该问的也问完了。那神婆尖利的声音自然也就停止了。当然,阴阳先生的做法是不会停歇的,不过大概是累了,正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上,烧着纸钱,低声念着经文。

    神婆没有见过国舅,一直想巴结,可是见他沉吟思考事情,又不敢打扰,便拿了一根矮凳子,跟若菊的母亲一起,坐在灵前叶知秋嫂子躺着的小床旁。

    叶知秋占琢磨了半天病症,无意中看见对面神婆好奇地瞧着自己,便把目光垂了下来。落在了她那圆鼓鼓的跟冬瓜一般的大肚子,随口道:“看你也不胖,怎么肚子这么大?”

    神婆道:“只因我帮人请鬼神,鬼神附体太多,所以,把身体都搞垮了。”

    “这么说,你这是因公负伤了?”

    神婆自然听不懂这个词,不过听着也是好话,便道:“是啊是啊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我沈婆婆的名气,但凡有人来请,但凡是能帮助人的事情,我都答应,就算身子吃点亏,只要能帮人请到想要见到的神鬼。自己吃点亏也没有什么!”

    叶知秋道:“我原来以为你这这个病,我倒是有方子可以治好你这种病,不过既然你认定是帮人请鬼怪请多了,这才这样,那就怪我多事了。”

    神婆拍了拍自己肚子,裂着嘴笑道:“多谢你了,国舅爷,你可真是好心人,不过我这不是病,好些年了,就这样的自从我干上了这营生,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便在这时,黄阁已经抓药回来了,给叶知秋看过之后,药都没有错,赶紧的拿着跑进厨房,开始煎药()。

    若菊一直身在叶知秋身边,现在叶知秋已经开了方子,就等着看效果,在效果出来之前,她的心都充满了希望,所以也就暂时不哭了。

    若菊的母亲沉默寡言,先前给叶知秋见过面之后,便只是坐在床边默默地守着。

    汤药终于熬好了,黄阁跪在小床边,亲自给娘子用鹤嘴壶把汤药灌了下去。若菊和母亲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黄阁要跪着给妻子喂药,只有叶知秋知道,他在忏悔自己给妻子造成的伤害,希望能这样让自己一颗负罪的心感到好受一些。

    汤药服下去了,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若菊问哥哥刚才究竟怎么了,黄阁只是哭着摇头,说对不起媳妇。若菊也只能陪着哥哥掉眼泪。

    就这样一直等着。

    眼看四更了,村子里是没有打更的人的,农村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用不着打更。不过大致也能知道什么时辰了。若菊望着嫂子,还是直挺挺的一动不动,心中的希望在一点点消失。禁不住,眼泪又开始簌簌落了下来。

    叶知秋心中也是十分的焦急,拿过她的手腕,要诊脉看看,突然,他咦了一声,道:“手心好象暖和一些了!”

    若菊一愣,急忙接过嫂子的手摸了摸,果然,先前,嫂子四肢厥冷,摸起来跟一块冰似的。现在,虽然还比不上正常人的手心暖和,但是,比刚才已经暖和了不少了。

    若菊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望着叶知秋。

    叶知秋喜道:“这说明药物开始温通散寒了!”



………【第203章 雄鸽】………

    第203章  雄鸽

    见若菊还是一脸茫然,叶知秋道:“你嫂子这病,既有风痰壅窍,又有小产之后的瘀血上冲,心窍被蒙,再加上寒邪直中胞宫,入传厥阴,伤寒太厥,要治这个病,必须豁风痰,化瘀血,涤寒邪,三管起下()!才能奏效。现在,手心变暖,说明已经在瘟通瘀血了!这是一个好现象!咱们在等等,应该就能苏醒过来!”

    此言一出,若菊高兴的眼泪汪汪了冲着叶知秋又哭又笑,黄阁更是欣喜若狂,膝盖一软,坐在了地上。若菊的母亲也是露出了笑容,不停说着好好!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一直到了东方露出了鱼肚白。这时,若菊突然惊呼一声,道:“嫂子好像在说话!”

    黄阁一直也在注意,只是他连续数日没有好好休息,到了这时,虽然知道关键,可是还是忍不住有些发昏,便听不真切了,突然听到妹妹这么说了,当真是惊喜交加,急忙跪坐起来,把耳朵俯下去,侧耳细听。顿时面露喜色,可是,马上他脸上笑容又消失了,片刻,直起腰,苦笑道:“她在嘟哝不知道说什么。”

    若菊忙抓着嫂子的手臂,不停摇晃着,大声叫喊着嫂子,但是,她嫂子却好是没有睁开眼,不过,嘴巴倒是嘟哝着,不知道在说什么。

    若菊和黄阁都紧张地望着叶知秋()。

    叶知秋也没有了主意,为什么没有苏醒,他一时也想不明白。只能说道:“再继续喂药,先观察一下看看。”

    黄阁和若菊赶紧点点头,反正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本来说熬不过头天中午的,在人参吊命之下,晚上又用了叶知秋的方药,已经熬到了第二天早上,而且,现在还能出声了,虽然只是谁也听不懂的谵语。手心也由冰块一般,变得温暖多了,这些,对于黄阁和若菊来说,已经是喜出望外的惊喜了。期待着奇迹进一步出现。相信一定会睁开眼,跟以前那样,用那会说话的眼睛笑吟吟的望着他们的。

    他们很高兴,叶知秋却很不安,因为在他的预料中的应该在这个时候,病人就已经苏醒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